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1109U -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1109U
CN205811109U CN201620601652.5U CN201620601652U CN205811109U CN 205811109 U CN205811109 U CN 205811109U CN 201620601652 U CN201620601652 U CN 201620601652U CN 205811109 U CN205811109 U CN 205811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ghtly
elasticity
hold
stitch
bind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016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芳
郑建东
刘杨
张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016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1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1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1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所述插片式接线端子包括:抱紧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抱紧部及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连接的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及第二弹性抱紧部之间的间隙随所述抱紧机构所受到的压力而变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其可以使压缩机小型化并保证压缩机电机部可靠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机的电机通常采用直流电来进行驱动。电机的定子引出线需与电机壳上接线机构连接来对电机进行供电。如图1所示,压缩机100的电机单元120通过一曲轴与压缩单元110连接进而驱动压缩单元110的压缩部件。压缩机的机壳160上设有接线机构130。接线机构130将电机单元120与电源引出线电连接,其具体是通过接线机构130的针脚131与电源引出线的接线端子连接来向电机单元120供电。
现有的电源引出线的接线端子通常为圆柱形接线端子或旗形接线端子。圆柱形接线端子可参照图2,接线端子140为圆柱形,其一端与电源引出线141连接,另一端可供压缩机的针脚131插入,以使得针脚131与电源引出线141电连接。然而,对于圆柱形接线端子140,其会有如下缺点:1)由于接线端子140与接线盒盖150是单独的两个部件,在安装压缩机时,需要首先将接线端子140与针脚连接,随后盖上接线盒盖150,这样的安装步骤较为繁琐;2)由于电源引出线141和针脚131分别连接在圆形接线端子140的两端,为保证接线盒盖150能够顺利的盖住圆柱形接线端子140且并互不干涉,在接线盒盖150与圆柱形接线端子140连接端电源引出线141的一端之间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如图2所示,预留了高度h的空间),因此接线盒盖高度较高,对于某些对高度有限制要求的压缩机而言非常不利;3)圆柱形接线端子140无弹性补偿,无法保证针脚131与电源引出线141完全接触。同样地,对于旗形接线端子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接线端子和插片式接线端子,其可以使压缩机小型化并保证压缩机电机部可靠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插片式接线端子,包括:抱紧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抱紧部及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连接的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及第二弹性抱紧部之间的间隙随所述抱紧机构所受到的压力而变化。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沿第一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抱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为一体成型的薄片。
优选地,各弹性抱紧部上设置有弹性凸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接线盒盖,包括:本体;以及多个接线端子,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抱紧机构,所述接线端子与压缩机的针脚连接时,所述抱紧机构从所述针脚的两侧抱紧所述针脚。
优选地,所述抱紧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抱紧部及第二弹性抱紧部,其中,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针脚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位于所述针脚的两侧并抱紧所述针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沿第一方向排列,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形成供所述针脚穿过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针脚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抱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抱紧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和两个第二弹性抱紧部,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为一体成型的薄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为相对开口的弧形薄片。
优选地,所述抱紧机构包括具有抱紧力的C形薄片。
优选地,所述抱紧机构上设置有弹性凸点。
优选地,还包括:电源引出线,连接至所述抱紧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机壳,具有容置空间;压缩单元,位于所述机壳的容置空间内;电机单元,位于所述机壳的容置空间内,并驱动所述压缩单元;接线机构,位于所述机壳上,包括多个针脚;以及如上所述的接线盒盖,与所述机壳连接,多个所述接线端子分别抱紧多个所述针脚。
优选地,所述针脚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至所述抱紧机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优选地,还包括: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接线盒盖与所述机壳之间,将所述接线盒盖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通过接线端子和接线盒盖连接在一起,在安装压缩机时,插接接线端子和盖上接线盒盖可在同一步完成,节省压缩机的安装工序,同时,省去了当前外部接线端子和接线盒盖间的电气安全间隙;
2)通过具有抱紧力的接线端子,充分保证了接线端子与压缩机接线机构的针脚的接触,使得压缩机的电机部可靠地电连接电源引出线;
3)通过接线端子抱紧机构中的各个抱紧部为薄片,减小接线端子的体积;
