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4853U -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4853U
CN205814853U CN201620542720.5U CN201620542720U CN205814853U CN 205814853 U CN205814853 U CN 205814853U CN 201620542720 U CN201620542720 U CN 201620542720U CN 205814853 U CN205814853 U CN 205814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estive system
bottle
feeds back
dispoable medical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27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莉
刘玉娣
白春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05427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4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4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4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包括瓶盖(1)和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口部设有一圈凸起,所述瓶盖(1)扣于瓶口上,所述瓶身包括由上到下第一瓶身(2)、第二瓶身(3)、第三瓶身(4),所述第一瓶身(2)和第二瓶身(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3)和第三瓶身(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3)上下侧截面面积相同,所述第二瓶身(3)内设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呈圆锥形,所述第三瓶身(4)的底部设有挂环(6),所述挂环(6)设于第三瓶身(4)的底部的凹陷区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背景技术
胆道梗阻、肠瘘是腹部外科中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了使患者尽早康复,临床上往往需要进行消化液回输。消化液包括:胃液、肠液、胆汁等,回输就是将患者体内流出的各种消化液收集在无菌容器内,经处理后再经空肠造瘘管回输入患者的肠道,以恢复消化液的胃肠循环及胆盐的肝肠循环,从而减少水、电解质和消化酶的丢失、紊乱及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没有专门的消化液回输容器,护士在操作时将使用过的玻璃盐水瓶作为回输容器,不但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达不到严格无菌的要求,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包括瓶盖和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口部设有一圈凸起,所述瓶盖扣于瓶口上,所述瓶身包括由上到下的第一瓶身、第二瓶身、第三瓶身,所述第一瓶身和第二瓶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和第三瓶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上下侧截面面积相同,因此,第一瓶身和第三瓶身之间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呈圆锥形,所述第三瓶身的底部设有挂环,所述挂环设于第三瓶身的底部的凹陷区内,所述挂环一侧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三瓶身的底部,所述挂环另一侧可围绕转轴90°翻转。
作为优选,所述瓶身采用透明塑料,便于观察滤出消化液的色、量,满足临床要求,且省时、省力、减耗;所述瓶盖为橡胶材料,能紧密地箍紧口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瓶身下部的螺纹处设有橡胶垫片,在回输瓶倒置输注时增加瓶体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瓶身设有瓶口,所述瓶口直径2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瓶身表面设有刻度线,便于计量。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瓶身一分为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组合方式,锥形的过滤网可以避免过滤时消化液的飞溅,并增大过滤面积;挂环平时嵌于瓶底,回输翻转出来挂于挂钩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输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到图3所示可知,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包括瓶盖1和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口部设有一圈凸起,所述瓶盖1扣于瓶口上,所述瓶身包括由上到下的第一瓶身2、第二瓶身3、第三瓶身4,所述第一瓶身2和第二瓶身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3和第三瓶身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3上下侧截面面积相同,因此,第一瓶身2和第三瓶身4之间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3内设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呈圆锥形,所述第三瓶身4的底部设有挂环6,所述挂环6设于第三瓶身4的底部的凹陷区内,所述挂环6一侧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三瓶身4的底部,所述挂环6另一侧可围绕转轴90°翻转。
由图1到图3所示可知,所述瓶身采用透明塑料,便于观察滤出消化液的色、量,满足临床要求,且省时、省力、减耗;所述瓶盖为橡胶材料,能紧密地箍紧口部。
由图2所示可知,所述第一瓶身2下部的螺纹处设有橡胶垫片7,在回输瓶倒置输注时增加瓶体密封性。
由图2所示可知,所述第一瓶身2设有瓶口,所述瓶口直径2厘米。
由图1到图3所示可知,所述第三瓶身4表面设有刻度线,便于计量。
当消化液回输时,护士打开一次性消化液回输容器的外包装,取出无菌容器,旋开并取下第一瓶身2,暴露过滤网5,用带有过滤网5的瓶体直接收集消化液,消化液经过过滤后进入第三瓶身4,护士旋下第二瓶身3连带过滤网5一并弃去,将第一瓶身2和第三瓶身4旋紧,防止漏液,取出挂环6,将瓶体倒置挂于挂钩上,将输液器直接插入橡胶瓶盖输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包括瓶盖(1)和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口部设有一圈凸起,所述瓶盖(1)扣于瓶口上,所述瓶身包括由上到下的第一瓶身(2)、第二瓶身(3)和第三瓶身(4),所述第一瓶身(2)和第二瓶身(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3)和第三瓶身(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瓶身(3)上下侧截面面积相同,所述第二瓶身(3)内设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呈圆锥形,所述第三瓶身(4)的底部设有挂环(6),所述挂环(6)设于第三瓶身(4)的底部的凹陷区内,所述挂环(6)一侧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三瓶身(4)的底部,所述挂环(6)另一侧可围绕转轴90°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采用透明塑料,所述瓶盖为橡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身(2)下部的螺纹处设有橡胶垫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身(2)设有瓶口,所述瓶口直径2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瓶身(4)表面设有刻度线。
CN201620542720.5U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Active CN205814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2720.5U CN205814853U (zh)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2720.5U CN205814853U (zh)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4853U true CN205814853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2720.5U Active CN205814853U (zh) 2016-06-03 2016-06-03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4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7089A (zh) * 2017-10-09 2018-01-05 江苏中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7089A (zh) * 2017-10-09 2018-01-05 江苏中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5706B (zh) 妇产科清洗装置
CN106902402A (zh) 一种自动输血器
CN106938084A (zh) 一种输液连接器及设有该输液连接器的输液管路和输液器
CN206651996U (zh) 一种输液容器
CN205814853U (zh) 一种一次性医用消化液回输瓶
CN203970784U (zh) 一种心内科进食护理装置
CN204684289U (zh) 肠外瘘伤口负压吸引装置
CN210749756U (zh) 一种具有肠液回输功能的造口袋
CN206167151U (zh) 用于病床护理的造口袋
KR20080003369U (ko) 젖병용 젖꼭지
CN215536703U (zh) 灌注器
CN209204115U (zh) 鼻饲防堵件和鼻肠管组件
CN208660010U (zh) 一种侧方排液防逆流引流袋
CN107596463B (zh) 一次性密闭式胆汁引流回输装置
CN208611572U (zh) 一种用于儿童病后护理用给药装置
CN105816933A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05460069U (zh) 一种密闭式过滤引流、回输系统
CN206261827U (zh) 一种枸橼酸钠输液瓶
CN2855442Y (zh) 鼻饲流质喂饭器
CN205796144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03749945U (zh) 一种输液器用自动止液装置
CN216456073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喂药装置
CN201551595U (zh) 一种心血管病人用进食饮药液装置
CN209019474U (zh) 一种胃肠辅助器
CN212997502U (zh) 一种柔性过滤式喂食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