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6945U -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6945U
CN205776945U CN201620517679.6U CN201620517679U CN205776945U CN 205776945 U CN205776945 U CN 205776945U CN 201620517679 U CN201620517679 U CN 201620517679U CN 205776945 U CN205776945 U CN 205776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fascia
waterproof case
elastomer
layer
fasc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76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定球
李昌州
俞大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76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6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6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6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下外墙板、楼板、防水件和弹性体,所述楼板搭设在下外墙板上,所述下外墙板顶部浇筑有现浇层,所述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所述下外墙板的纵筋穿过叠合楼板的现浇层伸入所述上外墙板的灌浆套筒内,在所述灌浆套筒中灌入浆料形成钢筋对接的浆锚连接接头;所述防水件包裹部分或全部所述弹性体,所述上外墙板底端设有槽口,所述防水件和/或弹性体的一侧锚固在现浇层中,另一侧向所述槽口中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为外墙板防水提供了可靠保证,且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建筑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行业中,外墙板采用预制的方式进行工厂化生产,然后现场组装,因而能实现标准化,且质量可控,高效快捷。目前,多采用剪力墙结构作为外墙板结构体系,但是,目前剪力墙结构的外墙板结构体系生产率较低,人工投入较大,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传统的防水方式通常是在接缝处打防水胶,不仅施工的工作量大,而且防水胶随着时间的长久会出现老化,最后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影响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和建筑质量。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的外墙板安装节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的外墙板安装节点。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下外墙板、楼板、防水件和弹性体,所述楼板搭设在下外墙板上,所述下外墙板顶部浇筑有现浇层,所述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所述下外墙板的纵筋穿过现浇层伸入所述上外墙板的灌浆套筒内,在所述灌浆套筒中灌入浆料形成钢筋对接的浆锚连接接头;所述防水件包裹部分或全部所述弹性体,所述上外墙板底端设有槽口,所述防水件和/或弹性体的一侧锚固在现浇层中,另一侧向所述槽口中延伸。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述所的防水件和/或弹性体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中,包括了三种并列的技术方案,分别是防水件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中、弹性体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中以及防水件的一侧和弹性体的一侧均锚固在所述现浇层中。在外墙板的装配过程中,待下外墙板与楼板装配完成后,进行现浇层的浇筑,此时,将所述防水件和/或弹性体一侧锚固在现浇层中,另一侧固定在上外墙板落位后其槽口所在位置。所述楼板可以是预制楼板,也可是叠合楼板,也可以是全现浇制作,当楼板为叠合楼板时,上述在下外墙板顶部浇筑的现浇层即为叠合楼板的现浇层。随着上外墙板的落位,包裹弹性体的防水件伸入所述槽口中,所述下外墙板的纵筋穿过现浇层并伸入所述上外墙板的灌浆套筒内,然后在灌浆套筒内灌浆对插入灌浆套筒内的纵筋进行浆锚。拼装完成后,此时的包裹弹性体的防水起到了类似于防水企口的榫头的作用,可有效阻止室外雨水渗漏至室内,提供了可靠的防水保证;同时包裹弹性体的防水件的设置简单方便,外墙板的预制过程中无需设计企口或其他防水结构,简化模具,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建筑质量。包裹弹性体的防水本身具有一定柔性,这样外墙板对接的过程中不会由于碰撞而损坏,同时也不会损坏构件,即不会对保温层和装饰面层造成损坏,且由于包裹了弹性体,碰撞变形后具有恢复原有形状的能力,客人防止吊装过程防水件碰撞变形而无法复原时影响其防水效果。所述槽口可以是在上外墙板预制的过程中预留,也可以是安装过程中开设,针对保温外墙板,所述槽口优选设置在保温层,这样装配过程中仅需将上外墙板底部的保温层挖掉部分即可形成槽口,简化施工程序,同时降低施工难度。装配完成后,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在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的连接处的内、外侧分别采用和防水胶或密封条进行封堵。
进一步,所述弹性体为橡胶。橡胶抗变形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抗老化能力。
