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4072U -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4072U
CN205824072U CN201620751712.1U CN201620751712U CN205824072U CN 205824072 U CN205824072 U CN 205824072U CN 201620751712 U CN201620751712 U CN 201620751712U CN 205824072 U CN205824072 U CN 205824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wheel
center
sprocket
tens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17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登华
李刚
何硕
田增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fting and conveying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07517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4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4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4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挂索道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均构造为中空结构;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部,所述从动链轮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内的第一张紧组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臂内的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均能使所述从动链轮朝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该张紧装置具有可准确且灵活地完成对链条的张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挂索道的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脱挂索道地下车库的运输设备中,对于链条传动的张紧通常采用的方法分别为调节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中心距和将现有的张紧装置安装在链条的松边上,从而实现对链条的松边的张紧,或者通过采用拆除链节的方法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
然而,通过将现有的张紧装置应用在运输设备中,以防止链条的松动时,往往会产生与其他部件相干涉的问题。另外,通过拆除链节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的操作又相对复杂。
基于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分析,需设计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通过该张紧装置对从动链轮的位置的调节,以实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中心距的调节,从而能够准确且灵活地完成对链条的张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且灵活地完成对链传动的张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均构造为中空结构;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部,所述从动链轮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以 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且能使所述从动链轮朝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的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
其中,所述从动链轮包括中心轮轴,所述中心轮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部,所述中心轮轴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部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一导向杆。
其中,所述第一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右侧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
其中,所述第一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左侧的第三紧固件和第一防松件,其中,所述第一防松件紧邻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左侧设置。
其中,通过分别旋松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紧以及所述第三紧固件,并拧紧所述第一防松件,以促使所述从动链轮朝远离所述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部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并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二导向杆。
其中,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的右侧的第四紧固件和第五紧固件。
其中,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的左侧的第六紧固件和第二防松件,其中,所述第二防松件紧邻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的左侧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防松件拧紧的圈数与所述第一防松件拧紧的圈数相同。
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侧壁上构造有供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进行运动的第一导向通孔。
其中,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侧壁上构造有供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进行运动的第二导向通孔,所述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呈对称式设置。
其中,在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套设有能防止所述中心轮轴朝靠近所述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的第一限位挡环。
其中,在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套设有能防止所述中心轮轴沿轴向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限位挡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申请,该张紧装置通过利用第一防松件和第二防松件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不仅具有调节准确且灵活的优点,并且也大大地降低了张紧操作的难度。
另外,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可均为螺杆,然而,螺杆由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受力均匀性,因而,螺杆特别适用于作为链传动张紧的承力部件。
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导向通孔和第二导向通孔具有较长的孔径,因而,便使得链传动的张紧具有较大的行程,从而可以准确且灵活地实现对链传动的张紧。
此外,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张紧组件、第二张紧组件以及从动链轮三者结合为一体,从而大大地节省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的中心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张紧装置;1:支撑框架;11:第一支撑臂;11a:第一端部;11b:第二端部;11c:第一导向通孔;12:第二支撑臂;12a:第一端部;12b:第二端部;12c:第二导向通孔;2:从动链轮;21:第一端;22:第二端;23:中心轮轴;23a:第一端;23b:第二端;3:第一张紧组件;31:第一导向杆;31a:一端;31b:另一端;32:第一紧固件;33:第二紧固件;34:第三紧固件;35:第一防松件;4:第一张紧组件;41:第二导向杆;41a:一端;41b:另一端;42:第四紧固件;43:第五紧固件;44:第六紧固件;45:第二防松件;5:第一限位挡环;6:第二限位挡环;61:限位帽;7: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100,其中,图1、图2和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该张紧装置100包括支撑框架1、从动链轮2、第一张紧组件3和第二张紧组件4。
该支撑框架1大致呈矩形或方形,其主要用于将第一张紧组件3、第二张紧组件4以及从动链轮2三者结合为一体。这样,不仅节省了安装空间,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从动链轮2的张紧。
该支撑框架1包括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一支撑臂11和第二支撑臂12,其中,该第一支撑臂11和第二支撑臂12的内部均构造为中空结构。这样,便为安装上述第一张紧组件3和第二张紧组件4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同时,在上述从动链轮2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也有效地避免了第一张紧组件3和第二张紧组件4会与其他部件之 间发生相互干涉的弊端。
该从动链轮2的第一端21伸入第一支撑臂11的内部,该从动链轮2的第二端22伸入第二支撑臂12的内部。这样,便较好地实现了该从动链轮12与支撑框架1构造成为一体的目的。
