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4637U -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4637U
CN205814637U CN201620167920.7U CN201620167920U CN205814637U CN 205814637 U CN205814637 U CN 205814637U CN 201620167920 U CN201620167920 U CN 201620167920U CN 205814637 U CN205814637 U CN 205814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upper cover
combined
pos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79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永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679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4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4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46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上套筒固定在外壳体内,具有中央导管的电磁组件设置在上套筒内,上盖及下端塞分别结合于上套筒二端部,在上盖中央设有一嵌设有上含油轴承的轴孔,下端塞以局部裸露在上套筒外并结合下含油轴承,具有伸入该中央导管内的连杆上依序设有细端、中段部及粗端,细端通过上含油轴承向外延伸并与上套帽结合,该上套帽与上盖之间设有上弹簧,粗端通过下含油轴承向外延伸并与冲击头结合,驱动柱以中央通孔套合迫紧在中段部,衔接筒衔接于下端塞,另有下套筒以一端结合在衔接筒,下套筒具有容纳前述冲击头的中央孔,传动柱以一端伸入该中央孔内与冲击头相抵触,夹具结合在传动柱远离冲击头的一端,夹具上设有与按摩头结合的组合端。

Description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加工组装便利、成本低廉且适用范围广泛的按摩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传统医药技术逐渐受世人重视,对人体穴位进行按摩而产生较佳的舒压、解痛效果已为世人所接受;而较普遍的是以手压方式按摩人体穴位,此种方式的按摩者需耗费较大的力量,不但较易疲累,也容易产生职业伤害;因此,利用小型易于持握的振动按摩器按压于人体穴位,可达到以较轻松的方式产生较佳的按摩效果。
如台湾公告第165292号「磁性震动按摩器」新型专利案所揭示的结构,其主要是由座体、震动体、马达、弹簧、座盖及电池盖所组成,当使用者手执上述座体,并以震动体前端的磁性圆珠对正身体任何部位,再施予适当压力,则可在无需拨动开关的情形下,令震动体内嵌置的震动马达接触由电池引至之导电片,而呈通路状态以令震动体产生迅速的震动,藉此而提供磁性以及震动的接触按摩效果,有效消除酸疼,促进血液循环。
另有如台湾公告第M341512号「磁能振动按摩器」新型专利案的结构,是由一磁能按摩棒、一振动按摩棒及一连接件组合构成;磁能按摩棒具有一中空状棒体,供置入内部多数彼此相迭的永久磁石,以及设置两端相对外露的导磁柱;振动按摩棒具有一中空状棒体对接组合一中空状棒帽,棒体及棒帽内部至少设置一电池,以及其电极电性连接一含有振动件的电动机;连接件具有一端套接空间及其开口,以套接磁能按摩棒其中一端及相对导磁柱,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振动按摩棒;从而使磁能按摩棒结合振动按摩棒进行电动振荡运作,以外露导磁柱按摩推拿人体各不同部位,进一步提高按摩推拿效果。
而台湾公告第M378770号「电热式温灸振动按摩器」新型专利案的结构,是在一外壳底部设置一灸盘,一电热装置包含一电热体及其电性连接有电源线,藉由电热体产生热量传导至灸盘;而外壳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设置一电性连接有电源线及其开关的振动马达,使振动马达振动外壳及灸盘,以温灸振动按摩推揉人体各不同部位,能够更有效刺激疏通筋络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酸痛,并且操作使用方便,提高温灸安全性。
