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9601U - 茶刀 - Google Patents

茶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9601U
CN205799601U CN201620577423.4U CN201620577423U CN205799601U CN 205799601 U CN205799601 U CN 205799601U CN 201620577423 U CN201620577423 U CN 201620577423U CN 205799601 U CN205799601 U CN 205799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utter
blade
handle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74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XIANG PRODUC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XIANG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XIANG PRODUC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XIANG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774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9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9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96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刀,包括手柄及与所述手柄固接的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身及沿所述刀身延伸的刀尖,所述刀身呈棱柱状,所述刀尖为棱锥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得到一种开茶方便且不易弄碎茶叶的茶刀。

Description

茶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特别涉及一种茶刀。
背景技术
随着喝茶风气的盛行,人们对喝茶越来越讲究。在茶制品深加工时,通常需要将茶叶作成饼状或砖状,便于运输与贮存。但是在取用此类茶叶时,通常需要借助取茶工具,在不破坏茶叶本身的情况下,取出较为完整的茶叶。目前,使用较多的取茶工具为片状刀具或圆锥式刀具,由于经过蒸压成型的茶叶之间结合得较为紧实,片状刀具费时费力,圆锥式刀具容易将整个茶饼弄碎,导致茶叶不完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刀,旨在得到一种开茶方便且不易弄碎茶叶的茶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茶刀,包括手柄及与所述手柄固接的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身及沿所述刀身延伸的刀尖,所述刀身呈棱柱状,所述刀尖呈棱锥状。
优选地,所述刀身为四棱柱,所述刀身于一侧棱处形成一斜面,所述刀尖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由所述刀身垂直相交的两侧面延伸形成,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斜面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手柄为四棱柱,所述手柄背离所述刀体的一端面为圆弧面。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棱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刀身的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刀尖的顶端至所述刀身与所述顶端呈对角的顶点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手柄面向所述刀身的一端面凸设有螺纹柱,所述刀身设有与所述螺纹柱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手柄与所述刀体通过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接。
优选地,所述刀体的材质为金属钛。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材质为木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设有棱锥状的刀尖,可以便于将茶刀快速插入茶砖或茶饼中。茶刀插入茶饼或茶砖的过程中,刀尖的侧棱可以对茶饼或茶砖实施切力,使茶饼或茶砖中的茶叶向各个棱面方向进行分离,开茶较为方便容易。茶饼分离的方向确定且较为整齐,有利于保护茶叶的完整,不易弄碎茶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茶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茶刀中刀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刀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茶刀中手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手柄 212 螺纹孔
11 圆弧面 22 刀尖
12 螺纹柱 221 第一侧面
20 刀体 222 第二侧面
21 刀身 223 第三侧面
211 斜面 224 顶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茶刀。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茶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茶刀中刀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刀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茶刀中手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茶刀,包括手柄10及与手柄10固接的刀体20,刀体20包括刀身21及沿刀身21延伸的刀尖22,刀身21呈棱柱状,刀尖22为棱锥状。
本实施例中,手柄10可供使用者握持,手柄1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棱柱体或其他形状。手柄10的长度根据大多数使用者的手宽尺寸决定,可提高握持时的舒适度。刀体20包括有刀身21与刀尖22,两者一体成形,棱柱状的刀身21方便形成棱锥状的刀尖22,将刀尖22设为棱锥状,可以便于将茶刀快速插入茶砖或茶饼中。茶刀插入茶饼或茶砖的过程中,刀尖22的侧棱可以对茶饼或茶砖实施切力,使茶饼或茶砖中的茶叶向各个侧面方向进行分离,开茶较为方便容易。茶叶分离的方向确定且较为整齐,有利于保护茶叶的完整,不易弄碎茶叶。
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刀身21为四棱柱,刀身21于一侧棱处形成一斜面211,刀尖2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221与第二侧面222,及第三侧面223,第一侧面221与第二侧面222由刀身21垂直相交的两侧面延伸形成,第三侧面223与斜面211处于同一平面。
刀体2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类、陶瓷或者其他材质。本实施例中,将刀体20的材质设为金属钛,由于钛对人体的影响很小,可做成骨骼或者牙齿等,被誉为“生物材料”,因此该材质可用于制作开茶工具,既无危害又使得茶刀的品质大为提升。当进行开茶时,可将刀尖22的第三侧面223平行于茶饼与茶砖的一表面,则互相垂直的第一侧面221与第二侧面222可以对茶饼或者茶砖进行分离,类似于耕田犁的使用原理,使得开茶较为容易。本实施例中,刀尖22为三棱锥,茶叶只向三个方向进行分离,开出的茶较为完整,不会产生碎茶。将刀身21设为四棱柱,刀身21的一侧棱形成斜面211,且斜面211与第三侧面223处于同一平面,则刀身21可通过第三侧面223与斜面211的平滑衔接插入茶饼或茶砖,使得整个刀体20插入茶饼或茶砖的部分更多且更加容易,可以分离更多的茶叶。当然,刀身21还可以是五棱柱或者其他棱柱,此时,刀尖22为四棱锥或者其他棱锥,也容易将茶饼或茶砖切开,但是越多方向的切力反而不利于保证茶叶的完整,容易弄碎茶叶。
