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3204U - 一种冲调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3204U
CN205843204U CN201620716957.0U CN201620716957U CN205843204U CN 205843204 U CN205843204 U CN 205843204U CN 201620716957 U CN201620716957 U CN 201620716957U CN 205843204 U CN205843204 U CN 205843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mp
cold water
water
heat radiation
bre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69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超
谢宏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l Industrial Co Ltd Of Suzhou Sec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l Industrial Co Ltd Of Suzhou Se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l Industrial Co Ltd Of Suzhou Section filed Critical Bel Industrial Co Ltd Of Suzhou Section
Priority to CN2016207169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3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3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32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调机,包括:冷水仓、供水仓、散热流路以及半导体制冷部件;所述半导体制冷部件的冷端设置于冷水仓内,其热端与所述散热流路的一端接触;所述散热流路的另一端流经或接触供水仓;所述供水仓通过管路与冷水仓连通。所冲调机能够充分利用供水仓进行制冷,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此外,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冷热双调的冲调机中时,由于供水仓中的水已经过热交换而升温,因此还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冲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调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供水仓中的水冷却半导体制冷片的冲调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冲调机或其他饮用水装置大多具有制冷功能。半导体制冷片对水制冷时不需要任何制冷剂,没有污染源和机械运动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且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半导体制冷片作为一种电流换能型器件,通过控制输入电流,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此外,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可迅速达到最大温差。鉴于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述优点,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水降温的方法已经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被应用于冲调机中。在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会聚集热量,此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散热才能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常工作。目前通常采用风冷制冷的方式对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进行散热,但是通过风冷方式对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方法还是增加了能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调机,包括:冷水仓、供水仓、散热流路以及半导体制冷部件;所述半导体制冷部件的冷端设置于冷水仓内,其热端与所述散热流路的一端接触;所述散热流路的另一端流经或接触供水仓;所述供水仓通过管路与冷水仓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散热流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供水仓设有金属夹层,所述散热流路与金属夹层分隔出的夹层空间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连通供水仓与冷水仓的管路上。
优选地,还包括风冷制冷组件、控制部件、温度监测部件以及出水口;所述加热装置和冷水仓分别通过独立的流量控制部件与出水口连接;所述温度监测部件监测冷水仓内水的温度;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温度监测部件监测到的水的温度控制所述风冷制冷组件和半导体制冷部件。
优选地,所述风冷制冷组件为冷却冷水仓的风冷制冷流路,所述散热装置为风冷散热装置,所述风冷制冷流路和散热流路通过切换阀交替与散热装置导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供水仓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的冲调机,在该冲调机中,散热流路可与供水仓进行热交换,从而充分利用供水仓进行制冷,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此外,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冷热双调的冲调机中时,由于供水仓中的水已经过热交换而升温,因此还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利用供水仓制冷的冲调机的制冷部分流路示意图;
