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2004U - 一种贴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2004U
CN205832004U CN201620011517.5U CN201620011517U CN205832004U CN 205832004 U CN205832004 U CN 205832004U CN 201620011517 U CN201620011517 U CN 201620011517U CN 205832004 U CN205832004 U CN 205832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icking structure
woven cloth
melt
clot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15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furu biomed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OKANG HEALTH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KANG HEALTH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KANG HEALTH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15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2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2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2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透气佳、拉伸延展性强、抗菌佳与吸水率高的贴覆结构,包含:一熔喷型不织布层,位于上侧,具多向弹性张力;一网状交错聚合物层,位于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下方;及一水凝胶层,位于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的下方,其中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由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一部份及该水凝胶层的一部份共聚合而形成;且所述贴覆结构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基重为20‑40g/m2

Description

一种贴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贴覆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透气佳、拉伸延展性强、抗菌佳与吸水率高的贴覆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近年来的科学和统计报导,全球创伤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外科手术类创伤,其总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次每年,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为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创伤与撕裂伤,约为2千万人次每年,烧烫伤数量约为1千万人次每年;因慢性疾病、糖尿病、人口老化所造成的溃疡性伤口则已经超过了3千万人次每年。
外科手术因为治疗的需求以及内窥镜手术的风行,已经大幅降低因为手术所造成的风险,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对于更好的伤口照护以及术后疤痕预防的需求,目前已经出现借助各种先进贴覆结构进行伤口照护的方法,藉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消除疤痕。
传统的贴覆结构是由天然植物纤维或动物毛类物质构成,如纱布、棉垫、羊毛、各类油纱布等,这类贴覆结构只是暂时性的覆盖材料,均需在一定的时间内加以更换。然而,这些伤口贴覆结构在更换时容易发生与伤口相互沾黏的情况,因此在撕除贴覆结构的同时有可能一并撕开新生的上皮细胞或已逐渐愈合的伤口,导致使用者疼痛难耐,且相当不利于伤口的自然复原。
现有贴覆结构的研究让人们对于贴覆结构的认识日趋科学,研究表明:较佳的贴覆结构能够保持创伤处的良好细胞生长愈合环境,能够控制和吸收渗出物;透气、透湿,能阻止细菌侵入;能紧密贴敷于个体;可载设、释放药物;另外应具有良好的组织及血液兼容性,在从个体揭取时不发生黏连和脱屑;还应当具有较佳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使用方便。
相较于传统的贴覆结构,水凝胶贴覆结构能提供较佳的透气、透湿、阻隔细菌侵入以及控制和吸收渗出液等特性,使得伤口处于良好细胞生长愈合环境。此外,水凝胶贴覆结构能紧密贴覆于伤口处,且在更换贴覆结构时不会沾黏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水凝胶贴覆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医领域中。
一般,传统贴覆结构产品的支持层是由不易伸张的材质如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尼龙(Nylon)所制成,与水凝胶结合形成贴覆结构产品时,因支持层无法有效拉伸而容易造成贴覆结构断裂并使得此结构或产品无法顺应使用者身体,此对使用者身体所缺乏的顺应性一般会造成水凝胶贴覆结构产品没有用户所想要的舒适感与服贴度。此外,缺乏对使用者身体的顺应性一般会导致水凝胶贴覆结构产品无法进行有效的液体吸收、分布及维持能力。另一由水凝胶贴覆结构缺乏易于拉伸所衍生的问题为,水凝胶贴覆结构可能解体为各孤立区或团的材质,造成对使用者的不适性,降低水凝胶贴覆结构的效率。
本领域长期的需求为欲产生一种超越一般已知水凝胶贴覆结构表现特色的水凝胶贴覆结构。更特别的,亦希望能产生一种能拉伸,且顺应使用者身体的水凝胶贴覆结构,而该水凝胶贴覆结构在一般使用时能快速吸收使用者身体所排出的液体,并具有持续吸收液体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经由多方测试后发现调整水凝胶贴覆结构的支持层的材质与基重能够改善上述的问题,若支持层的基重过高,则因水凝胶与支持层疏水性的影响不易与水凝胶结合而导致有脱胶的情况,且支持层的基重过高所形成之贴覆结构为不透明,不利使用;若支持层的基重过低,则因支持层的抗张强度以及拉伸倍率不如预期,且水凝胶吸水后退黏导致与防水覆盖材脱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佳、拉伸延展性强、抗菌佳与吸水率高的贴覆结构,包含:一熔喷型不织布层,位于上侧,具多向弹性张力;一网状交错聚合物层,位于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下方;及一水凝胶层,位于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的下方,其中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由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一部份及该水凝胶层的一部份共聚合而形成;且所述贴覆结构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基重为20-40g/m2。