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3157U - 一种新型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3157U
CN205793157U CN201620470189.5U CN201620470189U CN205793157U CN 205793157 U CN205793157 U CN 205793157U CN 201620470189 U CN201620470189 U CN 201620470189U CN 205793157 U CN205793157 U CN 205793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cavity
rear chamber
earphone
earpiece
bluetooth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701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T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 T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 T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 T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701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3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3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31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耳机,包括耳塞、导音管、前腔体、喇叭单体、后腔体和耳托,前腔体与后腔体配合连接形成一容置腔,喇叭单体容置于容置腔内,耳托位于后腔体的侧后方,耳托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前腔体的定向转动进行控制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机,通过在耳托上设置调节机构,来实现对前腔体定向转动的调节,进而改变耳塞与耳机主体的水平倾斜角,以适合各类使用者的耳腔容积大小,从而达到提高佩戴舒适性与改善耳机与外耳道的密闭性的目的,杜绝因佩戴时不贴合而产生的耳机漏音的现象;可拆卸线缆结构设计,能够实现耳机在有线与无线之间的自由转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智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听音乐、看视频,这时耳机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佩戴的方式不同,耳机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头戴式、入耳式、耳挂式等。其中,入耳式耳机以其携带轻便,存放不占用较大空间的优点,搏得了广大使用者的青睐。
但是,目前市场上许多入耳式耳机并不能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性与人体工学独立开发,未根据各类使用者的耳腔容积大小进行设计,佩戴起来不舒适,常常会发生因佩戴不贴合而产生耳机漏音的现象,影响了使用者的音质体验。另外,现有的入耳式耳机无法在有线与无线之间进行有效转换,不能满足用户在不同状况下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耳机,以解决现有耳机佩戴不舒适,使用过程中因佩戴不贴合而产生耳机漏音,且耳机无法在有线与无线之间进行有效转换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机,包括耳塞、导音管、前腔体、喇叭单体、后腔体和耳托,所述前腔体和所述后腔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后腔体配合连接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喇叭单体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喇叭单体远离所述后腔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导音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耳塞套设于所述导音管的另一端,所述耳托位于所述后腔体的侧后方,所述耳托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前腔体的定向转动进行控制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被动齿轮,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被动齿轮啮合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前腔体与所述被动齿轮相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的带动下,所述前腔体可进行定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导音管处于同一水平倾斜角,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前腔体相连接,在所述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前腔体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耳托靠近所述后腔体底面的一端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上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卡扣槽、卡扣和连接件,所述卡扣槽的一端与所述开孔相连,所述卡扣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卡扣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线缆结构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腔体的后侧还设置有用于提供音频信号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后腔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蓝牙模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卡位,所述后腔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凹卡位,所述第一凸卡位与所述第二凹卡位相配合用以实现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后腔体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蓝牙模块内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