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0132U -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60132U
CN205860132U CN201620449537.0U CN201620449537U CN205860132U CN 205860132 U CN205860132 U CN 205860132U CN 201620449537 U CN201620449537 U CN 201620449537U CN 205860132 U CN205860132 U CN 205860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oven
fixed
pan
upper cas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495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业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 Zhi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ity Han 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ity Han 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ity Han 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495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60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60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601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底壳上安装有上壳,上壳的顶部设有微晶板;底壳上设有进风孔及出风孔;底壳与上壳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电磁线圈盘、抽风扇、功能控制电路板,功能控制电路板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及功能操作键;底壳与上壳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至少一个接近开关;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电磁炉接近开关配套使用的炊具;本产品在控制器导入不同功能的控制程序来适配不同的专属锅具,在每个专属锅具底部设置不同位置的磁铁,磁铁与接近开关配合导通相应功能的操作程序,当锅具接近电磁炉表面时,与接近开关对应的磁铁实现磁吸来识别不同的专属锅具,从而启动该种匹配的功能操作程序,然后通过功能操作键控制该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磁炉,具体是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炉为了适应所有的平底锅,只能设置一种通用的控制程序,其的程序包括功率调节、功能选择,功能选择一般有蒸、煮、煎、炒、炸、烧水、热饭等,根据所需而按相应的功能键,即可完成操作,不使用时,通过手动关闭电源,通用的控制程序往往功率高,耗电量高,程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控制器设置多种不同功能使用的控制程序,当锅具接近电磁炉表面时通过接近开关实现自动启动该种匹配的功能操作程序,可自动断电,有操作方便的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上安装有上壳(2),上壳(2)的顶部设有微晶板(3);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01)及出风孔(102);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电磁线圈盘(12)、抽风扇(13)、功能控制电路板(14),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及功能操作键(142),功能控制电路板(14)布置于上壳(2)的一侧,通过人工在壳外操作功能操作键(142)实现功能选择;所述抽风扇(13)布置在出风孔(102)处;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至少一个接近开关(15)。
进一步:所述接近开关(15)为磁性接近开关或霍尔接近开关或干簧管。
进一步:所述接近开关(15)数量为1-6个。
进一步: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盘线架(103),盘线架(103)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12)。
进一步:所述上壳(2)顶部设有一开口(21),开口(21)上固定有顶板(22),顶板(22)上固定有微晶板(3)。
进一步:所述盘线架(103)或有电磁线圈盘(12)上方固定有温控组件(4),温控组件(4)布置在微晶板(3)反面或穿过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
进一步:所述温控组件(4)包括温控件固定架(41),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贴近在微晶板(3)反面。
进一步:所述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穿出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
进一步:所述底壳(1)的四角固定设有承重平衡脚(110),每个承重平衡脚(110)的底部固定有称重传感器(5)。
进一步:所述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电磁炉接近开关(15)配套使用的炊具(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有益效果为:本产品在控制器导入多种不同功能的使用的控制程序来适配不同的专属锅具,在电磁炉内部安装多个不同位置的接近开关,在每个专属锅具底部设置不同位置的磁铁,磁铁与接近开关配合导通相应功能的操作程序,当锅具接近电磁炉表面时,与接近开关对应的磁铁实现磁吸来识别不同的专属锅具,从而启动该种匹配的功能操作程序,然后通过功能操作键控制该种功能;当锅具移走后可自动断电;在电磁炉底部四角安装称重传感器,实现物品的称重功能;除了可以使用该产品的专属锅具以外,也可以使用任意适用于电磁炉的通用锅具,当作一般的电磁炉实用。其产品有操作方便,智能化,简单化,人性化,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去掉上壳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品顶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上壳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上壳功能控制电路板、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功能操作键的拆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产品聪明锅与智能电磁炉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产品聪明锅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产品蒸锅与智能电磁炉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蒸锅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烤盘与智能电磁炉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烤盘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上安装有上壳2,上壳2的顶部设有微晶板3;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01及出风孔102;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电磁线圈盘12、抽风扇13、功能控制电路板14,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及功能操作键142,功能控制电路板14布置于上壳2的一侧,通过人工在壳外操作功能操作键142实现功能选择;所述抽风扇13布置在出风孔102处;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至少一个接近开关15。