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贴覆结构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基重为20-35g/m2。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贴覆结构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基重为20-30g/m2,使所述贴覆结构为透明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共聚合包含但不限于化学性聚合,而该化学性聚合包含但不限于使用紫外光照射而形成,而该网状交错聚合物中熔喷型不织布为疏水性,部分纤维外露。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水凝胶层可吸收多余水分或伤口组织液,保持皮肤适当湿度。而该水凝胶层包含:(a)单体;(b)塑化剂;(c)光起始剂;(d)交联剂;及(e)增稠剂。
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水凝胶层原料重量配比为:
在较佳实施例中,该单体包含压克力系酰胺单体及压克力系磺酸盐类单体,该压克力系磺酸盐类单体赋予水凝胶层抑菌效果;该塑化剂及增稠剂为甘油,该甘油赋予水凝胶柔软度及增加亲水性;该光起始剂在1至50秒紫外光照射下产生活性自由基完成聚合反应,反应后不具细胞毒性;该交联剂为具不饱和双键的双官能基酯类。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其另包含一生物活性不织布层,其是贴合于该水凝胶层的下方。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生物活性不织布层是由胶原蛋白或几丁质所组成。于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另包含一聚氨酯膜层,其为单一方向渗透膜与一感压胶层,其为疏水性材质,涂布于该聚氨酯膜层。该贴覆结构由上至下依序为:聚氨酯膜层、感压胶层、熔喷型不织布层、网状交错聚合物层与水凝胶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吸水率为10-40g/g,文中所述的“吸水率”是指一克的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所能吸收的水的重量(克)。而该熔喷型不织布层是由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中的水凝胶层,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作为接触创伤伤口的贴合面,该水凝胶层能够使创伤伤口处于加速愈合的适当湿度状态。湿性愈合环境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伤口脱水,细胞则不能存活,虽然各种湿润的纱布或绷带也能提供湿性的愈合环境,但是由于该纱布或绷带类贴覆结构需要经常更换而导致新形成的细胞易于损伤,造成伤口二次伤害,且有脱水的危险。本实用新型贴覆结构中的水凝胶层具吸水退黏特性,在换药时比起一般湿润的纱布或绷带例如凡士林纱布,对伤口的破坏较少,其吸水倍率更加符合伤口愈合所需求的最佳湿润状态,吸收多余水分,保持皮肤适当湿度,且更具载药性。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式创伤贴覆结构、环状包皮切割术后贴覆结构、电极贴覆结构、含药药胶布、面膜或美妆贴布、其他贴覆性生活用品(如防蚊贴、脚跟贴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贴覆结构能够制备具多向弹性符合多种创伤伤口使用的创伤贴覆结构,提供较佳创伤伤口愈合环境、缩短愈合时间、抗菌并减少感染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为贴覆结构、101为熔喷型不织布层、102为网状交错聚合物层、103为水凝胶层、104为生物活性不织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将详细说明如下,其中所列举的实施例的图号与图式中所示号码相同,请同时参考图式及详细说明。下列实施例的目的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而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数种态样及特征的代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100包含:一熔喷型不织布层101,位于上侧,具多向弹性张力;一网状交错聚合物层102,位于该熔喷型不织布层101的下方;及一水凝胶层103,位于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102的下方,其中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102由该熔喷型不织布层101的一部份及该水凝胶层103的一部份共聚合而形成;且所述贴覆结构100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101的基重为20-40g/m2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100,其另包含一生物活性不织布层104,其是贴合于该水凝胶层103的下方。于本实施例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是由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所组成,而该生物活性不织布层104是由胶原蛋白或几丁质所组成。
水凝胶层配方
(a)提供一混合物,包含:
(I)将光起始剂及压克力系酰胺单体搅拌混合至溶解;
(Ⅱ)进一步加入甘油混合至溶解;
(Ⅲ)进一步加入压克力系磺酸盐类单体混合至溶解;
(Ⅳ)进一步加入甘油搅拌混合。
(b)进一步提供一混合物,包含:
(I)将光起始剂及不饱和双键的双官能基酯类单体搅拌混合。
(c)搅拌混合步骤(a)及步骤(b)的混合物。
(d)将步骤(c)的混合物涂覆于一熔喷型不织布层上(如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待步骤(c)的混合物渗入熔喷型不织布层后以紫外灯照射进行交联聚合反应,以得到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100。
上述原料重量配比为:
本实用新型的熔喷型不织布层的各项数据如下表所示: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其吸水率为10-40g/g,文中所述的“吸水率”是指一克的本实用新型的贴覆结构所能吸收的水的重量(克)。吸水率的测定如下,将制备好的贴覆结构样品烘干,切样,称重并置于去离子水中,等贴覆结构达到吸水平衡后,取出静置后,使用滤纸去除表面水分,称取重量。贴覆结构的吸水率(g/g)按照下式计算:吸水率=(w2-w1)/w1。式中,w1为贴覆结构烘干时的重量(单位:g);w2为贴覆结构达到吸水平衡后的重量(单位:g)。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

