CN205884467U - 叩头甲等地下害虫诱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叩头甲等地下害虫诱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84467U CN205884467U CN201620844744.6U CN201620844744U CN205884467U CN 205884467 U CN205884467 U CN 205884467U CN 201620844744 U CN201620844744 U CN 201620844744U CN 205884467 U CN205884467 U CN 2058844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st
- insect
- kowtowing
- tubaeform
- cl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叩头甲等地下害虫诱集装置,由地下坑、扣接配合的诱集体和集虫器组成。地下坑为斜度较小的倒圆台形,诱集体为倒喇叭形,大口在上,小口在下,喇叭形大口的直径大于地下坑地平面直径20-40 mm,喇叭形内部设有上下两个相互交错的滑行板,下部滑行板的下面中心位置设有悬挂钩,在喇叭形诱集体的外侧靠近小口处设有3-4个卡扣,集虫器为圆柱体,上部开口,底部密封,周边的下端设有多个渗水孔,孔径小于1mm。集虫器的上边缘与诱集体的卡扣对应设有3-4个卡扣。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诱虫效果好,广泛使用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农田,也可兼诱蝼蛄、金龟子等地下害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地涉及诱捕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叩头甲科的幼虫总称金针虫,是一种重要的多食性地下害虫。由于其生活史较长,3~5年才能完成1代,而幼虫期长期生活在土中,发生较为隐蔽,田间发现危害症状往往较晚,导致防治较为困难。目前对其主要采用氟虫氰、辛硫磷、毒死蜱等撒毒土或灌根的化学防治方法,而化学药剂又难以直接接触到虫体,用药量很大,环境污染及农药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但防治效果却并不理想。现有技术的诱捕装置多是利用害虫成虫期在地面上活动、交配、产卵等习性设计的一种无公害害虫防治方法。目前市场多数诱捕器针对鳞翅目害虫和小型昆虫等地上害虫,均不适用于叩头甲科成虫等地下害虫的诱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诱捕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由地下坑、诱集体和集虫器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地下坑为斜度较小的倒圆台形,设置在诱捕害虫之处,地下坑的周边及底部用挖掘工具拍打结实;所述的诱集体为倒喇叭形,大口在上,小口在下,喇叭形大口的直径大于地下坑地平面直径20-40 mm,喇叭形内部设有上下两个相互交错的滑行板,下部滑行板的下面中心位置设有悬挂钩,悬挂钩用来固定诱芯或糖醋液,在喇叭形诱集体的外侧靠近小口处设有3-4个卡扣,用于活动固定集虫器;所述的集虫器为圆柱体,上部开口,底部密封,周边的下端设有多个渗水孔,集虫器的上边缘与诱集体的卡扣对应设有3-4个卡扣,诱集器和集虫器可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倒圆台形地下坑的斜边与水平的夹角为75-85°。
所述的倒喇叭形诱集体的斜边与水平的夹角为65-75°。
所述的滑行板与水平的夹角为45-60°。
所述的渗水孔的孔径为0.5-1mm。
所述的诱集体的大口边高于地下坑地平面5-10mm。
所述的地下坑的底部与集虫器底部间距为100-150 mm。
作业时,首先在计划诱捕害虫之处挖掘倒圆台形地下坑,并将其周边及底部用工具拍打结实;其次,将放置诱芯或糖醋液的容器挂在悬挂钩,如果计划捕杀害虫将杀虫剂置于集虫器的底部,如果计划利用捕获的害虫则在集虫器的底部放置几根干草,通过卡扣将集虫器与集虫器无缝连接成一体,最后整体放置于地下坑中,调整诱集体的大口边高于地下坑地平面5-1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诱集体及其中的滑行板都是斜面板,一旦害虫从地表爬行至诱集体内便会滑入集虫器,诱集体与集虫器的无缝卡扣连接使害虫无法再爬出;(2)集虫器周边设有多个渗水孔,集虫器下面、地下坑的底部设有雨水沟使雨水可有效的从集虫器排出;(3)集虫器的底部密封,如需诱集活虫,可在集虫器底部放入几根干草,可有效防止虫体损伤;如果诱杀害虫即在底部放置杀虫剂;(4)本实用新型诱捕器结构简单,操作和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杀死效果好,广泛用于对金针虫、蝼蛄、金龟子等地下害虫的诱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诱集体和集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集体,2、滑行板,3、悬挂钩,4、卡扣,5、集虫器,6、渗漏孔,7、雨水沟,8、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针虫成虫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由地下坑、诱集体和集虫器三部分组成,地下坑为斜度较小的倒圆台形,倒圆台形地下坑的斜边与水平的夹角为75-85°。诱集体为倒喇叭形,大口在上,小口在下,喇叭形大口的直径大于地下坑地平面直径20-40 mm,诱集体的大口边高于地下坑地平面5-10mm,倒喇叭形的斜边与水平的夹角为65-75°,喇叭形内部设有上下两个相互交错的滑行板,滑行板与水平的夹角为45-60°,下部滑行板的下面中心位置设有悬挂钩,在喇叭形诱集体的外侧靠近小口处设有3-4个卡扣。收集器为圆柱体,上部开口,底部密封,周边的下端设有多个渗水孔,渗水孔的孔径为0.5-1mm,集虫器的上边缘与诱集体的卡扣对应设有3-4个卡扣,地下坑的底部与集虫器底部间距为100-150 mm。
Claims (7)
