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3593U - 微型测井中子管 - Google Patents

微型测井中子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3593U
CN205793593U CN201620488740.9U CN201620488740U CN205793593U CN 205793593 U CN205793593 U CN 205793593U CN 201620488740 U CN201620488740 U CN 201620488740U CN 205793593 U CN205793593 U CN 205793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output cathode
ion source
target
neutr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87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永安
陆杰
白超良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Enersom Neutron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Enersom Neutron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Enersom Neutron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Enersom Neutron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887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3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3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3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测井中子管,将阴极的形状设计为外凸形,输出阴极为平面圆盘形,加速系统为圆弧形的单隙加速系统,管壳外径为25mm,所述阳极筒和阴极之间的距离为2mm;所述阳极筒与输出阴极之间的距离为2mm;所述输出阴极的孔径为φ4~φ5mm,所述输出阴极和加速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2~14mm。可应用在38mm脉冲中子测井仪中,满足了小型化的需求,使得仪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得到了保障。

Description

微型测井中子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井中子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径为25mm的微型测井中子管。
背景技术
在油田测井中,由中子管组成的可控中子源作为核测井仪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脉冲中子能谱、中子寿命及氧活化水流等测井仪中,为油田动态监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这些测井仪的外径一般大于42mm,所使用的中子管外径一般为27或30mm。随着油田三次采油进程,测井技术的发展及可控中子源的小型化,国内外测井界相继推出了外径为38mm多种核测井方法的脉冲中子测井仪,部分国外脉冲中子测井仪被我国引进。
伴随着测井仪的小型化趋势,对中子管的结构尺寸也有了相应的要求。目前的中子管大多为27mm、30mm等,难以与最新设计的小型测井仪结构充分适配,勉强使用27或30mm,则必然会给仪器的耐高压结构设计增加难度,仪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这项瓶颈技术,我们开展研发了更为小型化的测井中子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测井中子管,解决现有国内38mm脉冲中子测井仪耐高压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微型测井中子管,包括管壳、离子源、加速系统、靶部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氘储存器,上述离子源包括封接离子源外部的离子源封接环和离子源罩,离子源内部同轴设置主磁钢、阴极、阳极筒、阳极瓷环、输出阴极、磁环和定位环;其特别之处在于:
上述阴极的形状为外凸形,输出阴极为平面圆盘形,阴极和输出阴极接地;上述阳极筒和第一电极连接并且用上瓷管和下瓷管隔离绝缘,该阳极筒位于阴极和输出阴极之间;上述阳极瓷环用来固定阳极筒和阴极之间的距离;上述阳极瓷环为单个阳极瓷环;上述定位环用来固定阳极筒与输出阴极之间的距离;上述加速系统为单隙加速系统,由离子源的输出阴极和加速电极组成;上述加速电极同轴设置于离子源的输出阴极孔径的出口处;该加速电极的形状为圆弧形;
上述靶部件由氚钛靶、靶磁钢、磁钢托和密封环组成;上述氚钛靶的结构为圆锥凹面形,靶磁钢设置于氚钛靶的底部,磁钢托设置于靶磁钢的底部;
上述氘储存器由吸气剂组成,用来储存氘气,该氘储存器和第二电极连接;
上述管壳包括依次钎焊的上密封环、芯柱、上封接环、陶瓷管壳、下密封环和下封接环,将所述离子源、加速系统、靶部件和氘存储器密封在该管壳内。
上述管壳外径为25mm,上述阳极筒和阴极之间的距离为2mm;上述阳极筒与输出阴极之间的距离为2mm;上述输出阴极的孔径为φ4~φ5mm,上述输出阴极和加速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2~14mm。
为了进一步简化封接工艺,阴极和阳极筒材料为钼。