进一步,所述防水件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具有较好的防水性,且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即耐久性好,同时具有一定刚度,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对弹性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防水件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内,所述防水件伸出现浇层后沿下外墙板顶端向下外墙板外侧弯折。对于保温外墙板,由于所述槽口优选设置在保温层,而现浇层位于保温层内侧,故伸入至槽口中的包裹弹性体的防水件需要向保温层移动,故将防水件沿下外墙板顶端向下外墙板外侧弯折,使得防水件能够与槽口顺利对接,简化施工程序,降低施工难度。
进一步,所述防水件锚固在现浇层的部位设有孔或缺口。如此设置,在防水件预埋的过程中,混凝土能够穿过防水件,一方面避免墙板预制过程中在防水件两侧形成空隙,从而导致墙板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可有效增加防水件在下外墙板中的锚固力。
进一步,所述防水件为铝箔或锡箔。铝箔或锡箔价钱便宜,用铝箔或锡箔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进一步,所述防水件将所述弹性体露出所述现浇层的部位包裹。
进一步,所述外墙板至少包括保温层和结构层,所述槽口设置在保温层,所述槽口内设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一侧锚固在上外墙板结构层内,另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水件的外侧。应当理解,所述的防水件的外侧与外墙板的外侧一致,即靠近室外的一侧。对于保温外墙板而言,尤其是保温装饰外墙板,防水件一般是设置在保温层的内侧,这样雨水可能沿上外墙板与下外墙板之间的拼接缝进入下外墙板的保温层,然后沿保温层向下流动,直至流至上述节点的下方节点,然后绕过防水件进入室内。而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可将保温层中的雨水引导至防水件的外侧,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导水板由结构层朝所述外墙板外侧向下倾斜。如此设置,有利于将雨水引导至防水件外侧,防止雨水沿导水板向室内渗透。
进一步,所述外墙板至少包括保温层和结构层,所述上外墙板保温层底部的内侧壁位于所述防水件的外侧。如此设置,当有雨水沿上外墙板与下外墙板之间的拼接缝进入下外墙板的保温层,然后沿保温层向下流动,直至流至上述节点的下方节点,由于上外墙板保温层底部的内侧壁位于所述防水件的外侧,这样雨水不会绕过防水件进入室内,从而杜绝雨水沿保温层向下流至下方节点绕过防水件进入室内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外墙板防水的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避免雨水到达保温层底部后沿结构层向室内渗透,可优选在在结构层底部开设滴水槽,当然,所述滴水槽在结构层上的位置须位于所述防水件的外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墙板安装节点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涉及的防水件包裹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涉及的防水件包裹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所涉及的防水件包裹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墙板安装节点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所涉及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上外墙板 2下外墙板 3弹性体 4槽口
5防水胶 6密封条 7防水件 18导水板
19滴水槽 20保温层 21结构层 22灌浆套筒
23纵筋 24楼板 25现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3,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1、下外墙板2、楼板24、防水件7和弹性体3,所述楼板24搭设在下外墙板2上,所述下外墙板2顶部浇筑有现浇层25,所述上外墙板1和下外墙板2采用灌浆套筒22连接,所述下外墙板2的纵筋23穿过现浇层25并伸入所述上外墙板1的灌浆套筒22内,在所述灌浆套筒22中灌入浆料形成钢筋对接的浆锚连接接头;所述防水件7包裹部分或全部所述弹性体3,所述上外墙板1底端设有槽口4,所述防水件7和/或弹性体3的一侧锚固在现浇层25中,另一侧向所述槽口4中延伸。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述所的防水件7和/或弹性体3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25中,包括了三种并列的技术方案,如图4~6,分别是防水件7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25中、弹性体3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25中以及防水件7的一侧和弹性体3的一侧均锚固在所述现浇层25中。在外墙板的装配过程中,待下外墙板2与楼板的24装配完成后,进行现浇层25的浇筑,此时,将所述防水件7和/或弹性体3一侧锚固在现浇层25中,另一侧固定在上外墙板1落位后其槽口4所在位置。所述楼板24可以是预制楼板,也可是叠合楼板,也可以是全现浇制作,当楼板24为叠合楼板时,上述在下外墙板2顶部浇筑的现浇层25即为叠合楼板的现浇层。随着上外墙板1的落位,包裹弹性体3的防水件7伸入所述槽口4中,所述下外墙板2的纵筋23穿过现浇层25伸入所述上外墙板1的灌浆套筒22内,然后在灌浆套筒22内灌浆对插入灌浆套筒22内的纵筋23进行浆锚。拼装完成后,此时的包裹弹性体3的防水起到了类似于防水企口的榫头的作用,可有效阻止室外雨水渗漏至室内,提供了可靠的防水保证;同时包裹弹性体3的防水件7的设置简单方便,外墙板的预制过程中无需设计企口或其他防水结构,简化模具,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建筑质量。