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1756U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11756U CN205811756U CN201620491656.2U CN201620491656U CN205811756U CN 205811756 U CN205811756 U CN 205811756U CN 201620491656 U CN201620491656 U CN 201620491656U CN 205811756 U CN205811756 U CN 2058117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driving
- holding tank
- driving lever
- to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包括拨环盖、离合结构、驱动电机、减速传动组件及刹车组件;减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齿、第一从动齿及与第一从动齿配合的第二主动齿,第一主动齿贯穿驱动电机的转子且与该转子相配合,第一主动齿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齿相配合,第一主动齿的另一端与刹车组件相配合,第二主动齿与离合结构相配合;拨环盖的中轴线与第一主动齿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拨环盖通过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能与离合结构相脱离或者相结合。本实用新型将驱动电机、刹车组件、减速传动组件及离合结构集成为一体,且可保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拨环盖同轴设置,具有结构紧凑、输出稳定、质量轻及体积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轮椅中,通常是由电机驱动从动齿转动,再由从动齿带动车轮使其进行转动以实现电动轮椅的前行或者后退。这种传动方式,虽能实现对车轮的驱动,但车轮总是与从动齿保持相连关系,这样,当停止电机驱动而采用手力推动轮椅时,电机磁钢的惯能作用会对车轮的转动产生较大的内部阻力,如此,使得手推工作费力费时。
目前,已有部分现有技术能解决上述问题,如专利号为“ 201520628985.2”,专利名称为“用于轮椅电机的传动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它公开了一种用于轮椅电机的传动结构,在该传动结构中,通过顶杆与滑动轴的配合,可使得滑动轴于输出轴内进行滑动并带动传动销发生移动,从而可实现从动齿与输出轴之间的配合与脱离,这样,可最终实现电机驱动与输出轴之间的相连与脱离。但是,该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顶杆与滑动轴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较低。在该传动结构中,顶杆与活动轴之间的配合是通过凸起与缺口之间的配合而实现,具体地,通过转动凸起而改变凸起与缺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达到移动滑动轴的目的。由于凸起设置于顶杆的端部,缺口设置于活动轴的端部,因此,通过此种端部与端部间的接触配合极易出现传动失效的问题,这样,则直接影响整个传动结构运行的稳定性。2、不能直观地观察传动结构的工作状态。该传动结构应用时,从外部并不能直观地了解顶杆与滑动轴之间的配合处于什么状态,这样极易导致离合的判断失误,进而会带来操作上的不便利、不人性化。3、滑动轴不易加工制造。在该传动结构中,为实现顶杆与滑动轴之间的配合,需在滑动轴的端部加工有缺口,同时,为了提高顶杆作用于滑动轴的灵敏性及稳定性,还需在该端部设置有与缺口错开的定位槽,且定位槽的高位处至缺口的低位处需沿滑动轴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而这些技术特征的结构需采用雕铣技术方可制得,这无疑会加大滑动轴加工制造的难度。4、整体结构体积大、质量重。由于顶杆与活动轴之间的配合所带来的轴向移动较大,因而,使得安装有该传动结构的轮椅电机体积及重量均较大,这样,使得在装卸及应用时均会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将驱动电机、刹车组件、减速传动组件及离合结构集成为一体,且可保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拨环盖同轴设置,具有结构紧凑、输出稳定、质量轻及体积小的优点。应用时,它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拨环盖与离合结构之间的连接与脱离进行快捷、稳定地切换,具有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包括拨环盖、离合结构、驱动电机、减速传动组件及刹车组件;
减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齿、第一从动齿及与第一从动齿配合的第二主动齿,第一主动齿贯穿驱动电机的转子且与该转子相配合,第一主动齿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齿相配合,第一主动齿的另一端与刹车组件相配合,第二主动齿与离合结构相配合;