4)通过电源引出线连接抱紧机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针脚延伸方向垂直,使得接线盒盖无需在针脚的延伸方向上为接线端子预留过多空间,进而较小接线盒盖的高度,节省整机的高度空间;
5)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盖还使用锁紧机构与机壳锁紧连接,从而避免了接线盒盖与机壳的上盖之间脱离,增加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压缩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盒盖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和插片式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和插片式接线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线盒盖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和插片式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和插片式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接线盒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其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可以参照图1,压缩机100包括机壳160、压缩单元110、电机单元120以及接线机构130。
压缩单元110优选地为转子式压缩单元,其通过偏心轮的转动来对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单元110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压缩方式,例如活塞式或涡旋式。图1仅仅是示意性地示出压缩单元110,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压缩单元110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更多压缩单元110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电机单元120位于机壳160的容置空间内。具体而言,电机单元120通过一曲轴与压缩单元110连接进而驱动压缩单元110的压缩部件。电机单元120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固定在壳体上,并与定子引出线相连进而可以通电。转子位于定子内侧,并与曲轴过盈配合。定子通电后,转子转动,并带动曲轴转动。接线机构130位于机壳160上。通过接线机构130及其多个针脚131将定子与外部电源引出线,来向电机部提供电源。
具体而言,通过接线机构130的针脚131与连接有电源引出线的接线端子连接来实现定子与外部电源引出线的电连接,并通过接线盒盖将接线端子和针脚容纳在接线盒盖内。具体而言,接线盒盖的结构可以参见图3。
图3中,接线盒盖800包括本体810以及多个接线端子200。多个接线端子200与本体810固定连接。具体而言,接线端子200与本体810可以一次性注塑成型。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00可以固定在接线盒盖本体810上的凹槽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00也可以通过黏胶部与本体810连接。接线端子200与本体810有多种一体成型的方式。例如,先将接线端子200固定,然后接线盒盖800一次注塑成型。完成了接线端子200的包裹和外部的成型。又例如,先将接线端子200单独完成成型,再将接线端子200放入模具型腔中,作为模具的一部分,二次成型。因为接线端子200塑壳温度高,外部温度低,故内部结构不会融化。再例如,先将接线端子200塑壳完成后,再在相应的地方完成线材的接插和局部的密封。利用上述各种成型方法成型后,接线端子200与本体810作为一个组件进行装配,节省装配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更多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予赘述。同样地,对于连接接线端子200的电源引出线220也可以以凹槽或黏胶部等类似的方式与本体810连接。接线端子200优选地,可以是插片式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200包括用于抱紧针脚的抱紧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抱紧机构可以是具有抱紧力的“C”形薄片。具体而言,“C”形薄片是具有缺口的圆柱形薄片,“C”形薄片的内径可以略小于针脚的外径,以在连接针脚时,能够抱紧针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抱紧机构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可以参见图4至图6。图4至图6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200及接线盒盖600的示意图。
接线端子200包括抱紧机构210。抱紧机构2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212。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相连接。接线端子200与接线机构300的沿X方向(即第一方向)延伸的针脚310连接时,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位于针脚310的两侧并抱紧针脚310。具体而言,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为一体成型的金属薄片。由于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一体成型,因此,当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位于针脚310两侧,并且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的两端相连,进而对针脚310产生抱紧力。
具体而言,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沿X方向排列。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在垂直于X方向的平面上形成供针脚310穿过的间隙213。间隙213与针脚310过盈配合(是指在针脚310未插入的状态下间隙213的尺寸小于针脚310的径向尺寸)。如图5所示,针脚310为圆柱形,间隙213可以是椭圆形或圆形,以对穿过该间隙213的针脚310产生抱紧力。进一步地,在一些变化例中,针脚31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间隙213相应地与针脚310的形状相配合,以对针脚310产生进一步的抱紧力。
更具体地,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在X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抱紧机构210包括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两个第二弹性抱紧部212,两个第二弹性抱紧部212位于第一弹性抱紧部211两侧。第一弹性抱紧部2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212的数量并非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中,第一弹性抱紧部和第二弹性抱紧部为相对开口的弧形薄片。在这样的变化例中,第一弹性抱紧部和第二弹性抱紧部位于接线盒盖的凹槽内,在针脚未插入的状态下,第一弹性抱紧部和第二弹性抱紧部之间的最大距离z略小于针脚的外径,以在连接针脚时,对针脚产生抱紧力。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各弹性抱紧部上还设置有弹性凸点,以加强抱紧机构210的抱紧力。