所述接近开关15为磁性接近开关或霍尔接近开关或干簧管。
所述接近开关15数量为1-6个。
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盘线架103,盘线架103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12及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固定有接近开关15。
所述上壳2顶部设有一开口21,开口21上固定有顶板22,顶板22上固定有微晶板3。
所述盘线架103或有电磁线圈盘12上方固定有温控组件4,温控组件4布置在微晶板3反面或穿过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
所述温控组件4包括温控件固定架41,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贴近在微晶板3反面。
所述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穿出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
所述底壳1的四角固定设有承重平衡脚110,每个承重平衡脚110的底部固定有称重传感器5。
所述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电磁炉接近开关15配套使用的炊具6,炊具6底部固定有与接近开关15配合磁吸后启动该种炊具6功能操作程序的磁铁块61。
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聪明锅(多功能锅)的启动程序软件。
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蒸锅的启动程序软件。
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烤盘的启动程序软件。
所述炊具6为聪明锅,在所述聪明锅底部固定有磁铁块61,聪明锅包括能够进行煎、炸、煮、炒等加工多种不同食材的现代化炊具,也称之为多功能锅。
所述炊具6为蒸锅,在所述蒸锅底部固定有磁铁块61,蒸锅就是通过在锅内添加水加热后产生大量高温水蒸汽将食物蒸熟或加热。
所述炊具6为烤盘,在所述烤盘底部固定有磁铁块61,烤盘就是将食物烤、烙、煎食物。
所述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操作键142穿出在上壳2上面或在上壳2设置按键孔使功能操作键142布置在孔上,通过外力触按实现功能操作。
所述上壳2一侧表面固定有用文字说明功能操作的按键贴201,按键贴201与功能操作键142配合使用。
所述底壳1的壳壁上固定有电源开关。
所述聪明锅、蒸锅、烤盘为矩形。
所述的主控电路控制器11还包括蓝牙控制程序软件,即在手机上安装与本智能电磁炉相配的APP软件,通过手机介面直接操作智能电磁炉所有的功能。
所述功能操作键142操作后的功能数值通过液晶显示器141显示,方便观察。
具体实施例1: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上安装有上壳2,上壳2顶部设有一开口21,开口21上固定有顶板22,顶板22上固定有微晶板3;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01及出风孔102;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11、抽风扇13、功能控制电路板14,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控制电路板14布置于上壳2的一侧,通过人工在壳外操作功能操作键142实现功能选择;所述抽风扇13布置在出风孔102处;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盘线架103,盘线架103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12及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分别固定于盘线架103的两端,每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固定有一个接近开关15,接近开关15为磁性接近开关,磁性接近开关贴近在上壳2内顶部反面;所述盘线架103上方固定有温控组件4,温控组件4包括温控件固定架41,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穿出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所述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电磁炉磁性接近开关配套使用的炊具6,炊具6为聪明锅,聪明锅底部固定有与磁性接近开关配合磁吸后启动该种聪明锅功能操作程序的磁铁块61;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聪明锅的启动程序软件。
所述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操作键142穿出在上壳2上面或在上壳2设置按键孔使功能操作键142布置在孔上,通过外力触按实现功能操作;所述上壳2一侧表面固定有用文字说明功能操作的按键贴201,按键贴201与功能操作键142配合使用。
工作过程:
使用时,智能电磁炉的电源处于等待工作状态下,当聪明锅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聪明锅底部的磁铁块61将磁性接近开关吸合导通专用于聪明锅6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煎、炸、煮、炒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3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
具体实施例2: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上安装有上壳2,上壳2顶部设有一开口21,开口21沿边向上延伸有凸边框一211,凸边框一211上固定有矩形顶板22,矩形顶板22中间设有通口221,通口221口沿向上延伸有矩形凸边框二222,矩形凸边框二222顶部上固定有微晶板3;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01及出风孔102;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11、抽风扇13、功能控制电路板14,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控制电路板14布置于上壳2的一侧,通过人工在壳外操作功能操作键142实现功能选择;所述抽风扇13布置在出风孔102处;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盘线架103,盘线架103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12及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分别固定于盘线架103的两端,每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固定有两个接近开关15,接近开关15为霍尔接近开关,一共四个霍尔接近开关,将四个霍尔接近开关分成两组,即每组二个霍尔接近开关,每组的霍尔接近开