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2120U -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2120U
CN205822120U CN201620790162.4U CN201620790162U CN205822120U CN 205822120 U CN205822120 U CN 205822120U CN 201620790162 U CN201620790162 U CN 201620790162U CN 205822120 U CN205822120 U CN 205822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losure device
biomembrane
soft enclosure
water
fl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901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威震
渠建国
陈永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he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ihe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ihe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ihe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901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2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2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2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漂浮机构、生物膜和拦截网,所述漂浮机构包括浮球,所述生物膜包括载体和附着于所述载体上的微生物,所述载体上端与所述浮球连接,下端与所述拦截网连接。所述漂浮机构用于承托整个装置的重量,使整个围隔装置悬浮于水中;由于生物膜本身网孔较小,编织较密,可以拦截微小的浮游动物和藻类,同时,附着在生物膜上的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吸收水体内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拦截网则用于拦截鱼类、水生植物等进入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即可以有效地隔离藻类、浮游动植物等,又避免了采用不透水性材料,可保证必要的水体交换,增加装置抵抗水流冲击能力。

Description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态修复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在修复区域内的各功能分区之间以及修复区域与相邻水体间,往往需要围隔装置,用于拦截水面漂浮物和藻类,并防止野杂鱼进入修复系统或是防止修复区生物进入自然水体等。其中,软围隔以其材料价格低廉、便于安装、整修与维护以及景观性较好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软围隔一般采用弹性薄膜或有机玻璃等不透水材料或者是尼龙网状材料,不透水材料容易被风浪破坏;而尼龙网材料又对藻类、浮游动植物等隔离效果不理想,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围隔幔内壁会粘附大量浮游藻类等污浊物,严重影响其透光性,只能通过人工清洗或更换的方法解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既能够有效地拦截鱼类、水生植物、浮游动植物以及藻类,又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够防止被风浪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漂浮机构、生物膜和拦截网,所述漂浮机构包括浮球,所述生物膜包括载体和附着于所述载体上的微生物,所述载体上端与所述浮球连接,下端与所述拦截网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使该软围隔装置下沉的负重结构,所述负重结构设于所述拦截网的底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重结构包括笼体和设于所述笼体内的填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为石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膜和所述拦截网的高度总和与水深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使该软围隔装置固定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依次穿过所述漂浮机构、所述生物膜、所述拦截网和所述负重结构,所述固定支架设有伸出所述漂浮机构的操作段和伸出所述负重结构的固定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机构还包括漂浮带,所述浮球固定于所述漂浮带上,所述浮球通过所述漂浮带与所述载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漂浮带上的景观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拦截网为尼龙网。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漂浮机构、生物膜和拦截网,其中,漂浮机构用于承托整个装置的重量,使整个围隔装置悬浮于水中,并保持围隔装置上端露出水面;生物膜设于围隔装置的上侧,由于生物膜本身网孔较小,编织较密,可以拦截微小的浮游动物和藻类,同时,附着在生物膜上的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吸收水体内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拦截网则用于拦截鱼类、水生植物等进入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即可以有效地隔离藻类、浮游动植物等,又避免了采用不透水性材料,可保证必要的水体交换,增加装置抵抗水流冲击能力,有效地延长了围隔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负重结构,负重结构通过自身的重量,使得整个围隔装置下沉,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生物膜和所述拦截网的高度总和与水深相适应,使得负重结构沉于水底。本实用新型通过浮球的浮力使装置上端漂浮在水面,再通过负重结构使得装置下端沉于水底,整个装置将水阻隔,实现水面漂浮物与藻类,水下鱼类、水生植物的拦截。
所述负重结构包括笼体和设于所述笼体内的填料,所述负重结构结构简单有效,易于制作实现。所述填料为石块,取材方便,制作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用于插入陆地、岸边或者水中,使得围隔装置稳定牢固地固定,保护围隔不被风浪破坏。