拨环盖的中轴线与第一主动齿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拨环盖通过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能与离合结构相脱离或者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用于提供源动力,通过减速传动组件的动能传动传递给离合结构。其中,第一主动齿为一级主动齿,第一从动齿为一级从动齿,第二主动齿为二级主动齿,通过减速传动组件设置,可将驱动电机的动能稳定地传递给离合结构上。为实现减速传动组件的紧凑结构,第一主动齿一端的外壁与第一从动齿的外壁相啮合,第一从动齿套设于第二主动齿的一端上,且第二主动齿的该端与第一从动齿做同步转动,第二主动齿另一端的外壁与离合结构相啮合。通过刹车组件的设置,可对第一主动齿进行制动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能。拨环盖的中轴线与第一主动齿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样,可保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拨环盖的输出轴同轴设置,进而可提高本实用新型输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可将轮椅的车轮套设于与拨环盖相连的支撑结构上,这样,拨环盖则直接带动车轮做同步运动。当需启动驱动电机驱动拨环盖转动时,则作用于拨环盖,通过其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与离合结构相结合。在该状态下,启动驱动电机,则可通过它的转子作用于减速传动组件,再通过减速传动组件将动能传递给离合结构,最终传递给拨环盖。也即,当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主动齿转动时,则会带动拨环盖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进行转动以实现轮椅的移动。
当需要手力推动轮椅时,也即需用手力转动拨环盖时,则再次作用于拨环盖,通过其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与离合结构相脱离。在该状态下,拨环盖则与离合结构相互独立,也即拨环盖转动时并不会带动离合结构、减速传动组件及驱动电机一起进行转动。由于失去离合结构、减速传动组件及驱动电机所带来的内部阻力,因而,当手力推动轮椅时则较省时省力。
为便于实现车轮的安装,进一步地,还包括轮毂及中空设置的机壳,轮毂套设于机壳外,轮毂的一端与所述拨环盖的内端固连,轮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壳相连,轮毂、机壳及拨环盖共同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离合结构、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传动组件及所述刹车组件均设置于该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车轮安装在轮毂上。通过轴承的设置,可实现车毂与机壳之间保持彼此独立。
进一步地,还包括齿圈固定座,所述离合结构包括第二从动齿和拨杆;
所述拨环盖的内端面内设置有第一容纳槽,齿圈固定座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拨环盖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件,环形定位件作用于齿圈固定座的外壁,并使得拨环盖与齿圈固定座同轴设置且拨环盖可相对齿圈固定座转动;
齿圈固定座的内端面内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二从动齿位于第二容纳槽内,且第二从动齿的外壁与齿圈固定座的内壁相接触,第二从动齿与齿圈固定座同轴设置且第二从动齿可相对齿圈固定座转动,齿圈固定座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外壁且与第二容纳槽连通的通口,第二从动齿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第三容纳槽;
环形定位件上设置有沿拨环盖周向排列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拨杆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齿圈固定座上,齿圈固定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作用于拨杆的第一端,使得拨杆的该端总能与环形定位件相接触;
当拨杆的第一端置入第一定位槽内时,拨杆的第二端穿过通口置入第三容纳槽内,当拨杆的第一端置入第二定位槽内时,拨杆的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中,为取材便捷,弹性件可选用压缩弹簧。为提高弹性件支撑作用的稳定性,可将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拨杆的第一端和齿圈固定座的外壁相连。为实现拨杆的转动,可通过销贯穿拨杆的中部,并将销的两端安装在齿圈固定座上。由于第二从动齿在工作过程中与拨杆第二端的相对位置会处于不断变化中,为便于拨杆的第二端在该任意相对位置下都能置入第三容纳槽内,则将第三容纳槽设置有若干个且沿第二从动齿的外壁环形排列。通过环形定位件的设置,可避免拨环盖与齿圈固定座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齿圈固定座会发生位置偏移。
通过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设置,可便于实现对拨杆第一端位置的定位,这样,可锁定拨杆的该位置,避免拨杆第一端与环形定位件在配合时发生意外滑动。为实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对拨杆第二端的控制作用,第一定位槽与齿圈固定座外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第二定位槽与齿圈固定座外壁之间的距离,这样,才可通过转动部实现拨杆的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之间的离合状态。
当需启动驱动电机驱动拨环盖转动时,则先转动拨环盖,使得拨杆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定位槽内,由于拨杆的中部转动设置于齿圈固定座上,因此,当弹性件作用于拨杆位于第一定位槽时,拨杆的第二端则会穿过通口置入第三容纳槽内。拨杆的第一端通过置入第一定位槽内可与拨环盖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拨杆的第二端通过置入第三容纳槽内可与第二从动齿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在该状态下,启动驱动电机,则可通过它的转子作用于减速传动组件,再通过减速传动组件将动能传递给第二从动齿,拨环盖则通过拨杆的传动作用与第二从动齿保持同步运动的状态,也即,当第二从动齿转动时,则会带动拨环盖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进行转动以实现轮椅的移动。
