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5354U -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5354U
CN205835354U CN201620515088.5U CN201620515088U CN205835354U CN 205835354 U CN205835354 U CN 205835354U CN 201620515088 U CN201620515088 U CN 201620515088U CN 205835354 U CN205835354 U CN 205835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gulum
robot
head
bonne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50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昌
盛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ng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50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5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5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5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其中,机器人的头部包括后盖、前盖、密封环和面板,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面板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面板和前盖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的机器人的头部。

Description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的设定程序或后期的学习程序完成指定功能的自动化设备。随着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机器人已经不仅仅应用于生产领域,也开始走入生活领域,例如一种帮助家长看护独处的儿童的育儿机器人。不同于生产领域的机器人,应用于生活领域的机器人通常具备多样化的功能和拟人化的外形,以更好地为用户所接受,与用户形成很好的互动。机器人的头部通常设计为球形或近球形,并通过脖颈处的有限大小的开孔安置相关的元器件和电路于其中,这种设置方式导致拆装机器人的头部很不方便,给日后的维护与修理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器人的头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机器人的头部拆装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器人的头部,包括后盖、前盖、密封环和面板,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面板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面板和前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后盖、前盖与面板按从后往前的排列顺序,通过螺钉、螺纹或者卡扣实现后盖与前盖、前盖与面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环套接于所述前盖前缘凸出的棱边上,位于所述前盖和所述面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后盖上设有第一螺钉过孔,所述前盖内设有与该第一螺钉过孔适配的第一螺钉连接柱,所述前盖内还设有第二螺钉过孔,所述面板设置有与该第二螺钉过孔适配的第二螺钉连接柱。
优选地,所述后盖为球形碗状,后表面设置有湿度计孔、传声孔和透明挡片,前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前盖的第一螺钉过孔。
优选地,所述前盖为圆环状,所述前盖的后缘半径与所述后盖的前缘半径相匹配,后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螺钉连接柱,所述前盖的前缘半径与所述面板的后缘半径相匹配,前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螺钉过孔。
优选地,所述后盖和前盖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半圈安装环,后盖和前盖拼装连接后,所述两个半圈安装环拼接形成一完整的安装环,以连接机器人的头部至机器人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为弹性胶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的头部,该机器人的头部,包括后盖、前盖、密封环和面板,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面板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面板和前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可拆卸拼装的方式,连接后盖、前盖、密封环和面板,解决了机器人的头部拆装繁琐的问题,使维护和修理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头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头部的后盖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头部的前盖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头部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器人的头部。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的设定程序或后期的学习程序完成指定功能的自动化设备,不仅可以应用于生产领域,也开始走入生活领域。一种帮助家长看护独处儿童的育儿机器人,其头部通常有拟人化的近球形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机器人的头部包括后盖1、前盖2、密封环4和面板5,后盖1与前盖2可拆卸连接,面板5与前盖2可拆卸连接,密封环4位于面板5和前盖2之间。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头部的后盖1、前盖2和面板5可以有多种形状,最终能拼接成一完整的类球形即可,并不局限于图1-4中所示形状和构造。考虑到机器人的头部内组件的装配空间,在不影响内部组件的情况下,将机器人的球形或近球形头部外壳分成后盖1、前盖2和面板5三个部分。