图2为冲调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冷热双调冲调机的流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实用新型。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冷水仓冷却制冷装置的结构,该结构适用于配置有制冷散热流路的冲调机,特别适用于采用半导体制冷部件的冲调机。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原理是:当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由直流电源提供电子流所需的能量,电子负极(-)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于此吸收热量,然后到达N型半导体,再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模块,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另外一边造成温差而形成冷热端。冷热端分别由两片陶瓷片构成,冷端要接热源用于冷却热源;热端可接散热片或通过风冷装置散热。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冲调机的制冷散热流路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接触连接,另一端与供水仓接触或连通,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时产生的热量与散热流路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同时散热流路内的水还与供水仓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常工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利用供水仓冷却半导体制冷片的冲调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利用供水仓制冷的冲调机的制冷部分流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冲调机的制冷部分的结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1、散热流路12、冷水仓13和供水仓14。其中,所述散热流路12为密闭的环路,所述环路内填充有液体媒质,例如可以是水,与散热装置和供水仓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1与冷水仓13连接,其冷端设置于冷水仓内侧,其热端设置于冷水仓外侧上,且其热端连接有散热装置15,例如所述散热装置15可以为散热片。所述散热流路12的A端与所述散热装置15接触连接,其B端与所述供水仓14接触连接,且散热流路内的媒质易于与供水仓14内的水和散热装置15进行热交换。所述供水仓14内通常存储常温水,用于向未图示的加热装置供应水。
通常流入冷水仓13的水为加热煮沸后的热水,由未图示的热水装置供应。在冷水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冷水仓13内水的温度时,将该温度信息发送至未图示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判断水温高于某温度时,控制接通半导体制冷片11,对冷水仓13内的水快速制冷,同时控制散热流路12上的水泵16工作,使散热流路12内的媒质循环起来。在循环的过程中,散热流路12的A端内的媒质与所述散热装置15进行热交换,媒质吸收散热装置15的热量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半导体制冷片11热端的温度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常工作;当A端温度升高的媒质经循环到达B端时,所述媒质与供水仓14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媒质放热使供水仓内的水升温,这样供水仓内的水流入加热装置以后会节省烧水的时间。
所述冲调机的散热流路12的A端与B端均为连续的弯曲状管道,以增加热交换的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所述供水仓的壁与散热流路的管道均由易于进行热交换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易于传热的金属层等。此外,所述供水仓壁具有金属夹层,所述金属夹层能够与散热流路的B端连通,散热流路内的媒质流经金属夹层时与供水仓内的水进行热交换。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冲调机的制冷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片,散热流路通过供水仓对半导体制冷片降温,但不仅限于此。所述冲调机可以不设置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流路的A端与冷水仓外壁直接接触或通过金属夹层连通,其内的媒质能够与冷水仓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对冷水仓内的水降温;其另一端B端与供水仓相连接,与供水仓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对供水仓内的水加热。
上述利用供水仓制冷的冲调机的制冷部分结构还可以应用于能够冷热双调且能够切换制冷方式的冲调机中。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冷热双调的冲调机的流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冷热双调的冲调机包括供水仓14、加热装置1、冷却装置2、出水口3和未图示的控制部件。供水仓14与加热装置1相连接,供水仓14存储常温的矿泉水或纯净水等饮用水,其中的水通过水泵21泵入加热装置1中。加热装置1将水煮沸,以保证能够完全杀菌,降低对水源质量的要求。对于加热装置1中的加热部件的性能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选择常规的具有电加热丝等加热部件的电锅炉及其他已有的加热装置;优选地,选择即热式加热锅炉。所述加热装置1连接着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2能够随时检测加热装置1流出的水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22通过一个二位三通阀23与热水泵24和冷却装置2连接,所述二位三通阀23与未图示的控制部件相连接,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控制二位三通阀23来控制加热装置1的水通过热水泵24流向出水口5或者注入冷却装置2中。所述控制部件控制冷却装置2对由加热装置流入其内的水进行降温,从而获取一定温度的冷却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如图1所示的半导体制冷片11、散热流路12和冷水仓13,所述散热流路12的A端与所述散热装置15接触连接,其B端与所述供水仓14外壁连接,其内的媒质与散热装置15和供水仓14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所述冷水仓13连接着温度传感器26,温度传感器26能随时检测冷水仓13中水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反馈给控制部件。此外,所述冷却装置2还包括风冷制冷装置以及切换阀,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冷水仓13中水的温度控制切换阀门切换冷水仓内水的制冷方式为风冷制冷或半导体制冷片制冷。