当需要手力推动轮椅时,也即需用手力转动拨环盖时,则先小幅度转动拨环盖,使得拨杆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定位槽内,由于拨杆的中部转动设置于齿圈固定座上,因此,当弹性件作用于拨杆位于第二定位槽时,拨杆的第二端则会朝远离第三容纳槽的方向移动,直至拨杆的该端与第三容纳槽相分离。在该状态下,由于失去拨杆的传动作用,拨环盖则与第二从动齿相互独立,也即,拨环盖转动时并不会带动第二从动齿同步转动,亦不会带动与第二从动齿啮合的减速传动组件、驱动电机及刹车组件一起进行转动。由于失去离合结构、减速传动组件及驱动电机所带来的内部阻力,因而,当手力推动轮椅时则较省时省力。
现有技术中,滑动轴不仅需设置缺口与凸起相配合,而且还需通过缺口与凸起的配合来实现滑动轴的轴向移动,这样,在运行中,滑动轴与顶杆间极易出现打滑及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摒弃了“端部与端部”的配合方式,而是采用“环面与环面”的配合方式来实现拨杆与第二从动齿之间的离合动作,通过此种配合方式,不仅可大大提高拨杆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还可优化结构、缩小体积、减轻质量,这样,可大大提高该结构应用时的便利性。另外,环形定位件通过一般的锻造即可加工制得。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拨环盖即可实现拨杆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之间的离合,从而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拨环盖与第二从动齿之间的连接与分离状态进行快捷、稳定地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定位件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区域沿所述拨环盖径向的宽度朝着第二定位槽的方向递增。如此,可通过环形定位件逐步作用于拨杆的第一端使其压缩弹性件,而拨杆的第二端则逐步脱离第三容纳槽,这样,则可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该设置可便于拨杆的第一端在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来回切换。
为便于实现拨杆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之间的置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拨杆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三容纳槽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可置入所述第三容纳槽内的置入钩。
为优化结构,提高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齿圈固定座的外壁上环向设置有第四容纳槽;所述环形定位件上设置有可置入第四容纳槽内且可与第四容纳槽转动配合的定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容纳槽可提供给拨杆转动的活动区域。应用时,通过第四容纳槽与定位凸起的置入配合,可防止拨环盖在转动时与齿圈固定座相脱离。为便于实现弹性件的安装,可在第四容纳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为提高拨杆第一端与环形定位件之间配合的灵活性及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拨杆的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环形定位件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于靠近所述环形定位件的端面呈弧面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底面均与凸起的弧面相适应。凸起可便于置入第一定位槽或者第二定位槽内,并与之形成更稳定的凹凸配合。弧面的设置,可减小拨杆第一端与环形定位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亦可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
为降低重量,提高产品的轻便性,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定位件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
为便于从拨环盖的外端面即可观察出拨杆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之间的离合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齿圈固定座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提示标识;所述拨环盖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提示标识相对应的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当转动拨环盖,直至提示标识与观察窗对应时,也即,直接可通过观察窗观察到提示标识时,则表示拨杆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定位槽内,也即,表示拨杆的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处于结合状态,这时,拨环盖则与第二从动齿保持连接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驱动电机、刹车组件、减速传动组件及离合结构集成为一体,且可保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拨环盖同轴设置,具有结构紧凑、输出稳定、质量轻及体积小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拨环盖即可实现拨杆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之间的接触与脱离,可见,通过转动拨环盖即可对拨环盖与离合结构之间的连接与脱离进行快捷、稳定地切换,具有操作简便、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摒弃了“端部与端部”的配合方式,而是采用“环面与环面”的配合方式来实现拨杆与第二从动齿之间的离合动作,通过此种配合方式,不仅可大大提高拨杆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还可优化结构、缩小体积、减轻质量,这样,可大大提高该结构应用时的便利性。