关在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各占一个,霍尔接近开关之间的间距至少在2厘米或以上,每个霍尔接近开关贴近在上壳2内顶部反面;所述盘线架103上方固定有温控组件4,温控组件4包括温控件固定架41,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贴近在微晶板3反面或穿出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所述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两组霍尔接近开关配套使用的炊具6,炊具6包括矩形聪明锅及矩形蒸锅,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底部各固定有两块与霍尔接近开关配合磁吸后启动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各自功能操作程序的磁铁块61,锅底左右两端各一块,矩形聪明锅的磁铁块61垂直对应其中一组霍尔接近开关的启动,矩形蒸锅的磁铁块61垂直对应另一组霍尔接近开关的启动;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底部均设有一矩形凹入部,矩形凹入部座落在矩形凸边框二222上,使微晶板3、矩形凸边框二222嵌入在矩形凹入部内;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聪明锅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其中一组霍尔接近开关配合启动程序;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蒸锅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另一组霍尔接近开关配合启动程序;所述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底部的矩形凹入部对应矩形凸边框二222,嵌入后无法偏位、侧滑,保持一致的稳定性。
所述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操作键142穿出在上壳2上面或在上壳2设置按键孔使功能操作键142布置在孔上,通过外力触按实现功能操作;所述上壳2一侧表面固定有用文字说明功能操作的按键贴201,按键贴201与功能操作键142配合使用。
所述每组霍尔接近开关中的其中一个霍尔接近开关能吸合导通即可进入工作,每组设置两个相同的霍尔接近开关是因为:1、其中一坏了,另一个可以继续支持工作;2、锅具座落不平整或不平衡,只要其中一边的霍尔接近开关被磁铁块61吸合即可工作。
工作过程:
使用时,智能电磁炉的电源处于等待工作状态下,当要使用矩形聪明锅时,将矩形聪明锅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聪明锅底部的磁铁块61垂直对应组的霍尔接近开关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聪明锅6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煎、炸、煮、炒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不使用时取走;当要使用矩形蒸锅时,将矩形蒸锅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蒸锅底部的磁铁块61垂直对应另一组的霍尔接近开关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蒸锅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蒸食物的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
具体实施例3: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上安装有上壳2,上壳2顶部设有一开口21,开口21沿边向上延伸有凸边框一211,凸边框一211上固定有矩形顶板22,矩形顶板22中间设有通口221,通口221口沿向上延伸有矩形凸边框二222,矩形凸边框二222顶部上固定有微晶板3;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01及出风孔102;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11、抽风扇13、功能控制电路板14,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控制电路板14布置于上壳2的一侧,通过人工在壳外操作功能操作键142实现功能选择;所述抽风扇13布置在出风孔102处;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盘线架103,盘线架103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12及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分别固定于盘线架103的两端,每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固定有三个接近开关15,接近开关15为干簧管,一共六个干簧管,将六个干簧管分成三组,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每组二个干簧管,每组的干簧管在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各占一个,干簧管之间的间距至少在2厘米或以上,每个干簧管都贴近在上壳2内顶部反面;所述盘线架103上方固定有温控组件4,温控组件4包括温控件固定架41,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贴近在微晶板3反面或穿出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所述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三组干簧管配套使用的炊具6,炊具6包括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及矩形烤盘,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及矩形烤盘的底部各固定有两块与干簧管配合磁吸后启动各自功能操作程序的磁铁块61,锅底左右两端各一块;所述第一组干簧管垂直对应矩形聪明锅的磁铁块61,第二组干簧管垂直对应矩形蒸锅的磁铁块61,第三组干簧管垂直对应矩形烤盘的磁铁块61;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矩形烤盘底部均设有一矩形凹入部,矩形凹入部座落在矩形凸边框二222上,使微晶板3、矩形凸边框二222嵌入在矩形凹入部内;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聪明锅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第一组干簧管配合启动程序;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蒸锅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第二组干簧管配合启动程序;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烤盘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第三组干簧管配合启动程序;所述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矩形烤盘底部的矩形凹入部对应矩形凸边框二222,嵌入后无法偏位、侧滑,保持一致的稳定性。
所述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操作键142穿出在上壳2上面或在上壳2设置按键孔使功能操作键142布置在孔上,通过外力触按实现功能操作;所述上壳2一侧表面固定有用文字说明功能操作的按键贴201,按键贴201与功能操作键142配合使用。
