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7623U -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7623U
CN205857623U CN201620798432.6U CN201620798432U CN205857623U CN 205857623 U CN205857623 U CN 205857623U CN 201620798432 U CN201620798432 U CN 201620798432U CN 205857623 U CN205857623 U CN 205857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 stick
base plate
athletic floor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984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Mavericks Power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Mavericks Power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Mavericks Power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Mavericks Power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984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7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7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76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所述地板包括:支撑架和底板;支撑架包括支撑棒和支撑座;支撑棒顶端为水滴状;支撑棒底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的上表面;支撑座为长条状,支撑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列支撑棒;支撑座左右两侧设有支撑卡凸,用于卡接于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上;底板包括多个底板单元和多个底板插接件;底板单元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插接架,第一底板插接件穿过多个底板单元的第一插接架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连接紧密,结构简单,便于更换,且支撑架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和弹性空间,减少了器械损耗及人员损伤的可能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地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背景技术
在欧洲及北美洲的许多国家滑雪运动已被众多的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如今,滑雪已成为冬季最受欢迎的休闲运动之一。在美国,喜爱滑雪运动的人数有千万之众,滑雪器材的年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
我国目前的滑雪场地一般是户外的天然积雪场,只能在冬季使用,受地理位置制约严重。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人们逐渐开发出一些可以模拟滑雪场雪面物理环境或者优化滑雪场环境的铺设材料,使滑雪不再受限于气候影响。然而现有滑雪场铺设材料滑动性能不好,使滑雪的模拟性也因此下降。
卡丁车运动也是近年来人们非常喜爱的户外运动。卡丁车目前多是室内场地,一般采取地面硬化,长久使用容易开裂且不易维修,且无法移动。现有卡丁车场地也具有滑雪场地同样的问题,即平面场地摩擦力大,操纵者无法进行技巧性操作,使用户体验感差。上述原因使卡丁车项目在我国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广。
此外,现有运动场地材料成分复杂,有刺激性异味,多采用喷涂,胶粘,刷浆一次施工完成,拆除困难,材料耐候性差,使用时间短。铺设材料不够环保且造价较贵,不利于向各层次消费者普及;场地铺设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异味,一定程度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在室外场地中,由于地板不具备排水功能,在下雨天不能正常使用。因此,急需一种使用方便、替换拼接方便、经久耐用、安全环保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在增强铺设材料滑动性能的同时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并通过支撑棒上端水滴状设计避免人体肢体损伤,改善了运动地板的排水性能;并且能够根据场地形状大小调整拼接底板单元的数量,并通过卡凸与卡槽的配合实现无缝拼接,产品连接紧密,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包括:支撑架和底板;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棒和支撑座;
所述支撑棒顶端为水滴状,所述支撑棒底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的上表面;
所述支撑座为长条状,所述支撑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列支撑棒;所述支撑座左右两侧设有支撑卡凸,用于卡接于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单元上;
所述底板包括多个底板单元和多个底板插接件;
所述底板单元上表面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一方面可以用于卡接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支撑座,另一方面便于排水,避免阴雨天气造成场地积水;
所述底板单元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插接架,所述第一底板插接件与第一插接架形状相匹配,第一底板插接件穿过多个底板单元的第一插接架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另外,第一插接件还用于将多个底板单元固定于地面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底板产生位移;