所述电池优选为锂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内还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蓝牙模块上分别设置有接触端子和活动端子,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活动端子相接触以进行信号的导通,所述接触端子和所述活动端子上的拼针数量对应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前腔体内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喇叭单体通过所述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托为U字型扇面结构,所述耳托内侧的弧度与所述后腔体外侧的弧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耳机,通过在耳托上设置调节机构,来实现对前腔体定向转动的调节,进而改变导音管与耳机主体的水平倾斜角,以适合各类使用者的耳腔容积大小,从而达到提高佩戴舒适性与改善耳机与外耳道的密闭性的目的,杜绝因佩戴时不贴合而产生的耳机漏音的现象;通过对线缆结构进行可拆卸设计,能够实现耳机在有线与无线之间的自由转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智能和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腔体处于水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腔体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腔体旋转另一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耳托与线缆结构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蓝牙模块的组装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蓝牙模块的主视图;
图9为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充电模块与蓝牙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耳塞;2-导音管;3-前腔体;4-喇叭单体;5-后腔体;6-耳托;7-线缆结构;8-蓝牙模块;9-电路板;10-调节机构;11-容置腔;12-密封圈;13-充电模块;14-后盖;31-转动标记;41-连接端;51-第二凹卡位;61-开孔;62-卡扣组件;71-输出端子;72-输入端子;81-电池;82-电池盖;83-第一凸卡位;84-第一凹卡位;101-被动齿轮;102-调节螺杆;141-第二凸卡位;621-卡扣槽;622-卡扣;62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机,包括耳塞1、导音管2、前腔体3、喇叭单体4和后腔体5。其中,前腔体3和后腔体5均为中空结构,前腔体3与后腔体5配合连接形成一容置腔11。
具体的,如附图2所示,导音管2呈中空结构,且导音管2的中空结构贯穿其前后两端,且导音管2的后端外径大于其前端外径,在耳塞1的一端设置有内部开孔,内部开孔的形状与导音管2的外周形状相吻合,具体结构如附图3所示,导音管2伸入至耳塞1的内部开孔与耳塞1配合连接。
前腔体3为一中空结构,前腔体3的中空结构贯穿其前后两端,喇叭单体4容置于前腔体3与后腔体5配合连接形成的容置腔11内。喇叭单体4的前端具有一圆柱形结构的连接端41,喇叭单体4的后端直径大于其连接端41直径,故喇叭单体4侧面呈凸字型结构。连接端41可贯穿于前腔体3的前端开孔,但由于前腔体3的前端开孔内径略大于喇叭单体4的连接端41的截面外径,而小于喇叭单体4的后端截面直径,故位于喇叭单体4前端的连接端41可伸出前腔体3的前端开孔,与导音管2的后端相连接,喇叭单体4的后端则容置于容置腔11内。
与前腔体3一样,后腔体5也为中空结构,在后腔体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卡位51,第二凹卡位51的具体形状如附图2所示。在后腔体5的侧后方还设置有耳托6。
在耳托6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前腔体3的定向转动进行控制的调节机构10,具体如附图3。调节机构10包括被动齿轮101和调节螺杆102,调节螺杆102与被动齿轮101啮合转动。被动齿轮101与前腔体3相连接,在调节螺杆102的带动下,前腔体3可进行定向转动。由于导音管2与前腔体3是固定在同一水平倾斜角上的,所以随着前腔体3的偏转,从而改变导音管2与耳机主体的水平倾斜角,最终带动耳塞1进行上下转动,以适合各类使用者的耳腔容积大小,从而达到提高佩戴舒适性与改善耳机与外耳道的密闭效应,杜绝因佩戴时不闽合而产生的耳机漏音现象。
对比附图3、附图4和附图5可以看出,在被动齿轮101的带动下,随着前腔体3上的转动标记31转过一定角度,导音管2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一定角度。
具体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耳托6优选为U字型扇面结构,耳托6内侧的弧度与后腔体5外侧的弧度一致。通过位于后腔体5侧后方的U字形扇面的耳托设计,使得耳机主体佩戴时能够被轻松旋转置入耳腔,并与人体耳腔得到自然贴合,可填充耳腔下部多余空间,有效增大摩擦力,从而防止耳机主体在耳腔内的自由转动,增强耳机与外界的隔音效果,使得用户有较好的音质体验。加之人体耳腔、耳屏及外耳屏的外部轮廓结构,使耳机主体得到由下至上的托护作用力,此时耳机整体便得到一种由内至外、由下至上的重力对抗效应,最终实现使用方便、不易脱落的理想效果。而且耳机主体造型美观、时尚,符合广大年轻人的审美追求。
从附图6可以看出,耳托6靠近后腔体5底面的一端设有开孔61,开孔61上设置有卡扣组件62,卡扣组件62包括卡扣槽621、卡扣622和连接件623,卡扣槽621的一端与开孔61相连,卡扣槽621的另一端与卡扣622的一端配合连接,卡扣6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623与线缆结构7配合连接。卡扣槽621和卡扣622的配合连接方式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插拔的连接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线缆结构7包括输出端子71和输入端子72,输入端子72和输出端子71分别与耳机和播放设备相连,用以实现耳机与播放设备的信号导通。
进一步的,线缆结构7与耳托6活动连接。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耳机的有线或者无线连接。通过对线缆结构7进行可拆卸设计,能够实现耳机在有线与无线之间的自由转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智能和人性化。
为向耳机主体提供音频信号,后腔体5的后侧还设置蓝牙模块8,具体如附图7所示。蓝牙模块8与后腔体5活动连接。
具体来说,蓝牙模块8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卡位83,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卡位84,第一凸卡位83和第一凹卡位84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后腔体5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凹卡位51,第一凸卡位83和第二凹卡位51均为“品”字型结构,第一凸卡位83与第二凹卡位51可相互配合,用以实现蓝牙模块8与后腔体5的连接。