所述每组干簧管的其中一个干簧管能吸合导通即可进入工作,每组设置两个相同的干簧管是因为:1、其中一坏了,另一个可以继续支持工作;2、锅具座落不平整或不平衡,只要其中一边的干簧管被磁铁块61吸合即可工作。
工作过程:
使用时,智能电磁炉的电源处于等待工作状态下,当要使用矩形聪明锅时,将矩形聪明锅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聪明锅底部的磁铁块61使第一组垂直对应的干簧管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聪明锅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煎、炸、煮、炒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不使用时取走;当要使用矩形蒸锅时,将矩形蒸锅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蒸锅底部的磁铁块61使第二组垂直对应的干簧管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蒸锅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蒸食物的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不使用时取走;当要使用矩形烤盘时,将矩形烤盘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烤盘底部的磁铁块61使第三组垂直对应的干簧管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烤盘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烤、烙、煎食物的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
具体实施例4: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上安装有上壳2,上壳2顶部设有一开口21,开口21沿边向上延伸有凸边框一211,凸边框一211上固定有矩形顶板22,矩形顶板22中间设有通口221,通口221口沿向上延伸有矩形凸边框二222,矩形凸边框二222顶部上固定有微晶板3;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01及出风孔102;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11、抽风扇13、功能控制电路板14,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控制电路板14布置于上壳2的一侧,通过人工在壳外操作功能操作键142实现功能选择;所述抽风扇13布置在出风孔102处;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盘线架103,盘线架103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12及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分别固定于盘线架103的两端,每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固定有三个接近开关15,接近开关15为干簧管,一共六个干簧管,将六个干簧管分成三组,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每组二个干簧管,每组的干簧管在两块接近开关固定板1031上各占一个,干簧管之间的间距至少在2厘米或以上,每个干簧管都贴近在上壳2内顶部反面;所述盘线架103上方固定有温控组件4,温控组件4包括温控件固定架41,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贴近在微晶板3反面或穿出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所述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三组干簧管配套使用的炊具6,炊具6包括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及矩形烤盘,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及矩形烤盘的底部各固定有两块与干簧管配合磁吸后启动各自功能操作程序的磁铁块61,锅底左右两端各一块;所述第一组干簧管垂直对应矩形聪明锅的磁铁块61,第二组干簧管垂直对应矩形蒸锅的磁铁块61,第三组干簧管垂直对应矩形烤盘的磁铁块61;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矩形烤盘底部均设有一矩形凹入部,矩形凹入部座落在矩形凸边框二222上,使微晶板3、矩形凸边框二222嵌入在矩形凹入部内;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聪明锅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第一组干簧管配合启动程序;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蒸锅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第二组干簧管配合启动程序;所述主控电路控制器11的控制程序设有专用于矩形烤盘的启动程序软件,并与第三组干簧管配合启动程序;所述矩形聪明锅、矩形蒸锅、矩形烤盘底部的矩形凹入部对应矩形凸边框二222,嵌入后无法偏位、侧滑,保持一致的稳定性。
所述底壳1的四角固定设有承重平衡脚110,每个承重平衡脚110的底部固定有称重传感器5。
所述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内衬支架143,内衬支架143将液晶显示器141、功能操作键142定位固定,功能操作键142穿出在上壳2上面或在上壳2设置按键孔使功能操作键142布置在孔上,通过外力触按实现功能操作;所述上壳2一侧表面固定有用文字说明功能操作的按键贴201,按键贴201与功能操作键142配合使用。
所述每组干簧管的其中一个干簧管能吸合导通即可进入工作,每组设置两个相同的干簧管是因为:1、其中一坏了,另一个可以继续支持工作;2、锅具座落不平整或不平衡,只要其中一边的干簧管被磁铁块61吸合即可工作。
工作过程:
使用时,智能电磁炉的电源处于等待工作状态下,当要使用矩形聪明锅时,将矩形聪明锅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聪明锅底部的磁铁块61使第一组垂直对应的干簧管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聪明锅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煎、炸、煮、炒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不使用时取走;当要使用矩形蒸锅时,将矩形蒸锅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蒸锅底部的磁铁块61使第二组垂直对应的干簧管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蒸锅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蒸食物的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2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不使用时取走;当要使用矩形烤盘时,将矩形烤盘座落在微晶板3上面时,矩形烤盘底部的磁铁块61使第三组垂直对应的干簧管吸合导通专用于矩形烤盘的启动程序软件的电源,使主控电路控制器11启动工作(通过程序设置最适合或最常用的启动功率、工作功率、温控程序等功能),使智能电磁炉直接进入烤、烙、煎食物的控制程序范围实施正常工作(包括抽风扇13抽风降温、电磁线圈盘12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功能操作键142微调;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3反馈信号给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将炊具6取走后,设定重量值为零,当要使用物品称重时,将物品直接放在微晶板3表面,通过称重传感器5将重量值反馈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由主控电路控制器11将重量值信息传送液晶显示器141显示重量值。