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61106U -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61106U
CN205761106U CN201620707583.6U CN201620707583U CN205761106U CN 205761106 U CN205761106 U CN 205761106U CN 201620707583 U CN201620707583 U CN 201620707583U CN 205761106 U CN205761106 U CN 205761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end
bar magnet
front support
support arm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75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德和
宫世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075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61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61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611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包括:管体、第一磁棒、第二磁棒以及由稀土矿石制作而成多个能量块。第一磁棒、第二磁棒以及多个能量块均位于管体的管腔内并形成流体通道。多个能量块均位于第一磁棒、第二磁棒之间。该多功能流体处理器能够对分解大分子团的流体,并且还可实现对其的杀菌、消毒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日常的饮水安全。目前,人们的饮用水多需要经过多次净化处理过程,以便达到饮用标准。但是,现有的水净化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相对比较复杂,使用不便、成本高。其次,在净化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这就导致了饮用水中引入有害化学的风险大大增加,不适应人们的对安全的日益严苛的需求。人们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的净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以简化处理器的结构,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包括:管体、第一磁棒、第二磁棒以及由稀土矿石制作而成多个能量块。
其中,第一磁棒、第二磁棒以及多个能量块均位于管体的管腔内并形成流体通道。多个能量块均位于第一磁棒、第二磁棒之间。
优选地,多功能流体处理器还包括:分别位于管体的管腔内的第一护套管和第二护套管。第一磁棒设置于第一护套管内;第二磁棒设置于第二护套管内。
优选地,第一护套管包括:第一套管本体、第一前端紧固件以及第一后端紧固件。第一磁棒设置于第一护套管本体。
第一套管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前端接头、第一后端接头。第一前端紧固件与第一前端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一后端紧固件与第一后端接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二护套管包括:第二套管本体、第二前端紧固件以及第二后端紧固件。第二磁棒设置于第二护套管本体;
第二套管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前端接头、第二后端接头。第二前端紧固件与第二前端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二后端紧固件与第二后端接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一护套管还包括:第一前端支撑片、第一后端支撑片、第一前端挡环以及第一后端挡环。第一前端支撑片具有第一前端支撑孔。第一后端支撑片具有第一后端支撑孔。第一前端挡环具有第一前端连接孔。第一后端挡环具有第一后端连接孔。第一前端接头依次穿过第一前端支撑孔、第一前端连接孔与第一前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第一后端接头依次穿过第一后端支撑孔、第一后端连接孔与第一后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第二护套管还包括:第二前端支撑片、第二后端支撑片、第二前端挡环以及第二后端挡环。第二前端支撑片具有第二前端支撑孔。第二后端支撑片具有第二后端支撑孔。第二前端挡环具有第二前端连接孔。第二后端挡环具有第二后端连接孔。第二前端接头依次穿过第二前端支撑孔、第二前端连接孔与第二前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第二后端接头依次穿过第二后端支撑孔、第二后端连接孔与第二后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一前端支撑片包括:第一前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一前端支撑臂。第一前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一前端环形部。每个第一前端支撑臂具有第一前端连接部和第一前端自由部。第一前端连接部与第一前端环形部连接,第一前端自由部远离第一前端环形部连接。
第一后端支撑片包括:第一后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一后端支撑臂,第一后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一后端环形部。每个第一后端支撑臂具有第一后端连接部和第一后端自由部。第一后端连接部与第一后端环形部连接。第一后端自由部远离第一后端环形部连接。
第二前端支撑片包括:第二前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二前端支撑臂,第二前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二前端环形部。每个第二前端支撑臂具有第二前端连接部和第二前端自由部。第二前端连接部与第二前端环形部连接,第二前端自由部远离第二前端环形部连接。