4、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作用于拨杆转动的环形定位件设置于拨环盖的内壁上,它通过锻造即可加工制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中拨环盖和离合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中拨环盖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中齿圈固定座和拨杆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中齿圈固定座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中齿圈固定座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中拨杆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齿圈固定座,11、第二容纳槽,12、通口,13、提示标识,14、第四容纳槽,15、安装槽,2、第二从动齿,21、第三容纳槽,3、拨杆,31、置入钩,32、凸起,33、销,4、拨环盖,41、第一容纳槽,42、第一定位槽,43、第二定位槽,44、环形定位件,45、缺口,46、观察窗,47、定位凸起,5、弹性件,6、驱动电机,7、减速传动组件,71、第一主动齿,72、第一从动齿,73、第二主动齿,8、刹车组件,9、轮毂,10、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包括拨环盖4、离合结构、驱动电机6、减速传动组件7及刹车组件8;
减速传动组件7包括第一主动齿71、第一从动齿72及与第一从动齿72配合的第二主动齿73,第一主动齿71贯穿驱动电机6的转子且与该转子相配合,第一主动齿71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齿72相配合,第一主动齿71的另一端与刹车组件8相配合,第二主动齿73与离合结构相配合;
拨环盖4的中轴线与第一主动齿7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拨环盖4通过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4能与离合结构相脱离或者相结合。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用于提供源动力,通过减速传动组件7的动能传动传递给离合结构。其中,第一主动齿71为一级主动齿,第一从动齿72为一级从动齿,第二主动齿73为二级主动齿,通过减速传动组件7设置,可将驱动电机6的动能稳定地传递给离合结构上。为实现减速传动组件7的紧凑结构,第一主动齿71一端的外壁与第一从动齿72的外壁相啮合,第一从动齿72套设于第二主动齿73的一端上,且第二主动齿73的该端与第一从动齿72做同步转动,第二主动齿73另一端的外壁与离合结构相啮合。通过刹车组件8的设置,可对第一主动齿71进行制动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能。拨环盖4的中轴线与第一主动齿7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样,可保证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拨环盖4的输出轴同轴设置,进而可提高本实用新型输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实施例应用时,可将轮椅的车轮套设于与拨环盖4相连的支撑结构上,这样,拨环盖4则直接带动车轮做同步运动。当需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拨环盖4转动时,则作用于拨环盖4,通过其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4与离合结构相结合。在该状态下,启动驱动电机6,则可通过它的转子作用于减速传动组件7,再通过减速传动组件7将动能传递给离合结构,最终传递给拨环盖4。也即,当驱动电机6驱动第一主动齿71转动时,则会带动拨环盖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进行转动以实现轮椅的移动。
当需要手力推动轮椅时,也即需用手力转动拨环盖4时,则再次作用于拨环盖4,通过其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4与离合结构相脱离。在该状态下,拨环盖4则与离合结构相互独立,也即拨环盖4转动时并不会带动离合结构、减速传动组件7及驱动电机6一起进行转动。由于失去离合结构、减速传动组件7及驱动电机6所带来的内部阻力,因而,当手力推动轮椅时则较省时省力。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还包括轮毂9及中空设置的机壳10,轮毂9套设于机壳10外,轮毂9的一端与所述拨环盖4的内端固连,轮毂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壳10相连,轮毂9、机壳10及拨环盖4共同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离合结构、所述驱动电机6、所述减速传动组件7及所述刹车组件8均设置于该容纳腔内。本实施例应用时,车轮安装在轮毂9上。通过轴承的设置,可实现车毂9与机壳10之间保持彼此独立。
实施例3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还包括齿圈固定座1,所述离合结构包括第二从动齿2和拨杆3;