所述漂浮机构还包括漂浮带,漂浮带用于拦截水面以上的漂浮物和藻类等。所述漂浮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漂浮带上的景观灯,景观灯用于景观修饰和辅助夜间标示。
所述拦截网为尼龙网,充分利用已有结构,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作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漂浮机构,110、漂浮带,120、浮球,130、景观灯,200、生物膜,300、拦截网,400、负重结构,410、笼体,420、填料,500、固定支架,510、固定段,520、操作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漂浮机构100、生物膜200和拦截网300。所述漂浮机构100包括浮球120,浮球120规格、形状以及大小可根据实际应用的水域面积改变。所述生物膜200包括载体和附着于所述载体上的微生物,所述载体为碳纤维、碳纤维毡、石墨烯、石墨烯水凝胶、壳聚糖和接枝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拦截网300优选为尼龙网。所述载体上端与所述浮球120连接,下端与所述拦截网300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浮机构100通过浮球120的漂浮来承托整个装置的重量,使整个围隔装置悬浮于水中,并保持围隔装置上端露出水面;生物膜200设于围隔装置的上侧,由于生物膜200本身网孔较小,编织较密,可以拦截微小的浮游动物和藻类,同时,附着在生物膜200上的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可以吸收水体内微生物进行分解,吸收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拦截网300则用于拦截鱼类、水生植物等进入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即可以有效地隔离藻类、浮游动植物等,又避免了采用不透水性材料,可保证必要的水体交换,增加装置抵抗水流冲击能力,有效地延长了围隔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
具体地,所述漂浮机构100还包括漂浮带110,所述浮球120固定于所述漂浮带110上,所述浮球120通过所述漂浮带110与所述生物膜200的载体连接。漂浮带110用于拦截水面以上的漂浮物和藻类等。所述漂浮机构100还包括设于所述漂浮带110上的景观灯130,景观灯130用于景观修饰和辅助夜间标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使该软围隔装置下沉的负重结构400,所述负重结构400设于所述拦截网300的底下。具体地,所述负重结构400包括笼体410和设于所述笼体410内的填料420,所述填料420优选为石块。通过设计所述生物膜200和所述拦截网300的高度总和与水深相适应,使得负重结构400沉于水底,同时再通过浮球120的浮力使装置上端漂浮于水面,用以建立相对封闭、独立的水生生态系统,整个装置将水阻隔,实现水面漂浮物与藻类,水下鱼类、水生植物的拦截。在本实施例中,生物膜200和拦截网300的各自的围隔深度、编织疏密参数以及设置尺寸、是否裁纵向过水缝等均根据水流状况与围隔目标等而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使该软围隔装置固定的固定支架500,所述固定支架500依次穿过所述漂浮机构100、所述生物膜200、所述拦截网300和所述负重结构400,所述固定支架500设有伸出所述漂浮机构100的操作段520和伸出所述负重结构400的固定段510。固定段510用于插入陆地、岸边或者水中,使得围隔装置稳定牢固地固定,保护围隔不被风浪破坏。操作段520方便人手操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支架500插入水底内深度以及负重结构400设置参数等,主要是根据底泥情况和具体水力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体如下:将装置各部分连接,在笼体410内填装填料420(石块),之后安放于水体适当位置。生物膜200设于围隔装置的上侧,可以拦截微小的浮游动物和藻类,同时,附着在生物膜200可以净化水质;拦截网300(尼龙网)则用于拦截鱼类、水生植物等进入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还能保证适度的排水性能,完成相对封闭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的构建,并实现水面景观营造和水体水质净化。本实用新型实施后,附着在生物膜200上的浮游生物等可自行脱落,要求的维护强度小,节省人力物力。本实用新型整套围隔装置通过多项技术的融合,达到了灵活控制水中生物拦截的功能,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透水性能,适用于多种形式的水体的治理修复过程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漂浮机构、生物膜和拦截网,所述漂浮机构包括浮球,所述生物膜包括载体和附着于所述载体上的微生物,所述载体上端与所述浮球连接,下端与所述拦截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该软围隔装置下沉的负重结构,所述负重结构设于所述拦截网的底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结构包括笼体和设于所述笼体内的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石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和所述拦截网的高度总和与水深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该软围隔装置固定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依次穿过所述漂浮机构、所述生物膜、所述拦截网和所述负重结构,所述固定支架设有伸出所述漂浮机构的操作段和伸出所述负重结构的固定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机构还包括漂浮带,所述浮球固定于所述漂浮带上,所述浮球通过所述漂浮带与所述载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漂浮带上的景观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软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为尼龙网。
