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2513U - 一种救生背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背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2513U
CN215922513U CN202122560332.3U CN202122560332U CN215922513U CN 215922513 U CN215922513 U CN 215922513U CN 202122560332 U CN202122560332 U CN 202122560332U CN 215922513 U CN215922513 U CN 215922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ull
lead
arc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03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天勇
徐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5603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2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2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2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救生背带,包括环带,环带左右两侧设有背带,背带两端跨接在环带上,环带上设有电池、压力传感器、开关和拉动式通断器,每个背带上设有气囊;拉动式通断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两个绝缘杆,一个绝缘杆两端设有触点A和触点B,另一绝缘杆设有触点C和触点D,触点A、C正对、触点B、D正对,两绝缘杆之间设有弹簧,两个绝缘杆上设有拉绳,拉绳的拉动端向另一绝缘杆延伸,超出外壳后相连形成一个拉环;触点A、B、C、D均引出一根导线,导线沿环带和背带的轮廓布置,触点A的导线串接对应气囊后与触点B的导线合并,触点D的导线串接背带上的气囊后与触点C的导线合并,合并后的两个导线串接电池、压力传感器、开关并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背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背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生衣体积较大,穿上后影响运动,而且传统救生衣使用场景较窄,穿上救生衣以后就只能浮在水面上,无法完成自由下潜并且在出现危险的时候快速浮出水面,也无法判断何时需要提供浮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救生背带,其体积较小穿上后不影响正常活动,而且可以自由控制何时提供浮力保护用户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生背带,包括水平布置的环带,环带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弧形背带,每个圆弧形背带两端跨接在环带上,环带上设有电池、压力传感器、开关和拉动式通断器,每个圆弧形背带上均设有一个电触发气囊;
所述的拉动式通断器包括一个外壳,外壳内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绝缘杆,两个绝缘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电触点,设一个绝缘杆两端的电触点分别为触点A和触点B,另一个绝缘杆两端的电触点分别为触点C和触点D,位置桑触点A和触点C相正对、触点B和触点D相正对,两个绝缘杆之间设有支撑弹簧,两个绝缘杆上还分别设有拉绳,每个绝缘杆上的拉绳的拉动端均向另一绝缘杆的方向延伸并超出外壳,两个拉绳的拉动端在外壳外侧相连,形成一个拉环;
触点A、触点B、触点C、触点D分别引出一根导线,导线沿环带和圆弧形背带的轮廓布置,触点A的导线串接对应一侧圆弧形背带上的气囊后与触点B的导线合并,触点D的导线串接对应一侧圆弧形背带上的气囊后与触点C的导线合并,合并后的两个导线串接电池、压力传感器、开关并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救生背带均简称为本背带。
本背带的使用方法:在浅水区游泳时,保持开关断路,此时拉动拉环气囊不会弹出,不影响正常游泳运动,进入深水区时,手动将开关闭合,当遇到危险时,可以迅速拉动拉环,使得触点A和触点C、触点B和触点D对应相接,使得电路导通,此时两个气囊并联于闭合回路中,气囊通电炸开,提供浮力,帮助使用者头部浮出水面。
本背带的优点:本背带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穿上后不影响正常活动,而且可以自由控制何时提供浮力保护用户安全。
为达到本背带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电触发气囊与圆弧形背带之间为活络连接,电池为可拆卸设计。
电触发气囊与圆弧形背带之间活络连接,本背带可以在气囊通电触发一次后更换新的气囊重复使用,电池采用可拆卸设计,可以在使用时再安装,防止电池在电池仓内损耗,另外也可以在电池电量用尽时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背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背带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一种救生背带,包括水平布置的环带1,环带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弧形背带2a/ab,每个圆弧形背带2两端跨接在环带1上,环带1上设有电池3、压力传感器4、开关5和拉动式通断器6,每个圆弧形背带2a/2b上均设有一个电触发气囊7a/7b;
所述的拉动式通断器6包括一个外壳61,外壳61内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绝缘杆62,两个绝缘杆62的两端分别设有电触点,设一个绝缘杆62两端的电触点分别为触点A和触点B,另一个绝缘杆62两端的电触点分别为触点C和触点D,位置桑触点A和触点C相正对、触点B和触点D相正对,两个绝缘杆62之间设有支撑弹簧63,两个绝缘杆62上还分别设有拉绳64,每个绝缘杆62上的拉绳64的拉动端均向另一绝缘杆62的方向延伸并超出外壳61,两个拉绳64的拉动端在外壳61外侧相连,形成一个拉环;
