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0570U - 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60570U
CN205860570U CN201620792575.6U CN201620792575U CN205860570U CN 205860570 U CN205860570 U CN 205860570U CN 201620792575 U CN201620792575 U CN 201620792575U CN 205860570 U CN205860570 U CN 205860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ion
air inlet
core body
inlet pipe
condensed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925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 River Plumb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吴国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国明 filed Critical 吴国明
Priority to CN2016207925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60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60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60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冷凝芯体(1),所述冷凝芯体(1)包括有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所述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均呈环状螺旋形结构设置,所述冷凝进气管(2)的进气口和冷凝出气管(3)的出气口位于冷凝芯体(1)一端。增强了冷凝芯体与气化氨的接触面积,使气化氮能更充分的与冷凝芯体接触,从而增强了冷凝芯体对冷媒的利用率,提高了冷凝效率。

Description

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现今在氨水制备中广泛应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47305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冷凝器装置,它包括左冷凝器芯体、右冷凝器芯体、冷凝器进气管、冷凝器出液管、干燥储液器,冷凝器进气管的一端与左冷凝器芯体的进气口连通,左冷凝器芯体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右冷凝器芯体的进液口连通,冷凝器出液管的进口端与右冷凝器芯体的出液口连通,干燥储液器与冷凝器出液管的出口端连接。这种冷凝器装置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该结构传递冷媒时冷媒的利用率不高,会造成能源浪费,因此降低了整个冷凝器的能源利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媒利用率的冷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器,包括有冷凝芯体,所述冷凝芯体包括有冷凝进气管和冷凝出气管,所述冷凝进气管和冷凝出气管均呈环状螺旋形结构设置,所述冷凝进气管的进气口和冷凝出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冷凝芯体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了冷凝芯体与气化氨的接触面积,使气化氮能更充分的与冷凝芯体接触,从而增强了冷凝芯体对冷媒的利用率,提高了冷凝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进气管螺旋呈桶状结构,所述冷凝出气管螺旋呈锥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出气管内的冷媒在经过冷凝进气管时已经带走了大量的热量,因此为了充分将冷媒的能量消耗殆尽的同时又能快速将其排出,因此将冷凝出气管螺旋呈锥形结构,使冷媒在排出的过程中逐渐增加排出速度,同时也缩短了整个排出的时间,有利于维持芯体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出气管螺旋呈锥形后与冷凝进气管连接的一端为大径锥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出气管螺旋呈的锥形,从与冷凝进气管连接的一端外径大于出气口一端,使冷媒在逐渐停止吸热的过程中逐渐尽快排出,有利于提高冷凝进气管进气口处冷媒的直接作用于气化氨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出气管螺旋呈锥形的顶端设有直线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出气管会以最大速度将使用过后的冷媒尽快排出,尽量让直线出气管内的冷媒减少与刚进入冷凝进气管内的冷媒接触时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进气管和冷凝出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倾斜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凝进气管和冷凝出气管的冷媒行进方向相反,因此倾斜管能够让冷凝进气管内的冷媒更顺畅的进入到冷凝出气管内,避免冷凝进气管和冷凝出气管的连接处产生因冷媒不流畅而产生的振动,提高冷凝芯体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管向冷凝出气管的出气口一端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冷凝进气管内的冷媒通过倾斜管后使其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令冷媒更顺畅的向上流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冷媒经过冷凝进气管后对氨气进行了充分反应,使其液化,而冷媒经过冷凝进气管螺旋呈桶状底部后经过大量吸收热量,再通过倾斜管快速进入冷凝出气管,在冷凝出气管螺旋呈锥形大径端部再充分使用其冷媒剩余能量,再逐渐加速排出,有利于提高冷媒的使用率,同时有效维持冷凝芯体的整体输出效果,提高了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凝芯体的正视图;
图2为冷凝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凝芯体;2、冷凝进气管;3、冷凝出气管;31、直线出气管;4、倾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2所示,一种冷凝器,包括有可承载冷媒的冷凝芯体1,冷凝芯体1包括有相连的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之间通过倾斜管4导通,使冷媒流淌在冷媒芯体中,从冷凝进气管2的进气口进,再从冷凝出气管3的出气口出,倾斜管4使其连接处内的冷媒更顺畅快速的流淌入冷凝出气管3中,而冷凝进气管2的进气口和冷凝出气管3的出气口位于冷凝芯体1一端,方便将使用过后的冷媒重新收集后准备重复利用。
