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450U -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450U
CN205854450U CN201620701380.6U CN201620701380U CN205854450U CN 205854450 U CN205854450 U CN 205854450U CN 201620701380 U CN201620701380 U CN 201620701380U CN 205854450 U CN205854450 U CN 205854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end line
outer layer
aerating devic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13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慧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013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4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4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包括腰带内层与腰带外层,所述腰带外层在腰带内层外侧,所述腰带内层具体为气囊,所述腰带外层包括编织绳及腰带锁扣;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腰带锁扣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上带有触发绳;所述编织绳通过特定的编织方式与腰带锁扣连接编成腰带外层。该多功能救生腰带通过设置带有触发绳的充气装置使得在水中使用时无需按钮等复杂程序,自动完成膨胀过程;在岸上无水情况下,装备不会误启动;在腰带变为救生圈后将腰带的两个端头以相反的方向拉动,就可以快速的形成一根较长的救生绳索,拆解速度快,拆解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与应急救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背景技术
意外落水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是致命性的,而现在人们日常使用的救生装置多为救生圈和救生衣,两者的体积都较大,随身携带困难,即使是水性较好的人在意外落水后也可能有溺水的风险,所以需要一种方便携带体积小的救生设备;此外,因救人不当造成的溺水死亡事件在意外落水死亡中占有较大一部分;除了溺水救援,在诸如楼房失火、地震、野外探险等突发的紧急情况下,无论是自救还是救人,如果备有一条救生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救援效果又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但人们通常也没有随身携带救生绳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具有救生功能的腰带,但现有的救生腰带往往只具备救生绳或救生圈单一的功能,而且救生绳式腰带拆解时需耗费大量时间,不利于应急救生时使用,收纳式的救生腰带虽然解决了拆分方便的问题,但要保证绳子的长度、强度,腰带的容纳腔必须有充足的空间,但这样做出来的腰带体积庞大已不具常规腰带的形状和规格,失去常规腰带的使用性,不美观也不利于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操作简单,反应迅速,实用性强,救生绳与救生圈功能相结合的多功能救生腰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包括腰带内层与腰带外层,所述腰带外层在腰带内层外侧,所述腰带内层包括气囊和至少一个充气装置,所述腰带外层包括主体及腰带锁扣;所述气囊与充气装置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腰带锁扣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上带有触发绳;所述腰带外层的主体是编织绳通过特定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的带状长条,所述编织绳的中部绕在所述腰带锁扣上形成中心绳,编织绳的一个端头至中心绳段为第一端线,编织绳的另一个端头至中心绳段为第二端线,第一端线与第二端线的长度一致;腰带外层的主体是由第一端线与第二端线作为端部进行编织的。
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筒、密封盖、触发绳、电路板、开关、电池、控制器和触发器,所述充气筒为圆柱形且充气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触发绳与设置于密封盖上部;所述充气筒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池、控制器和触发器;在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充气筒之间设置有气体发生剂;在所述充气筒底部设置有充气孔。
第一端线与第二端线布置的所述的特定方式为:第一端线的始端弯曲形成第一环,第二端线的始端弯曲形成第二环,第二环由上至下穿过第一环并位于中心绳的下方,第一端线后一个第一环由下至上穿过第二环并位于中心绳的上方,第二端线后一个第二环再由上至下穿过第一环并位于中心绳的下方;第一端线与第二端线由中心绳的一端向中心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方式布置形成腰带外层,第一、第二端线的端头打结插入编织好的腰带外层内。
所述充气装置内所述的电路板、开关、电池、控制器和触发器均涂覆防水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触发绳的充气装置使得在水中使用时无需按钮等复杂程序,自动完成膨胀过程;
(2)在岸上无水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不会误启动;
(3)拉开密封盖后,电池才会供电,延长了产品寿命;
(4)用力拉扯触发绳后才能使救生腰带起作用,利用人在紧急情况时的下意识动作;
(5)腰带外层结构简单、编制方便,在腰带变为救生圈后将腰带的两个端头从腰带外层抽出以相反的方向拉动,就可以快速的形成一根较长的救生绳索,拆解速度快,拆解方便,能够及时的起到应急救生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装置关闭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装置打开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腰带外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腰带外层编织过程的简图;
其中,1-气囊,2-编织绳,3-腰带锁扣,4-充气装置,5-触发绳,6-腰带外层,7-充气筒,8-密封盖,9-电路板,10-开关,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3-电池,14-控制器,15-触发器,16-气体发生剂,17-充气孔,18-中心绳,19-第一端线,20-第二端线,21-第一环,22-第二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两个充气装置4为例进行说明,充气装置4与气囊紧密配合,具体实现时,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要设定充气装置4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腰带内层与腰带外层6,所述腰带外层6在腰带内层外侧,所述腰带内层包括气囊1和两个充气装置4,所述腰带外层6包括本体及腰带锁扣3,所述腰带外层6的主体是编织绳2通过特定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的带状长条,所述腰带内层的气囊1与充气装置4连接,所述充气装置4与所述腰带锁扣3连接,所述充气装置4上带有触发绳5。
所述充气装置4包括充气筒7、密封盖8、触发绳5、电路板9、开关10、电池13、控制器14和触发器15,所述充气筒7为圆柱形且充气筒7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8,所述触发绳5与设置于密封盖8上部;所述充气筒7内设置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10、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所述电路板9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池13、控制器14和触发器15;在所述电路板9的下表面和所述充气筒7之间设置有气体发生剂16;在所述充气筒7底部设置有充气孔17。
为了提高触发绳的弹性,提高打开充气装置4的成功率,触发绳5具体为:弹性绳。