该第一张紧组件3位于第一支撑臂11内,该第二张紧组件4位于第二支撑臂12内,该第一张紧组件3和第二张紧组件4均能使从动链轮2朝远离主动链轮(图中未示出)的方向运动,即,实现对连接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2的链条的张紧,避免该链条由于发生松脱而产生跳动或无法与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2上的轮齿进行很好地啮合的弊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从动链轮2包括中心轮轴23,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伸入第一支撑臂11的内部,该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伸入第二支撑臂12的内部。这样,通过该中心轮轴23的设置,便实现了从动链轮2在支撑框架1上的安装,使其与支撑框架1连接成为一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张紧组件3包括第一导向杆31,该第一导向杆31的一端31a与第一支撑臂11的第一端部11a相连接,另一端穿过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并朝向第一支撑臂11的第二端部11b延伸。具体地,该第一张紧组件3的一端31a通过一对调节螺母7来实现与第一支撑臂11的第一端部11a的固定连接,该一对调节螺母7均套设在如下所述的第一导向杆31的外周壁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臂11的第一端部11a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张紧组件3还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一导向杆31上且均位于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右侧的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具体地,该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可均为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与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为螺纹连接。这样,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大大地方便了操作、节省了操作时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若顺时针旋转上述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为旋松状态,则逆时针旋转上述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为拧紧状态。容易理解,若逆时针旋转上述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为旋松状态,则顺时针旋转上述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为拧紧状态。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该第一张紧组件3还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一导向杆31上且均位于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左侧的第三紧固件34和第一防松件35,其中,该第一防松件35紧邻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左侧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第三紧固件34和第一防松件35可均为圆螺母。
上述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的设置,主要是用来固定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右侧,防止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沿水平向右(图示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发生窜动。该第三紧固件34的设置,主要是用来固定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左侧,防止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沿水平向左(图示靠近主动链轮的方向)发生窜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分别旋松上述第一紧固件32、第二紧固件33以及第三紧固件34,并拧紧上述第一防松件35,以促使上述从动链轮2朝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即,实现对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2的链条的张紧。
实施例1,当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发生松动时,即,在纵向上具有垂度时,则可首先旋松上述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从而使得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右侧失去约束的限制,即,使得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可沿水平向右的方向进行自由移动。
其次,旋松上述第三紧固件34,此时使得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左侧失去约束的限制,即,使得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可沿水平向左的方向进行自由移动。
然后,拧紧上述第一防松件35,此时,便可使得上述从动链轮2朝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
最后,当从动链轮2运动至链条的纵向上不再有垂度时,即,完成了对上述链条的张紧时,则表明从动链轮2已经运动到了合适的位置。此时,分别拧紧上述第一紧固件32、第二紧固件33和第三紧固件34便可实现对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的固定。
如图1所示,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该第二张紧组件4包括第二导向杆41,该第二导向杆41的一端41a与第二支撑臂12的第一端12a相连接,另一端41b穿过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并朝向第二支撑臂12的第二端部12b延伸。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41可均为螺栓杆或截面为圆形的其它杆部件。另外,由于螺栓杆具有受力均匀和力学性能好的优点,因而,适用于作为链传动张紧的承力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41的设置,可用来引导上述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和第二端23b的同步运动,避免上述从动链轮2在上述支撑框架1上发生不平行移动的现象。
如图1所示,该第二张紧组件4还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二导向杆41上且均位于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b的右侧的第四紧固件42和第五紧固件43。由于该第四紧固件42和第五紧固件43的结构和设置方式均与上述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3的结构的设置的方式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此处不做详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2还示意性地显示了该第二张紧组件4还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二导向杆41上且均位于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的左侧的第六紧固件44和第二防松件45,其中,该第二防松件45紧邻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的左侧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第四紧固件42、第五紧固件43、第六紧固件44以及第二防松件45可均为普通螺母或圆螺母。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旋松上述第一防松件35和第二防松件45来实 现链条的张紧的方法,大大地降低了操作的难度,使得整个张紧过程更容易被操作。
上述第四紧固件42和第五紧固件43的设置,主要是用来固定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的右侧,防止该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沿水平向右(图示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发生窜动。该第六紧固件34的设置,主要是用来固定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的左侧,防止该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沿水平向左(图示靠近主动链轮的方向)发生窜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分别旋松上述第四紧固件42、第五紧固件43以及第六紧固件44,并拧紧上述第二防松件45,以促使上述从动链轮2朝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的第四紧固件42、第五紧固件43、第六紧固件44以及第二防松件45实现链条防松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详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二防松件45拧紧的圈数与第一防松件35拧紧的圈数相同。这样,便可保证上述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和第二端23b的防松程度相同,避免上述中心轮轴23在上述支撑框架1中发生不平行移动的弊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在该第一支撑臂11的朝向第二支撑臂12的侧壁上构造有供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进行运动的第一导向通孔11c。其中,该导向通孔11c可为腰形孔,其外形大致呈槽形。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向通孔11c和第二导向通孔12c呈对称式设置,这样,便进一步地保证了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和第二端23b运动的同步性。即,当链条的纵向垂度较大时,需使得从动链轮2朝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较远,若上述第一导向通孔11c的左右两端与第二导向通孔12c的左右两端并不上下相对应时,就会出现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已经运动至第一导向通孔11c的端部,而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部23b 还未运动至第二导向通孔12c的端部,从而导致无法准确地实现对该链条的张紧的目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第二支撑臂12的朝向第一支撑臂11的侧壁上构造有供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进行运动的第二导向通孔12c,该第二导向通孔12c与上述第一导向通孔11c呈对称式设置。