所述底板单元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板卡凸和底板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支撑架并排卡接于底板单元的卡槽中;多个底板单元通过第一底板插接件纵向连接;多个底板单元通过底板卡凸、底板卡槽横向连接;因此,整个运动地板底板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拼接调整,并且当其中一个底板单元出现损耗时,可以直接拆除替换,简单方便,同时延长了整个底板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支撑棒为彩色,利用支撑棒顶端呈点状,可拼成各种图形、logo、广告语、卡通形象等,用于商业展示。所述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上表面为球面、水平面或凸凹不平的磨砂面,水滴状结构为球形或方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的长度不大于支撑棒主体长度的五分之一。
由于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的高度不大于支撑棒主体高度的五分之一,使得支撑棒柔软性和弹性机能更强,作为体育运动场地时对于在上面运动的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与滑雪板的接触面为球面,摩擦力小,便于操纵者进行技巧性操作,作为滑雪场地可以更接近于真实滑雪场地,使用户体验更佳;另外由于水滴状结构与支撑棒主体为一体成型,该支撑棒能够避免强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支撑棒主体的长度为a,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的长度为0.25a。
由于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的高度占支撑棒主体的四分之一,使得支撑棒呈短粗的状态,弹性机能更强,更有利于支撑重物,适用于作为卡丁车场地用支撑棒,而顶端的水滴状结构与卡丁车的接触面为球面,摩擦力小,便于操纵者进行技巧性操作,完成漂移等动作,用户体验感良好,另外由于水滴状结构与支撑棒主体为一体成型,该支撑棒能够避免强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支撑棒主体为圆柱形、棱柱形、弓形、O形、A形和/或倒Y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棒主体为棒状和/或倒Y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的一列支撑棒包括若干棒状支撑棒和若干倒Y形支撑棒。
若支撑棒主体全部为棒状,则支撑能力不足,若支撑棒主体全部为倒Y形,则缓冲能力差。支撑棒由棒状支撑棒和倒Y形支撑棒混合排列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使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同时具有较高的支撑能力和缓冲能力。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的一列支撑棒的排列次序为:每两个倒Y形支撑棒中间设有三个棒状支撑棒;所述三个棒状支撑棒中有两个支撑棒的主体为弯曲棒状;所述两个主体为弯曲棒状的支撑棒顶端分别弯向临近的倒Y形支撑棒。
上述排列方式可以使支撑架的支撑能力和缓冲能力均达到最好性能,作为体育运动场地时对于在上面运动的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的一列支撑棒由第一支撑棒、第二支撑棒、第三支撑棒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棒与第二支撑棒等高;所述第三支撑棒的顶端高度位于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水滴状结构的底端;
所述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的主体直径均为3-20mm;
所述第三支撑棒的主体直径为2-8mm;
所述支撑棒的排列次序为:两个第一支撑棒中间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棒;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棒中间设有两个第三支撑棒;所述两个第三支撑棒中间还设有一个第一支撑棒;所述第二支撑棒的顶端弯向临近的第三支撑棒。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棒顶端呈高低排列的水滴状,当使用者站立在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时,支撑棒发生弯曲,由此增强了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滑动性能,更适于用作铺设滑雪场地。
优选的,所述倒Y形支撑棒的高度为h,倒Y形支撑棒的分叉点的高度为0.618h,该分叉点为倒Y形支撑棒高度的黄金分割点,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机能和支撑性能。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左右两侧设有多对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所设排水孔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一方面能够将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上的积水迅速排掉,另一方面排水孔为成对的半圆形,将支撑座分割为多段,支撑座设有排水孔的位置相对较窄,便于掰断。当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某一段损坏时,可以将该段掰掉,并截取同样的长度替换;并且可以根据所需铺设长度宽度截取所需长度的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一个或多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为槽状结构。
所述缓冲槽用于缓解来自支撑架上方的压力,提高支撑架的弹性机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聚乙烯、工程塑料或橡胶。
优选的,所述底板卡凸为突出的T形,所述底板卡槽为与底板卡凸匹配的凹槽,底板卡凸和底板卡槽的卡接实现了无缝连接,表观整体性好,为用户提供了更佳的体验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架的竖截面为下面两个角为圆弧过渡的矩形,所述第一底板插接件的下表面和左右两侧均与第一插接架的内表面吻合,所述第一底板插接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与第一插接架的内表面分离。