上述各专利案所揭示的结构中,皆是藉由马达驱动一偏心轮转动,利用该偏心轮转动时所发生的重心变化,而可产生摇晃,并以此摇晃动作作用在人体表面,而可产生类似按压的按摩效果;然而,此种利用偏心轮转动时的摇晃动作,并无法达到深层的按压振动,致使其整体的按摩效果较差。
有鉴于常见的振动按摩器有上述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整体的组装及拆解皆极为便利,可有效降低装配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可依需要调整该按摩头的冲击振动频率及按压强度大小、及冲击的速度快慢,以因应不同的按摩需求,增加其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利用一依序具有三种不同粗细外径的连杆插入一驱动柱形成迫紧连结,且于该连杆二端部分别套设于上、下含油轴承中,藉以使该连杆得以保持一稳定的伸缩动作而不会有横向的摇晃情形。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电磁组件,是由线圈缠绕在一中央导管周侧所形成;一套筒组件,由一上套筒、一上盖及一下端塞组成,所述上套筒固定在外壳体内,在此上套筒内设有一容纳前述电磁组件之腔室,前述上盖、下端塞分别结合在所述上套筒二端部,在该上盖中央设有一轴孔,在该轴孔周侧嵌设有一上含油轴承,前述下端塞以局部裸露在上套筒之外,且该下端塞中央设有一通孔,此通孔内部嵌设有一下含油轴承;一驱动组件,由一连杆、一驱动柱、一上套帽及一冲击头所组成,所述连杆可伸入前述中央导管内,该连杆具有一中段部,在中段部二端分别延伸一较细的细端及一较粗的粗端,前述细端中段横设有多数结合孔,且该细端端部通过上含油轴承向上盖外延伸并与前述上套帽结合,在该上套帽与上盖之间设有一上弹簧,而前述粗端通过下含油轴承向下端塞外延伸并与冲击头结合,前述驱动柱设有一可套合在中段部并形成迫紧结合的中央通孔,此中央通孔中段横设有多数对外连通的销孔,利用多数销分别穿过销孔及连杆的结合孔,可使驱动柱与连杆形成结合;一传动组件,由一下套筒、一传动柱及一衔接筒组成,所述衔接筒结合在前述下端塞远离上盖一端,该下套筒是以一端结合在衔接筒且向外壳体外部延伸,此下套筒具有一容纳该冲击头的中央孔,所述传动柱以一端伸入前述中央孔内与冲击头相抵触,在前述下套筒与传动柱之间设有一下弹簧;一夹具,结合在前述传动柱远离冲击头的一端,在前述夹具上设有与按摩头结合的组合端。
依上述结构,所述腔室二端内周缘分别设有一上、下内螺纹,前述上盖在外周侧设有外螺纹,可螺合在上内螺纹形成结合,前述下端塞在中段外周侧设有中段外螺纹,可螺合在下内螺纹形成结合。
依上述结构,所述下端塞凸出于上套筒外的部位设有外螺纹,前述衔接筒内设有一内螺纹及一垫圈,该衔接筒的内螺纹一端螺合在该下端塞的外螺纹形成连结,前述下套筒设有一贯通的中央孔,此中央孔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环凸缘,前述下套筒远离该环凸缘的一端外周侧设有外螺纹,该下套筒的外螺纹可螺入前述衔接筒的内螺纹另一端,形成凸出于外壳体的衔接结构,并使垫圈束套在下套筒外周侧。
依上述结构,所述细端端部设有外螺纹,前述上套帽在一表侧中央设一凹部,该凹部内设有一凹螺孔,此凹螺孔可螺合在前述细端端部的外螺纹上,使前述上套帽结合在连杆的细端端部上。
依上述结构,所述衔接筒端部与外壳体内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止滑垫圈,前述夹具与下套筒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缓冲垫圈。
依上述结构,所述夹具与传动柱之间是以相对的凹螺孔与外螺纹相结合,且在夹具与传动柱之间设有相对应的贯孔及定位孔,供一定位销分别贯穿而形成定位,而前述夹具在组合端外周侧设有至少一O形环。
依上述结构,所述外壳体具有一易于持握的握把,在该握把上设有一可控制导通前述电磁组件电源的按压开关。
依上述结构,所述外壳体表面具有一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上设有可调整该电磁组件冲击量大小动作状态的按键。
依上述结构,所述腔室中段设有对外连通的多数散热槽隙。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剖面及其动作图(一);
图3-1是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的部份结构剖面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2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包括:电磁组件1、套筒组件2、驱动组件3、传动组件4及夹具5等部份;所述电磁组件1、套筒组件2、驱动组件3及局部传动组件4是设置在一外壳体6中,该电磁组件1是由线圈12缠绕在一中央导管11周侧所形成,此线圈12具有多数向外延伸的电源线121。
