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3099U -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 Google Patents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3099U
CN205843099U CN201620819910.7U CN201620819910U CN205843099U CN 205843099 U CN205843099 U CN 205843099U CN 201620819910 U CN201620819910 U CN 201620819910U CN 205843099 U CN205843099 U CN 205843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heat collector
dual channel
channel heat
m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99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海兵
张千金
戴国伟
肖丽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P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P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P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P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99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3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3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3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包括壳体和联箱内胆,所述联箱内胆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还包括联箱内置导流管,所述联箱内胆的两端各设有1个水孔和1个端面安装孔,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通过2个所述端面安装孔穿设于壳体上,联箱内置导流管的内部形成第一流道,联箱内胆及其两端的2个水孔形成第二流道。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若干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冷热水温差过大而引起的真空管炸管现象,能够提高集热效率、避免炸管和管道冻结等问题。

Description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取暖供水以其高效、节能、环保、方便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城市和乡镇建筑物中,特别是高层建筑,太阳能取暖供水更是引起政府的重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技术的革新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让太阳能系统更加节能、高效环保、安全、方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现有技术中的集热器联箱为单流道集热器联箱,例如申请号为20152104095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联箱,该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壳体和内胆,内胆位于壳体的内部,内胆的截面呈等腰倒梯形,内胆两侧的斜面上均开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上配有真空管,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填充安装孔与真空管之间的间隙的密封圈,内胆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嘴和出水嘴,进水嘴和出水嘴分别位于内胆两端的上中位。
其缺点是,由于其是单流道,即冷热水都要通过内胆进行循环,容易造成由于冷热水温差过大而引起的真空管炸管现象,并且集热效率低,集热器水循环只能一端进,另一端出,一般为下进上出,这又容易造成管道不能自然排空从而造成气温低时的管道冻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集热效率、避免炸管和管道冻结等问题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包括壳体和联箱内胆,所述联箱内胆位于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还包括联箱内置导流管,所述联箱内胆的两端各设有1个水孔和1个端面安装孔,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通过2个所述端面安装孔穿设于壳体上,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的内部形成第一流道,所述联箱内胆及其两端的2个水孔形成第二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设有导流管泄水口,所述导流管泄水口靠近联箱内胆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导流管泄水口连通。
或者,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靠近联箱内胆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三通阀连通。
进一步地,位于联箱内胆同一端的所述水孔和端面安装孔为左右设置或上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联箱内胆的两端的水孔互相对称设置,所述联箱内胆的两端的端面安装孔相互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的两端能够与其它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联箱内置导流管相互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侧面安装孔,所述侧面安装孔内安装有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保温层。
基于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所述双流道集热器组包括若干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所述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设有完整的联箱内置导流管,所述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设有带导流管泄水口或三通阀的联箱内置导流管,所述若干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依次串联,相邻的联箱内置导流管相互连接,相邻的联箱内胆通过水孔互相连接,所述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末端的水孔和端面安装孔均设有关闭阀门或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泄水口或三通阀设置在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联箱内置导流管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由于冷水能够先通过联箱内置导流管形成的第一流道进入,然后通过导流管泄水口或三通阀进入联箱内胆形成的第二流道,这样冷水有提前预热的作用,从而避免了由于冷热水温差过大而引起的真空管炸管现象。
尤其是在所述集热器组倾斜设置的时候,所述集热循环管路能够实现上进上出,从而实现管道中的水的自然排空,有效达到防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图1所示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联箱内胆,3-联箱内置导流管,4-水孔,5-端面安装孔,6-导流管泄水口,7-侧面安装孔,8-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10-关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包括壳体1和联箱内胆2,所述联箱内胆2位于壳体1内部,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还包括联箱内置导流管3,所述联箱内胆2的两端各设有1个水孔4和1个端面安装孔5,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3通过2个所述端面安装孔5穿设于壳体1上,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3的内部形成第一流道,所述联箱内胆2及其两端的2个水孔4形成第二流道。
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3设有导流管泄水口6,所述导流管泄水口6靠近联箱内胆2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导流管泄水口6连通。
位于联箱内胆2同一端的所述水孔4和端面安装孔5为左右设置。
