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2983U -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82983U
CN205882983U CN201620851089.7U CN201620851089U CN205882983U CN 205882983 U CN205882983 U CN 205882983U CN 201620851089 U CN201620851089 U CN 201620851089U CN 205882983 U CN205882983 U CN 205882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tube
permanent magnet
magnet motor
wat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510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恩荣
薛文彦
李更生
王恒俭
陈荷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igh Pass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igh Pass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igh Pass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igh Pass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510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82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82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829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包括外机壳、内机壳,以及分别设置于内机壳内侧的第一水冷管,第二水冷管,设置于内机壳的外侧,连通第一水冷管,其中,第二水冷管的入水口为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第二水冷管的出水口为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制冷机构,设置于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用于对第二水冷管中的制冷液体制冷。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设置在内机壳上,无需额外附加散热片来散热,其散热结构与电机内部结构缝隙小,空气热阻较小,热传导效率高,散热块。另一方面,减少附加耗材,而且结构和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机座低碳钢防腐防锈等问题。

Description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大功率永磁电机,由于其低转速和高功率密度要求,通常具有较高的热负荷,而其转子使用永磁体励磁,转子上无发热源,非常适合采用机座水冷的冷却方式。定子绕组和铁芯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由冷却水将热量带走,从而使电机各部分温升满足设计要求。水冷机构的防腐保护对提高电机的整体寿命起到重要作用。现有技术的电机机座水冷机构,通常是在机座壳体外附加散热片来散热,其散热结构与电机内部结构缝隙大,空气热阻较大,影响热量的传导,散热慢,热传导效率低。显然本领域迫切需要一款与电机内部结构紧密贴合散热效率高的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与电机内部结构贴合紧密散热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包括外机壳、内机壳,以及分别设置于内机壳内侧的第一水冷管,第二水冷管,设置于内机壳的外侧,连通第一水冷管,其中,第二水冷管的入水口为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第二水冷管的出水口为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制冷机构,设置于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用于对第二水冷管中的制冷液体制冷。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制冷机构为氟利昂制冷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还包括:循环水装置,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连接循环水装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循环水装置包 括相互连通的入水管道、储水器和出水管道,以及设置于入水管道或出水管道上的水泵;入水管道的出水口一侧连通储水器,入水口为循环水装置的入水口;出水管道的入水口一侧连通储水器,出水口为循环水装置的出水口。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第一水冷管为螺旋式径向水管或轴向水管。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第二水冷管为螺旋式径向水管或轴向水管。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还包括:检测器,设置于第一水冷管和/或第二水冷管上,用于检测冷却液体的温度值;报警器,连接检测器,用于根据温度值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一方面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设置在内机壳上,无需额外附加散热片来散热,其散热结构与电机内部结构缝隙小,空气热阻较小,热传导效率高,散热块。另一方面,减少附加耗材,而且结构和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机座低碳钢防腐防锈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机壳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机壳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机壳 2、内机壳 3、第一水冷管