第一插接架的竖截面为下面两个角为圆弧过渡的矩形,该设计使其比圆形穿孔更加稳固,不易移位,保持了场地的平整。另外第一底板插接件的上表面与第一插接架的内表面留有空隙,使第一底板插接件在满足了连接、支撑底板的同时,还使底板具有更多的弹性空间,进一步缓冲上方传来的压力,避免造成人员伤害或器械损耗。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还包括第二插接架和第二底板插接件;两个第二插接架分别位于底板单元下表面的左右两端;
所述第二插接架的竖截面为下面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第二底板插接件穿过多个底板单元的第二插接架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
所述第二插接架为竖截面为下面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相当于三角形,一边呈弧线能够更有效的分散所有作用力,比较其它形状更加稳固,不易移位,保证场地平整。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插接件为钢丝、铁丝或铜丝。
第一底板插接件和第二底板插接件软硬结合,使底板单元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场地铺设平整、稳固。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材质为合金、塑料、橡胶、木塑或低热膨胀铝基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棒顶端呈高低排列的水滴状,当使用者站立在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时,支撑棒发生弯曲,由此增强了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滑动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棒顶端为球形水滴状物与其一体成型(连接),该支撑棒能够避免强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球形表面避免运动时,对人体肢体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的长度不大于支撑棒主体长度的五分之一时,可以满足体育爱好者的跑、跳、爬、摔跤、滑行等运动,针对人体在运动时作用于地板的力量、角度的而设计的支撑片,将合理的反作用力传递于人,降低运动损伤;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棒表面球形凸起,摩擦力小,利用滑行装置如滑雪板,滑毯,滑圈可满足滑行要求。
4、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的高度占支撑棒主体的四分之一时,使得支撑棒呈短粗的状态,弹性机能更强,更有利于支撑重物,适用于作为卡丁车场地用支撑棒。
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棒为彩色,利用支撑棒顶端呈点状,可拼成各种图形、logo、广告语、卡通形象等,用于商业展示。支撑棒顶端的水滴状结构上表面为球面、水平面或凸凹不平的磨砂面,水滴状结构为球形或方形。
6、本实用新型支撑座上每两个倒Y形支撑棒中间设有三个棒状支撑棒,此种排列既保持了支撑架的支撑能力,又增强了支撑架缓冲能,进一步增强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7、本实用新型支的撑座左右两侧设有多对排水孔,能够将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上的积水迅速排掉,使运动地板能够适应各种场地,增强了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推广潜力;同时排水孔还能够对支撑座的热胀冷缩起到缓冲作用,当温度高支撑座膨胀时,通过挤压排水孔舒缓膨胀的压力;当温度低支撑座收缩时,通过拉伸排水孔减少所受到的牵引力;由于排水孔为成对的半圆形,将支撑座分割为多段,支撑座设有排水孔的位置相对较窄,便于掰断。当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某一段损坏时,可以将该段掰掉,并截取同样的长度替换;并且可以根据所需铺设长度宽度截取所需长度的支撑架。
8、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可以通过左右两侧的底板卡槽、底板卡凸以及底部的第一插接架和第二插接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连接方式连接紧密、牢固,实现了无缝连接,表观整体性好,为用户提供了更佳的体验效果。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穿过第一插接架和第二插接架,软硬结合使底板单元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场地铺设平整、稳固,第一、第二插接件还用于将多个底板单元固定于地面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底板产生位移。
9、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底板纵向和横向连接方便、紧密,可以根据所需铺设底板的运动场地大小和形状进行拼接调整,并且当其中一个底板单元出现损耗时,可以直接拆除替换,简单方便,同时延长了整个底板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
10、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的第一插接架的竖截面呈下面两个角为圆弧过渡的矩形,该设计使其比圆形穿孔更加稳固,不易移位,保持了场地的平整。另外第一底板插接件的上表面与第一插接架的内表面留有空隙,使第一插接件在满足了连接、支撑底板的同时,还使底板具有更多的弹性空间,进一步缓冲上方传来的压力,避免造成人员伤害或器械损耗。
11、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第二插接架竖截面为下面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相当于三角形,一边呈弧线能够更有效的分散所有作用力,比较其它形状更加稳固,不易移位,保证场地平整。