参照图1、2所示,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均呈环状螺旋形结构设置,而冷凝进气管2螺旋呈桶状结构,冷凝出气管3螺旋呈锥形结构,管体之间可留有间隙,可以增加在管体之间的空间增强对冷媒的利用;冷凝出气管3螺旋呈锥状的大径锥底与倾斜管4相连,尽量增强刚从冷凝出气管3输出的冷媒接触待凝氨气的接触空间,以增强对冷媒的利用;之后再逐渐通过螺旋呈锥形的冷凝出气管3快速并且发挥余热的排出,最终通过直线出气管31输出。
上述结构使用时,冷媒从冷凝进气管2的进气口进入冷凝芯体1,从上至下释放冷媒的作用下,能量逐渐消耗,然而冷凝进气管2可环绕呈多层设置,即先从上往下的圈环绕桶体,再从下往上的圈环绕桶体,如此反复,可重复对冷媒进行使用,最终通过向冷凝出气管3的出气口一端倾斜的倾斜管4加快冷媒的排出,如图2所述,经过倾斜管4后管内的冷媒从冷凝进气管2的顺时针流转到从冷凝出气管3的逆时针流转,将冷媒的流转翻转后,加快了冷媒内部能量的消耗,有效提高了冷媒的利用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冷凝器,包括有冷凝芯体(1),所述冷凝芯体(1)包括有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其特征是:所述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均呈环状螺旋形结构设置,所述冷凝进气管(2)的进气口和冷凝出气管(3)的出气口位于冷凝芯体(1)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进气管(2)螺旋呈桶状结构,所述冷凝出气管(3)螺旋呈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出气管(3)螺旋呈锥形后与冷凝进气管(2)连接的一端为大径锥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出气管(3)螺旋呈锥形的顶端设有直线出气管(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进气管(2)和冷凝出气管(3)的连接处设有倾斜管(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倾斜管(4)向冷凝出气管(3)的出气口一端倾斜。
CN201620792575.6U 2016-07-26 2016-07-26 冷凝器 Active CN205860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2575.6U CN205860570U (zh) 2016-07-26 2016-07-26 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2575.6U CN205860570U (zh) 2016-07-26 2016-07-26 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60570U true CN205860570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9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92575.6U Active CN205860570U (zh) 2016-07-26 2016-07-26 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605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3257A (zh) * 2018-08-07 2018-11-30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讲台的散热排风装置
CN110793128A (zh) * 2018-08-02 2020-0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装置、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厨房空调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3128A (zh) * 2018-08-02 2020-0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装置、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厨房空调系统
CN108903257A (zh) * 2018-08-07 2018-11-30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讲台的散热排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9363U (zh) 干式逆流高位冷凝器
CN205860570U (zh) 冷凝器
CN108426264A (zh) 一种回收烟气余热协同除尘消除有色烟羽的装置
CN103285755B (zh) 一种盘管式氨水制备一体机
CN110357190A (zh) 一种烟气脱硫废水蒸发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4254923U (zh) 涡流管与喷射器组合的co2制冷系统
CN203100299U (zh) 新型蒸发式冷凝器
CN202270465U (zh) 吸收酸性气体的组合装置
CN208583139U (zh) 苯酐制备过程中的尾气预处理系统
CN203017787U (zh) 组合式单效浓缩器
CN206008384U (zh) 一种高效脱硫的二氧化硫吸收塔
CN206777889U (zh) 一种用于蒸发罐的全方位喷淋清堵机构
CN208505056U (zh) Pur热熔胶生产用循环冷却塔
CN208475360U (zh) 一种回收烟气余热协同除尘消除有色烟羽的装置
CN206831880U (zh) 一种二级冷却的冷凝器
CN207628136U (zh) 天然气净化水洗塔
CN202554960U (zh) 双效节能浓缩器
CN206831911U (zh) 水冷箱
CN104728853A (zh) 锅炉烟气冷却器
CN103471423A (zh) 干式逆流高位冷凝器
CN206198985U (zh) 一种脱硫提效装置及一种湿法脱硫塔
CN206083779U (zh) 一种能够快速均匀冷却的分流锥
CN218884326U (zh) 一种高效的喷射式冷凝器
CN211216090U (zh) 一种尾气混合吸收装置
CN209108903U (zh) 一种so2气体净化的组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Yinhua

Inventor before: Wu Guo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6

Address after: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75 martyrs Road No. 92 Building No. 433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en River Plumbing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Wenzhou, Lucheng District College Road, small section of the dam road, No. 19

Patentee before: Wu Gu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