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927U -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 Google Patents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927U
CN205854927U CN201620694408.8U CN201620694408U CN205854927U CN 205854927 U CN205854927 U CN 205854927U CN 201620694408 U CN201620694408 U CN 201620694408U CN 205854927 U CN205854927 U CN 205854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imposed sheet
support frame
damping
piling bin
st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944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莉波
马跃强
施永德
许崇伟
杨瑞华
戚健文
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944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4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9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针对现有预制装配式施工时,叠合板运输和堆放的减震缓冲不佳,致使叠合板发生开裂或其他损伤需要会厂重造甚至报废,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该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包括:支撑框架、若干用于支撑叠合板的光滑面的弹性突刺、以及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框架是由若干横向杆与纵向杆垂直相交而成的矩形水平框架,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底面,所述弹性突刺均布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采用本实用新型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替代一般采用的垫木,使得叠合板在堆放时受力更合理,形成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从而保证叠合板不受损伤,达到保质的目的。

Description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住宅建筑具有生产效率低、综合质量差、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不足,为此,具有高效、节能(节水、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已为行业内所认同和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是在工厂里对结构中外墙、阳台、楼梯及楼板进行预制,再运至现场装配,与现浇主体结构部分组成完整的结构,从而形成建筑施工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是构建节能减排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混凝土叠合楼板作为整体装配式结构的其中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以预制构件作为底板、在预制构件上面配置钢筋然后再叠合现浇一层混凝土,现场浇筑上部混凝土时底部的预制构件充当模板,待上部叠合现浇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后与预制构件形成整体。相比于整体现浇楼板,叠合楼板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缩短施工工期等;和一般装配式楼板相比,叠合楼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抗裂性和抗震性。由此可见,推广叠合结构符合国家土地资源政策、环保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因此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得到大力发展与应用。
由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本身很薄(50mm~80mm),在运输和现场堆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其开裂或损坏。目前常用叠合板堆放方式是在块与块之间通过放置尺寸很小的垫木以减震缓冲,垫木在叠合板放置的位置最好是上下统一固定的,这是为了保证堆放的叠合板上下间受力及传力稳定,有时叠合板由于尺寸较大(主要为长度方向较长),在垫木放置的位置,配筋可能会加强。
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叠合板在运输与堆放时的保护,但是减震缓冲效果有限,具体体现在:(1)垫木本身硬度较大,难以在较大的冲击荷载作用下发挥较好的减震作用;(2)垫木本身尺寸相对叠合板而言较小,因此堆放时叠合板受力形式相当于两端外伸的简支梁,在跨中和两端变形较大,跨中和垫木支撑处受到的弯矩较大,同时,垫木提供给叠合板的反力基本为集中力,受力不合理;(3)实际施工中,垫木放置的位置不会完全精确的对准、对齐,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叠合板受力情况的不合理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解决现有预制装配式施工时预制叠合板运输和堆放中减震缓冲不佳,致使叠合板发生开裂或其他损伤需要回厂重造甚至报废,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包括:支撑框架、若干用于支撑叠合板的光滑面的弹性突刺、以及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框架是由若干横向杆与纵向杆垂直相交而成的矩形水平框架,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底面,所述弹性突刺均布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弹性突刺为硬橡胶突刺,均匀布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支撑脚包括:钢管支脚以及硬橡胶支脚垫,所述钢管支脚的外侧套设所述硬橡胶支脚垫,所述钢管支脚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钢管支脚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支撑脚包括:钢管支脚、硬橡胶支脚垫、钢弹簧以及导向杆,所述钢管支脚的外侧套设所述硬橡胶支脚垫,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伸入所述钢管支脚内并能够相对所述钢管支脚上下移动,所述钢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并夹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钢管支脚之间,所述钢管支脚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支撑脚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底面,所述弹性突刺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的四个角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横向杆与纵向杆采用角钢或者槽钢。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采用由若干横向杆与纵向杆垂直相交连接而成的矩形水平框架作为主要受力的支撑框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上设置若干用于支撑叠合板的光滑面的所述弹性突刺,各个弹性突刺有弹性均可起到支撑叠合板的作用,将现有技术中垫木提供给叠合板的集中反力替换成若干弹性突刺给叠合板的均布反力,从而分散扩增了的叠合板的受力点,增大了叠合板的受力面积。