为了便于机器人的头部拆卸后可以方便地对其内部各部分进行维护或修理,尽量均匀分配后盖1和前盖2所占机器人的头部的比例,一具体方案将在后文中详细阐述。后盖1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机器人的头部内组件相匹配的开孔,并对机器人的头部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前盖2主要用于连接后盖1和面板5。面板5上包括机器人的大部分输入输出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如触摸屏、摄像头、咪头、避障装置和控制电路。面板可以是平面或曲面面板,由于采用平面面板对机器人的头部外形影响较小,且不会引入尖角导致其安全性变差,此外,平面面板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更低,因此平面面板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方案,将在后文中具体阐述。由于面板5上安装的各类元器件和电路较多,为了防止前盖2和面板5连接处落入的灰尘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在前盖2和面板5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方案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后盖1为球形碗状,后表面设置有湿度计孔12、传声孔13和透明挡片14,前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前盖2的第一螺钉过孔11。后盖内部由圆环和辐条形成骨架结构,以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防止外壳在外力碰撞或挤压等作用下变形。湿度计孔12、传声孔13和透明挡片14正对的后盖内分别设置有内部组件湿度计、扬声器和红外避障传感器,上述湿度计孔12、传声孔13和透明挡片14的作用是防止外壳对内部组件探测环境湿度、传播声音和探测障碍物造成阻碍。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前盖2为圆环状,前盖2的后缘半径与后盖1的前缘半径相匹配,后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螺钉连接柱21,前盖2的前缘半径与面板5的后缘半径相匹配,前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螺钉过孔22。前盖2的前缘凸出一圆周棱边23,其半径相对前盖2的前缘半径略小,以套接弹性胶圈材质的密封环4。密封环4的半径相比棱边23半径略小,套接至棱边23上后,在弹性作用下绷紧。前盖2的前缘半径与面板5的后缘半径相匹配,前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六个第二螺钉过孔22与面板5对应位置上的第二螺钉连接柱相连。位于前盖2和面板5之间的密封环4填充了它们之间的缝隙,从而阻止灰尘从这里进入机器人的头部,影响内部组件的工作。
其中,后盖1和前盖2占据整个外壳的比例大致相当,如此在拆卸机器人的头部后,可以获得较大的对内部组件的操作空间。并且,后盖1上设有第一螺钉过孔11,前盖2内设有与该第一螺钉过孔11适配的第一螺钉连接柱21,前盖2内还设有第二螺钉过孔22,面板5设置有与该第二螺钉过孔22适配的第二螺钉连接柱。通过将第一螺钉过孔11设置在后盖上,使得机器人的头部外表面只能看出第一螺钉过孔,外观更简洁美观。而通过螺钉紧固前盖2和面板5后,它们之间的密封环4随之被压紧,填充了空隙,以阻止灰尘进入机器人的头部内。
后盖1、前盖2和面板5上设置了相互适配的螺钉过孔和螺钉连接柱,通过螺钉相连,使机器人的头部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后盖1和前盖2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额外的卡扣6进行固定,以免后盖1和前盖2之间的连接脱落。卡扣6为长条形对称分布,由两长方块状对称连接的后棱61和前棱62相连而成。后盖1顶端设置有后盖卡口12,为两个长方体腔,前盖2顶端相应位置设置有前盖卡口24,也是两个长方体腔。在连接过程中,后棱61的两个长方块插入后盖1的后盖卡口12的两长方体腔中,前棱62的两个长方体块插入前盖2的前盖卡口24的两长方体腔中,卡扣6确保了机器人的头部不会在意外情况下自行分离。需要注意的是,卡扣的形状除了本具体方案中所描述的,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形式,只需能满足将后盖1和前盖2稳固相连即可。
后盖1和前盖2的下方还分别设置有半圈安装环31和32,后盖1和前盖2拼装连接后,两个半圈安装环拼接形成一完整的安装环3,以连接机器人的头部至机器人上,通过安装环3连接,可以灵活地调节机器人的头部相对机器人身体的位置。
除了上述实施例具体阐述的一种连接机器人的头部的后盖1、前盖2、密封环4和面板5的方法,还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上述后盖1、前盖2和面板5按从后往前的排列顺序,可通过螺钉、螺纹或者卡扣实现后盖1与前盖2、前盖2与面板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后盖1的前缘和前盖2的后缘设置相互匹配的螺纹,通过螺纹旋转紧固的方式相连。同理,前盖2的前缘和面板5的后缘也可以设置相互匹配的螺纹,通过旋转紧固的方式相连。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案,在后盖1和前盖2的连接边缘的相应位置,可以设置额外的卡扣以加强连接,弹性胶圈材质的密封环4仍处于前盖2和面板5之间,起到密封作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使得机器人的头部的拆装更加方便。
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后盖1、前盖2和面板5之间可全部采取卡扣相连的方式,将第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后盖1前缘的第一螺钉过孔11和前盖2后缘的第一螺钉连接柱21分别替换为相匹配的插片和插口或其它形式的卡扣,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前后盖。