所述拨环盖4的内端面内设置有第一容纳槽41,齿圈固定座1位于第一容纳槽41内,拨环盖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件44,环形定位件44作用于齿圈固定座1的外壁,并使得拨环盖4与齿圈固定座1同轴设置且拨环盖4可相对齿圈固定座1转动;
齿圈固定座1的内端面内设置有第二容纳槽11,第二从动齿2位于第二容纳槽11内,且第二从动齿2的外壁与齿圈固定座1的内壁相接触,第二从动齿2与齿圈固定座1同轴设置且第二从动齿2可相对齿圈固定座1转动,齿圈固定座1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外壁且与第二容纳槽11连通的通口12,第二从动齿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第三容纳槽21;
环形定位件44上设置有沿拨环盖4周向排列的第一定位槽42和第二定位槽43,拨杆3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齿圈固定座1上,齿圈固定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作用于拨杆3的第一端,使得拨杆3的该端总能与环形定位件44相接触;
当拨杆3的第一端置入第一定位槽42内时,拨杆3的第二端穿过通口12置入第三容纳槽21内,当拨杆3的第一端置入第二定位槽43内时,拨杆3的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21相脱离。
本实施例中,为取材便捷,弹性件5可选用压缩弹簧。为提高弹性件5支撑作用的稳定性,可将弹性件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拨杆3的第一端和齿圈固定座1的外壁相连。为实现拨杆3的转动,可通过销33贯穿拨杆3的中部,并将销22的两端安装在齿圈固定座1上。由于第二从动齿2在工作过程中与拨杆3第二端的相对位置会处于不断变化中,为便于拨杆3的第二端在该任意相对位置下都能置入第三容纳槽21内,则将第三容纳槽21设置有若干个且沿第二从动齿2的外壁环形排列。通过环形定位件44的设置,可避免拨环盖4与齿圈固定座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齿圈固定座1会发生位置偏移。
通过第一定位槽42和第二定位槽43的设置,可便于实现对拨杆3第一端位置的定位,这样,可锁定拨杆3的该位置,避免拨杆3第一端与环形定位件44在配合时发生意外滑动。为实现第一定位槽42和第二定位槽43对拨杆3第二端的控制作用,第一定位槽42与齿圈固定座1外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第二定位槽43与齿圈固定座1外壁之间的距离,这样,才可通过转动部实现拨杆3的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21之间的离合状态。
当需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拨环盖4转动时,则先转动拨环盖4,使得拨杆3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定位槽42内,由于拨杆3的中部转动设置于齿圈固定座1上,因此,当弹性件5作用于拨杆3位于第一定位槽42时,拨杆3的第二端则会穿过通口12置入第三容纳槽21内。拨杆3的第一端通过置入第一定位槽42内可与拨环盖4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拨杆3的第二端通过置入第三容纳槽21内可与第二从动齿2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在该状态下,启动驱动电机6,则可通过它的转子作用于减速传动组件7,再通过减速传动组件7将动能传递给第二从动齿2,拨环盖4则通过拨杆3的传动作用与第二从动齿2保持同步运动的状态,也即,当第二从动齿2转动时,则会带动拨环盖4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进行转动以实现轮椅的移动。
当需要手力推动轮椅时,也即需用手力转动拨环盖4时,则先小幅度转动拨环盖4,使得拨杆3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定位槽43内,由于拨杆3的中部转动设置于齿圈固定座1上,因此,当弹性件5作用于拨杆3位于第二定位槽43时,拨杆3的第二端则会朝远离第三容纳槽21的方向移动,直至拨杆3的该端与第三容纳槽21相分离。在该状态下,由于失去拨杆3的传动作用,拨环盖4则与第二从动齿2相互独立,也即,拨环盖4转动时并不会带动第二从动齿2同步转动,亦不会带动与第二从动齿2啮合的减速传动组件7、驱动电机6及刹车组件8一起进行转动。由于失去离合结构、减速传动组件7及驱动电机6及刹车组件8所带来的内部阻力,因而,当手力推动轮椅时则较省时省力。
现有技术中,滑动轴不仅需设置缺口与凸起相配合,而且还需通过缺口与凸起的配合来实现滑动轴的轴向移动,这样,在运行中,滑动轴与顶杆间极易出现打滑及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摒弃了“端部与端部”的配合方式,而是采用“环面与环面”的配合方式来实现拨杆3与第二从动齿2之间的离合动作,通过此种配合方式,不仅可大大提高拨杆3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还可优化结构、缩小体积、减轻质量,这样,可大大提高该结构应用时的便利性。另外,环形定位件44通过一般的锻造即可加工制得。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转动拨环盖4即可实现拨杆3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21之间的离合,从而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拨环盖4与第二从动齿2之间的连接与分离状态进行快捷、稳定地切换。