4、第二水冷管 5、第二水冷管的入水口 6、第二水冷管的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包括外机壳1、内机壳2,以及分别设置于内机壳2内侧的第一水冷管3,第二水冷管4,设置于内机壳2的外侧,连通第一水冷管3,其中,如图2所示,第二水冷管的入水口5为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第二水冷管的出水口6为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制冷机构,设置于内机壳2与外机壳1之间,用于对第二水冷管4中的制冷液体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冷管3,第二水冷管4为导热性能好的管道。第一水冷管3和第二水冷管4能够阻隔制冷液体对机座内部件的污染第一水冷管3,第二水冷管4既可以为覆盖整个内机壳2内壁的管道,也可以为多个覆盖整个内机壳2内壁的管道。第一水冷管3和第二水冷管4可以为软管也可以为硬管。制冷液体一般为水。
第一水冷管3与第二水冷管4构成水回路,并且通过制冷机制冷使得第二水冷管4中的液体反复散热。第二水冷管4可以紧贴制冷机构外壁,不仅第一水冷管3中的热量会通过机壳传导到制冷机构上,第二水冷管4中的热量也会通过内机壳2传导到制冷机构上,使得热交换速率更快。第一水冷管3的凹管,在内机壳2的外侧为凸起,紧贴制冷机构,而第二水冷管4中的水冷液体也紧贴制冷机构,第一水冷管3和第二水冷管4中的水冷液体能够与制冷机构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并且,而第一水冷管3与第二水冷管4紧贴机座内部件。因而第一水冷管3和第二水冷管4中的水冷液体能够与机座内部构件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制冷机构可以为设置在内机壳2和外机壳1之间的隔室,隔室可以打开,隔室内部可以填充干冰等制冷化学物质制冷。
这样一方面第一水冷管3和第二水冷管4设置在内机壳2上,无需额外附加散热片来散热,其散热结构与电机内部结构缝隙小,空气热阻较小,热传导效率高,散热块。另一方面,减少附加耗材,而且结构和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机座低碳钢防腐防锈等问题。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还包括:第二 水冷管4,设置于内机壳2的外侧,连通第一水冷管3,其中,第二水冷管的入水口5为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第二水冷管的出水口6为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制冷机构,设置于内机壳2与外机壳1之间,用于对第二水冷管4中的制冷液体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冷管3与第二水冷管4构成水回路,并且通过制冷机制冷使得第二水冷管4中的液体反复散热。第二水冷管4可以紧贴制冷机构外壁,不仅第一水冷管3中的热量会通过机壳传导到制冷机构上,第二水冷管4中的热量也会通过机壳传导到制冷机构上,使得热交换速率更快。
这样一方面第一水冷管3和第二水冷管4设置在内机壳2上,无需额外附加散热片来散热,其散热结构与电机内部结构缝隙小,空气热阻较小,热传导效率高,散热块。另一方面,减少附加耗材,而且结构和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机座低碳钢防腐防锈等问题。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制冷机构为氟利昂制冷器。
在本实施例中,氟利昂制冷器通电制冷。氟利昂制冷器设置在内机壳2与外机壳1之间,氟利昂制冷器包括排热管道和主机。排热管道一端连通主机,一端贯通外机壳1并穿出,用于将电机内的热量排出。外机壳1上设置有散热孔和换气孔,能够加速散热。内机壳2之中的内部构件无需通气,能够防止外部粉尘污染。
这样一方面通过氟利昂制冷器实现了循环制冷,长时间制冷的效果,制冷效果好。另一方面内机壳2之中的内部构件无需通气,能够防止外部粉尘污染。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还包括,循环水装置,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连接循环水装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机壳2与外机壳1上设置主入水孔,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连通主入水孔。循环水装置可以设置在电机外部。在内机壳2与外机壳1 上设置主排水孔,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连通主排水孔。循环水装置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第一水冷管3中注入新的水冷液体,循环水装置可以包括自然水源,如雨水,湖水等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并通过高低差流入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中,这样无需电力即可实现制冷,减少了制冷故障的发生,便于散热。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可以连接水源,将水循环回收。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循环水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入水管道、储水器和出水管道,以及设置于入水管道或出水管道上的水泵;入水管道的出水口一侧连通储水器,入水口为循环水装置的入水口;出水管道的入水口一侧连通储水器,出水口为循环水装置的出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机壳2与外机壳1上设置入水孔,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连通入水孔。循环水装置可以设置在电机外部。水泵将储水器中的水冷液体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第一水冷管3中压入,第一水冷管3中的水冷液体经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流入,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流出。在内机壳2与外机壳1上设置排水孔,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连通排水孔。水冷液体来自自然水源,如雨水,湖水。这样实现了水循环散热,环保经济,并且制冷不易故障,适合大型电机的散热。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第一水冷管3为螺旋式径向水管或轴向水管。
如图1所示,螺旋式径向水管覆盖整个内机壳2内侧使得热交换更充分。轴向水管可以平行排列或是构成网状覆盖整个内机壳2内侧,散热效率高,且容易实现,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中,第二水冷管4为螺旋式径向水管或网状水管。