同时,在后盖14的一侧设置有“品”字型结构的第二凸卡位141,第二凸卡位141可与第一凹卡位84配合连接,也可与第二凹卡位51配合连接。当耳机主体上未连接有蓝牙模块8时,后盖14与后腔体5直接连接,即第二凸卡位141与第二凹卡位51配合连接。当连接有蓝牙模块8时,第一凸卡位83与第二凹卡位51配合连接,第二凸卡位141与第一凹卡位84配合连接,即可实现后腔体5与蓝牙模块8的连接,蓝牙模块8与后盖14的直接连接。
更进一步的,蓝牙模块8内置有电池81,电池81可拆卸,电池81可选用多种类型的电池,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锂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腔体3内还设置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设置于喇叭单体4远离导音管2的一侧,前腔体3与喇叭单体4通过密封圈12进行密封连接,如附图1所示。为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密封圈12的材质可有多种,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容置腔11内还安装有电路板9。电路板9位于密封圈12与后腔体5的中间,电路板9和蓝牙模块8上分别设置有接触端子和活动端子,接触端子与活动端子相接触以进行信号的导通。接触端子和活动端子在附图中未标示出。根据拼针的个数不同,接触端子和活动端子的可分为多种型号,如四拼针、六拼针、七拼针、八拼针、九拼针等。接触端子和活动端子的拼针数量应该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端子优选为四拼针接触端子,则活动端子也优选为四拼针活动端子。
当蓝牙模块8通过第一凸卡位83和第二凹卡位51与后腔体5配合连接时,也就是蓝牙模块8与耳机主体相连时,位于蓝牙模块8内侧的活动端子与电路板9上的接触端子相应导通,此时蓝牙模块8将会为耳机主体提供音频信号,耳机进入无线工作状态,具体如附图8所示。此时就不需要线缆结构7,可将线缆结构7从耳机主体上拆下。
当耳机的线缆结构7连接到播放设备时,若蓝牙模块8仍处在与耳机主体相连,耳机不仅能够欣赏音乐,同时也能为蓝牙模块8本身充电。
如附图9和附图10所示,充电模块13为外置模块,通过蓝牙模块8背部的旋转卡扣,可将蓝牙模块8整体安装至移动式的充电模块13中,此时充电模块13中内置的电池可为蓝牙模块8本身充电。当充电模块13的电能耗尽,仍可通过一根普通的USB线缆连接任何USB设备(如电脑或手机充电器等)进行充电模块13自身充电。这样周而复始,便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为产品充电了。
蓝牙模块8除了上述充电方式外,内含的电池81仍可以单独于蓝牙模块8的主体中取出,放置相应的固定式充电模块内,固定式充电模块在图中未显示。便可通过模块与其它设备(如电脑、手机或手机充电器等)连接进行充电。这样除蓝牙模块8内的电池以外,拥有多一粒常备电池与其进行交替使用便能大大延长产品的续航时间了。
工作方式:由于调节机构10中的被动齿轮101与前腔体3连接,故通过拨动耳托6上的调节螺杆102驱动被动齿轮101,可实现调节前腔体3的上下定向转动。又由于导音管2与前腔体3是固定在同一水平倾斜角上的,所以随着前腔体3的偏转,从而改变导音管2与耳机主体的水平倾斜角,带动耳塞1进行上下转动。
在无需蓝牙模块8的情况下,将线缆结构7通过卡扣组件62与耳托6进行有线连接后,将耳塞1塞入耳中,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耳塞1,使得耳托6填充耳腔下部多余空间即可。
在需要蓝牙模块8进行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卸下与耳托6连接的线缆结构7,同时将耳机主体上的后盖14卸下。将蓝牙模块8与后腔体5进行配合连接,然后将后盖14与蓝牙模块8进行配合连接。再将耳塞1塞入耳中,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耳塞1,使得耳托6填充耳腔下部多余空间即可。此时避免了线缆结构7的束缚,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当需要对蓝牙模块8进行充电时,可将其卸下安装到外置的充电模块13上进行充电。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就是蓝牙模块8与耳机主体相连,线缆结构7与播放设备相连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为蓝牙模块8本身充电。
当充电模块13的电能耗尽,仍可通过一根普通的USB线缆连接任何USB设备对充电模块13自身进行充电。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机,通过在耳托上设置调节机构,来实现对前腔体定向转动的调节,进而改变导音管与耳机主体的水平倾斜角,以适合各类使用者的耳腔容积大小,从而达到提高佩戴舒适性与改善耳机与外耳道的密闭性的目的,杜绝因佩戴时不贴合而产生的耳机漏音,影响用户音质体验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机,通过对线缆结构进行可拆卸设计,能够实现耳机在有线与无线之间的自由转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智能和人性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导音管、前腔体、喇叭单体、后腔体和耳托,所述前腔体和所述后腔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后腔体配合连接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喇叭单体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喇叭单体远离所述后腔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导音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耳塞套设于所述导音管的另一端,所述耳托位于所述后腔体的侧后方,所述耳托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前腔体的定向转动进行控制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被动齿轮,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被动齿轮啮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体与所述被动齿轮相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的带动下,所述前腔体可进行定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导音管处于同一水平倾斜角,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前腔体相连接,在所述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前腔体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