1.一种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诱集装置由地下坑、诱集体和集虫器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地下坑为斜度较小的倒圆台形;所述的诱集体为倒喇叭形,大口在上,小口在下,喇叭形大口的直径大于地下坑地平面直径20-40 mm,喇叭形内部设有上下两个相互交错的滑行板,下部滑行板的下面中心位置设有悬挂钩,在喇叭形诱集体的外侧靠近小口处设有3-4个卡扣;所述的集虫器为圆柱体,上部开口,底部密封,周边的下端设有多个渗水孔,集虫器的上边缘与诱集体的卡扣对应设有3-4个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圆台形地下坑的斜边与水平的夹角为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喇叭形诱集体的斜边与水平的夹角为6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行板与水平的夹角为4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水孔的孔径为0.5-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集体的大口边高于地下坑地平面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叩头甲等地下害虫的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坑的底部与集虫器底部间距为100-150 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44744.6U CN205884467U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叩头甲等地下害虫诱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44744.6U CN205884467U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叩头甲等地下害虫诱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84467U true CN205884467U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7783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447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4467U (zh) | 2016-08-08 | 2016-08-08 | 叩头甲等地下害虫诱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8446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74841A (zh) * | 2018-03-12 | 2018-06-19 | 朱政羽 | 一种喇叭形通道捕鼠器 |
CN111615980A (zh) * | 2020-06-16 | 2020-09-04 | 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 | 一种用于防治金针虫的竹笋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
-
2016
- 2016-08-08 CN CN201620844744.6U patent/CN2058844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74841A (zh) * | 2018-03-12 | 2018-06-19 | 朱政羽 | 一种喇叭形通道捕鼠器 |
CN111615980A (zh) * | 2020-06-16 | 2020-09-04 | 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 | 一种用于防治金针虫的竹笋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
CN111615980B (zh) * | 2020-06-16 | 2021-08-31 | 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 | 一种用于防治金针虫的竹笋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60234B1 (ko) | 산림해충 포집장치 | |
CN205884467U (zh) | 叩头甲等地下害虫诱集装置 | |
CN206213069U (zh) | 一种地下害虫幼虫诱集装置 | |
CN203897097U (zh) | 香蕉象甲诱捕器 | |
CN106538314B (zh) | 一种中药材地鼠害防治方法 | |
CN208175857U (zh) | 一种灰茶尺蛾诱捕装置 | |
CN216701389U (zh) | 一种园林绿化养护用的害虫诱集装置 | |
CN206949311U (zh) | 一种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 | |
CN207011574U (zh) | 一种野外连续捕鼠装置 | |
CN206808491U (zh) | 一种小菜蛾简易诱捕装置 | |
CN210746792U (zh) | 一种释放装置 | |
CN204762946U (zh) | 一种诱集韭蛆成虫的装置 | |
CN210054404U (zh) | 一种捕蛇装置 | |
CN210017589U (zh) | 一种高效连续捕鼠器 | |
CN210580660U (zh) | 一种环境治理用老鼠捕捉器 | |
CN209882875U (zh) | 一种蟑螂诱捕器 | |
CN209660238U (zh) | 一种茶园用害虫诱捕装置 | |
CN207589953U (zh) | 裙式树木害虫阻隔捕捉装置 | |
CN205337298U (zh) | 一种便携式易于固定的林场杀虫器 | |
CN206658936U (zh) | 一种笼盖式自动连续捕鼠桶 | |
CN205124803U (zh) | 一种蝇类诱捕装置 | |
CN214903249U (zh) | 多功能诱捕器 | |
CN219844674U (zh) | 一种诱蚊诱卵器 | |
CN107950484A (zh) | 一种能够保护蟾蜍的蟾蜍诱捕方法 | |
CN218104656U (zh) | 一种结构牢固的洞穴式草原灭鼠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