1.一种贴覆结构,包含:
一熔喷型不织布层,位于上侧,具多向弹性张力;
一网状交错聚合物层,位于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下方;及
一水凝胶层,位于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的下方,
其中该网状交错聚合物层由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一部份及该水凝胶层的一部份共聚合而形成;
且所述贴覆结构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的基重为20-40g/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覆结构,其另包含一生物活性不织布层,其贴合于该水凝胶层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覆结构,其吸水率为10-40g/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覆结构,其中该熔喷型不织布层是由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所组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覆结构,其中该生物活性不织布层是由胶原蛋白或几丁质所组成。
CN201620011517.5U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贴覆结构 Active CN205832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1517.5U CN20583200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贴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1517.5U CN20583200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贴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2004U true CN205832004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1517.5U Active CN20583200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贴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20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3233A (zh) * 2016-01-06 2017-07-14 沃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覆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3233A (zh) * 2016-01-06 2017-07-14 沃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覆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8521B2 (ja) 温度を低減させる治癒用の創傷ドレッシング材
AU2014307890A1 (en) Wound care article having super-absorbent fibers and super-absorbent particles
US9782301B2 (en) Hydrogel structure
EP3288510B1 (en) Wound dressing
CN110478519A (zh) 一种用于软组织创面疤痕修复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7161A (zh) 创伤敷料的制备工艺
CN202699681U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
US8877169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hydrogel structure
CN106963973B (zh) 一种壳聚糖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68885A (zh) 一种抗菌促愈合功能化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761768U (zh) 具有降温和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医用敷料
CN205832004U (zh) 一种贴覆结构
CN107412842B (zh) 一种带凝血酶的海藻酸盐伤口敷贴的制备方法
JP2013063267A (ja) ドレッシング材
EP3400916A1 (en) Adhesive covering structure
CN109432479A (zh) 一种抗菌止血水胶体油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7639A (zh) 一种创伤敷料的制备工艺
CN108404201A (zh) 一种含茶树油的抗菌止痒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5869A (zh) 一种可具有杀菌滋养效果的医用辅料
US20130018334A1 (en) Biodegradable wound care products with biocompatible artificial skin treatment and healing accelerator
US20120015022A1 (en) Biodegradable wound care products with biocompatible artificial skin treatment
CN114748670A (zh) 一种非织造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43233A (zh) 一种贴覆结构
TWI577394B (zh) 一種貼覆結構
CN207950004U (zh) 医用透气强吸水性多功能敷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5

Address after: Room 508, 5 / F, building 2, No. 4997, Bao'an Road, Ant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gfuru bio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49 Xiwei street, Sanchong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241, China

Patentee before: EASTING BIO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