包裹弹性体3的防水本身具有一定柔性,这样外墙板对接的过程中不会由于碰撞而损坏,同时也不会损坏构件,即不会对保温层20和装饰面层造成损坏,且由于包裹了弹性体3,碰撞变形后具有恢复原有形状的能力,客人防止吊装过程防水件7碰撞变形而无法复原时影响其防水效果。所述槽口4可以是在上外墙板1预制的过程中预留,也可以是安装过程中开设,针对保温外墙板,所述槽口4优选设置在保温层20,这样装配过程中仅需将上外墙板1底部的保温层20挖掉部分即可形成槽口4,简化施工程序,同时降低施工难度。装配完成后,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在上外墙板1和下外墙板2的连接处的内、外侧分别采用和防水胶5或密封条6进行封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3为橡胶。橡胶抗变形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抗老化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件7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具有较好的防水性,且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即耐久性好,同时具有一定刚度,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对弹性体3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防水件7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25内,所述防水件7伸出现浇层25后沿下外墙板2顶端向下外墙板2外侧弯折。对于保温外墙板,由于所述槽口4优选设置在保温层20,而现浇层25位于保温层20内侧,故伸入至槽口4中的包裹弹性体3的防水件7需要向保温层20移动,故将防水件7沿下外墙板2顶端向下外墙板2外侧弯折,使得防水件7能够与槽口4顺利对接,简化施工程序,降低施工难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件7锚固在现浇层25的部位设有孔或缺口。如此设置,在防水件7预埋的过程中,混凝土能够穿过防水件7,一方面避免墙板预制过程中在防水件7两侧形成空隙,从而导致墙板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可有效增加防水件7在下外墙板2中的锚固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件7为铝箔或锡箔。铝箔或锡箔价钱便宜,用铝箔或锡箔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述防水件7将所述弹性体3露出所述现浇层25的部位包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述外墙板至少包括保温层20和结构层21,所述槽口4设置在保温层20,所述槽口4内设有导水板18,所述导水板18一侧锚固在上外墙板1结构层21内,另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水件7的外侧。应当理解,所述的防水件7的外侧与外墙板的外侧一致,即靠近室外的一侧。对于保温外墙板而言,尤其是保温装饰外墙板,防水件7一般是设置在保温层20的内侧,这样雨水可能沿上外墙板1与下外墙板2之间的拼接缝进入下外墙板2的保温层20,然后沿保温层20向下流动,直至流至上述节点的下方节点,然后绕过防水件7进入室内。而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可将保温层20中的雨水引导至防水件7的外侧,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板18由结构层21朝所述外墙板外侧向下倾斜。如此设置,有利于将雨水引导至防水件7外侧,防止雨水沿导水板18向室内渗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述外墙板至少包括保温层20和结构层21,所述上外墙板1保温层20底部的内侧壁位于所述防水件7的外侧。如此设置,当有雨水沿上外墙板1与下外墙板2之间的拼接缝进入下外墙板2的保温层20,然后沿保温层20向下流动,直至流至上述节点的下方节点,由于上外墙板1保温层20底部的内侧壁位于所述防水件7的外侧,这样雨水不会绕过防水件7进入室内,从而杜绝雨水沿保温层20向下流至下方节点绕过防水件7进入室内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外墙板防水的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避免雨水到达保温层20底部后沿结构层21向室内渗透,可优选在在结构层21底部开设滴水槽19,当然,所述滴水槽19在结构层21上的位置须位于所述防水件7的外侧。保温层20的底部的内侧壁位于所述防水件7的外侧,实现方式可以是将保温层20整体做薄,另外可以仅仅是保温层20底部做薄,此时,结构层21底部相应变厚,当然也可将防水件7设置在保温层20的内侧,但这样不便于防水件7的设置以及槽口4的开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灌浆套筒22的内壁设有钢瓣。本实用新型钢瓣的设置增大了灌浆套筒22整体刚度,满足刚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灌浆套筒22壁厚,节省材料。同时在外径相同的情况下减少壁厚,增加了灌浆料,使得灌浆更加密实,钢筋与灌浆套筒22整体的粘结性能更强。此外,灌入的浆体在灌浆套筒22内形成与套筒内空及钢瓣相匹配的锁固结构,大幅度提高了钢筋的锚固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钢瓣上开设过浆孔或导浆槽。过浆孔或导浆槽的设置一方面保证灌浆料向连接端流动时有足够的流动空间,充实整个灌浆套筒,同时可将钢瓣之间的间隙中的灌浆料连接成整体,增加灌浆套筒22与灌浆料之间的结合力,灌浆料的整体性更强,进而有效增加灌浆料对钢筋的握裹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浆孔或导浆槽沿灌浆套筒22的周向设置。