如图2所示,螺旋式径向水管覆盖整个内机壳2内侧使得热交换更充分。轴向水管可以平行排列或是构成网状覆盖整个内机壳2内侧,散热效率高,且容易实现,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还包括:检测器,设置于第一水冷管3和/或第二水冷管4上,用于检测冷却液体的温度值;报警器,连接检测器,用于根据温度值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当冷却液体的温度高时,报警器报警,能较快发现制冷问题并处理,从而延长设备寿命。
这样能延长设备寿命,使用灵活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机壳、内机壳,以及分别设置于内机壳内侧的第一水冷管,
第二水冷管,设置于所述内机壳的外侧,连通第一水冷管,其中,所述第二水冷管的入水口为所述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水冷管的出水口为所述第一水冷管的入水口;
制冷机构,设置于所述内机壳与所述外机壳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二水冷管中的制冷液体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制冷机构为氟利昂制冷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水装置,所述第一水冷管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连接循环水装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水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入水管道、储水器和出水管道,以及设置于入水管道或出水管道上的水泵;
所述入水管道的出水口一侧连通储水器,入水口为循环水装置的入水口;
所述出水管道的入水口一侧连通储水器,出水口为循环水装置的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冷管为螺旋式径向水管或轴向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冷管为螺旋式径向水管或轴向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冷管和/或所述第二水冷管上,用于检测冷却液体的温度值;
报警器,连接所述检测器,用于根据温度值报警。
CN201620851089.7U 2016-08-05 2016-08-05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2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1089.7U CN205882983U (zh) 2016-08-05 2016-08-05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1089.7U CN205882983U (zh) 2016-08-05 2016-08-05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82983U true CN205882983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02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5108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2983U (zh) 2016-08-05 2016-08-05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829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7474A (zh) * 2017-11-29 2018-04-20 浙江海洋大学 航模无刷电机涡轮泵水冷循环散热模块及其散热方法
CN107932768A (zh) * 2017-11-03 2018-04-20 安徽元枫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电加热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2768A (zh) * 2017-11-03 2018-04-20 安徽元枫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电加热处理装置
CN107947474A (zh) * 2017-11-29 2018-04-20 浙江海洋大学 航模无刷电机涡轮泵水冷循环散热模块及其散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40875A1 (zh) 一种机柜及机柜温控系统
CN102620363B (zh) 蒸发与电子双重制冷冷风扇
CN203491850U (zh) 电机转子冷却器
CN104501648A (zh) 一种数据机房机柜冷却系统
CN109149012A (zh) 基于磁制冷技术的温度控制系统、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5882983U (zh) 永磁电动机冷却机构
CN104197024A (zh) 蠕动泵送循环冷却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CN201138099Y (zh) 直冷式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5449309B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8141110A (zh) 驱动单元和具有冷却器的机组
CN206559177U (zh) 一种用于矢量永磁同步电机的水冷外壳
CN202019287U (zh) 用于隔爆高压变频器的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2734860A (zh) 一种数据中心双流体热管理的供暖系统
CN20775398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循环式冷却散热装置
CN207790359U (zh) 一种水冷充电桩
CN103438615B (zh) 一种旋转电磁热泵系统
CN205901505U (zh) 永磁电动机水冷机座
CN103532309B (zh) 智能热超导电机冷却器
CN202521767U (zh) 蒸发与电子双重制冷冷风扇
CN206595840U (zh) 一种掘进机循环冷却系统
CN206559754U (zh) 一种工程机电设备保护壳体
CN20531926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5156435U (zh) 一种油冷却系统、制冷系统及制冷机组
CN204887841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混合式散热装置
CN205911873U (zh) 永磁电动机冷却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