套筒组件2是由一上套筒21、一上盖22及一下端塞23组成,该上套筒21系固定于外壳体6内,在前述上套筒21内设有一贯通的腔室211,供容纳前述电磁组件1,此腔室211二端内周缘分别设有一上、下内螺纹213、214,此腔室211中段设有对外连通的多数散热槽隙212。
前述上盖22在外周侧设有外螺纹223,可供螺合在上内螺纹213形成结合,在该上盖22中央设有一轴孔221,此轴孔221一端周侧设有凹部222,前述凹部222内嵌设有一上含油轴承24。
前述下端塞23在中段外周侧设有中段外螺纹233,可供螺合在下内螺纹214形成结合,且使该下端塞23以局部裸露在上套筒21之外,在前述下端塞23中央设有一通孔231,此通孔231内部嵌设有一下含油轴承25,且前述下端塞23凸出于上套筒21之外的部位外周侧设有外螺纹232。
驱动组件3是由一连杆31、一驱动柱32、一上套帽33及一冲击头34所组成,所述连杆31可伸入前述中央导管11内,其具有一中段部311,该中段部311二端分别延伸一较细的细端312及一较粗的粗端313,前述细端312通过上含油轴承24向上盖22外延伸,且此一细端312端部设有外螺纹315,细端312中段横设有多数结合孔314,而前述粗端313通过下含油轴承25向下端塞23外延伸。
前述驱动柱32中央设有一中央通孔321,该中央通孔321可套合在连杆31外周侧并与中段部311形成迫紧结合,前述驱动柱32中段横设有多数销孔322,利用多数销323分别穿过销孔322、结合孔314,可使驱动柱32与连杆31形成结合。
前述上套帽33在一表侧中央凹设一凹部332,该凹部332内设有一凹螺孔331,此凹螺孔331可螺合在前述连杆31的外螺纹315上,使该上套帽33结合在前述连杆31的细端312端部,且在该上套帽33与上盖22之间设有一上弹簧333。
前述冲击头34在一表侧中央凹设一凹孔341,可供迫紧套合在连杆31的粗端313上。
传动组件4是由一下套筒41、一传动柱42及一衔接筒43组成,前述衔接筒43内设有一内螺纹431及一垫圈432,该下套筒41设有一贯通的中央孔411,在前述中央孔411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环凸缘413,另在下套筒41远离前述环凸缘413的一端外周侧设有外螺纹412,此外螺纹412可螺入前述衔接筒43的内螺纹431一端,以形成凸出在外壳体6的衔接结构,并使垫圈432束套在下套筒41外周侧,且在前述衔接筒43下端与外壳体6内表面之间设有一止滑垫圈45,而前述内螺纹431的另一端则可螺合在下端塞23的外螺纹232上形成衔接。
所述传动柱42是伸入前述中央孔411内,该传动柱42一端设有与前述冲击头34相抵触的顶平面421,该顶平面421外周缘设有一外凸缘,此外凸缘中段设有一环凹槽422,前述环凹槽422可供套合一O形环424,在前述外凸缘与环凸缘413之间设有一下弹簧44,前述传动柱42另一端设有一外螺纹423,在该外螺纹423上横设有一贯通的定位孔425。
夹具5在二对侧分别设有一凹螺孔51以及一组合端52,且在夹具5中段横设有一贯孔53连通于前述凹螺孔51,使该凹螺孔51螺合在传动柱42的外螺纹423,再以一定位销531穿过贯孔53嵌入前述定位孔425,使所述夹具5稳固地结合在前述传动柱42端部,且在该夹具5与下套筒41端部之间设有一缓冲垫圈46,而前述组合端52外周侧设有多数环槽521,供套合多数O形环522,使前述组合端52伸入欲组合的按摩头60上预设的孔洞时,利用该等O形环522产生迫紧止滑的效果,可有效防止前述按摩头60松脱的情形发生。
外壳体6具有一向外延伸且易于持握的握把62,在该握把62上设有一可控制导通该电磁组件1电源的按压开关621,所述外壳体6顶侧设有一控制面板61,该控制面板61上设有多数操作的按键611,供调整前述电磁组件1的冲击速度快慢及冲击量大小等动作状态。
请另参图2至图5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时,当前述按压开关621经由电源线121导通线圈12的电源,使所述电磁组件1得以驱动前述驱动柱32在中央导管11内直线往复滑移,并由前述驱动柱32经连杆31连动一冲击头34,该冲击头34推动前述传动柱42连动一夹具5产生振动;而在前述过程中,若前述驱动柱32在初始状态(即:未驱动夹具5向外滑移前),此时,前述上、下弹簧333、44是处于完全伸展的状态(如图3图、图3-1所示);若前述驱动柱32驱动夹具5向外滑移,则前述上、下弹簧333、44是处于压缩状态(如图4所示);藉此,利用所述电磁组件1的磁力作用于驱动柱32,配合该上、下弹簧333、44的压缩释放弹性,可使所述按摩头60在人体表面产生振动按压(如图5所示)的按摩效果,且前述上套帽33配合含油轴承24间的弹簧333,具有益增连杆31及驱动柱32在直线往复运动时的冲击缓冲效果,而前述设置在外壳体6对应的下套筒41、传动柱42之间的O形环424、止滑垫圈45、缓冲垫圈46,除了可使所述传动柱42受连杆31末端连结的冲击头34长期冲击时保持较不易磨损,避免因此致使整组结构失去直线往复作动的作用,且经由前述控制面板61上的按键611可调整所述按摩头60的振动频率及按压强度,来因应精准穴位不同的按摩需求。