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1163U -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 Google Patents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1163U
CN205771163U CN201620457518.2U CN201620457518U CN205771163U CN 205771163 U CN205771163 U CN 205771163U CN 201620457518 U CN201620457518 U CN 201620457518U CN 205771163 U CN205771163 U CN 205771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ylinder
assembly
fluid reservoir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575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邸建军
张继良
任海涛
杨莉
李永梅
李双景
曹进丰
程勇
锁晓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ihaiy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 Haizhou (beiji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 Haizhou (beiji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 Haizhou (beiji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575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1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1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1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该储液罐内设置有防止油品挥发的软体组件(2),包括软体组件(2)与钢罐壳体(3)和圆筒组件(5)之间的连接采用密封组件(1、4),软体组件(2)与钢罐底部之间形成密闭的储油空间。当钢罐内部注入油体时,软体组件(2)漂浮在罐内油液面上,通过油液位的升降而升降,消除了油液挥发的气相空间,实现了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有效地避免了挥发性气体直接排到大气中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储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运输过程中,原料的储存,产品的中转、运输,都有相当数量的容器在服役。这些容器内所储存的有机物的容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挥发性气体都是通过安全阀、呼吸阀或通气孔排放到大气当中。这不但由于挥发而增加损耗,造成浪费,增加成本,而且重要的是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油罐内发性气体排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包括:钢罐壳体;圆筒组件,设置于钢罐壳体上,圆筒组件的一端位于钢罐壳体内;软体组件,设置于钢罐壳体的内壁和圆筒组件上,软体组件漂浮在钢罐壳体内的液面上以使软体组件随着液面的升降而升降,软体组件与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
进一步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包括:壳体密封组件,软体组件通过壳体密封组件与钢罐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密封组件包括:壳体连接件,壳体连接件连续地焊接在钢罐壳体的内周面上;壳体支撑组件,壳体支撑组件设置于壳体连接件上;壳体芯轴,壳体芯轴设置在壳体支撑组件上;壳体卷轴涂胶布,壳体卷轴涂胶布的一端可活动地绕在壳体芯轴上,壳体卷轴涂胶布的另一端与软体组件热合焊接;壳体密封带,壳体密封带的一端设置于壳体连接件上,壳体密封带的另一端与壳体卷轴涂胶布热合焊接。
进一步地,壳体密封带包括:上壳体密封带,设置于壳体连接件的靠近钢罐壳体顶部的表面上;下壳体密封带,设置于壳体连接件的靠近钢罐壳体底部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包括:圆筒密封组件,软体组件通过圆筒密封组件与圆筒组件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圆筒密封组件包括:圆筒连接件,圆筒连接件焊接在圆筒组件的外周面上;圆筒支撑组件,圆筒支撑组件设置于圆筒连接件上;圆筒芯轴,设置于圆筒支撑组件上;圆筒卷轴涂胶布,圆筒卷轴涂胶布的一端可活动地绕在圆筒芯轴上,圆筒卷轴涂胶布的另一端 与软体组件热合焊接;圆筒密封带,圆筒密封带的一端焊接在圆筒组件上,圆筒密封带的另一端与圆筒卷轴涂胶布热合焊接。
