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3595U -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3595U
CN205773595U CN201620676879.6U CN201620676879U CN205773595U CN 205773595 U CN205773595 U CN 205773595U CN 201620676879 U CN201620676879 U CN 201620676879U CN 205773595 U CN205773595 U CN 205773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
ozone
inlet pipe
filling tub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68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
商振杰
杨志猛
赵伟
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shi Huiz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shi Huiz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shi Huiz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shi Huiz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768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3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3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35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包括废水池、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发生器和纯氧罐,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底部设有三个入口,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上部设有出口,三个入口分别是臭氧入口、空气入口和废水入口,所述废水池和曝气生物滤池的废水入口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纯氧罐、臭氧发生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的臭氧入口通过进气管一连通,所述空气入口与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二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储水池相连通;本反应装置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若干个填料筒相互叠加组成,添加填料时可以逐段添加,防止填料高层掉落出现破碎,同时加设了取样机构,方便了实时观察废水处理的进展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一体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O3-BAF)系统结合了高级氧化、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多种工艺技术的优势,是在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型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目前一体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O3-BAF)系统是将臭氧通过文丘里管直接投加到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布水层,在布水层同时实现布气布水和臭氧氧化,然后含臭氧的废水从底部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层进行生化处理,在一个反应器内部同时实现臭氧氧化和生化的协同作用。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体积较大或者高度较高,对废水处理场地要求较高,并且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不注重水处理过程中的在线检测,从而不能有效地监控废水处理的进展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本反应装置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若干个填料筒相互叠加组成,添加填料时可以逐段添加,防止填料高层掉落出现破碎,同时加设了取样机构,方便了实时观察废水处理的进展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包括废水池、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发生器和纯氧罐,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底部设有三个入口,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上部设有出口,其特征在于,三个入口分别是臭氧入口、空气入口和废水入口,所述废水池和曝气生物滤池的废水入口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管浮子和计量泵,所述纯氧罐、臭氧发生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的臭氧入口通过进气管一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纯氧罐和曝气生物滤池之间,所述空气入口与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二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储水池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底座和若干个填料筒,所述三个入口位于底座上,所述填料筒依次叠加固定于底座上方,所述填料筒之间和填料筒和底座之间通过法兰和密封圈相互固定,所述填料筒内装有填料;该反应装置还设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上设有若干个检测口,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从下到上均匀设置了若干个取样口,所述取样口与检测口一一对应,所述取样口与检测口之间通过取样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填料为陶瓷填料。
作为优选地,所述取样机构离地面的高度为1.5m。
作为优选地,所述填料筒的高度位于1.5m-1.8m之间,所述填料筒的直径在。
作为优选地,所述检测口上连接有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反应装置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若干个填料筒相互叠加组成,添加填料时可以逐段添加,防止填料高层掉落出现破碎。
2、加设了取样机构,且取样机构离地面的高度为1.5m,方便了实时观察废水处理的进展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取样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废水池 2、臭氧发生器 3、纯氧罐 4、臭氧入口
5、空气入口 6、废水入口 7、进水管 8、进水管浮子
9、计量泵 10、进气管一 11、空气压缩机 12、进气管二
13、出口 14、出水管 15、储水池 16、底座
17、填料筒 18、法兰 19、密封圈 20、检测口
21、取样口 22、取样管 23、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包括废水池1、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发生器2和纯氧罐3,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底部设有三个入口,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上部设有出口,三个入口分别是臭氧入口4、空气入口5和废水入口6,所述废水池1和曝气生物滤池的废水入口6通过进水管7连通,所述进水管7上设有进水管浮子8和计量泵9,所述纯氧罐3、臭氧发生器2和曝气生物滤池的臭氧入口4通过进气管一10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2位于纯氧罐3和曝气生物滤池之间,所述空气入口5与空气压缩机11通过进气管二12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口13通过出水管14与储水池15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底座16和若干个填料筒17,所述填料筒的高度位于1.5m-1.8m之间,所述填料筒的直径在30cm-50cm之间,所述三个入口位于底座16上,所述填料筒17依次叠加固定于底座16上方,所述填料筒17之间和填料筒17和底座16之间通过法兰18和密封圈19相互固定,所述填料筒17内装有填料,所述填料为陶瓷填料;该反应装置还设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离地面的高度为1.5m,所述取样机构上设有若干个检测口20,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从下到上均匀设置了若干个取样口21,所述取样口21与检测口20一一对应,所述取样口21与检测口20之间通过取样管22相连通,所述检测口20上连接有检测装置23。
本实施例中的曝气生物滤池由3个填料筒组成,当添加填料时,可以一个填料筒一个填料筒添加,防止填料从高层落下出现破碎,填料筒之间通过法兰和密封圈密封固定。
加设了取样机构,且取样机构离地面的高度为1.5m,曝气生物滤池上均匀设置的取样口通过取样管与取样机构相连通,同时测口上连接有检测装置,方便了实时观察废水处理的进展情况,同时还能检测废水通过不同高度的填料筒时的净化处理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包括废水池、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发生器和纯氧罐,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底部设有三个入口,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上部设有出口,其特征在于,三个入口分别是臭氧入口、空气入口和废水入口,所述废水池和曝气生物滤池的废水入口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管浮子和计量泵,所述纯氧罐、臭氧发生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的臭氧入口通过进气管一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纯氧罐和曝气生物滤池之间,所述空气入口与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二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储水池相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底座和若干个填料筒,所述三个入口位于底座上,所述填料筒依次叠加固定于底座上方,所述填料筒之间和填料筒和底座之间通过法兰和密封圈相互固定,所述填料筒内装有填料;该反应装置还设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上设有若干个检测口,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从下到上均匀设置了若干个取样口,所述取样口与检测口一一对应,所述取样口与检测口之间通过取样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陶瓷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离地面的高度为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筒的高度位于1.5m-1.8m之间,所述填料筒的直径在30cm-50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口上连接有检测装置。
CN201620676879.6U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73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6879.6U CN205773595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6879.6U CN205773595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3595U true CN205773595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5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68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73595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3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2050B (zh) 一种立式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ES2586294A2 (es) Instalación y procedimiento de tratamiento de agua por membranas que incorpora la adsorción en un material adsorbente en polvo y medios para limitar la abrasión de las membranas
CN108623042A (zh) 一种羟基自由基降解矿化磺胺类抗生素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43813A (zh) 处理废水的方法
CN208948922U (zh) 一种水处理循环反应罐装置
CN205773595U (zh) 一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反应装置
CN108083571A (zh) 一种原位生态活水净水设备
CN205045959U (zh) 一种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7891208U (zh) 一种原位生态活水净水设备
CN205473211U (zh) 船舶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05060391B (zh) 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外循环光催化旋液膜分离耦合反应器
CN108423883A (zh) 羟基自由基降解矿化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和装置
CN204952897U (zh) 一种配套用于反应釜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08532380U (zh) 一种改进型ic厌氧反应器
CN208234720U (zh) 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
CN206901941U (zh) 一种全面氧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09242802U (zh) 一种医药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
CN108383182B (zh) 一种渐变截面深井混合反应器
CN207760156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06521369U (zh) 一种含重金属黑臭水体及淤泥治理装置
CN200955034Y (zh) 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器
CN104289094A (zh) 一种废气过滤净化装置
CN205603348U (zh) 一种自然式污水充氧沉淀池
CN110204119A (zh) 羟基自由基-气浮-脱气自动化水处理设备
CN203269699U (zh) 复合式反应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