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0378U -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60378U
CN205860378U CN201620725791.9U CN201620725791U CN205860378U CN 205860378 U CN205860378 U CN 205860378U CN 201620725791 U CN201620725791 U CN 201620725791U CN 205860378 U CN205860378 U CN 205860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board
cistern assembly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57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亚波
曾琦
林振华
杨琬
杨一琬
胡晓波
侯剑飞
王威
林志荣
霍顺天
郑博文
张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7257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60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60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6037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其中,水箱组件包括:水箱(20);隔热板(50),连接在水箱(20)的上方,隔热板(50)上具有用以排出水蒸气的排气口(51),隔热板(50)与水箱(20)之间形成手持空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箱组件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加湿器水箱一般都比较重,为了方便用户拿起水箱,通常会在隔热板上设置水箱提手。但是水箱提手和隔热板为独立的零件,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两个缺点:第一、上述结构零件过多,使得安装麻烦,降低了工人的安装效率。第二、上述结构使得在加工生产时需要多开一套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箱组件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箱组件,包括:水箱;隔热板,连接在水箱的上方,隔热板上具有用以排出水蒸气的排气口,隔热板与水箱之间形成手持空间。
进一步地,隔热板与水箱的顶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以形成手持空间。
进一步地,水箱具有贯穿水箱的顶面和底面的避让通道,避让通道的上端口与排气口相对应。
进一步地,隔热板的排气口处设置有导向筒。
进一步地,水箱与隔热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水箱的顶面上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柱,隔热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对应的连接孔,紧固件穿设在连接孔与连接柱内以使水箱与隔热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连接柱与连接孔均为多个,多个连接柱与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设置。
进一步地,隔热板的顶面为倾斜结构,排气口处于倾斜结构的最低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水箱组件,水箱组件为上述的水箱组件。
进一步地,底座内设置有水槽、通道结构及加热部,水槽与水箱连通,通道结构设置在水槽和水箱组件的排气口之间,加热部用于加热水槽中的水以生成水蒸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水箱组件包括水箱以及连接在水箱上方的隔热板,隔热板上具有用以排出水蒸气的排气口,隔热板与水箱之间形成手持空间。当用户需要拿起水箱时,将手伸入手持空间内并对水箱施加向上的力,水箱即能够被向上抬起。上述结构使得在生产水箱组件时不必单独生产提手,这样一方面使得生产零件减少,简便了安装步骤,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不必单独生产提手,因而减少了一套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箱组件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水箱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水箱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4的加湿器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20、水箱;21、水箱壳体;22、封盖;211、避让通道;212、连接柱;213、安装部;30、水槽;40、加热部;50、隔热板;51、排气口;52、导向筒;53、连接孔;60、出雾盖;61、出雾口;70、通道结构;8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水箱组件包括水箱20以及隔热板50。其中,隔热板50连接在水箱20的上方,隔热板50上具有用以排出水蒸气的排气口51,隔热板50与水箱20之间形成手持空间。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水箱组件包括水箱20以及连接在水箱20上方的隔热板50,隔热板50上具有用以排出水蒸气的排气口51,隔热板50与水箱20之间形成手持空间。当用户需要拿起水箱时,将手伸入手持空间内并对水箱20施加向上的力,水箱20即能够被向上抬起。上述结构使得在生产水箱20时不必单独生产提手,这样一方面使得生产零件减少,简便了安装步骤,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不必单独生产提手,因而减少了一套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箱组件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另外,由于水箱组件的容量较大,装满水比较重,上述手持空间使得用户拿起水箱组件更加方便,不需要双手抱起水箱组件,因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50与水箱20的顶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以形成手持空间。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体地,当用户需要拿起水箱时,需要用户将手心向上并伸入手持空间内,手心与隔热板50的下表面相贴合,并对隔热板50的下表面施加向上的力。这样,水箱20即能够被抬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定距离不能过大或过小。如果预定距离过小的话,用户的手将无法伸入至手持空间内,因此预定距离至少要大于一般用户的手的厚度。如果预定距离过大的话一方面降低了水箱20的强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水箱的体积,进而使得外观不美观。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手持空间的形成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水箱20与隔热板配合处设置扣手,用户的手伸入扣手,手指与隔热板的下表面相贴合并对水箱施加向上的力,水箱20也能够被抬起。