为降低重量,提高产品的轻便性,优选地,所述环形定位件44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4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定位件44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2与第二定位槽43之间区域沿所述拨环盖4径向的宽度朝着第二定位槽43的方向递增。如此,可通过环形定位件44逐步作用于拨杆3的第一端使其压缩弹性件5,而拨杆3的第二端则逐步脱离第三容纳槽21,这样,则可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该设置可便于拨杆3的第一端在第一定位槽42与第二定位槽43之间来回切换。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拨杆3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三容纳槽2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可置入所述第三容纳槽21内的置入钩31。这样,可便于实现拨杆3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21之间的置入配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齿圈固定座1的外壁上环向设置有第四容纳槽14,所述环形定位件44上设置有可置入第四容纳槽14内且可与第四容纳槽14转动配合的定位凸起47。本实施例应用时,通过第四容纳槽14与定位凸起47的置入配合,可防止拨环盖4在转动时与齿圈固定座1相脱离。为便于实现弹性件5的安装,可在第四容纳槽14的槽底面上设置有安装槽15,所述弹性件5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5内。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拨杆3的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环形定位件4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凸起32,该凸起32于靠近所述环形定位件44的端面呈弧面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42和所述第二定位槽43的槽底面均与凸起32的弧面相适应。凸起32可便于置入第一定位槽42或者第二定位槽43内,并与之形成更稳定的凹凸配合。弧面的设置,可减小拨杆3第一端与环形定位件44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亦可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齿圈固定座1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提示标识13;所述拨环盖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提示标识13相对应的观察窗46。这样,可便于从拨环盖4的外端面即可观察出拨杆3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21之间的离合状态。应用时,转动拨环盖4直至提示标识13与观察窗46对应时,也即,直接可通过观察窗46观察到提示标识13时,则表示拨杆3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定位槽43内,也即,表示拨杆3的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21处于结合状态,这时,这时,拨环盖4则与第二从动齿2保持连接关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环盖(4)、离合结构、驱动电机(6)、减速传动组件(7)及刹车组件(8);
减速传动组件(7)包括第一主动齿(71)、第一从动齿(72)及与第一从动齿(72)配合的第二主动齿(73),第一主动齿(71)贯穿驱动电机(6)的转子且与该转子相配合,第一主动齿(71)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齿(72)相配合,第一主动齿(71)的另一端与刹车组件(8)相配合,第二主动齿(73)与离合结构相配合;
拨环盖(4)的中轴线与第一主动齿(7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拨环盖(4)通过与离合结构的配合使得:拨环盖(4)能与离合结构相脱离或者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毂(9)及中空设置的机壳(10),轮毂(9)套设于机壳(10)外,轮毂(9)的一端与所述拨环盖(4)的内端固连,轮毂(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壳(10)相连,轮毂(9)、机壳(10)及拨环盖(4)共同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离合结构、所述驱动电机(6)、所述减速传动组件(7)及所述刹车组件(8)均设置于该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圈固定座(1),所述离合结构包括第二从动齿(2)和拨杆(3);
所述拨环盖(4)的内端面内设置有第一容纳槽(41),齿圈固定座(1)位于第一容纳槽(41)内,拨环盖(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件(44),环形定位件(44)作用于齿圈固定座(1)的外壁,并使得拨环盖(4)与齿圈固定座(1)同轴设置且拨环盖(4)可相对齿圈固定座(1)转动;
齿圈固定座(1)的内端面内设置有第二容纳槽(11),第二从动齿(2)位于第二容纳槽(11)内,且第二从动齿(2)的外壁与齿圈固定座(1)的内壁相接触,第二从动齿(2)与齿圈固定座(1)同轴设置且第二从动齿(2)可相对齿圈固定座(1)转动,齿圈固定座(1)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外壁且与第二容纳槽(11)连通的通口(12),第二从动齿(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第三容纳槽(21);
环形定位件(44)上设置有沿拨环盖(4)周向排列的第一定位槽(42)和第二定位槽(43),拨杆(3)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齿圈固定座(1)上,齿圈固定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作用于拨杆(3)的第一端,使得拨杆(3)的该端总能与环形定位件(44)相接触;