请参阅图4,优选地,手柄10为四棱柱,手柄10背离刀体22的一端面为圆弧面11。
本实施例中,手柄10设为四棱柱,可与刀体20相匹配,于外观上较为美观和谐。且对手柄10的四个棱边分别倒角,可以使手柄10不存在特别尖锐的棱边,使用者手持时更加方便舒适。手柄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木材、金属或者其他材料,本实施例中,选择手柄10的材质为木材。木材的品种可为小紫叶檀木或黑檀木,小紫叶檀木的木质细腻,且纹理漂亮,质感稳重,打磨后,可附有油感,颜色由深红色至红紫色变换,可使茶刀整体的质感提升,且可观性较强。黑檀木较为稀有,密度大,硬度高,切面光滑,机理紧密,油感厚重,更加能够提升茶刀的品质和使用者的品味。将手柄10背离刀体20的一端面设为圆弧面11,使用者可以在进行开茶的过程中,于该圆弧面11使用推力,由于圆弧面11无棱角,可以保证使用者不被划伤,使得开茶更加便捷安全。
请参照图3,位于第三侧面223的棱边的长度大于刀身21的底边的长度、小于刀尖22的顶端224至刀身21与顶端224呈对角的顶点的距离。
位于第三侧面223的棱边的长度决定了刀尖22与刀身21各自的高度,当该棱边的长度值越大时,则刀尖22的高度值越大,刀身21的高度值相对较小,可以使刀尖22越容易插入茶饼或茶砖,且插入的部分越多,使用者可以更加轻松地开茶。该棱边的长度值最大不能超过刀尖22的顶端224至刀身21与顶端224呈对角的顶点的距离,此时刀身21不存在,这样不便于手柄10与刀体20的固接,连接不稳固。
具体地,请参照图3和图4,手柄10面向刀身21的一面凸设有螺纹柱12,刀身21设有与螺纹柱12相配合的螺纹孔212,手柄10与刀体20通过螺纹柱12与的螺纹孔212配合固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手柄10与刀体20的形状及材质较为别致,故其加工方式也较为特别。该茶刀采用半手工的加工方式,对手柄10及刀体20都需要进行手工打磨,故而成本和时间都花费较多。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将刀体20与手柄10固定装配,将手柄10设置螺纹柱12,刀身21设置与螺纹柱12相配合的螺纹孔212,将螺纹柱12与螺纹孔212螺纹连接,可固定刀体20与手柄10,该连接方式只需将手柄10的螺纹柱拧入刀体20的螺纹孔中即可,简单快捷,可以节约工时。
此外,因为该茶刀具有较为锋利的刀尖22,为了方便保存,可设置刀套(未图示)套设于手柄10与刀体20,可以避免使用者意外触碰被刮伤。
刀套的材质可设为皮革,且皮革的类别为植鞣皮,该植鞣皮是用植物中萃取出的植物鞣剂鞣制出来的头层皮,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为环保材质。该刀套一方面起到保护茶刀的作用,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该茶刀的品质。可将刀套设为一端开口的管状,且套设于刀体20的一端呈扁平状,与茶刀的形状相匹配,刀套的尺寸需与茶刀的尺寸相适配,方便将茶刀插入,同时不会让茶刀发生晃动或意外脱出。当然,刀套的材质还可以是棉布或者其他材料,还可以将茶刀放于盒体进行保存或当作礼物进行赠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茶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及与所述手柄固接的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身及沿所述刀身延伸的刀尖,所述刀身呈棱柱状,所述刀尖呈棱锥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为四棱柱,所述刀身于一侧棱处形成一斜面,所述刀尖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由所述刀身垂直相交的两侧面延伸形成,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斜面处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四棱柱,所述手柄背离所述刀体的一端面为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茶刀,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棱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刀身的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刀尖的顶端至所述刀身与所述顶端呈对角的顶点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面向所述刀身的一端面凸设有螺纹柱,所述刀身设有与所述螺纹柱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手柄与所述刀体通过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材质为金属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材质为木材。
CN201620577423.4U 2016-06-14 2016-06-14 茶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9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7423.4U CN205799601U (zh) 2016-06-14 2016-06-14 茶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7423.4U CN205799601U (zh) 2016-06-14 2016-06-14 茶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9601U true CN205799601U (zh) 2016-12-14

Family

ID=58142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742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9601U (zh) 2016-06-14 2016-06-14 茶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9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307050S (en) Razor handle
AU305852S (en) Razor handle
USD895202S1 (en) Cosmetic tool with rolling applicator
AU308149S (en) A closure
CA138428S (en) Two stage manual knife sharpener
AU300101S (en) Razor package
AU311858S (en) Carrying pocket
AU308150S (en) A closure
US9801439B2 (en) DIY splicing assembly and handbag made by the same
AU305849S (en) Razor handle
CN205799601U (zh) 茶刀
CA121912S (en) Container
AU308804S (en) A closure
CN205612090U (zh) 一种多功能收纳箱
CN206367025U (zh) 刀具
CA172487S (en) Multi-tool torch
AU307749S (en) Mop with a receptacle
CA131207S (en) Cutting tool
CN202739822U (zh) 一种砧板
CN205343184U (zh) 多功能菜刀
CN204725520U (zh) 一种新型小刀
CN206062437U (zh) 一种防滑快餐盒
CN20510673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指甲磨削器
CN204071182U (zh) 一种化妆品收纳盒
CN203841256U (zh) 修剪套装盒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