托靠近所述后腔体底面的一端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上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卡扣槽、卡扣和连接件,所述卡扣槽的一端与所述开孔相连,所述卡扣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卡扣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线缆结构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体的后侧还设置有用于提供音频信号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后腔体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卡位,所述后腔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凹卡位,所述第一凸卡位与所述第二凹卡位相配合用以实现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后腔体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内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蓝牙模块上分别设置有接触端子和活动端子,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活动端子相接触以进行信号的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体内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前腔体与所述喇叭单体通过所述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
CN201620470189.5U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新型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3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0189.5U CN205793157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新型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0189.5U CN205793157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新型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3157U true CN205793157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7018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3157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新型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315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202A (zh) * 2018-06-13 2018-09-07 东莞市天翼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咪杆控制静音功能的耳机
CN108696809A (zh) * 2018-08-24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装置、电子设备及扬声器出音控制方法
CN110691295A (zh) * 2019-11-11 2020-01-14 深圳市昱声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电磁辐射抑制头
CN114245263A (zh) * 2022-02-26 2022-03-25 深圳市乔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式蓝牙耳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202A (zh) * 2018-06-13 2018-09-07 东莞市天翼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咪杆控制静音功能的耳机
CN108696809A (zh) * 2018-08-24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装置、电子设备及扬声器出音控制方法
CN110691295A (zh) * 2019-11-11 2020-01-14 深圳市昱声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电磁辐射抑制头
CN114245263A (zh) * 2022-02-26 2022-03-25 深圳市乔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式蓝牙耳机装置
CN114245263B (zh) * 2022-02-26 2022-05-03 深圳市乔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式蓝牙耳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3157U (zh) 一种新型耳机
TWI393360B (zh) 麥克風及連接器共置之耳機
TWI790527B (zh) 耳芽及耳內收聽裝置
KR200496346Y1 (ko) 여행용 멀티 충전기 구조
CN208158826U (zh) 对耳蓝牙耳机的充电收纳盒
CN20711789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4856057U (zh) 一种用于通讯的智能手表
CN207543308U (zh) 一种双耳无线运动蓝牙耳机配套组件
CN203406909U (zh) 组合式手机
CN204090085U (zh) 一种耳机
CN205793156U (zh) 新型耳机
CN106101900A (zh) 一种信号天线内置于耳挂的无线蓝牙耳机
CN202565436U (zh) 一种旋转式蓝牙小音箱
CN111970602A (zh) 一种真无线蓝牙耳机套件及其装配方法
CN204633421U (zh) 移动电源
CN210298026U (zh) 一种变换式无线耳机
CN207869332U (zh) 一种运动蓝牙耳机系统
CN210075522U (zh) 具有镜子功能的蓝牙耳机充电座组件
CN207354561U (zh) 多功能耳机
CN218416609U (zh) 双对耳机充电盒
CN206892482U (zh) 一种智能太阳镜
CN206894841U (zh) 一种配合教学用立体声耳机
CN220732983U (zh) 一种耳挂式无线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套装
CN201018649Y (zh) 具扩展功能之耳机
CN205987261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