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确实具有简化组装、降低成本且提升适用场合及范围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请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请求范围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设置在一外壳体中,其至少包括:
一电磁组件,是由线圈缠绕在一中央导管周侧所形成;
一套筒组件,由一上套筒、一上盖及一下端塞组成,该上套筒固定在外壳体内,所述上套筒内设有一容纳前述电磁组件的腔室,所述上盖、下端塞分别结合在前述上套筒二端部,在上盖中央设有一轴孔,此轴孔周侧嵌设有一上含油轴承,前述下端塞以局部裸露在上套筒之外,前述下端塞中央设有一通孔,此通孔内部嵌设有一下含油轴承;
一驱动组件,由一连杆、一驱动柱、一上套帽及一冲击头所组成,所述连杆可伸入前述中央导管内,该连杆具有一中段部,在中段部二端分别延伸一较细的细端及一较粗的粗端,此细端中段横设有多数结合孔,且细端的端部通过上含油轴承向上盖外延伸并与上套帽结合,前述上套帽与上盖之间设有一上弹簧,而前述粗端通过下含油轴承向下端塞外延伸并与冲击头结合,所述驱动柱设有一可套合在中段部并形成迫紧结合的中央通孔,此中央通孔中段横设有多数对外连通的销孔,利用多数销分别穿过销孔及连杆的结合孔,可使驱动柱与连杆形成结合;
一传动组件,由一下套筒、一传动柱及一衔接筒组成,所述衔接筒结合在前述下端塞远离上盖的一端,前述下套筒是以一端结合在衔接筒且向外壳体外部延伸,该下套筒具有一容纳前述冲击头的中央孔,所述传动柱是以一端伸入前述中央孔内与冲击头相抵触,在前述下套筒与传动柱之间设有一下弹簧;
一夹具,结合在前述传动柱远离冲击头的一端,在该夹具上设有与按摩头结合的组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二端内周缘分别设有一上、下内螺纹,前述上盖在外周侧设有外螺纹,可螺合于 上内螺纹形成结合,前述下端塞在中段外周侧设有中段外螺纹,可螺合在下内螺纹形成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塞凸出于上套筒外的部位设有外螺纹,前述衔接筒内设有一内螺纹及一垫圈,该衔接筒的内螺纹一端螺合在此下端塞的外螺纹形成连结,前述下套筒设有一贯通的中央孔,在中央孔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环凸缘,所述下套筒远离前述环凸缘之一端外周侧设有外螺纹,该下套筒的外螺纹可螺入前述衔接筒的内螺纹另一端,形成一凸出于外壳体的衔接结构,并使垫圈束套在下套筒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端端部设有外螺纹,前述上套帽在一表侧中央设一凹部,在该凹部内设有一凹螺孔,此凹螺孔可螺合在前述细端端部的外螺纹上,使所述上套帽结合在前述连杆的细端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筒端部与外壳体内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止滑垫圈,前述夹具与下套筒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缓冲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与传动柱之间是以相对的凹螺孔与外螺纹相结合,且在夹具与传动柱之间设有相对应的贯孔及定位孔,以供一定位销分别贯穿而形成定位,而此夹具在组合端外周侧设有至少一O形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具有一易于持握的握把,在该握把上设有一可控制导通前述电磁组件电源的按压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 表面具有一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上设有可调整前述电磁组件冲击量大小动作状态的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中段设有对外连通的多数散热槽隙。