同理,在前盖2前缘和面板5后缘也可以将相应的第二螺钉过孔22和第二螺钉连接柱替换为相匹配的卡扣,以形成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卡扣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在一具体方案中,也可以在后盖1前缘、前盖2后缘和前盖2前缘、面板5后缘设置布满整个边缘的插片和插口,相互插接以完成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后盖1、前盖2和前盖2、面板5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不同的,即螺钉、螺纹或卡扣方式可以相互组合使用在同一个机器人的头部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可拆卸拼装的方式,连接后盖、前盖、密封环和面板以形成球形或带平面的球形外壳,解决了机器人的头部拆装繁琐的问题,便于对机器人的头部进行维护和修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的头部,该机器人的头部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机器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前盖、密封环和面板,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面板与所述前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面板和前盖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前盖与面板按从后往前的排列顺序,通过螺钉、螺纹或者卡扣实现后盖与前盖、前盖与面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环套接于所述前盖前缘凸出的棱边上,位于所述前盖和所述面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设有第一螺钉过孔,所述前盖内设有与该第一螺钉过孔适配的第一螺钉连接柱,所述前盖内还设有第二螺钉过孔,所述面板设置有与该第二螺钉过孔适配的第二螺钉连接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为球形碗状,后表面设置有湿度计孔、传声孔和透明挡片,前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前盖的第一螺钉过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为圆环状,所述前盖的后缘半径与所述后盖的前缘半径相匹配,后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螺钉连接柱,所述前盖的前缘半径与所述面板的后缘半径相匹配,前缘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螺钉过孔。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和前盖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半圈安装环,后盖和前盖拼装连接后,所述两个半圈安装环拼接形成一完整的安装环,以连接机器人的头部至机器人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为弹性胶圈。
8.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的头部。
CN201620515088.5U 2016-05-30 2016-05-30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Active CN205835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5088.5U CN205835354U (zh) 2016-05-30 2016-05-30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5088.5U CN205835354U (zh) 2016-05-30 2016-05-30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5354U true CN205835354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3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5088.5U Active CN205835354U (zh) 2016-05-30 2016-05-30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53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5015A (zh) * 2017-04-25 2017-07-14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头部结构及机器人
CN109531597A (zh) * 2018-12-29 2019-03-29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部结构及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5015A (zh) * 2017-04-25 2017-07-14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头部结构及机器人
CN109531597A (zh) * 2018-12-29 2019-03-29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部结构及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60640U (zh) 冰箱门组件和具有其的冰箱
CN205835354U (zh) 机器人的头部和机器人
CN206420225U (zh) 多功能冰箱拉手
CN206523665U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201742525U (zh) 音箱串接结构
CN207060851U (zh) 用于净水器的水袋组件及净水器
CN206472400U (zh) 一种连体式卡盖
CN105605693A (zh) 一种除湿机
CN207579793U (zh) 具有指南功能的注塑成型车载音响面板
CN206358273U (zh) 电动三轮车仪表结构
CN205946075U (zh) 一种智能音响
CN209235432U (zh) 一种床箱结构及床箱的支撑框架
CN207296172U (zh) 一种建筑用波浪板的采光结构
CN207764522U (zh)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结构
CN206594955U (zh) 边框拼接结构及显示器
CN206687618U (zh) 电饭煲
CN209688693U (zh) 一种新型安抚小夜灯
CN207157482U (zh) 无人机机罩及无人机
CN204576354U (zh) 易固定式智能平板电脑
CN208597143U (zh) 一种音响
CN211529451U (zh) 一种实验箱分离结构及其fpga实验箱
CN219181395U (zh) 一种逆变器箱
US2013025511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8330793U (zh) 风扇
CN210781078U (zh) 一种电视机后壳扣位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eng Ge

Inventor after: Sheng Zhangmei

Inventor before: Xu Yongchang

Inventor before: Sheng 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