为了提高安全性,电路板9、开关10、电池13、控制器14和触发器15表面上涂覆有防水胶。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多种需要,电池13具体为:锂电池、氧化银电池、充电电池或蓄电池等,具体电池不限类型。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控制器14、触发器15、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型号不做限制,只要能满足相应的功能即可,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详细的描述一种救生腰带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详见下文描述:
参见图2,实际应用时,将腰带锁扣3打开,穿戴在身上后再锁紧腰带锁扣3。密封盖8关闭,阻止水进入;开关10不导通,电池13不耗电。
参见图3,通过触发绳5将密封盖8打开,开关10弹起并导通,电池13供电;当充气装置4没有进水时,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不导通,控制器14判断无水,并持续进行判断,直至断电;当充气装置4进水后,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导通,控制器14判断有水,传输控制信号至触发器25,触发器15点燃气体发生剂16,通过充气孔17向气囊1充气。
如图4-5所示,所述腰带外层的编织方式为:编织绳2的中部绕在腰带锁扣3上形成中心绳18,编织绳2的一个端头至中心绳18段为第一端线19,编织绳2的另一个端头至中心绳18段为第二端线20,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的长度一致;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通过特定方式布置:第一端线19的始端弯曲形成第一环21,第二端线20的始端弯曲形成第二环22,第二环22由上至下穿过第一环21并位于中心绳18的下方,第一端线19后一个第一环21由下至上穿过第二环22并位于中心绳18的上方,第二端线20后一个第二环22再由上至下穿过第一环21并位于中心绳18的下方;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由中心绳18的一端向中心绳18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方式布置形成腰带外层6,第一端线19、第二端线20的端头打结插入腰带外层6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可作腰带使用,当遇到紧急状态时,通过设置有充气装置4使得在水中使用时无需按钮等复杂程序,自动完成膨胀过程;在岸上无水情况下,装备不会误启动;拉动触发绳5拉开密封盖8后,电池13才会供电,延长了产品寿命;用力拉扯后才能使救生腰带起作用,利用人在紧急情况时的下意识动作,无需记住启动开关位置或操作流程;同时使用者感觉舒适且不脱落。在腰带变为救生圈后,拉出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的端头,解开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端头的结,再拉住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的端头以相反的方向两边拉,就可以将中心绳上的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解开,以快速的形成一根较长的救生绳索,起到紧急救生的作用,只需将第一端线19与第二端线20以相反的方向拉动就可以拆解开,拆解速度快,拆解方便,通过第一端线19连续形成的第一环21与第二端线20连续形成的第二环22相互打结的形式布置,使得编织方便,快速。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包括腰带内层与腰带外层,其特征是:所述腰带外层在腰带内层外侧,所述腰带内层包括气囊和至少一个充气装置,所述腰带外层包括主体及腰带锁扣;所述气囊与充气装置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腰带锁扣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上带有触发绳;所述腰带外层的主体是编织绳通过特定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的带状长条,所述编织绳的中部绕在所述腰带锁扣上形成中心绳,编织绳的一个端头至中心绳段为第一端线,编织绳的另一个端头至中心绳段为第二端线,第一端线与第二端线的长度一致;腰带外层的主体是由第一端线与第二端线作为端部进行编织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其特征是: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筒、密封盖、触发绳、电路板、开关、电池、控制器和触发器,所述充气筒为圆柱形且充气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触发绳与设置于密封盖上部;所述充气筒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池、控制器和触发器;在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充气筒之间设置有气体发生剂;在所述充气筒底部设置有充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其特征是:所述编织绳特定的编织方式为:第一端线的始端弯曲形成第一环,第二端线的始端弯曲形成第二环,第二环由上至下穿过第一环并位于中心绳的下方,第一端线后一个第一环由下至上穿过第二环并位于中心绳的上方,第二端线后一个第二环再由上至下穿过第一环并位于中心绳的下方;第一端线与第二端线由中心绳的一端向中心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方式布置形成腰带外层,第一、第二端线的端头打结插入编织好的腰带外层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其特征是:所述充气装置内所述的电路板、开关、电池、控制器和触发器均涂覆防水胶。
CN201620701380.6U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1380.6U CN205854450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1380.6U CN205854450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450U true CN205854450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5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13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450U (zh) 2016-07-04 2016-07-04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2886U (zh) 一种自救式上衣
CN207328786U (zh) 紧急充气救生腰包
CN205854450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腰带
CN202666223U (zh) 一次性防烟面具
CN204998733U (zh) 一种双气囊保暖式救生衣
CN103274035A (zh) 一种女士应急救生泳衣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CN109552575A (zh) 一种逃生衣
CN205440815U (zh) 游泳自动充气救生两用项圈
CN202170005U (zh) 气胀式救生衣
CN201169379Y (zh) 救生腰带
CN210212720U (zh) 一种救助救生衣
CN209382230U (zh)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
CN208855846U (zh) 一种成人儿童救生衣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03410610U (zh) 一种新型救生圈
CN209650497U (zh) 一种带救生装置的泳衣
CN201938589U (zh) 可自动充气救溺水的手提袋
CN206634182U (zh) 一种新型救援用游泳圈
CN202765267U (zh) 应急充气式游泳帽
CN207607621U (zh) 一种游泳器材
CN105644741A (zh) 游泳自动充气救生两用项圈
CN205632970U (zh) 游泳紧急救生皮带
CN206307254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臂环
CN208176054U (zh) 一种防溺水的急救泳衣
CN215922513U (zh) 一种救生背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