容易理解,该第二导向通孔12c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均与上述第一导向通孔11c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另外,上述第一导向通孔11c和第二导向通孔12c的设置,为上述中心轮轴23在支撑框架1上的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张紧行程。同时,也为中心轮轴23的运动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导向通孔11c的孔径长度为其所在的第一支撑臂11的朝向第二支撑臂12的侧壁的长度的0.45倍至0.55倍。这样,通过使得第一导向通孔11c具有较大的孔径,从而保证上述中心轮轴23具有较大的张紧行程,进一步地,达到准确且灵活地调节链条的张紧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在该中心轮轴23的第一端23a和第一支撑臂11之间套设有能防止该中心轮轴23朝靠近该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的第一限位挡环5。该第一限位挡环5的设置,能够较好地防止上述中心轮轴23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图示朝靠近主动链轮的方向)发生窜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和第二支撑臂12之间套设有能防止中心轮轴23沿轴向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限位挡环6。具体地,在该中心轮轴23的第二端23b构造有台肩,该第二限位挡环6的限位帽61的内表面与第二支撑臂12的朝向第一支撑臂11的侧壁的内表面相贴合,该限位帽61的外表面与台肩的外侧面相贴合。由此,便较好地实现了该中心轮轴23在轴向上的定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张紧装置100通过利用第一防松件35和第二防松件45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不仅具有调节准确且灵活的优点,并 且也大大地降低了张紧操作的难度。
另外,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41可均为螺杆,然而,螺杆由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受力均匀性,因而,螺杆特别适用于作为链传动张紧的承力部件。
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导向通孔11c和第二导向通孔12c具有较长的孔径,因而,便使得链传动的张紧具有较大的行程,从而可以准确且灵活地实现对链传动的张紧。
此外,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张紧组件3、第二张紧组件4以及从动链轮2三者结合为一体,从而大大地节省了安装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均构造为中空结构;
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部,所述从动链轮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以及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内的第一张紧组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臂内的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均能使所述从动链轮朝远离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链轮包括中心轮轴,所述中心轮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部,所述中心轮轴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部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一导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右侧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左侧的第三紧固件和第一防松件,其中,
所述第一防松件紧邻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左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旋松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紧以及所述第三紧固件,并拧紧所述第一防松件,以促使所述从动链轮朝远离所述主动链轮的方 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部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并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二导向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的右侧的第四紧固件和第五紧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均位于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的左侧的第六紧固件和第二防松件,其中,
所述第二防松件紧邻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的左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松件拧紧的圈数与所述第一防松件拧紧的圈数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侧壁上构造有供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进行运动的第一导向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侧壁上构造有供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进行运动的第二导向通孔,所述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呈对称式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套设有能防止所述中心轮轴朝靠近所述主动链轮的方向运动的第一限位挡环。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轮轴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套设有能防止所述中心轮轴沿轴向进行左右运动的第二限位挡环。
CN201620751712.1U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Active CN205824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1712.1U CN205824072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1712.1U CN205824072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4072U true CN205824072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1712.1U Active CN205824072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40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8864A (zh) * 2016-12-23 2017-05-10 广东成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拉头从动车架
CN108547921A (zh) * 2018-07-10 2018-09-18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张紧装置
CN110171497A (zh) * 2019-06-22 2019-08-27 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 履带组件及履带式机器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8864A (zh) * 2016-12-23 2017-05-10 广东成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拉头从动车架
CN108547921A (zh) * 2018-07-10 2018-09-18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张紧装置
CN110171497A (zh) * 2019-06-22 2019-08-27 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 履带组件及履带式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4072U (zh) 一种用于链轮的张紧装置
CN102923582B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
CN2060361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塑料链节
CN106337910A (zh) 一种横移式停车设备链传动张紧装置
CN102878396A (zh) 工程机械转台和工程机械
CN205383230U (zh) 一种fse赛车驱动用螺杆式链条张紧调节机构
CN208932307U (zh) 输送带驱动齿轮
CN101881145B (zh) 塔架式组合传动数控抽油机
CN205064490U (zh) 一种新型铝角码
CN201832990U (zh) 一种改进的筒型鱼雷罐车链轮张紧结构
CN204676262U (zh) 适合碳纤维缝纫的缝纫机改进机构
CN208764257U (zh) 一种提升围包角的机构和链条传动机构
CN102311055B (zh) 塔式起重机及其下支座组件
CN208932255U (zh) 爬坡输送设备
CN202670608U (zh) 一种托盘连杆组件的连接改良结构
CN202848912U (zh) 门式起重机
CN203034369U (zh) 一种过桥电缆伸缩补偿装置
CN208457133U (zh) 一种链条张紧装置
CN202108931U (zh) 一种加强型重载弯板滚子链
CN206251633U (zh) 一种采棉机摘锭座管组件
CN207047480U (zh) 一种圆筒工艺品编织机
CN206458709U (zh) 齿形垫片及其含有该垫片的工位安装组件
CN105019456A (zh) 综合打桩机的打桩架体
CN205633896U (zh) 自动喷涂线用链条
CN205715491U (zh) 悬挂组合轨道链轮及链轮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07 Lama Temple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fting and conveying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Lama Temple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