(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及其堆放方法,弹性突刺采用硬橡胶,由于硬橡胶变形能力好,瞬间吸收冲击荷载的能力较强,同时硬橡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因此,采用由硬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突刺支撑叠合板,抗冲击性能好,能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并且能够在支撑叠合板时保护叠合板的光滑面,确保叠合板存放、运输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在支撑框架的下方设置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钢管支脚、硬橡胶支脚垫、钢弹簧以及导向杆,所述钢管支脚的外侧套设所述硬橡胶支脚垫,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伸入所述钢管支脚内并能够相对所述钢管支脚上下移动,所述钢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并夹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钢管支脚之间,所述钢管支脚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利用钢弹簧可以使得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对叠合板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将钢弹簧与硬橡胶支脚垫以及弹性突刺组合使用,抗冲击性能好,能更好地起到减震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支撑框架、2-弹性突刺、3-支撑脚、31-钢管支脚、32-硬橡胶支脚垫、33-钢弹簧、34-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包括:支撑框架1、若干用于支撑叠合板(未图示)的光滑面的弹性突刺2、以及若干支撑脚3,所述支撑框架1是由若干横向杆与纵向杆垂直相交而成的矩形水平框架,所述支撑脚3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底面,所述弹性突刺2均布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本实施例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采用由若干横向杆与纵向杆垂直相交连接而成的矩形水平框架作为主要受力的支撑框架1,并在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上设置若干用于支撑叠合板的光滑面的所述弹性突刺2,各个弹性突刺2有弹性均可起到支撑叠合板的作用,将现有技术中垫木提供给叠合板的集中反力替换成若干弹性突刺2给叠合板的均布反力,从而分散扩增了的叠合板的受力点,增大了叠合板的受力面积。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1中的所述横向杆与纵向杆采用角钢或者槽钢,角钢与槽钢具有承载力大的特点,使得角钢或者槽钢制成的支撑框架1能够承载一定数量的叠合板堆叠。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1以角钢焊接成方形井字(1000mm×1000mm或800mm×800mm)支架的框架(如图1所示)。此外,支架框架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制作。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弹性突刺2为硬橡胶突刺,均匀布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由于硬橡胶变形能力好,瞬间吸收冲击荷载的能力较强,同时硬橡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采用硬橡胶材料的弹性突刺2抗冲击性能好,能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并且能够在支撑叠合板时能够保护叠合板的光滑面,确保叠合板的存放、运输安全。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支撑脚3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底部的四个角上,以使得整个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撑叠合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支撑脚3包括:钢管支脚31、硬橡胶支脚垫32、钢弹簧33以及导向杆34,所述钢管支脚31的外侧套设所述硬橡胶支脚垫32,所述导向杆3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4的下端伸入所述钢管支脚31内并能够相对所述钢管支脚31上下移动,所述钢弹簧33套设于所述导向杆34的外侧并夹设于所述支撑框架1与所述钢管支脚31之间,所述钢管支脚31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支撑脚3采用硬橡胶支脚垫32和钢弹簧33,由于硬橡胶材料的变形能力好且耐磨性较好,钢弹簧33的瞬间吸收冲击荷载的能力较强,将弹簧与硬橡胶材料相结合,从而使得支撑脚3起到强有力的减震缓冲作用。所述钢管支脚31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是为了保护叠合板的粗糙面,避免支撑框架1碰伤叠合板。
当然,所述支撑脚3也可以采用没有钢弹簧33的结构形式,结构将更加简单,这种形式的支撑脚的具体结构可以包括:钢管支脚以及硬橡胶支脚垫,所述钢管支脚的外侧套设所述硬橡胶支脚垫,所述钢管支脚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钢管支脚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以避免支撑框架1碰伤叠合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中,所述支撑脚3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底面,所述弹性突刺2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可拆卸的支撑脚3和弹性突刺2,可以方便现场拆装,且当某个或某支撑脚3或者弹性突刺2损坏,可以采用新的支撑脚3或者弹性突刺2进行替换,使用方便。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的使用方法即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若干如上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板的减缓冲式堆放架。