进一步地,圆筒密封带包括:上圆筒密封带,上圆筒密封带的一端设置于圆筒连接件与钢罐壳体顶部之间的圆筒连接件的外周面上,上圆筒密封带的另一端与圆筒卷轴涂胶布相连接;下圆筒密封带,下圆筒密封带的一端设置于圆筒连接件的外周面上,圆筒连接件位于上圆筒密封带与下圆筒密封带之间,下圆筒密封带的另一端与圆筒卷轴涂胶布相连接。。
进一步地,圆筒组件为钢制圆筒,钢制圆筒上设置有液位计口、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
进一步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还包括:内浮盘,软体组件的一端通过壳体密封组件与内浮盘相连接,软体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壳体密封组件与钢罐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内浮盘和软体组件漂浮在钢罐壳体内的液面上以使内浮盘和软体组件随着液面的升降而升降,内浮盘和软体组件与钢罐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
进一步地,壳体密封组件设置于钢罐壳体内壁的中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包括钢罐壳体、圆筒组件和软体组件。圆筒组件设置于钢罐壳体上,圆筒组件的第一端朝向钢罐壳体的底部延伸。软体组件设置于钢罐壳体的内壁和圆筒组件上,软体组件漂浮在钢罐壳体内的液面上以使软体组件随着液面的升降而升降,软体组件与钢罐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通过在钢罐壳体内设置软体组件,使得当在钢罐壳体的内部注入油体时,油体始终停留在软体组件与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有效地避免了挥发性气体直接排到大气中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A向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焊接在罐体上的壳体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焊接在圆筒组件上的圆筒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立式储罐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浮顶储罐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浮顶储罐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密封组件;2、软体组件;3、钢罐壳体;4、圆筒密封组件;5、圆筒组件;6、液位计口;7、液体出口;8、液体进口;9、气体监测口;10、呼吸阀口;11、排净口;12、量油管口;13、内浮盘;
1-1、壳体连接件;1-2、压板;1-3、壳体支撑组件;1-4、壳体芯轴;1-5、壳体密封带;1-6、壳体卷轴涂胶布;1-7、螺钉;
4-1、弧形环;4-2、圆筒连接件;4-3、圆筒支撑组件;4-4、圆筒芯轴;4-5、圆筒密封带;4-6、圆筒卷轴涂胶布;4-7、压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包括钢罐壳体3、圆筒组件5和软体组件2。圆筒组件5设置于钢罐壳体3上,圆筒组件5的一端位于钢罐壳体3内。软体组件2设置于钢罐壳体3的内壁和圆筒组件5上,软体组件2漂浮在钢罐壳体3内的液面上以使软体组件2随着液面的升降而升降,软体组件2与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其中,储液罐还包括用于连接钢罐壳体3和软体组件2的壳体密封组件1以及用于连接圆筒组件5和软体组件2的圆筒密封组件4。
壳体密封组件1设置于钢罐壳体3内壁的中线处即中部。当然,壳体密封组件1也可以设置于靠近钢罐壳体3的底部的内壁上。这样设置同样能够使得储液罐能够实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该储液罐内设置防止油品挥发的软体装置即软体组件2。密封组件具有防止软体组件2疲劳、折损、抗撕裂等结构。软体装置漂浮在罐内油液面上,通过油液位的升降而升降,消除了油液挥发的气相空间,实现了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适用于新建储罐以及各类现役储罐的改造。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油品储罐在输送过程中油气挥发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图3示出了图1中焊接在罐体上的壳体密封组件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壳体密封组件1包括壳体连接件1-1、压板1-2、壳体支撑组件1-3、壳体支撑组件1-4以及壳体密封带1-5和壳体卷轴涂胶布1-6。壳体连接件1-1连续地焊接在钢罐壳体1的内周面上。壳体支撑组件1-3通过螺钉连接在壳体连接件1-1上。壳体芯轴1-4设置在壳体支撑组件1-3上。壳体卷轴涂胶布1-6的一端可活动地绕在壳体芯轴1-4上,壳体卷轴涂胶布1-6的另一端与软体组件2热合焊接。壳体密封带1-5的一端通过压板1-2和螺钉固定在壳体连接件1-1上,壳体密封带1-5的另一端与壳体卷轴涂胶布1-6热合焊接。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加软体组件2与钢罐壳体3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