第二后端支撑片包括:第二后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二后端支撑臂,第二后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二后端环形部。每个第二后端支撑臂具有第二后端连接部和第二后端自由部,第二后端连接部与第二后端环形部连接,第二后端自由部远离第二后端环形部连接。
优选地,第一前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一前端支撑臂。第一后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一后端支撑臂。第二前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二前端支撑臂。第二后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二后端支撑臂。
优选地,每个第一前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一前端弧形凹部。第一前端连接部通过第一前端弧形凹部与第一前端连接部连接。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一前端弧形凹部。每个第一后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一后端弧形凹部。第一后端连接部通过第一后端弧形凹部与第一后端连接部连接。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一后端弧形凹部。
每个第二前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二前端弧形凹部。第二前端连接部通过第二前端弧形凹部与第二前端连接部连接。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二前端弧形凹部。每个第二后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二后端弧形凹部。第二后端连接部通过第二后端弧形凹部与第二后端连接部连接。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二后端弧形凹部。
优选地,管体由304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作而成。
优选地,第一磁棒、第二磁棒均由永磁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体多功能处理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的优点,通过磁场和稀土矿石作用可以实现杀菌、消毒的作用。此外,该多功能处理器还能够提高汽车使用的燃油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节油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多功能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提供的流体多功能处理器中的连接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提供的流体多功能处理器中的第一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提供的第一护套管中的第一护套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提供的第一护套管中的第一前端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多功能流体处理器100;管体101;连接部头102;第一连接头103;支撑部104;夹持部105;第二连接头106;第一护套管107;第一套管本体108;第一前端紧固件109;第一前端挡环110;第一前端支撑片111;第一后端紧固件201;第一后端挡环202;第一后端支撑片203;第一后端接头204;第一前端接头205;第一前端自由部301;第一前端弧形凹部302;第一前端连接部303;第一前端支撑臂304;第一前端连接孔305;流体通道401;能量块501;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100,包括:管体101、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两个连接部头102以及由稀土矿石制作而成多个能量块501。
其中,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以及多个能量块501均位于管体101的管腔内并形成流体通道401。多个能量块501均位于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之间。
本实施例中,管体101为圆柱形的中空管,管体101的管腔也是圆柱形。管体101及其管腔也可以是棱柱形管。管体101可采用各种材质的材质制作而成,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选择,例如,塑料、304不锈钢、铝合金等等。本实用新型不对管体101的具体结构和材质作具体限定,以便多功能流体处理器100能够在使用环境中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为宜。
第一磁棒502和第二磁棒503均采用磁性材料制作而成,例如磁铁,以便其能够形成磁场。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均由永磁材料制作而成,如,钕铁硼材料,且其磁场强度为7500GS(高斯)至8000GS(高斯)。永磁材料是指经磁化能保持恒定磁性,并且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特性的磁性材料。永磁材料可以选用现有的铝镍钴系永磁合金、铁铬钴系永磁合金、永磁铁氧体等等。
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的形状可根据管体101的管腔的形状进行设计,以能够放置于管体101的管腔内为宜。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均为圆柱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也可以是棱柱形、长方体形、圆片形或者其他形状。第一磁棒502和第二磁棒50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不对其具体形状作限定。
能量块501由稀土矿石制作而成。能量块501可以是棒状、椭圆形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能量块501为球形结构。多个球形结构的能量块501之间相接触时,可以形成较多的空隙,有利于流体的通过,同时还可以对流体的流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有利于流体与能量块501充分的接触、相互作用。