由于热空气的密度小,冷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具有热量的水蒸气会向上运动。为了使得水蒸气能够使得水蒸气能够顺利从排气口51处吹出,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箱20具有贯穿水箱20的顶面和底面的避让通道211,避让通道211的上端口与排气口51相对应。具体地,水蒸气从避让通道211的下端口进入避让通道211,具有热量的水蒸气上升并从避让通道211的上端口吹出,从上端口吹出的水蒸气继续向上运动并从排气口51处吹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50的排气口51处设置有导向筒52。上述结构为水蒸气提供导向作用,使得尽可能多的水蒸气从排气口51处排出。具体地,具有热量的水蒸气上升并从避让通道211的上端口吹出,从上端口吹出的水蒸气将沿着导向筒52的内壁继续向上运动,并从排气口51处吹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箱20与隔热板50通过紧固件80连接在一起。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箱20的顶面上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12,隔热板50上设置有与连接柱212相对应的连接孔53,紧固件80穿设在连接孔53与连接柱212内以使水箱20与隔热板50连接在一起。优选地,紧固件80为螺钉。当安装螺钉时,水箱20的连接柱212与隔热板50上的连接孔53对准,并确保隔热板50上的导向筒52能够伸入避让通道211的上端口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12与连接孔53均为多个,多个连接柱212与多个连接孔53一一对应的设置。上述结构使得水箱20与隔热板50固定的更加牢靠,增加了水箱的可靠性,避免了由于连接柱212过少所导致的水箱20与隔热板50易分离的问题,保证的水箱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连接柱212与连接孔53均为两个。
具有一定热量的水蒸气遇较冷的隔热板50会在隔热板50上冷凝结成小水滴。为了使这些小水滴能够被循环利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50的顶面为倾斜结构,排气口51处于倾斜结构的最低处。当小水滴生成在隔热板50的顶面上时,会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原因向倾斜结构的最低处流动,最终从排气口51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箱20包括水箱壳体21以及封盖22,水箱壳体21的底面上具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部213,封盖22与安装部213相配合。当用户需要向水箱20内注水时,需要将水箱壳体21倒置,水箱壳体21的出水口朝上,然后将封盖22从安装部213上取下,向出水口内注水。当注水完毕后,将封盖22与安装部213配合在一起,将水箱壳体21扶正,水不会从封盖22处漏出。优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部213与封盖22螺接在一起。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在本申请中,还提供了一种加湿器,根据本申请的加湿器(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底座10及设置在底座10上的水箱组件。其中,水箱组件为上述的水箱组件。由于上述的水箱组件具有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具有上述水箱组件的加湿器也具有上述优点。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内设置有水槽30、通道结构70及加热部40,水槽30与水箱20连通,通道结构70设置在水槽30和水箱组件的排气口51之间,加热部40用于加热水槽30中的水以生成水蒸气。具体地,通道结构70穿设在避让通道211内。优选地,加热部40为加热盘。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罩设在隔热板50外的出雾盖60,出雾盖60上设置有出雾口61,从排气口排出的水蒸气会从出雾口61处吹出。上述出雾盖60能够盖住隔热板50与水箱20之间的手持空间,使得整个加湿器的外观更加美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灌满水的水箱较重,当用户需要拿起水箱时,需要先将出雾盖60从水箱上拿下来,然后用户将手心向上并伸入手持空间内,对隔热板50的下表面施加向上的力,水箱20即能够被抬起。上述结构使得在生产加湿器时不必单独生产提手,使得提手与隔热板50一体化,这样一方面使得生产零件减少,简便了安装步骤,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不必单独生产提手,因而减少了一套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槽30在水平面上的尺寸要大于通道结构70在水平面上的尺寸,因此若将避让通道211设置成筒状结构的话势必会占据不少体积,从而使得水箱20的水容积变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避让通道211包括上避让通道和下避让通道。其中下避让通道呈圆台结构(上部尺寸小,下部尺寸大,整个结构从上部至下部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上避让通道为筒状结构。上避让通道和下避让通道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上述结构能够使得水箱的容积尽量大,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向水箱20内加水的次数,改善了用户体验。另外,由于水槽中的水会被加热盘加热生成高温水蒸气,因此高温水蒸气很有可能将其自身的热量传递给水箱内的水及空气。一旦水箱内的空气的温度增加会导致空气的压强增大,这使得水箱内的空气会向下压水箱内的水,使得过多的水进入水槽30中。若水槽30中的水超过了水槽30的容积,就会导致溢水现象的产生。因此,避让通道211的内壁需要与通道结构70的外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上述结构使得水蒸汽的热量尽可能地少传递给水箱中的水和空气。
还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器正常工作时,水槽30中加热煮沸产生的水蒸气(即雾气)通过通道结构70进入出雾盖60中,此时通道结构70和出雾盖60由于高温雾气(65℃左右)的进入,温度也跟着升高,如果没有隔热板50,出雾盖60中的热量会传到水箱20中,使水箱20中的空气加热而膨胀,从而使得水箱20中的水被压入到水槽30中,若水槽30中的容量不够,会导致溢水。而在出雾盖60和水箱20之间增加隔热板50就可以阻止出雾盖60中过多的热量传到水箱20中,从而避免了溢水现象的发生。
下面详细叙述一下加湿器的使用和工作过程:
首先,用户需要将水箱20的底部的封盖22从安装部213上拧下,用户从出水口向水箱20的内部灌入水。当用户灌满水箱20时,将封盖22拧在安装部213上,然后将水箱20坐在底座10上。封盖22上设置有弹簧结构,当水箱20坐在底座10上时,弹簧被底座10上的结构顶开,水箱20内的水开始灌入水槽30中。由于弹簧结构上具有能够进空气的开口,因此在向水槽30灌入水的同时,空气从弹簧结构的开口处进入水箱20内。当弹簧结构的开口处完全被水没过时,空气无法再进入水箱20内,水箱20不再向水槽30中注水。用户打开加湿器的开关,加热盘开始加热水槽30中的水。热水槽30中的水经过加热将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沿着通道结构70向上运动。当水蒸气运动至出口端时,水蒸气将沿着导向筒52继续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排气口51为止。当蒸汽从排气口51中排出后,大部分蒸汽会从出雾盖60的出雾口61排出,另外一部分蒸汽会遇冷凝结在出雾盖60的内壁或隔热板50的上表面上,凝结后小水滴会沿着隔热板50的上表面流至排气口51内并沿着通道结构70回到水槽30内,从而减少了水的浪费。当水槽30中的水由于加热蒸发液面下降时,弹簧结构的开口处露出。一旦弹簧结构的开口处露出空气就能够进入水箱20内,水箱20就能向水槽30中注水,直到水箱20中的水排空为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20);
隔热板(50),连接在所述水箱(20)的上方,所述隔热板(50)上具有用以排出水蒸气的排气口(51),所述隔热板(50)与所述水箱(20)之间形成手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50)与所述水箱(20)的顶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以形成所述手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具有贯穿所述水箱(20)的顶面和底面的避让通道(211),所述避让通道(211)的上端口与所述排气口(51)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50)的所述排气口(51)处设置有导向筒(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与所述隔热板(50)通过紧固件(80)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的顶面上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12),所述隔热板(50)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212)相对应的连接孔(53),所述紧固件(80)穿设在所述连接孔(53)与所述连接柱(212)内以使所述水箱(20)与所述隔热板(50)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12)与所述连接孔(53)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柱(212)与多个所述连接孔(53)一一对应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50)的顶面为倾斜结构,所述排气口(51)处于所述倾斜结构的最低处。
9.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10)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内设置有水槽(30)、通道结构(70)及加热部(40),所述水槽(30)与所述水箱(20)连通,所述通道结构(70)设置在所述水槽(30)和所述水箱组件的排气口(51)之间,所述加热部(40)用于加热所述水槽(30)中的水以生成水蒸气。
CN201620725791.9U 2016-07-08 2016-07-08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60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5791.9U CN205860378U (zh) 2016-07-08 2016-07-08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5791.9U CN205860378U (zh) 2016-07-08 2016-07-08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60378U true CN205860378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5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579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60378U (zh) 2016-07-08 2016-07-08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60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2056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2056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78946U (zh) 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
CN205568754U (zh) 一种电饭煲用蒸汽阀及其电饭煲
CN209269447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111557587B (zh) 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
CN104305884B (zh) 一种快速冷凝锅盖
CN205322084U (zh) 一种新型节能蒸箱
CN105286494A (zh) 电饭煲的盖板和电饭煲
CN106052056A (zh)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CN205860378U (zh) 水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加湿器
CN205433401U (zh) 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
CN209639189U (zh) 一种热雾加湿器
CN105883950B (zh) 一种净水杯
CN210185299U (zh) 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
CN209437005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排蒸汽结构
CN204636048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6916496U (zh) 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
CN104665611A (zh) 烤盘以及烤盘的油烟处理方法
CN208799088U (zh) 一种带烤功能的家用电器
CN207604841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0584498A (zh) 防滴水锅盖及烹饪器皿
CN201727341U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电蒸箱水箱结构
CN205258424U (zh) 提取植物挥发油用的蒸馏提取罐
CN105996949A (zh) 洗碗机及洗碗机的控制方法
CN204445357U (zh) 节能蒸锅
CN101884495A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电蒸箱水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2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2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