如此,通过过浆孔或导浆槽将钢瓣之间的间隙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墙板、下外墙板、楼板、防水件和弹性体,所述楼板搭设在下外墙板上,所述下外墙板顶部浇筑有现浇层,所述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所述下外墙板的纵筋穿过现浇层并伸入所述上外墙板的灌浆套筒内,在所述灌浆套筒中灌入浆料形成钢筋对接的浆锚连接接头;所述防水件包裹部分或全部所述弹性体,所述上外墙板底端设有槽口,所述防水件和/或弹性体的一侧锚固在现浇层中,另一侧向所述槽口中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为不锈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的一侧锚固在所述现浇层内,所述防水件伸出现浇层后沿下外墙板顶端向下外墙板外侧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锚固在现浇层的部位设有孔或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为铝箔或锡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将所述弹性体露出所述现浇层的部位包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至少包括保温层和结构层,所述槽口设置在保温层,所述槽口内设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一侧锚固在上外墙板结构层内,另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水件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由结构层朝所述外墙板外侧向下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至少包括保温层和结构层,所述上外墙板保温层底部的内侧壁位于所述防水件的外侧。
CN201620517679.6U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Active CN205776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7679.6U CN205776945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7679.6U CN205776945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6945U true CN205776945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7679.6U Active CN205776945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6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5909Y (zh) 带防水层的背挂锚栓式石材幕墙结构
CN104563288A (zh) 钢筋混凝土框格板预制装配式节能房屋
CN105863103A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976143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105908878A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6189870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105971154A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776962U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结构体系
CN205917937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975951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776881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105863086A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
CN205776945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776961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976057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6034678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622030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用轻质保温墙体
CN205531053U (zh) 具备桁架梁的女儿墙
CN205840075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776816U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结构体系
CN205840060U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
CN205840039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976543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976142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105863122A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ina Civil Architecture Friends Technology (Jiaozhou) Co., Ltd.

Assignor: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43000002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xterior wallboard mounting joi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