进一步地,图中还示出电源引出线220。电源引出线220沿Y方向(即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至抱紧机构210。Y方向垂直于X方向。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接线盒盖600与电机机壳700连接,使接线机构的针脚310以及接线端子200容纳在接线盒盖600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由于电源引出线220连接抱紧机构210部分的延伸方向(即Y方向)与针脚310延伸方向(即X方向)垂直,使得接线盒盖600无需在针脚310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为接线端子200预留过多空间,进而使得接线盒盖的高度H’减小。
虽然图3和图5中所示的压缩机接线机构上包含三个“品”字型排列的针脚,这些针脚均连接至电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悉知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机构并不限定针脚的数量、排布以及功能。例如,接线机构可以仅包括一个针脚,也可以包括数量不同于三个的多个针脚;当接线机构包括多个针脚时,这些针脚除了按照“品”字型排列之外,也可以按照“C”字型、“一”字型或者“L”字型排列。
下面分别参考图7和图8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的两个实施例。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00的抱紧机构410包括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411和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412。第一弹性抱紧部4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12之间的间隙与针脚310过盈配合,以抱紧针脚310。图7所示的接线端子400相比图4所示的接线端子200更小,可以进一步减小接线盒盖的高度,但其对针脚310的抱紧力不及图4所示的接线端子400。抱紧力较小的针脚310可以便于和接线端子400的插接。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接线端子500的抱紧机构510包括两个第一弹性抱紧部511和两个第二弹性抱紧部512。第一弹性抱紧部5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512间隔排列。第一弹性抱紧部5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512形成三个供针脚310穿过的间隙,这三个间隙都与针脚310过盈配合,以抱紧针脚310。图8所示的接线端子500相比图4所示的接线端子200具有更大的抱紧力,但体积更大,其接线盒盖的高度较高。但也可以通过减小第一弹性抱紧部51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512的宽度,来减小接线端子500的大小,进而减小接线盒盖的高度。
下面结合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接线盒盖的示意图。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接线盒盖800通过锁紧机构与压缩机机壳700连接固定。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所述接线机构包括:座体910、针脚310以及接线盒盖800。座体910设置于压缩机机壳700的一端,且部分显露于机壳700外。针脚310设置于座体910上,针脚310的一端延伸至机壳700内,与电机单元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机壳700外。
接线盒盖800盖合于座体910上。接线盒盖800包括接线端子200,接线端子200与针脚310相对应,针脚310插接于接线端子200中。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接线盒盖800包括一连接部832以及与连接部832相连的主体部833。其中,接线端子200设置于主体部833内,容置于主体部833顶部的内壁中。连接部832通过锁紧机构与壳体固定连接。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部833与连接部832一体成型,可视为一个整体。接线盒盖800盖合于座体910之上后,主体部833朝向针脚310的内表面与座体91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833朝向针脚310的内表面与座体910之间也可以是相互贴合的,这些实施例同样可以予以实现,在此不予赘述。
锁紧机构设置于接线盒盖800与机壳700之间,将接线盒盖800固定于机壳700的一端。如图9所示,锁紧机构的位置与接线盒盖800的连接部832相对应,将连接部832固定于机壳700上。具体来说,锁紧机构包括螺钉851以及紧固件852。螺钉851的一端设置于机壳700上、与机壳70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接线盒盖800的连接部832。紧固件852设置于螺钉851的另一端(即上述穿出接线盒盖800的一端),对螺钉852进行锁紧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件852可以是一个C型卡簧或者一个螺母,通过C型卡簧或螺母对螺钉851的另一端进行锁紧固定。锁紧机构可将接线盒盖800锁紧固定于机壳700上,避免因压缩机的振动而使接线盒盖800与机壳700之间脱离,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所述锁紧机构还能产生下压力,保证整个接线盒盖的防水、防尘效果,增强电气安全等级。图9仅示出了锁紧机构的一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实现其他锁紧机构,在此不予赘述。
上述图3至图9仅仅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盒盖及接线端子。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以实现接线盒盖及接线端子更多的变化例。例如,接线盒盖及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接线端子形状的变化、材料的变化,这些变化例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予赘述。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通过接线端子和接线盒盖连接在一起,在安装压缩机时,插接接线端子和盖上接线盒盖可在同一步完成,节省压缩机的安装工序,同时,省去了当前外部接线端子和接线盒盖间的电气安全间隙;
2)通过具有抱紧力的接线端子,充分保证了接线端子与压缩机接线机构的针脚的接触,使得压缩机的电机部可靠地电连接电源引出线;
3)通过接线端子抱紧机构中的各个抱紧部为薄片,减小接线端子的体积;
4)通过电源引出线连接抱紧机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针脚延伸方向垂直,使得接线盒盖无需在针脚的延伸方向上为接线端子预留过多空间,进而较小接线盒盖的高度,节省整机的高度空间;
5)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盖还使用锁紧机构与机壳锁紧连接,从而避免了接线盒盖与机壳的上盖之间脱离,增加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换。

Claims (18)

1.一种插片式接线端子,用于插接针脚,其特征在于,包括:
抱紧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抱紧部及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连接的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及第二弹性抱紧部位于所述针脚两侧,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及第二弹性抱紧部之间的间隙随所述抱紧机构所受到的压力而变化以抱紧所述针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沿第一方向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为一体成型的薄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各弹性抱紧部上设置有弹性凸点。
6.一种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以及
多个接线端子,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抱紧机构,所述抱紧机构为薄片型,所述接线端子与压缩机的针脚连接时,所述抱紧机构从所述针脚的两侧抱紧所述针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抱紧部及第二弹性抱紧部,
其中,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针脚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位于所述针脚的两侧并抱紧所述针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沿第一方向排列,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形成供所述针脚穿过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针脚过盈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和两个第二弹性抱紧部,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两侧。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为一体成型的薄片。
12.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为相对开口的弧形薄片。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包括具有抱紧力的C形薄片。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上设置有弹性凸点。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引出线,连接至所述抱紧机构。
16.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具有容置空间;
压缩单元,位于所述机壳的容置空间内;
电机单元,位于所述机壳的容置空间内,并驱动所述压缩单元;
接线机构,位于所述机壳上,包括多个针脚;以及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盖,与所述机壳连接,多个所述接线端子分别抱紧多个所述针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至所述抱紧机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接线盒盖与所述机壳之间,将所述接线盒盖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CN201620601652.5U 2016-06-18 2016-06-18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Active CN205811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01652.5U CN205811109U (zh) 2016-06-18 2016-06-18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01652.5U CN205811109U (zh) 2016-06-18 2016-06-18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1109U true CN205811109U (zh) 2016-12-14

Family

ID=5814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01652.5U Active CN205811109U (zh) 2016-06-18 2016-06-18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1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783A (zh) * 2016-06-18 2017-12-26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783A (zh) * 2016-06-18 2017-12-26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42100A1 (en) Bus bar unit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5494404B2 (ja) 電動圧縮機
CN104364525B (zh) 电动压缩机
KR101378024B1 (ko) 전동 압축기
CN203456973U (zh) 电机定子引出线线夹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组件和电机
CN108702067A (zh) 电动装置及电动增压器
CN204030811U (zh) 一种电刷装置及使用该电刷装置的有刷电机
JP2013537028A (ja) 車両用圧縮機
CN106208484A (zh) 内转子马达
CN205811109U (zh)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CN108005898A (zh) 电动泵
CN1550055A (zh) 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电动机的电接插件及其制造过程
CN108448823A (zh) 一种泵机组
CN107516783A (zh) 压缩机及其接线盒盖和插片式接线端子
CN107514364A (zh) 一种压缩机
CN205805918U (zh) 一种压缩机
CN104283398B (zh) 一种步进电机线圈及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CN105356643B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组件、电机和用于电机的出线盒
CN105099039A (zh) 塑封定子总成及其成型模组、塑封成型方法
CN205243852U (zh) 压缩机及其接线机构
CN211908505U (zh) 一种复合绝缘端板
CN115428264A (zh) 气密端子、使用该气密端子的电动压缩机和连接方法
CN205407503U (zh) 一种端子接电的smt贴装式的扁平马达
CN205811738U (zh) 一种压缩机
US20180083506A1 (en) Electric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206 Jin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hanghai, 1051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il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8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Ril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