步骤二,将两块减缓冲式堆放架并排放置于待堆叠的下层叠合板上,使得两块减缓冲式堆放架的支撑脚3支撑于待堆叠的下层叠合板的带有桁架筋的粗糙面上,两块减缓冲式堆放架的带有弹性突刺2的一面朝上。步骤三,将另一叠合板吊起并平放于所述两个减震缓冲支架上,两个减缓冲式堆放架的弹性突刺2支撑所述另一叠合板的光滑面。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由下至上依次叠放所有叠合板。由于叠合板在堆放时是叠放在一起的,其中光滑的一面即光滑面向下,带有桁架钢筋粗糙的一面即粗糙面向上,因此,在支撑框架1即方形井字框架的一面安装由硬橡胶形成的大小一样的突刺(如图1),该面主要支撑叠合板光滑的一面;另外一面的四个角安装带有弹簧的四个支撑脚3(如图1),脚底套上硬橡胶支脚垫32(如图1),与下面一块叠合板的粗糙面接触。硬橡胶材料的变形能力好,瞬间吸收冲击荷载的能力较强,将钢弹簧与硬橡胶材料相结合,从而起到强有力的减震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法对叠合板进行堆放和运输,可以解决预制装配式施工时,叠合板运输和堆放的减震缓冲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角钢和硬橡胶形成带有弹性突刺2的方形减震缓冲支架即支撑框架1,替代一般采用的垫木,使得叠合板在堆放时受力更合理,形成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从而保证叠合板不受损伤,达到保质的目的
优选的,在上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方法中,各叠合板之间的减缓冲式堆放架上下对齐放置,使叠合板上下传力合理,受力情况基本一致,保证叠合板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预制装配式施工时,叠合板运输和堆放的减震缓冲不佳,致使叠合板发生开裂或其他损伤需要会厂重造甚至报废,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角钢制成的支撑框架和硬橡胶制成带有突刺的方形减震缓冲支架,替代一般采用的垫木,使得叠合板在堆放时受力更合理,形成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从而保证叠合板不受损伤,达到保质的目的。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若干用于支撑叠合板的光滑面的弹性突刺、以及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框架是由若干横向杆与纵向杆垂直相交而成的矩形水平框架,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底面,所述弹性突刺均布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刺为硬橡胶突刺,均匀布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包括:钢管支脚以及硬橡胶支脚垫,所述钢管支脚的外侧套设所述硬橡胶支脚垫,所述钢管支脚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支脚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包括:钢管支脚、硬橡胶支脚垫、钢弹簧以及导向杆,所述钢管支脚的外侧套设所述硬橡胶支脚垫,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伸入所述钢管支脚内并能够相对所述钢管支脚上下移动,所述钢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并夹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钢管支脚之间,所述钢管支脚的高度大于叠合板的粗糙面上的桁架筋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底面,所述弹性突刺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的四个角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与纵向杆采用角钢或者槽钢。
CN201620694408.8U 2016-07-05 2016-07-05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4408.8U CN205854927U (zh) 2016-07-05 2016-07-05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4408.8U CN205854927U (zh) 2016-07-05 2016-07-05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927U true CN205854927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9440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927U (zh) 2016-07-05 2016-07-05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9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943A (zh) * 2016-07-05 2016-10-26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及堆放方法
CN110712840A (zh) * 2019-11-28 2020-01-21 邳州吉恒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加工置物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943A (zh) * 2016-07-05 2016-10-26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及堆放方法
CN110712840A (zh) * 2019-11-28 2020-01-21 邳州吉恒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加工置物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3943B (zh)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及堆放方法
CN102839678B (zh) 一种提高基坑钢支撑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
CN103334490A (zh) 一种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
Waugh et al. Tall timber buildings: Application of solid timber constructions in multi-storey buildings
CN112095792B (zh) 一种木质雀替状摩擦阻尼器增强的榫卯节点及其增强方法
CN205854927U (zh) 预制叠合板减震缓冲式堆放架
Wells Stadthaus, London: raising the bar for timber buildings
CN207974266U (zh) 一种装配式x形防屈曲支撑连梁
CN207295986U (zh) 装配式交错贝雷架钢结构建筑
CN206607724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墙板下托上挂式连接结构
CN107816126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嵌入式预制柱与预制阳台
CN216920899U (zh) 网格梁加双向受力的压型钢板楼板结构
CN107201796A (zh) 一种桁架板
CN109518861A (zh) 一种与现浇墙体组合使用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4531905U (zh) 一种基于水泥基夹芯板的装配式结构
CN201144463Y (zh) 双梁结构
CN201214840Y (zh) 一种楼承板
CN204940845U (zh) 一种以钢代木的模板加固体系
CN110206192B (zh) 一种夯土墙体洞口过梁
Samali et al. Seismic capacity comparison between square and circular plan adobe construction
CN201962842U (zh) 混凝土与轻质混凝土的组合板
CN205557945U (zh) 一种型钢轻质承重楼板
CN204626964U (zh) 混凝土浇筑防漏装置
CN201620419U (zh) 钢支撑结构
CN205777582U (zh) 一种用于大型钢结构体拼装的混凝土墩台胎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