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5286U - 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25286U CN205825286U CN201620413034.8U CN201620413034U CN205825286U CN 205825286 U CN205825286 U CN 205825286U CN 201620413034 U CN201620413034 U CN 201620413034U CN 205825286 U CN205825286 U CN 2058252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 type
- well
- cold
- storage
-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开式抽水井,开式回灌井,地埋管换热器,外部冷源,外部热源。其特征在于:开式抽水井和开式回灌井位于地埋管换热器簇群中,利用地埋管、开式抽水井和开式回灌井与外部冷热源联合进行蓄冷蓄热,加快蓄冷蓄热速度,并使地埋管周围土壤均匀蓄冷蓄热,以备热泵机组夏冬使用;夏冬季取冷取热时,使用开式抽水井和回灌井及地埋管同时进行取冷取热。本实用新型装置保证了跨季节蓄冷蓄热均匀性良好的同时,解决因土壤中含水量高蓄冷蓄热量大而土壤导热慢造成的蓄冷蓄热慢或取冷取热慢及取冷取热不均的问题,且地埋管换热器与开式水源井可互为备用,增加系统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特别涉及将土壤看做巨大的蓄冷蓄热体,利用过渡季节(或有某种需求的其它季节)热泵机组停止运行,通过地埋管及开式水源井结合与其它冷热源联合进行蓄冷蓄热,在夏冬季节提取利用蓄存的冷热量的跨季节蓄冷蓄热的系统方式。
背景技术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埋管换热器与热泵机组形成的闭式系统为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源,使用少量电能驱动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的一种地热能利用形式,也可认为是将地下土壤作为巨大的蓄冷蓄热体,夏季将地下的冷量转移到人们生活所需的空间,而将空间内的热量储存于地下,冬季运行则相反的一种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是当前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的形势下,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经济环保的技术形式。但是地源热泵存在冬夏季地热冷热平衡问题,当冷热不平衡时就会降低热泵在某一季节运行的效率。
开式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开式水源热泵井直接抽取地下水,通过间接换热器为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源,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水体分别作为冬季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一般在1000米以内),如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水的比热容很大,使得水源的温度十分稳定,单位重量携带的热量也很大。
跨季节蓄冷蓄热技术,利用土壤作为巨大的蓄冷蓄热体,过渡季节(或有某种需求的其它季节)将可利用的余热(冷)或其它热源的热量(或冷量)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均匀储存到地下的土壤中,以备冬(夏)季节的利用,利用跨季节蓄冷蓄热可以提高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机组的性能系数,增加机组的制冷(热)量。但由于土壤的导热系数低,土壤换热太慢,且温度分布不均匀,整体蓄冷(热)效率不高,含水丰富区域整体蓄冷(热)温度降低(升高)不明显,取冷(热)效率也低:蓄冷(热)时土壤传热非常慢,需要很长时间,且在一定时间内,离冷(热)源不同距离处存在很大的温度梯度,蓄冷(热)不均匀;且当含水量大时,土壤的蓄冷(热)量虽大,但温度降低(升高)不明显,与取冷(热)时的热(冷)源之间温差小,使得取冷(热)困难增加,取冷(热)不完全会影响下一个季度制热(冷)时机组的效率下降,或下一个季度的蓄热(冷)时,需要增加这一部分热(冷)量进行抵消之前没有取完的冷(热)量,无形中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及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及开式水源井结合与冷热源联合进行蓄冷(热),使地埋管周围土壤快速均匀蓄冷(热),以备热泵机组夏(冬)使用;夏(冬)季取冷(热)时,使用地埋管换热器及开式水源井进行取冷(热),通过提取蓄冷(热)区域土壤中的水分能够均匀快速的取冷(热),从而解决仅利用地埋管跨季节蓄冷(热)技术时蓄取时间长,及由于取冷(热)不均造成的下一季度机组能效降低和能源浪费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包括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器,开式抽水井,开式回灌井,间接换热器,蓄冷冷源供水,蓄冷冷源回水,蓄热热源供水,蓄热热源回水。其特征在于: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器,开式水源井,与用户侧供水和用户侧回水构成最基本的运行循环回路,还包括运行必要的阀门、地埋侧循环水泵、用户侧循环水泵、开式抽水井潜水泵及开式回灌井潜水泵。
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系统开式抽水井和开式回灌井位于地埋管换热器管簇群中间,开式抽水井所抽的地下水通过间接换热器与进入地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进行换热,然后通过开式回灌井将回水压至地下;根据地质水文条件,一个开式抽水井对应回灌水井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图示回灌井为两个;根据地下水质条件,当水质满足要求时,间接换热器也可以不设,地下水直接进入热泵机组换热。