当拨杆(3)的第一端置入第一定位槽(42)内时,拨杆(3)的第二端穿过通口(12)置入第三容纳槽(21)内,当拨杆(3)的第一端置入第二定位槽(43)内时,拨杆(3)的第二端与第三容纳槽(21)相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定位件(44)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2)与第二定位槽(43)之间区域沿所述拨环盖(4)径向的宽度朝着第二定位槽(43)的方向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三容纳槽(2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可置入所述第三容纳槽(21)内的置入钩(3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固定座(1)的外壁上环向设置有第四容纳槽(14);所述环形定位件(44)上设置有可置入第四容纳槽(14)内且可与第四容纳槽(14)转动配合的定位凸起(4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的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环形定位件(4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凸起(32),该凸起(32)于靠近所述环形定位件(44)的端面呈弧面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42)和所述第二定位槽(43)的槽底面均与凸起(32)的弧面相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定位件(44)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4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固定座(1)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提示标识(13);所述拨环盖(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提示标识(13)相对应的观察窗(4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91656.2U CN205811756U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91656.2U CN205811756U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11756U true CN205811756U (zh) | 2016-12-14 |
Family
ID=5749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91656.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11756U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117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6813A (zh) * | 2016-05-26 | 2016-08-24 | 重庆茂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
2016
- 2016-05-26 CN CN201620491656.2U patent/CN20581175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6813A (zh) * | 2016-05-26 | 2016-08-24 | 重庆茂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92549B1 (en) | Electric winch with braking device and clutch device | |
CN109962570B (zh) | 一种代步车电机 | |
US20170002499A1 (en) | Washing machine decelerating clutch and washing machine | |
CN202847937U (zh) | 三轮车的驻车制动装置 | |
CN205465623U (zh) | 管棒料双头同步切割机 | |
CN105225862A (zh) |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及其手动储能装置 | |
CN105896813A (zh)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
CN205811756U (zh) | 一种集成式轮椅减速电机 | |
CN205780419U (zh) | 新型端面嵌入式离合器及设有该离合器的轮椅电机 | |
CN210137245U (zh) | 一种代步车电机手动解除刹车装置 | |
CN203920481U (zh) | 用于汽车座椅的电动调角器 | |
CN204186175U (zh) | 侧门锁传动机构 | |
CN205811755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轮椅电机 | |
CN201138957Y (zh) | 一种修枝机刹车装置 | |
CN206581872U (zh) | 卷帘门手动开门装置 | |
CN209593196U (zh) | 一种代步车电机 | |
CN100434186C (zh) | 翻袋式过滤离心机 | |
CN204992915U (zh) | 用于轮椅电机的传动结构 | |
CN206077142U (zh) | 一种电动轮椅电机 | |
CN207403869U (zh) | 端面齿内刹电机 | |
CN205429957U (zh) | 一种手动管状电机 | |
CN201568486U (zh) | 提升机棘轮装置 | |
CN204778532U (zh) | 一齿轮永磁同步直驱起升机 | |
CN104600903A (zh) | 带手动释放装置的旁磁制动电机 | |
CN207809676U (zh) | 转把式调速组件及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