壳体密封带1-5包括上壳体密封带和下壳体密封带。设置于壳体连接件1-1的靠近钢罐壳体3顶部的表面上。下壳体密封带设置于壳体连接件1-1的靠近钢罐壳体3底部的表面上。这 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保证了储油空间的密封性,避免了挥发性气体排出钢罐壳体3,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结构的储液罐的环保作用,增加了该储液罐的实用性。
软体组件2与壳体卷轴涂胶布1-6热合焊接在一起,随着液面的升、降而绕着壳体芯轴1-4转动,从高液位到低液位,壳体转轴涂胶布1-6始终绕着壳体芯轴1-4转动,因此确保软体组件2不至于发生折损或疲劳折断。在壳体密封组件1中,上壳体密封带、下壳体密封带肩负着密封的作用,其不承受任何作用力,不存在弯曲、拉伸现象。该密封结构保证了软体组件的长时间的运行,不会发生软体组件疲劳、折损、拉断现象,同时确保油气的密封,不至于溢漏到软体组件2之外,更不会排放到储罐外。
软体组件2是由TPU(聚氨酯)涂胶布制作的漂浮在液面上的软体物件。软体组件2漂浮在液面之上的软体组件2是由TPU涂胶布热合焊接加工成型,抗拉强度高,密封效果好,消除了介质的气相空间,实现介质的零挥发。因为软体组件2安装在钢罐壳体3内,随着液位升降,软体组件2以外的空间是空气而没有油气,故钢罐壳体3上安装的呼吸阀,排出和吸进的是空气,因而实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其结构简单,可用于新建或现役储罐改造,安装简单、方便,成本低,环保效果显著。
图4示出了图1中焊接在圆筒组件5上的圆筒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储液罐如图4所示,圆筒密封组件4安装在圆筒组件5圆筒体的上端,靠近钢罐壳体3的上部内表面,为施工方便,把圆筒密封带的一端,通过弧形环4-1和压紧组件4-7,固定在圆筒组件5圆筒上,另一端热合焊接在软体组件2上,其运行原理和功用同壳体密封组件1。软体组件2通过圆筒密封组件4与圆筒组件5的外周面密封连接。圆筒密封组件4包括圆筒连接件4-2、圆筒支撑组件4-3、圆筒芯轴4-4、圆筒密封带4-5和圆筒卷轴涂胶布4-6。圆筒连接件4-2焊接在圆筒组件5上的外周面上。圆筒支撑组件4-3通过螺钉1-7固定在圆筒连接件4-2上。圆筒芯轴4-4设置在圆筒支撑组件4-3上。圆筒卷轴涂胶布4-6的一端可活动地绕在圆筒芯轴4-4上,圆筒卷轴涂胶布4-6的另一端与软体组件2热合焊接。圆筒密封带4-5的一端焊接在圆筒组件5上并通过弧形环4-1和压紧组件4-7固定,圆筒密封带4-5的另一端与圆筒卷轴涂胶布4-6热合焊接。这样设置同样能够保证储油空间的密封性,避免了挥发性气体排出钢罐壳体3,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结构的储液罐的环保作用,增加了该储液罐的实用性。
圆筒密封带4-5包括上圆筒密封带和下圆筒密封带。上圆筒密封带的一端设置于圆筒连接件4-2与钢罐壳体3顶部之间的圆筒连接件4-2的外周面上,上圆筒密封带的另一端与圆筒卷轴涂胶布4-6相连接。下圆筒密封带的一端设置于圆筒连接件4-2的外周面上,圆筒连接件4-2位于上圆筒密封带与所述下圆筒密封带之间,下圆筒密封带的另一端与圆筒卷轴涂胶布4-6相连接。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保证了储油空间的密封性,避免了挥发性气体排出钢壳体3,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结构的储液罐的环保作用,增加了该储液罐的实用性。
圆筒组件5为钢制圆筒,钢制圆筒上设置有液位计口6、液体出口7和液体进口8。这样设置能够准确的测量液位的变化,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软体组件2与钢罐壳体3的内壁和圆筒组件5之间的密封性能。此圆筒是保证液体进、出、液位测量的正常运行。
壳体密封组件1安装在钢罐壳体3水平中心截面内表面上(如图1所示),圆筒密封组件4安装在圆筒组件5圆筒上部,上述两组密封组件热合焊接连接起软体组件2。在安装位置时,软体组件2自然下垂,落在钢罐壳体3下半部内表面上,钢罐壳体3内的双点划线所示。当液体由圆筒组件5液体进口8注入到钢罐壳体3的底部时,液体顶起软体组件2上升,在软体组件2外部、钢罐壳体3内部的空气由钢罐壳体3上的呼吸阀10排出,油气则在软体组件2和密封组件包围之内,不会排放到钢罐壳体3之外,因而实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当液体通过圆筒组件5的液体出口7排出时,钢罐壳体3的呼吸阀10吸入空气,软体组件2随着液体的下降而下落,直到液体最低位置。圆筒组件5的液位计口6的测量装置,实时显示着液位的高低,钢罐壳体3上的气体监测口9,则实时监测着所排出的气体组分,确保环境的清洁、安全、无污染。