1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材料,安全无污染,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的后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的仰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的左视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的右视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第一插接件的主视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第一插接件的后视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第一插接件的俯视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第一插接件的仰视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第一插接件的左视放大图;
图12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第一插接件的右视放大图;
图13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14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后视图;
图15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16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仰视图;
图17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左视放大图;
图18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右视放大图;
图19为实施例1中支撑架卡接于底板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1中底板卡凸与底板卡槽连接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1中第一插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主视图;
图23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后视图;
图24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俯视图;
图25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仰视图;
图26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左视图;
图27为实施例1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右视图;
图28为实施例2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主视图;
图29为实施例2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后视图;
图30为实施例2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俯视图;
图31为实施例2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仰视图;
图32为实施例2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左视图;
图33为实施例2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右视图;
图34为实施例3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主视图;
图35为实施例3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后视图;
图36为实施例3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俯视图;
图37为实施例3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仰视图;
图38为实施例3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左视图;
图39为实施例3中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图22-27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包括:底板和支撑架7;
如图1-15所示,底板包括多个底板单元和多个底板插接件;
底板单元上表面设有多个卡槽1,卡槽1一方面可以用于卡接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支撑架,另一方面便于排水,避免阴雨天气造成场地积水。
底板单元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插接架2,第一底板插接件6与第一插接架2形状匹配,第一底板插接件6穿过底板单元的第一插接架2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另外,第一插接件6还用于将多个底板单元固定于地面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底板产生位移;
底板单元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板卡凸4和底板卡槽5,用于将多个底板单元横向连接;底板卡凸4为突出的T形,底板卡槽5为与底板卡凸4匹配的凹槽,底板卡凸4和底板卡槽5的卡接实现了无缝连接,表观整体性好,为用户提供了更佳的体验效果。由于底板单元可以通过第一插接件6和底板卡凸4、底板卡槽5的纵向和横向连接,因此,整个运动地板底板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拼接调整,并且当其中一个底板单元出现破损时,可以直接拆除替换,简单方便,同时延长了整个底板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
第一插接架2的竖截面呈下面两个角为圆弧过渡的矩形,第一底板插接件6的下表面和左右两侧均与第一插接架2的内表面吻合,第一底板插接件6的上表面向下凹陷,与第一插接架2的内表面分离。第一插接架6的竖截面呈下面两个角为圆弧过渡的矩形的设计,使其比圆形穿孔更加稳固,不易移位,保持了场地的牢固与平整。另外第一底板插接件6的上表面与第一插接架2的内表面留有空隙,使第一底板插接件6在满足了连接、支撑底板的同时,还使底板具有更多的弹性空间,进一步缓冲上方传来的压力,避免造成人员伤害或器械损耗。
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还包括第二插接架3和第二底板插接件;两个第二插接架3分别位于底板单元下表面的左右两端;第二插接架3的竖截面为下面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第二底板插接件为钢丝、铁丝或铜丝,穿过多个底板单元的第二插接架3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第二插接架3的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相当于三角形,一边呈弧线能够更有效的分散作用力,比较其它形状更加稳固,不易移位,保证场地平整。第一底板插接件6和第二底板插接件软硬结合,使底板单元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场地铺设平整、稳固。