所述联箱内胆2的两端的水孔4互相对称设置,所述联箱内胆2的两端的端面安装孔5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3的两端能够与其它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联箱内置导流管3相互对接。
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侧面安装孔7,所述侧面安装孔7内安装有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图中未示)。
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保温层。
基于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所述双流道集热器组包括2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8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所述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8设有完整的联箱内置导流管3,所述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设有带导流管泄水口6的联箱内置导流管3,所述2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8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依次串联,相邻的联箱内置导流管3相互连接,相邻的联箱内胆2通过水孔4互相连接,所述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的末端的水孔4和端面安装孔5均设有关闭阀门10。所述导流管泄水口6设置在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的联箱内置导流管3的末端。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中,同一个联箱内胆2同一端的所述水孔4和端面安装孔5为上下设置。
所述双流道集热器组包括依次串联的6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8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所述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的联箱内置导流管3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靠近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9的联箱内胆2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三通阀连通。
除此之外,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包括壳体和联箱内胆,所述联箱内胆位于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还包括联箱内置导流管,所述联箱内胆的两端各设有1个水孔和1个端面安装孔,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通过2个所述端面安装孔穿设于壳体上,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的内部形成第一流道,所述联箱内胆及其两端的2个水孔形成第二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设有导流管泄水口,所述导流管泄水口靠近联箱内胆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导流管泄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靠近联箱内胆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三通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位于联箱内胆同一端的所述水孔和端面安装孔为左右设置或上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内胆的两端的水孔互相对称设置,所述联箱内胆的两端的端面安装孔相互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内置导流管的两端能够与其它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联箱内置导流管相互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侧面安装孔,所述侧面安装孔内安装有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保温层。
9.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集热器组包括若干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所述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设有完整的联箱内置导流管,所述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设有带导流管泄水口或三通阀的联箱内置导流管,所述若干个第一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和1个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依次串联,相邻的联箱内置导流管相互连接,相邻的联箱内胆通过水孔互相连接,所述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末端的水孔和端面安装孔均设有关闭阀门或堵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流道集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泄水口或三通阀设置在第二双流道集热器联箱的联箱内置导流管的末端。
CN201620819910.7U 2016-07-29 2016-07-29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Active CN205843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9910.7U CN205843099U (zh) 2016-07-29 2016-07-29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9910.7U CN205843099U (zh) 2016-07-29 2016-07-29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3099U true CN205843099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9910.7U Active CN205843099U (zh) 2016-07-29 2016-07-29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3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5227U (zh) 一种多介质相变储能换热器
CN207179797U (zh) 一种基于墙体主动隔热的太阳能热水装置
CN208269710U (zh) 一种新型相变储能装置
CN205843099U (zh) 双流道集热器联箱及基于此联箱的双流道集热器组
CN201688579U (zh) 一种壁挂整体承压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202039737U (zh) 太阳能窗户
CN206338854U (zh) 一种双热泵储能系统
CN202303983U (zh) 一种超导热管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106091407B (zh) 幕墙式太阳能供水系统
CN106016423B (zh) 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7815700U (zh) 多功能即热式开水器
CN204730499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CN209541486U (zh) 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再利用装置
CN204313506U (zh) 一种太阳能超导热管
CN202648218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保温水箱
CN207716451U (zh) 一种抽屉式换热装置
CN202083131U (zh) 内置缓冲器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CN106052155B (zh) 节能型太阳能供水系统
CN201772642U (zh) 即热壁挂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4421404U (zh) 新型双通道太阳能联集水箱
CN205919558U (zh) 植物培养箱热泵源温控系统
CN205849291U (zh) 一种快速电热饮水机
CN203385078U (zh) 太阳能及地源热一体式供热系统
CN102401487A (zh) 超导热管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03274245U (zh) 一种仿真冰箱的空气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