上述阳极瓷环为陶瓷材料。
上述主磁钢和磁环采用钐钴材料。
上述阳极筒和阳极瓷环通过钎焊的方式连接。
为了防止磁场外泄而减弱离子源内部的磁场强度,上述离子源封接环和离子源罩的材料均选用软磁材料。
为了使得加速电极的挥发性杂质和含气量低,上述加速电极的材料为可伐合金。
上述氚钛靶的材料为无氧铜,靶膜厚度为1.0~1.5mg/cm2,氚钛比为1.6~1.8。
上述氘储存器的材料选用吸气速率高的锆-石墨材料。
上述上密封环、上封接环、下密封环和下封接环的材料为可伐合金材料,芯柱的材料为无氧铜材料,陶瓷管壳的材料为氧化铝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以外径为25mm的中子管为例,结构总长可以控制在165mm,可应用在38mm脉冲中子测井仪中,满足了小型化的需求,使得仪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得到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排气管;2-上密封环;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芯柱;6-上封接环;7-氘储存器;8-离子源封接环;9-上瓷管;10-主磁钢;11-下瓷管;12-阴极;13-阳极瓷环;14-阳极筒;15-定位环;16-输出阴极;17-离子源罩;18-磁环;19-陶瓷管壳;20-加速电极;21-氚钛靶;22-靶磁钢;23-下密封环;24-磁钢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外径为25mm,结构总长度为165mm,由24件不同形状、不同尺寸和不同材料的零件组成。
1)离子源:由主磁钢10、阴极12、阳极筒14、输出阴极16和磁环18组成冷阴极潘宁离子源(简称离子源)。其作用是产生氘离子。用阳极瓷环13固定阳极筒14与阴极12之间的间距,用定位环15固定阳极筒14与输出阴极16之间的间距,并且阴极12和输出阴极16都接地。用离子源封接环8和离子源罩17将离子源各部分的零件进行封接,构成整体离子源。
在离子源结构设计中将阴极12的形状设计为外凸形的,输出阴极16设计为平面圆盘形的,阴阳极间距设计为2mm。阴阳极材料都选用钼材料,因为钼能钎焊,可以进一步简化封接工艺。阴阳极间绝缘由陶瓷材料构成,为了简化其结构,设计为单个阳极瓷环13,并用钎焊方法将阳极筒14焊接在阳极瓷环13上。主磁钢10和磁环18的选用是根据中子管的结构和工作温度来选择,铝镍钴磁钢磁能级较低,稀土磁钢工作温度和居里温度低,而钐钴磁钢工作温度为300~350℃,居里温度为800℃,能满足我们设计要求,故选用钐钴永久磁钢。封接离子源用的离子源封接环8和离子源罩17的材料均选用软磁材料,防止磁场外泄而减弱离子源内部的磁场强度。
2)加速系统:由离子源的输出阴极16和加速电极20组成一个单隙加速系统。其作用是在加速电极所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将离子源产生的氘离子引出、成形和加速后轰击靶。
输出阴极16孔径的大小是由实验方法确定的,在实验中用由不同孔径的输出阴极16组成了不同的实验中子管,进行了反复实验比较,得出输出阴极16的孔径选择φ4~φ5mm较为合适,既能正常引出离子束,又能保证耐压性能。加速间距由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确定,其值选择12~14mm之间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加速电极形状和材料的确定。一般来说,加速电极形状使电场越不均匀,则击穿电压越低。为了能保持较高的击穿电压,对离子源罩17和加速电极20设计成圆弧形,特别注意边缘形状尽量圆滑,避免尖端放电而造成高压击穿。加速电极材料选用可伐合金,它既能满足耐压性能要求,又能适应900℃高温封接和350℃高温排气工艺的要求,使得加速电极的挥发性杂质和含气量都很低。
3)靶部件:由氚钛靶21和下密封环23组成靶部件。其作用是加速后的氘离子束轰击氚钛靶表面,与靶内氚发生氘-氚核反应而产生中子。靶磁钢22和磁钢托24组成靶极二次电子抑制系统,将靶产生的二次电子抑制在加速电极20筒内。
氚钛靶21采用圆锥凹面型结构,则其表面积比平面靶扩大近一倍左右,承受离子束的轰击面积也将扩大一倍,有利于提高中子产额。氚钛靶21材料选用无氧铜,它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靶过热而放气。靶膜厚度是根据氘粒子在靶膜中的射程确定的,设计中取1.0~1.5mg/cm2,氚钛比为1.6~1.8。
4)氘储存器:由吸气剂组成氘储存器7。其作用是储存氘气,同时,也用它来调节中子管内部的工作气压。
氘储存器7选用吸气量大,吸气速率高的锆-石墨材料构成的吸气剂作为中子管的氘储存器。
5)管壳封装:管壳封装由上密封环2、芯柱5、上封接环6、陶瓷管壳19、下密封环24和下封接环20组成。其作用是将上述的离子源、加速系统、靶部件和氘储存器密封在一个圆柱筒内,形成一个完整的25mm测井中子管。
25mm测井中子管管壳封装采用可伐合金、无氧铜与陶瓷封装。上密封环2、上封接环6、下密封环23和下封接环20选用可伐合金材料,芯柱5选用无氧铜材料,陶瓷管壳19选用氧化铝陶瓷,这种封接方式机械强度高,电气性能好,适合高温900℃左右钎焊,管内除气彻底,中子管高温工作时不易出现放电击穿现象。
测井中子管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极3给离子源的阳极筒14加上2KV左右的直流或脉冲电压,同时,通过第二电极4以适当的电流加热氘储存器7,使氘储存器放出氘气,在离子源阳极电压的作用下,使氘气对阴极12和输出阴极16表面放电,从阴极12和输出阴极16发射出二次电子,这些电子使氘气电离,由主磁钢10和磁环18产生的磁场使这些电子以螺旋线轨迹运动,因而延长了这些电子的飞行路程,增加了电子与氘分子碰撞几率,使得氘气电离更充分,氘离子密度倍增。氘气在电离过程中产生了电子和氘离子,阳极电压又使这些电子飞向阳极,从而使氘离子聚集在磁场中心轴线附近,形成等离子体。此时在加速系统的氚钛靶21上加以-100~-120KV直流高压,在此加速系统所形成的电场作用下,氘离子从离子源引出孔(输出阴极孔)被引出,并经加速电极20加速后轰击氚钛靶21的靶面,与靶中的氚发生如下核反应:
发射出平均能量为14MeV的快中子。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为:
1)封接工艺。对于微型氚钛靶中子管来说,其封接工艺包括零件表面处理、管壳部件封接、芯柱部件封接、离子源封接和靶部件封接四部分。
零件表面处理:对于无氧铜零件需要进行除油处理;对于可伐合金零件在除油处理的基础上还要在其表面镀以10μm镍镀层;对于陶瓷管壳两端需要金属化,最后所有零件都要进行800℃真空除气。
管壳部件封接:按照图1所示的结构将上封接环6、陶瓷管壳19和下封接环20采用钎焊方式封接成一体。
芯柱部件封接:按照图1所示的结构将排气管1、芯柱5、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和密封环2采用钎焊方式封接成一体。
离子源封接:离子源内部采用积木式结构组装,依次将磁环18、输出阴极16、定位环15、阳极瓷环13、阳极筒14、阴极12和主磁钢10装入离子源罩17内,再用点焊方式将离子源封接环8封接为整体离子源。
靶部件封接:按照图1所示的结构将氚钛靶21和密封环24采用钎焊方式封接成一体,然后装入靶磁钢22和磁钢托24。
整体封接:将离子源从管壳部件的上端装入,再装入芯柱部件,然后用氩弧焊将上端口封接,同时,将靶部件从管壳部件的下端装入,再用氩弧焊将下端口封接,至此完成了25mm测井中子管的整体封接。
2)排气工艺。将封接完成的测井中子管接入真空排气台,并将其置于高温中烘烤,除去其内表面的杂气。
将排气台温度加至200℃,逐步加氘储存器电流至0.8~0.9A,对氘储存器进行除气;
将温度加至350℃,并恒温16小时,排除微型中子管内外表面深层的杂气;
将氘储存器内供以一定的氘气。
3)老炼工艺。老炼工艺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耐压锻炼,要逐步提高老炼电压,消除毛刺等脏物,耐压值要求达到120KV,老炼时间一般为4~10小时,另一方面测试微型中子管的中子产额指标、耐温指标以及各项供电参数。

Claims (10)

1.一种微型测井中子管,包括管壳、离子源、加速系统、靶部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氘储存器,所述离子源包括封接离子源外部的离子源封接环和离子源罩,离子源内部同轴设置主磁钢、阴极、阳极筒、阳极瓷环、输出阴极、磁环和定位环,所述阳极筒和第一电极连接且位于阴极和输出阴极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的形状为外凸形,输出阴极为平面圆盘形,阴极和输出阴极接地;所述阳极瓷环用来固定阳极筒和阴极之间的距离;所述阳极瓷环为单个阳极瓷环;所述定位环用来固定阳极筒与输出阴极之间的距离;
所述加速系统为单隙加速系统,由离子源的输出阴极和加速电极组成;所述加速电极同轴设置于离子源的输出阴极孔径的出口处;该加速电极的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靶部件由氚钛靶、靶磁钢、磁钢托和密封环组成;所述氚钛靶的结构为圆锥凹面形,靶磁钢设置于氚钛靶的底部,磁钢托设置于靶磁钢的底部;
所述氘储存器由吸气剂组成,用来储存氘气,该氘储存器和第二电极连接;
所述管壳包括依次钎焊的上密封环、芯柱、上封接环、陶瓷管壳、下密封环和下封接环,将所述离子源、加速系统、靶部件和氘存储器密封在该管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外径为25mm,所述阳极筒和阴极之间的距离为2mm;所述阳极筒与输出阴极之间的距离为2mm;所述输出阴极的孔径为φ4~φ5mm,所述输出阴极和加速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2~1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阴极、输出阴极和阳极筒的材料为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瓷环为陶瓷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钢和磁环采用钐钴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筒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在阳极瓷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源封接环和离子源罩的材料均选用软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电极的材料为可伐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氚钛靶的材料为无氧铜,靶膜厚度为1.0~1.5mg/cm2,氚钛比为1.6~1.8,氘储存器的材料为锆-石墨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测井中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上封接环、下密封环和下封接环的材料为可伐合金材料,芯柱的材料为无氧铜材料,陶瓷管壳的材料为氧化铝陶瓷。
CN201620488740.9U 2016-05-25 2016-05-25 微型测井中子管 Active CN205793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8740.9U CN205793593U (zh) 2016-05-25 2016-05-25 微型测井中子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8740.9U CN205793593U (zh) 2016-05-25 2016-05-25 微型测井中子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3593U true CN205793593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8740.9U Active CN205793593U (zh) 2016-05-25 2016-05-25 微型测井中子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359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397A (zh) * 2018-09-14 2018-12-18 珠海市纽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中子管