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智能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上安装有上壳(2),上壳(2)的顶部设有微晶板(3);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01)及出风孔(102);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主控电路控制器(11)、电磁线圈盘(12)、抽风扇(13)、功能控制电路板(14),功能控制电路板(14)上固定有液晶显示器(141)及功能操作键(142),功能控制电路板(14)布置于上壳(2)的一侧,通过人工在壳外操作功能操作键(142)实现功能选择;所述抽风扇(13)布置在出风孔(102)处;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至少一个接近开关(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15)为磁性接近开关或霍尔接近开关或干簧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15)数量为1-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与上壳(2)之间的空腔内固定有盘线架(103),盘线架(103)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顶部设有一开口(21),开口(21)上固定有顶板(22),顶板(22)上固定有微晶板(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线架(103)或电磁线圈盘(12)上方固定有温控组件(4),温控组件(4)布置在微晶板(3)反面或穿过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温控组件(4)包括温控件固定架(41),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贴近在微晶板(3)反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件固定架(41)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穿出微晶板(3)露出在外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四角固定设有承重平衡脚(110),每个承重平衡脚(110)的底部固定有称重传感器(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磁炉还包括有与电磁炉接近开关(15)配套使用的炊具(6)。
CN201620449537.0U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60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9537.0U CN205860132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9537.0U CN205860132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60132U true CN205860132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4953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60132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601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5790A (zh) * 2016-05-16 2016-07-27 中山市韩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CN109307296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磁炉
CN112190155A (zh) * 2020-09-14 2021-01-08 周传伟 一种多功能食物烹调机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5790A (zh) * 2016-05-16 2016-07-27 中山市韩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CN109307296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磁炉
CN112190155A (zh) * 2020-09-14 2021-01-08 周传伟 一种多功能食物烹调机及控制方法
CN112190155B (zh) * 2020-09-14 2023-12-05 周传伟 一种多功能食物烹调机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5790B (zh)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CN210727562U (zh) 烹饪系统
CN104257268B (zh) 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60132U (zh) 一种自动识别不同锅具的智能电磁炉
CN103054458A (zh) 分体式电压力锅
WO2012118455A2 (en) Universal device for energy control in the form of a button
CN203468297U (zh) 一种自动烹饪控制系统
CN208425984U (zh) 煎烤机
EP2570002A1 (en) Portable device for induction cooking
CN105988380A (zh) 食品料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210552A (zh) 一种智能型电压力锅
CN203088715U (zh) 分体式电压力锅
CN209563993U (zh) 一种组合式电饭煲
CN202044102U (zh) 一种隔水电炖盅
CN203749237U (zh) 电磁感应煎烤器
CN104728877A (zh) 凹面型电炉
CN206687587U (zh) 多功能加热锅
CN2480740Y (zh) 智能电磁灶
CN109210583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烹饪套装
CN219656137U (zh) 一种磁感应锅具识别电磁炉
CN205026761U (zh) 一种多线圈电磁炉
CN218269193U (zh) 一种触控电磁炉
CN21060175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加热平台和烹饪器具组件
CN211582607U (zh) 分体电磁电饭煲
CN204574150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24

Address after: No. 59, Xingchang East Road, Jichang village, Dongfeng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ng Zhi

Address before: 528400 Guangdong city of Zhongshan province Dong Feng Zhen Ji Chang Cun Chang Xing Road No. 59 two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ANKER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