CN201620167920.7U 2016-03-04 2016-03-04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14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7920.7U CN205814637U (zh) 2016-03-04 2016-03-04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7920.7U CN205814637U (zh) 2016-03-04 2016-03-04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4637U true CN205814637U (zh) 2016-12-21

Family

ID=5814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792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14637U (zh) 2016-03-04 2016-03-04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46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6772A (zh) * 2018-10-25 2020-05-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波治疗仪
WO2020147223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东莞市西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手握式肌肉按摩器
CN114588006A (zh) * 2022-03-02 2022-06-07 上海交通大学 指压按摩的安全保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6772A (zh) * 2018-10-25 2020-05-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波治疗仪
WO2020147223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东莞市西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手握式肌肉按摩器
CN114588006A (zh) * 2022-03-02 2022-06-07 上海交通大学 指压按摩的安全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22390U (zh) 一种带usb接口的新型按摩枪
CN203598194U (zh) 按摩器改进结构
CN205814637U (zh)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TW201440753A (zh) 差頻式衝擊按摩裝置
US20210393475A1 (en) Massage device integrated with electrical pressing,tapping and vibration functions
CN201304066Y (zh) 一种可同时按摩人体颈部肌肉及肩部肌肉的按摩器机芯
CN204219356U (zh) 一种穴位按摩锤
KR200483633Y1 (ko) 지방 연소 마사지 허리띠 및 그 마사지 본체
CN211326712U (zh) 一种自动按摩器
CN203234979U (zh) 一种按摩机芯的结构
CN211610679U (zh) 一种减震平稳的筋膜枪
TWM524194U (zh) 按摩器衝擊改進結構
CN208809033U (zh) 按摩器
CN203447489U (zh) 可旋转式按摩器冲击结构
CN103948494B (zh) 按摩仪
CN202909097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
CN202288775U (zh) 一种新型脚趾电动按摩装置
CN2880054Y (zh) 有弹性连接按摩头的动力按摩器
CN203874070U (zh) 按摩仪
CN207855924U (zh) 往复式电动按摩器
CN214910275U (zh) 一种双头筋膜枪
CN211410091U (zh) 按摩枪
CN211095850U (zh) 按摩玩具
CN214910274U (zh) 一种高效传动的筋膜枪
CN205108303U (zh) 一种360度摇摆震动贝壳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