在制冷过程中,当控制部件判断温度传感器26监测到的冷水仓13内水温度高于第一临界温度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切换阀门导通风冷制冷流路,并开启风冷制冷装置,通过风制冷至装置对冷水仓内的水降温。在制冷过程中,温度传感器26实时监测冷水仓13内的水的温度,当温度不高于第一临界温度但高于第二临界温度时,控制部件控制关闭风冷制冷装置,并接通半导体制冷片1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1对冷水仓13内的水快速制冷,同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散热流路12上的水泵16工作,使散热流路12内的媒质循环起来。在循环的过程中,在散热流路12的A端,其内的媒质会与所述散热装置15进行热交换,媒质会吸收散热装置15的热量媒质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半导体制冷片11热端的温度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常工作;当媒质经循环到达B端时,所述媒质会与供水仓14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使供水仓内的水升温,这样供水仓内的水流入加热装置以后会节省烧水的时间,节省能源消耗。在制冷过程中,温度传感器26实时监测冷水仓13内的水的温度,当该温度低于第二临界温度时,控制部件控制断开半导体制冷片并关闭水泵16,停止对冷水仓内的水制冷。所述第一临界温度为大于35℃,优选地所述第一临界温度大于35℃小于等于45℃,更优选地为40摄氏。所述第二临界温度小于等于35℃,优选地所述第二临界温度大于0℃小于等于15℃,更优选地5℃。
所述热水泵24和冷水泵25均为可以调节功率的水泵。在冷热双调地冲调机冲调饮品过程中,控制部件接收到用户的冲调指令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热装置1和冷水仓14中的水温以及冲调指令中包含的所需冲调用水的温度计算需混合的冷热水比例,并按照计算的比例控制热水泵24和冷水泵25的工作功率,从而严格控制冷热水的加水量,使冷热水在出水口3中混合成为所需温度的水,混合的水用于冲调各种饮品。

Claims (6)

1.一种冲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仓、供水仓、散热流路以及半导体制冷部件;
所述半导体制冷部件的冷端设置于冷水仓内,其热端与所述散热流路的一端接触;
所述散热流路的另一端流经或接触供水仓;
所述供水仓通过管路与冷水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调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散热流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仓设有金属夹层,所述散热流路与金属夹层分隔出的夹层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调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连通供水仓与冷水仓的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冷制冷组件、控制部件、温度监测部件以及出水口;
所述加热装置和冷水仓分别通过独立的流量控制部件与出水口连接;
所述温度监测部件监测冷水仓内水的温度;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温度监测部件监测到的水的温度控制所述风冷制冷组件和半导体制冷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制冷组件为冷却冷水仓的风冷制冷流路,所述散热装置为风冷散热装置,所述风冷制冷流路和散热流路通过切换阀交替与散热装置导通。
CN201620716957.0U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冲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43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6957.0U CN205843204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冲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6957.0U CN205843204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冲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3204U true CN205843204U (zh) 2016-12-28

Family

ID=5815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695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43204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冲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3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8036U (zh) 一种全自动半导体调温服
CN206044377U (zh) 冷饮冲调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冲调机
CN102563845B (zh) 一种复合速热换热器
CN105996768B (zh) 冷饮冲调装置、应用该装置的冲调机及饮用水的制备方法
CN108099658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4914607U (zh) 恒温3d打印机
CN204313523U (zh) 一种混合散热型热电制冷制热一体化装置
CN105407684B (zh)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CN203988596U (zh) 一种医用半导体冷热敷机
CN105402891A (zh) 一种新型导热油加热系统
CN203369639U (zh) 冰冷式恒温水冷暖床机
CN201340554Y (zh) 恒温控制装置
CN108402780A (zh) 一种半导体冷暖气循环床垫
CN205843204U (zh) 一种冲调机
CN105135667A (zh) 一种获得生化仪高精度清洗水温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58389B (zh) 一种高温导热油真空层压机系统
CN105284715B (zh) 小型半导体水族箱恒温机
CN204377727U (zh) 小型半导体水族箱恒温机
CN203758014U (zh) 热泵热水器
CN204467807U (zh) 一种多功能饮水机
CN201324047Y (zh) 冷热床垫
CN208951031U (zh) 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CN203465611U (zh) 用于数码印花机喷头的恒温控制装置
CN102495648A (zh) 温度调节装置及装有该温度调节装置的温度仪表校验装置
CN203249305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太阳能、空气源、电能互补供暖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