如图13-18所示,支撑架7包括支撑棒70和支撑座71;支撑棒70底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座71的上表面;支撑棒70的主体为圆柱形。
支撑座71为长条状,支撑座7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列支撑棒70,该列支撑棒70包括若干棒状支撑棒72和若干倒Y形支撑棒73,棒状支撑棒72的主体为棒状;倒Y形支撑棒73的主体为倒Y形;倒Y形支撑棒73的高度为h,倒Y形支撑棒73的分叉点的高度为0.618h,该分叉点为倒Y形支撑棒73高度的黄金分割点,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机能和支撑性能;该列支撑棒70的排列次序为:每两个倒Y形支撑棒73中间设有三个棒状支撑棒72;三个棒状支撑棒72中有两个支撑棒的主体为弯曲棒状;两个主体为弯曲棒状的支撑棒顶端分别弯向临近的倒Y形支撑棒73。支撑棒70主体全部为棒状,则支撑能力不足,若支撑棒70主体全部为倒Y形,则缓冲能力差。支撑棒70由棒状支撑棒72和倒Y形支撑棒73混合穿插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7同时具有较高的支撑能力和缓冲能力。
支撑座71左右两侧设有支撑卡凸711,用于卡接于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上;支撑棒70顶端为水滴状701;支撑棒70主体的长度为a,支撑棒70顶端的水滴状结构701的长度为0.25a,由于支撑棒70顶端的水滴状结构701的高度占支撑棒1主体的四分之一,使得支撑棒70呈短粗的状态,弹性机能更强,更有利于支撑重物,适用于作为卡丁车场地用支撑棒。
支撑座71左右两侧设有多对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排水孔8,一方面能够将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上的积水迅速排掉,另一方面排水孔8为成对的半圆形,将支撑座71分割为多段,支撑座71设有排水孔8的位置相对较窄,便于掰断施工。
支撑座71底部设有多个缓冲槽9,缓冲槽9为槽状结构,用于缓解来自支撑架上方的压力,提高支撑架的弹性机能。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通过上表面的卡槽1与支撑架7底部的卡凸进行卡接,当支撑架7某一段损坏时,可以将该段拆除,换以同样的长度的支撑架7卡接于底板相应的位置,替换方便,节约成本。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多个底板单元通过左右两侧的底板卡凸4与底板卡槽5横向连接。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中第一底板插接件6穿过第一插接架2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适于用作卡丁车运动场地,其支撑强度大、弹性好,有利于卡丁车娱乐中对车体的保护以及一些技巧的施展。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支撑架7包括支撑棒70和支撑座71;支撑棒70主体为棱柱形;支撑棒70顶端的水滴状结构701的长度不大于支撑棒70主体长度的五分之一,使得支撑棒柔软性更强,弹性机能增强,作为体育运动场地时对于在上面运动的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支撑架7包括支撑棒70和支撑座71;
支撑棒70顶端的水滴状结构701的长度不大于支撑棒70主体长度的五分之一,使得支撑棒柔软性更强,作为体育运动场地时对于在上面运动的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弹性机能增强,作为滑雪场地可以更接近于真实滑雪场,使用户体验更佳。
支撑座7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所设一列支撑棒70由第一支撑棒74、第二支撑棒75、第三支撑棒76组成;第一支撑棒74与第二支撑棒75等高;第三支撑棒76的顶端高度位于第一支撑棒74和第二支撑棒75水滴状结构701的底端;
第一支撑棒74和第二支撑棒75的主体直径均为3-20mm;
第三支撑棒76的主体直径为2-8mm;
该列支撑棒70的排列次序为:两个第一支撑棒74中间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棒75;两个第二支撑棒75中间设有两个第三支撑棒76;两个第三支撑棒76中间还设有一个第一支撑棒74;第二支撑棒75的顶端弯向临近的第三支撑棒76。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棒顶端呈高低排列的水滴状,当使用者站立在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时,支撑棒发生弯曲,由此增强了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的滑动性能,更适于用作铺设滑雪场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支撑棒70为彩色,利用支撑棒顶端呈点状,可拼成各种图形、logo、广告语、卡通形象等,用于商业展示。支撑棒70顶端的水滴状结构上表面为球面、水平面或凸凹不平的磨砂面,水滴状结构为球形或方形。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包括:支撑架和底板;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棒和支撑座;
所述支撑棒顶端为水滴状;所述支撑棒底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的上表面;
所述支撑座为长条状,所述支撑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列支撑棒;所述支撑座左右两侧设有支撑卡凸,用于卡接于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的底板单元上;
所述底板包括多个底板单元和多个第一底板插接件;
所述底板单元上表面设有多个卡槽;
所述底板单元下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插接架,第一底板插接件与第一插接架形状相匹配,第一底板插接件穿过多个底板单元的第一插接架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