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系统能够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和开式水源井与冷源联合运行进行快速均匀蓄冷,夏季时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开式水源井及间接换热器进行均匀取冷进入热泵机组进行制冷,满足供冷需求。
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系统能够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开式水源井与热源联合运行进行快速均匀蓄热,冬季时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开式水源井及间接换热器进行均匀取冷进入热泵机组进行制热,满足供热需求。
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系统根据机组的冷热需求布置不同数量的地埋管换热器和开式水源,两种形式可独立为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源,互为备用,也可同时为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源。
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当系统由地埋管及开式水源井仅提供中水时,如水环系统,可不设热泵机组,机组由业主根据需要配置。
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系统开式水源井与间接换热器之间设有旁通管,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在非蓄冷蓄热期,打开旁通阀,可以使开式抽水井与开式回灌井中的水进行循环,使得地下水对流换热增大,加速土壤的蓄冷蓄热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地埋管换热器与开式水源井结合使用,解决了跨季节蓄冷(热)技术蓄冷(热)所需时间长及在取冷(热)时取不尽和取冷(热)不均匀的问题,使得蓄存的冷(热)量能够尽可能的得到利用。同时该系统由于利用地埋管换热器与开式水源井进行结合为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源,可以单独使用地埋管换热器或开式水源井,也可以同时使用,在满足蓄冷蓄热需求的情况下,自由匹配地埋管及开式水源井的数量,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埋管换热器与开式水源井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示意图;
图1中各数字标号代表的装置名称如下:1-地埋管换热器;2-开式抽水井;3-开式回灌井。
图2中各数字标号代表的装置名称如下:1-地埋管换热器;2-开式抽水井;3-第一开式回灌井;4-第二开式回灌井;5-开式抽水井潜水泵;6-地埋管供水阀;7-地埋管回水阀;8-间接换热器;9-旁通阀;10-开式水源井供水阀;11-开式水源井回水阀;12-蓄冷蓄热电磁阀;13-蓄冷蓄热循环泵;14-外部热源回水阀;15-外部热源供水阀;16-外部冷源回水阀;17-外部冷源供水阀;18-热泵机组;19-地埋侧循环泵;20-用户侧循环泵。另外,还包括一些系统方便运行及检修配置的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系统装置中开式抽水井(2)及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布置在地埋管换热器(1)管簇群的中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开式水源井,地埋管换热器,蓄冷冷源,蓄热热源。要快速均匀的实现跨季节蓄冷蓄热,及更好地均匀取冷取热,其具体实施如下:
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18)、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通过间接换热器(8)或地埋管换热器(1)、用户侧循环泵(20)及地埋侧循环泵(19)在夏冬季运行,利用部分电能从地下提取地热能为用户供冷供热,春秋季节关闭。
蓄冷(热)时热泵机组关闭,可以利用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间接换热器(8)与外部冷源(热源)联合蓄冷(热),以备夏(冬)用。地埋管换热器及开式水源井与外部冷源(热源)联合系统包括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间接换热器(8)、蓄冷蓄热电磁阀(12)、蓄冷蓄热循环泵(13)、外部冷源(热源)。蓄冷(热)时,打开开式水源井回水阀(10)、开式水源井供水阀(11)、地埋管供水阀 (6)、地埋管回水阀(7)、蓄冷蓄热电磁阀(12)同时联动打开蓄冷蓄热循环泵(13)进行蓄冷;当地埋管出水温度与地埋管进水温度差值到一限制时,蓄冷蓄热电磁阀(12)关闭,同时联动关闭蓄冷蓄热循环泵(13),停止蓄冷(热)。此时,打开旁通阀(9),使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继续循环运行,以增加地下水的对流换热,加速土壤蓄冷(热)均匀。一段时间后,打开蓄冷蓄热电磁阀(12)可继续蓄冷(热),以此重复,直到蓄冷(热)期结束。
夏(冬)季,要开启地源热泵机组(18)制冷(热),开式水源井回水阀(10)、开式水源井供水阀(11)、地埋管供水阀(6)、地埋管回水阀(7)、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间接换热器(8)为热泵机组(18)提供冷却水(热源水);也可单独由地埋管换热器(1)提供冷却水(热源水),此时打开地埋管供水阀(6)、地埋管回水阀(7),关闭开式水源井回水阀(10)、开式水源井供水阀(11);也可单独由开式水源井为地源热泵机组(18)提供冷却水(热源水),此时打开开式水源井回水阀(10)、开式水源井供水阀(11),关闭地埋管供水阀(6)、地埋管回水阀(7)。当开式水源井从开式抽水井(2)抽水经间接换热器(8)换热后通过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回灌,通过回灌水的渗透进入地下,向土壤中释热(冷)即吸取土壤的冷(热)量后再被抽出换热,以此循环实现快速均匀取冷(热),为热泵机组(18)提供冷却水(热源水)。
以上蓄冷(热)及取冷(热)过程,当水质条件满足时,可以不设间接换热器(8)。
以上蓄冷时,外部冷源可以来自冬春季时冷却塔,江河水源等冷源;蓄热时,外部热源可以来自太阳能,工业余热回收等热源。通过以上实施方式,不仅使得系统能够快速均匀的蓄冷蓄热,同时更好地实现了夏冬季节的快速均匀取冷取热。