CN109275254A (zh) * 2018-09-14 2019-01-25 珠海市纽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中子管的制作方法
CN109587926A (zh) * 2019-01-17 2019-04-0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型化强流中子发生器
CN109831868A (zh) * 2019-02-14 2019-05-31 兰州大学 一种一体化小型氘氘中子发生器
CN113097036A (zh) * 2021-04-02 2021-07-09 西京学院 一种双向引出潘宁离子源的中子管结构
CN113543448A (zh) * 2021-07-16 2021-10-22 西安冠能中子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额自成靶d-d中子管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397A (zh) * 2018-09-14 2018-12-18 珠海市纽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中子管
CN109275254A (zh) * 2018-09-14 2019-01-25 珠海市纽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中子管的制作方法
CN109041397B (zh) * 2018-09-14 2019-07-26 珠海市纽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中子管
CN109275254B (zh) * 2018-09-14 2019-10-08 珠海市纽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中子管的制作方法
CN109587926A (zh) * 2019-01-17 2019-04-0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型化强流中子发生器
CN109831868A (zh) * 2019-02-14 2019-05-31 兰州大学 一种一体化小型氘氘中子发生器
CN109831868B (zh) * 2019-02-14 2020-01-14 兰州大学 一种一体化小型氘氘中子发生器
CN113097036A (zh) * 2021-04-02 2021-07-09 西京学院 一种双向引出潘宁离子源的中子管结构
CN113097036B (zh) * 2021-04-02 2023-10-31 西京学院 一种双向引出潘宁离子源的中子管结构
CN113543448A (zh) * 2021-07-16 2021-10-22 西安冠能中子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额自成靶d-d中子管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3593U (zh) 微型测井中子管
US4996017A (en) Neutron generator tube
CN205793592U (zh) 用于中子管制造的自成靶
CN109587926B (zh) 一种小型化强流中子发生器
Belchenko et al. Studies of ion and neutral beam physics and technology at the Budker 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 SB RAS
CN108271310B (zh) 一种后置磁镜场强流离子加速系统
CN207783240U (zh) 一种双等离子体离子源
CN110072325A (zh) 一种强流离子高压静电加速管
CN1142448C (zh) 微型中子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8112153A (zh) 一种双等离子体离子源
CN108428610B (zh) 一种小型离子源及其制备方法
JP3111851B2 (ja) 高磁束密度イオン源
CN107749388B (zh) 一种可实现电子束碰撞电离和表面电离的离子源结构
US20230352195A1 (en) Mixed Nuclear Power Conversion
RU192776U1 (ru) Импульсный источник ионов пеннинга
JP2011003425A (ja) イオンポンプ
CN113543448A (zh) 一种高产额自成靶d-d中子管及其制作方法
CN206851129U (zh) 中子发生器
CN205881869U (zh) 一种高磁场下微型潘宁离子源
RU209633U1 (ru) Вакуумная нейтронная трубка
WO2020214197A1 (en) Ion source and neutron generator
CN103220875A (zh) 静电惯性约束型无靶中子管
CN212182266U (zh) 一种脉冲x射线管
CN102867728B (zh) 一种开窗型快响应x射线探测二极管
CN114582542A (zh) 中子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