图5示出了一种立式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图6和图7示出了对现役的具有内浮盘的储液罐改进的并能实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的储液罐,。对内浮顶储罐改造时,保留原有内浮顶储罐的内浮盘13,通过壳体密封组件1,软体组件2,把软体组件2和原有的内浮盘13连接起来,使软体组件2的一端固定在钢罐壳体2的下部1.8米高度处,另一端固定在原有的内浮盘13上,以此密封结构取代原有的密封袋。软体组件2一端随着内浮盘上升到最高液位,另一端固定在钢罐壳体3的1.8米高度处,这样把油气包围在软体组件2和原有内浮盘13之内,便杜绝了油气的泄露外溢。
其中,软体组件2的一端通过壳体密封组件1与内浮盘13相连接,软体组件2的另一端通过壳体密封组件1与钢罐壳体3的内壁相连接,内浮盘13和软体组件2漂浮在钢罐壳体3内的液面上以使内浮盘13和软体组件2随着液面的升降而升降,内浮盘13和软体组件2与钢罐壳体3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这样设置使得该储液罐能够实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该储液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环保效果显著,还可用于新建或现役储罐的改造,增加了该储液罐的实用性。设备检修时,通过排净口11排净液体,并通过人孔实施检查维修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罐壳体(3);
圆筒组件(5),设置于所述钢罐壳体(3)上,所述圆筒组件(5)的一端位于所述钢罐壳体(3)内;
软体组件(2),设置于所述钢罐壳体(3)的内壁和所述圆筒组件(5)上,所述软体组件(2)漂浮在所述钢罐壳体(3)内的液面上以使所述软体组件(2)随着液面的升降而升降,所述软体组件(2)与所述钢罐壳体(3)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包括:
壳体密封组件(1),所述软体组件(2)通过所述壳体密封组件(1)与所述钢罐壳体(3)的内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密封组件(1)包括:
壳体连接件(1-1),所述壳体连接件(1-1)连续地焊接在所述钢罐壳体(3)的内周面上;
壳体支撑组件(1-3),所述壳体支撑组件(1-3)设置于所述壳体连接件(1-1)上;
壳体芯轴(1-4),所述壳体芯轴(1-4)设置在所述壳体支撑组件(1-3)上;
壳体卷轴涂胶布(1-6),所述壳体卷轴涂胶布(1-6)的一端可活动地绕在所述壳体芯轴(1-4)上,所述壳体卷轴涂胶布(1-6)的另一端与所述软体组件(2)热合焊接;
壳体密封带(1-5),所述壳体密封带(1-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连接件(1-1)上,所述壳体密封带(1-5)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卷轴涂胶布(1-6)热合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密封带(1-5)包括:
上壳体密封带,设置于所述壳体连接件(1-1)的靠近所述钢罐壳体(3)顶部的表面上;
下壳体密封带,设置于所述壳体连接件(1-1)的靠近所述钢罐壳体(3)底部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包括:
圆筒密封组件(4),所述软体组件(2)通过所述圆筒密封组件(4)与所述圆筒组 件(5)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密封组件(4)包括:
圆筒连接件(4-2),所述圆筒连接件(4-2)焊接在所述圆筒组件(5)的外周面上;
圆筒支撑组件(4-3),所述圆筒支撑组件(4-3)设置于所述圆筒连接件(4-2)上;
圆筒芯轴(4-4),设置于所述圆筒支撑组件(4-3)上;
圆筒卷轴涂胶布(4-6),所述圆筒卷轴涂胶布(4-6)的一端可活动地绕在所述圆筒芯轴(4-4)上,所述圆筒卷轴涂胶布(4-6)的另一端与所述软体组件(2)热合焊接;
圆筒密封带(4-5),所述圆筒密封带(4-5)的一端焊接在圆筒组件(5)上,所述圆筒密封带(4-5)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筒卷轴涂胶布(4-6)热合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密封带(4-5)包括:
上圆筒密封带,所述上圆筒密封带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圆筒连接件(4-2)与所述钢罐壳体(3)顶部之间的所述圆筒连接件(4-2)的外周面上,所述上圆筒密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筒卷轴涂胶布(4-6)相连接;
下圆筒密封带,所述下圆筒密封带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圆筒连接件(4-2)的外周面上,所述圆筒连接件(4-2)位于所述上圆筒密封带与所述下圆筒密封带之间,所述下圆筒密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筒卷轴涂胶布(4-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组件(5)为钢制圆筒,所述钢制圆筒上设置有液位计口(6)、液体出口(7)和液体进口(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还包括:
内浮盘(13),所述软体组件(2)的一端通过所述壳体密封组件(1)与所述内浮盘(13)相连接,所述软体组件(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壳体密封组件(1)与所述钢罐壳体(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内浮盘(13)和所述软体组件(2)漂浮在所述钢罐壳体(3)内的液面上以使所述内浮盘(13)和所述软体组件(2)随着液面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内浮盘(13)和所述软体组件(2)与所述钢罐壳体(3)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储油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密封组件(1)设置于所述钢罐壳体(3)内壁的中部。
CN201620457518.2U 2016-05-18 2016-05-18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Active CN205771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7518.2U CN205771163U (zh) 2016-05-18 2016-05-18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7518.2U CN205771163U (zh) 2016-05-18 2016-05-18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1163U true CN205771163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57518.2U Active CN205771163U (zh) 2016-05-18 2016-05-18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11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988A (zh) * 2016-05-18 2016-08-17 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988A (zh) * 2016-05-18 2016-08-17 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71163U (zh)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CN206050598U (zh) 用于罐车密闭装车的卡爪式密封装置
CN105857988A (zh) 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储液罐
CN206939483U (zh) 避免石油挥发的石油盛料机构
CN206221416U (zh) 一种防止液压油溢出的液压油缸通气装置
CN206915966U (zh) 一种用于玻璃钢化粪池的高抗压加强结构
CN211732519U (zh) 防腐蚀微电子超纯化学品材料储罐
CN211944714U (zh) 一种耐酸碱耐腐蚀的钢衬pp储罐
CN207404184U (zh) 一种双层盖涂料包装罐
CN209396330U (zh) 一种用于内浮顶储油罐的防止量油管油气挥发结构
CN219524996U (zh) 一种药剂储罐撬
CN207060969U (zh) 一种化学制品储罐
CN207536448U (zh) 一种用于腐蚀性溶液箱的旋转密封装置
CN209396353U (zh) 一种具有防止量油管挥发密封囊套的内浮顶储油罐
CN206723811U (zh) 一种液氮罐
CN206437866U (zh) 桶装液体物料密闭进料装置
CN214880179U (zh) 一种易于拆卸的装车鹤管密封装置
CN206634532U (zh) 高度可调整的自动通气阀
CN208869307U (zh) 阻燃防爆撬装汽车燃油双注加油加注设备
CN209821324U (zh) 一种危化品防泄漏装置
CN205891719U (zh) 防火储油罐液封盖
CN203847713U (zh) 负压进液状态下的简易水封阀门
CN111252398A (zh) 一种具有防止量油管挥发密封囊套的内浮顶储油罐
CN206691759U (zh) 催化剂槽罐
CN116040143A (zh) 一种可移动危化品储罐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1

Address after: 100029 27D, building 3, Shiji Jiayuan, No. 45, xiaoguanbei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ihaiy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Xiaoguan Beili 45 Jiayuan century No. five building 7 layer

Patentee before: BIHAIZHOU (BEIJI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