Claims (7)
1.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包括热泵机组(18),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间接换热器(8),外部冷源,外部热源,其特征在于:热泵机组(18),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和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与用户侧构成最基本的运行循环回路,还包括运行必要的阀门、地埋侧循环水泵(19)、用户侧循环泵(20)、开式抽水井潜水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位于地埋管换热器(1)管簇群中间,开式抽水井(2)所抽的地下水通过间接换热器(8)与进入地源热泵机组(18)的冷却水进行换热,然后通过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将回水压至地下;根据地质水文条件,一个开式抽水井对应回灌水井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根据地下水质条件,当水质满足要求时,间接换热器(8)也可以不设,地下水直接进入热泵机组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能够通过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与外部冷源联合运行进行快速均匀蓄冷,夏季时通过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及间接换热器(8)进行均匀取冷进入热泵机组(18)进行制冷,满足供冷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能够通过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与热源联合运行进行快速均匀蓄热,冬季时通过地埋管换热器(1),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及间接换热器(8)进行均匀取冷进入热泵机组(18)进行制热,满足供热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根据机组的冷热需求布置不同数量的地埋管换热器(1)和开式水源井,两种形式可独立为地源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源,互为备用,也可同时为地源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系统由地埋管及开式水源井仅提供中水时,如水环系统,可不设热泵机组(18),机组由业主根据需要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与间接换热器(8)之间设有旁通管,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9),在非蓄冷蓄热期,打开旁通阀(9),可以使开式抽水井(2),第一开式回灌井(3)和第二开式回灌井(4)中的水进行循环,使得地下水对流换热增大,加速土壤的蓄冷蓄热的均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13034.8U CN205825286U (zh) | 2016-05-10 | 2016-05-10 | 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13034.8U CN205825286U (zh) | 2016-05-10 | 2016-05-10 | 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25286U true CN205825286U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8148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1303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5286U (zh) | 2016-05-10 | 2016-05-10 | 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25286U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4847A (zh) * | 2018-01-09 | 2018-06-29 | 天津城建大学 | 耦合含水层抽-回灌井式地埋管分区布井系统及运行方法 |
CN108488881A (zh) * | 2018-03-30 | 2018-09-04 | 河南三张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水地双热源的热源存储控制系统 |
CN109028657A (zh) * | 2018-08-14 | 2018-12-18 | 贵州大学 | 一种岩溶水-土壤源复合热泵系统 |
CN109114843A (zh) * | 2018-08-14 | 2019-01-01 | 贵州大学 | 一种利用岩溶水的水源热泵系统 |
CN109654581A (zh) * | 2018-04-09 | 2019-04-19 | 胡宇昊 | 一种基于承压含水层的跨季节蓄热的复合供暖系统 |
CN110822598A (zh) * | 2019-11-21 | 2020-02-21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跨季节蓄冷的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
CN110822599A (zh) * | 2019-11-21 | 2020-02-21 | 东北大学 | 一种自然冷源移季利用的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
CN112033203A (zh) * | 2020-09-09 | 2020-12-04 | 杨晨滈 | 一种新型跨季储热方法与装置 |
CN112146151A (zh) * | 2020-09-16 | 2020-12-29 | 北矿大(南京)新能源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源自江水的浅层地热多梯度互补利用控制系统 |