所述底板单元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板卡凸和底板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的一列支撑棒由第一支撑棒、第二支撑棒、第三支撑棒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棒与第二支撑棒等高;所述第三支撑棒的顶端高度位于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水滴状结构的底端;
所述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的主体直径均为3-20mm;
所述第三支撑棒的主体直径为2-8mm;
所述支撑棒的排列次序为:两个第一支撑棒中间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棒;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棒中间设有两个第三支撑棒;所述两个第三支撑棒中间还设有一个第一支撑棒;所述第二支撑棒的顶端弯向临近的第三支撑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棒为棒状支撑棒或倒Y形支撑棒;所述棒状支撑棒的主体为棒状;所述倒Y形支撑棒的主体为倒Y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Y形支撑棒的高度为h,倒Y形支撑棒的分叉点的高度为0.618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上的一列支撑棒包括若干棒状支撑棒和若干倒Y形支撑棒;该列支撑棒的排列次序为:每两个倒Y形支撑棒中间设有三个棒状支撑棒;所述三个棒状支撑棒中有两个支撑棒的主体为弯曲棒状;所述两个主体为弯曲棒状的支撑棒顶端分别弯向临近的倒Y形支撑棒。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左右两侧设有多对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一个或多个槽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架的竖截面呈下面两个角为圆弧过渡的矩形,所述第一底板插接件的下表面和左右两侧均与第一插接架的内表面吻合,所述第一底板插接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与第一插接架的内表面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还包括第二插接架和第二底板插接件;底板单元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二插接架;
所述第二插接架的竖截面为下面一个角为圆弧过渡的正方形;第二底板插接件穿过多个底板单元的第二插接架将多个底板单元纵向连接;
所述第二底板插接件为钢丝、铁丝或铜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聚乙烯、工程塑料或橡胶;所述底板的材质为合金、塑料、橡胶、木塑或低热膨胀铝基复合材料。
CN201620798432.6U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57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8432.6U CN205857623U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8432.6U CN205857623U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7623U true CN205857623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98432.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57623U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76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3728A (zh) * 2016-07-27 2016-10-12 山西小牛动力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CN109763619A (zh) * 2019-01-31 2019-05-17 财纳福诺木业(中国)有限公司 弹性地板边缘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3728A (zh) * 2016-07-27 2016-10-12 山西小牛动力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CN109763619A (zh) * 2019-01-31 2019-05-17 财纳福诺木业(中国)有限公司 弹性地板边缘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1693U (zh) 一种滑雪坡道组合板
CN205857623U (zh)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CN204840891U (zh) 旱雪滑道支撑架
CN102078682B (zh) 高尔夫练习用沙坑垫
CN101091833A (zh) 仿真滑雪地毯组合单元
CN106013728B (zh)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
US7998566B2 (en) Artificial snow and artificial ski areas
WO2018018825A1 (zh) 一种应用在滑道的支撑组件、滑道辅助模块及滑道
CN205857615U (zh)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
CN102691402A (zh) 一种拼接式运动地板的弹性支撑系统
CN208995866U (zh) 滑雪草坪及人造滑雪场
CN205857622U (zh)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底板
CN107338698A (zh) 一种旱地滑雪地面砖及制造方法
CN206495465U (zh) 一种多功能弹性运动地板支撑架
CN205307754U (zh) 一种新型滑雪板
CN206121120U (zh) 一种应用在滑道的支撑组件、滑道辅助模块及滑道
CN205659358U (zh) 一种方便携带安装的羽毛球场
CN202627443U (zh) 一种拼接式运动地板的弹性支撑系统
CN202526866U (zh) 旱地独木漂
CN201738214U (zh) 人造草皮
CN204502348U (zh) 具有倾斜曲面的足球训练台
CN201978448U (zh) 多功能滑冰板
CN107320921A (zh) 一种便携式野外足球弹开球门
CA2817399A1 (en) Sport equipment for snow ride
CN201591948U (zh) 一种新型健身球类运动的地排球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