CN201620790162.4U 2016-07-25 2016-07-25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Active CN205822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0162.4U CN205822120U (zh) 2016-07-25 2016-07-25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0162.4U CN205822120U (zh) 2016-07-25 2016-07-25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2120U true CN205822120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90162.4U Active CN205822120U (zh) 2016-07-25 2016-07-25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2120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8458A (zh) * 2017-01-20 2017-05-10 广州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治理系统
CN106830367A (zh) * 2017-03-21 2017-06-13 上海同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内雨水和/或污水排放处理的净化设施
CN106976982A (zh) * 2017-04-05 2017-07-25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河道排污口的浮动式临时原位净化装置
CN106988274A (zh) * 2017-04-25 2017-07-28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取水明渠口拦污装置
CN107089689A (zh) * 2017-05-25 2017-08-25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水体原位反应模拟装置
CN107720940A (zh) * 2017-12-08 2018-02-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净化装置
CN108193655A (zh) * 2017-12-29 2018-06-22 南京林业大学 针对湖泊水域用的外来水生植物沉浮式栅格防护栏
CN110359436A (zh) * 2019-07-15 2019-10-22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拦截装置
CN113832935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一种海上垃圾拦截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8458A (zh) * 2017-01-20 2017-05-10 广州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治理系统
CN106830367A (zh) * 2017-03-21 2017-06-13 上海同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内雨水和/或污水排放处理的净化设施
CN106976982A (zh) * 2017-04-05 2017-07-25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河道排污口的浮动式临时原位净化装置
CN106988274A (zh) * 2017-04-25 2017-07-28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取水明渠口拦污装置
CN106988274B (zh) * 2017-04-25 2019-01-25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取水明渠口拦污装置
CN107089689A (zh) * 2017-05-25 2017-08-25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水体原位反应模拟装置
CN107720940A (zh) * 2017-12-08 2018-02-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净化装置
CN108193655A (zh) * 2017-12-29 2018-06-22 南京林业大学 针对湖泊水域用的外来水生植物沉浮式栅格防护栏
CN110359436A (zh) * 2019-07-15 2019-10-22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拦截装置
CN113832935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一种海上垃圾拦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2120U (zh) 多功能软围隔装置
US11230483B2 (en) Method for systematically controlling rapid proliferation of cyanobacteria cells in lakes in spring
CN105191691B (zh) 一种深度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盘
CN201694895U (zh) 一种立体耦合净化水体的装置
CN103382056B (zh) 一种沉水植物快速建群装置
CN104032706A (zh) 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
CN107646749B (zh) 乌贼增殖放流装置
CN104803557B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108203971A (zh) 一种智能围隔挡藻系统
CN203683234U (zh) 沉水植物模块化生长床
CN103663708A (zh) 一种富营养化大型湖库生态敏感区蓝藻水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20216417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ed光源的水环境生态修复净化装置
CN203021359U (zh) 一种流动水体内漂浮植物的种植装置
CN210065312U (zh) 一种带生物填料柱的生态浮床
CN107473394A (zh) 一种半封闭性海域的生态净化装置与使用方法
KR100825917B1 (ko) 수상 생태 체험 및 수상 레저 공원
CN204474417U (zh) 一种人工水草
CN105961256A (zh) 一种基于柔性受力系的组合式深水网箱及其作业方法
KR100705230B1 (ko) 어족보호용 부유식 어류산란서식 장치
CN204529619U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205088656U (zh) 用于河道的拦截构筑物
CN201319770Y (zh) 植物水面栽培器
CN204198496U (zh) 一种水生植物栽培浮床
CN114772666B (zh)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KR101657290B1 (ko) 양식장 오염 방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