CN112629074A (zh) * | 2021-01-05 | 2021-04-09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中深层地热的浅层地热地源热泵系统及方法 |
-
2016
- 2016-05-10 CN CN201620413034.8U patent/CN2058252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4847B (zh) * | 2018-01-09 | 2024-03-08 | 天津城建大学 | 耦合含水层抽-回灌井式地埋管分区布井系统及运行方法 |
CN108224847A (zh) * | 2018-01-09 | 2018-06-29 | 天津城建大学 | 耦合含水层抽-回灌井式地埋管分区布井系统及运行方法 |
CN108488881A (zh) * | 2018-03-30 | 2018-09-04 | 河南三张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水地双热源的热源存储控制系统 |
CN109654581B (zh) * | 2018-04-09 | 2020-05-05 | 胡宇昊 | 一种基于承压含水层的跨季节蓄热的复合供暖系统 |
CN109654581A (zh) * | 2018-04-09 | 2019-04-19 | 胡宇昊 | 一种基于承压含水层的跨季节蓄热的复合供暖系统 |
CN109028657A (zh) * | 2018-08-14 | 2018-12-18 | 贵州大学 | 一种岩溶水-土壤源复合热泵系统 |
CN109114843A (zh) * | 2018-08-14 | 2019-01-01 | 贵州大学 | 一种利用岩溶水的水源热泵系统 |
CN110822599A (zh) * | 2019-11-21 | 2020-02-21 | 东北大学 | 一种自然冷源移季利用的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
CN110822599B (zh) * | 2019-11-21 | 2021-05-04 | 东北大学 | 一种自然冷源移季利用的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
CN110822598A (zh) * | 2019-11-21 | 2020-02-21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跨季节蓄冷的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
CN112033203A (zh) * | 2020-09-09 | 2020-12-04 | 杨晨滈 | 一种新型跨季储热方法与装置 |
CN112146151A (zh) * | 2020-09-16 | 2020-12-29 | 北矿大(南京)新能源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源自江水的浅层地热多梯度互补利用控制系统 |
CN112629074A (zh) * | 2021-01-05 | 2021-04-09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中深层地热的浅层地热地源热泵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25286U (zh) | 一种地埋管与开式水源井结合跨季节蓄冷蓄热系统装置 | |
CN101922753B (zh) | 一种太阳能与地热能辅助型集中供热系统 | |
CN202253940U (zh) | 一种寒区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复合能源系统 | |
CN201335532Y (zh) | 浅层地能组合太阳能大型热水装置 | |
CN103900287A (zh) | 太阳能与地热能联合运行的热交换系统 | |
CN108917055B (zh) | 地源热管自循环式建筑冷暖系统 | |
RU2445554C1 (ru) | Система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и горячего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возобновляемых источников энергии | |
CN102478272A (zh) |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 |
CN101893350B (zh) | 季节蓄能的地源热泵供暖或供冷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9960601U (zh) | 一种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综合供热系统 | |
CN104833109B (zh) | 一种余热回收式多热源复合型热泵供热水系统 | |
CN101769654A (zh) | 压缩式热泵供热系统以及供热方法 | |
CN213480347U (zh) | 一种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 | |
CN213777871U (zh) | 一种可再生能源跨季储能供暖系统 | |
CN202304084U (zh) | 水平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热水及空调系统 | |
CN201973771U (zh) | 太阳能-地源热泵采暖及供热水装置 | |
CN210772395U (zh) | 一种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供冷系统 | |
CN109708329A (zh) | 增强型地埋管换热器综合利用系统及运行方式 | |
CN210891852U (zh) | 一种土壤源热泵单一供热工况下的补热蓄热系统 | |
CN112283787A (zh) | 一种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 | |
CN205669897U (zh) | 一种改进的供热供冷系统 | |
CN202973660U (zh) | 一种地下含水构造层蓄能循环系统 | |
CN208349387U (zh) | 跨季蓄热与短期储热相结合的供暖系统 | |
CN203323227U (zh) | 太阳能采暖装置 | |
CN110762598A (zh) | 一种新型结合太阳能的暖风供暖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