触点A、触点B、触点C、触点D分别引出一根导线,导线沿环带1和圆弧形背带2的轮廓布置,触点A的导线串接对应一侧圆弧形背带2a上的气囊7a后与触点B的导线合并,触点D的导线串接对应一侧圆弧形背带2b上的气囊7b后与触点C的导线合并,合并后的两个导线串接电池3、压力传感器4、开关5并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所述的电触发气囊7a/7b与圆弧形背带2a/ab之间为活络连接,电池3为可拆卸设计。
本背带的使用方法:在浅水区游泳时,保持开关5断路,此时拉动拉环气囊7不会弹出,不影响正常游泳运动,进入深水区时,手动将开关5闭合,当遇到危险时,可以迅速拉动拉环,使得触点A和触点C、触点B和触点D对应相接,使得电路导通,此时两个气囊7a/7b并联于闭合回路中,气囊7a/7b通电炸开,提供浮力,帮助使用者头部浮出水面。
本背带的优点:本背带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穿上后不影响正常活动,而且可以自由控制何时提供浮力保护用户安全。
电触发气囊7a/7b与圆弧形背带2a/2b之间活络连接,本背带可以在气囊7a/7b通电触发一次后更换新的气囊7a/7b重复使用,电池3采用可拆卸设计,可以在使用时再安装,防止电池3在电池仓内损耗,另外也可以在电池3电量用尽时更换电池3。
另外当本背带配合降落伞使用时,可以将拉动式通断器6拆除直接将触点A与触点C的导线相连、触点B与触点D的导线相连,跳伞时闭合开关5,此时当跳伞后落入水中时,通过压力传感器4触发气囊7a/7b,从而保证人员不会溺水。

Claims (2)

1.一种救生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环带,环带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弧形背带,每个圆弧形背带两端跨接在环带上,环带上设有电池、压力传感器、开关和拉动式通断器,每个圆弧形背带上均设有一个电触发气囊;
所述的拉动式通断器包括一个外壳,外壳内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绝缘杆,两个绝缘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电触点,设一个绝缘杆两端的电触点分别为触点A和触点B,另一个绝缘杆两端的电触点分别为触点C和触点D,位置桑触点A和触点C相正对、触点B和触点D相正对,两个绝缘杆之间设有支撑弹簧,两个绝缘杆上还分别设有拉绳,每个绝缘杆上的拉绳的拉动端均向另一绝缘杆的方向延伸并超出外壳,两个拉绳的拉动端在外壳外侧相连,形成一个拉环;
触点A、触点B、触点C、触点D分别引出一根导线,导线沿环带和圆弧形背带的轮廓布置,触点A的导线串接对应一侧圆弧形背带上的气囊后与触点B的导线合并,触点D的导线串接对应一侧圆弧形背带上的气囊后与触点C的导线合并,合并后的两个导线串接电池、压力传感器、开关并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触发气囊与圆弧形背带之间为活络连接,电池为可拆卸设计。
CN202122560332.3U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救生背带 Active CN215922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0332.3U CN215922513U (zh)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救生背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0332.3U CN215922513U (zh)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救生背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2513U true CN215922513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0332.3U Active CN215922513U (zh) 2021-10-23 2021-10-23 一种救生背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2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8883A (zh) 可充气救生泳衣
CN207417092U (zh) 一种微型智能遥控应急救生圈
CN107458555A (zh) 一种自动化专业游泳救生衣
CN209126940U (zh) 一种带有双层防护功能的新型救生衣
CN215922513U (zh) 一种救生背带
CN113772048A (zh) 一种救生背带
CN205022831U (zh) 便捷式自动充气防溺手环
CN205686591U (zh) 一种便携式微型自助充气气囊
CN209972745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CN202170005U (zh) 气胀式救生衣
CN110914146A (zh) 用于水上运动的项圈救生器
CN210212720U (zh) 一种救助救生衣
CN106741742A (zh) 一种水下应急救生装置
CN208069983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罐
CN2820699Y (zh) 水下救生器
CN209473621U (zh) 一种连体泳装
CN210063327U (zh) 一种可监测心率的溺水救生装置
CN209410300U (zh) 一种救生游泳装置
CN207000782U (zh) 游泳圈及游泳套件
CN201472654U (zh) 一种便携式水中救生气囊
CN206914595U (zh) 水上救援用的救生浮子
CN218229358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溺水自救护肩
CN208897292U (zh) 一种溺水救生装置
CN214930507U (zh) 救援用救生衣
CN208915395U (zh) 一种鱼鳍救生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