参阅图2,连接部头102包括依次第一连接头103、支撑部104、夹持部105以及第二连接头106。其中第一连接部远离支撑部104的一端还与管体101连接,第二连接头106与其他管路连接,以便将待处理的流体导入管体101内。
其中,第一连接头103、第二连接头106均为圆柱形管,且均设置螺纹以便进行连接。支撑部104为与管体101相同的圆柱形。夹持部105为多边形的螺母结构,以便于利用扳手进行连接和拆卸。
为避免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与流体发生相互污染的情况,同时提高第一磁棒502、第二磁棒503的使用寿命,多功能流体处理器100还包括:分别位于管体101的管腔内的如图3所示的第一护套管107和第二护套管(图未示),且第二护套管与第一护套管107的结构相同。第一磁棒502和第二磁棒503分别容置于第一护套管107和第二护套管内。
第一磁棒502设置于第一护套管107内,第二磁棒503设置于第二护套管内。第一护套管107、第二护套管将第一磁棒502和第二磁棒503与流体隔离开,同时第一磁棒502和第二磁棒503产生的磁场也能作用于流体,从而在确保对两者的磁能利用的同时,避免被腐蚀或者相互污染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第一护套管107包括:第一套管本体108、第一前端紧固件109以及第一后端紧固件201,且第一磁棒502设置于第一护套管107本体。参阅图4,第一套管本体108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前端接头205、第一后端接头204。第一前端紧固件109与第一前端接头205可拆卸连接,第一后端紧固件201与第一后端接头204可拆卸连接。
第二护套管包括:第二套管本体、第二前端紧固件以及第二后端紧固件,且第二磁棒503设置于第二护套管本体。第二套管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前端接头、第二后端接头。第二前端紧固件与第二前端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二后端紧固件与第二后端接头可拆卸连接。
第一护套管107和第二护套管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制作而成,以使用的材质避免被流体腐蚀为宜。第一护套管107、第二护套管均为圆柱形结构,或者也可以是棱柱形结构。
第一前端紧固件109与第一前端接头205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以及第一后端紧固件201与第一后端接头204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销轴连接实现。基于连接和拆卸的便利性,以及简化第一护套管107和第二护套管的结构的需要,本实施例中优选通过螺纹连接。例如,第一前端接头205设置内螺纹(图未示出),第一前端紧固件109采用螺栓。
本实施例中,第二护套管和第一护套管107的结构相同,因此,为简化表示,第二护套管中的第二前端紧固件与第二前端接头、第二后端紧固件与第二后端接头的连接实现方式可参见第以护套管。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护套管107和第二护套管的结构也可以不同,基于设计、制作和使用成本进行选择。
为避免第一护套管107以及第二护套管在管体101的管腔内的随意晃动,从而减小对管体101的磨损,同时减小对流体在流通管道内的流速、流量的影响,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护套管107以及第二护套管进行了加固。
具体地,第一护套管107还包括:第一前端支撑片111、第一后端支撑片203、和第一前端挡环110以及第一后端挡环202。其中,第一前端支撑片111具有第一前端支撑孔。第一后端支撑片203具有第一后端支撑孔。第一前端挡环110具有第一前端连接孔305。第一后端挡环202具有第一后端连接孔。第一前端接头205依次穿过第一前端支撑孔、第一前端连接孔305与第一前端紧固件109可拆卸连接。第一后端接头204依次穿过第一后端支撑孔、第一后端连接孔与第一后端紧固件201可拆卸连接。
相应地,第二护套管还包括:第二前端支撑片、第二后端支撑片、第二前端挡环以及第二后端挡环。第二前端支撑片具有第二前端支撑孔。第二后端支撑片具有第二后端支撑孔。第二前端挡环具有第二前端连接孔。第二后端挡环具有第二后端连接孔。第二前端接头依次穿过第二前端支撑孔、第二前端连接孔与第二前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第二后端接头依次穿过第二后端支撑孔、第二后端连接孔与第二后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参阅图5,第一前端支撑片111包括:第一前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一前端支撑臂304。第一前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一前端环形部。每个第一前端支撑臂304具有第一前端连接部303和第一前端自由部301。第一前端连接部303与第一前端环形部连接,第一前端自由部301远离第一前端环形部连接。第一后端支撑片203包括:第一后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一后端支撑臂。第一后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一后端环形部。每个第一后端支撑臂具有第一后端连接部和第一后端自由部。第一后端连接部与第一后端环形部连接。第一后端自由部远离第一后端环形部连接。
第二前端支撑片包括:第二前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二前端支撑臂。第二前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二前端环形部。每个第二前端支撑臂具有第二前端连接部和第二前端自由部。第二前端连接部与第二前端环形部连接。第二前端自由部远离第二前端环形部连接。第二后端支撑片包括:第二后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二后端支撑臂。第二后端支撑孔设置于第二后端环形部。每个第二后端支撑臂具有第二后端连接部和第二后端自由部。第二后端连接部与第二后端环形部连接。第二后端自由部远离第二后端环形部连接。
第一前端挡环110、第一后端挡环202、第二前端挡环以及第二后端挡环均采用螺母,第一前端接头205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前端挡环110与第一前端接头205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前端支撑片111为花瓣形结构,具体地,第一前端接头205穿过螺母的螺孔(即第一前端挡环110的第一前端连接孔305),再穿过设置于第一前端环形部的第一前端支撑孔与第一前端紧固件109进行螺纹连接。通过第一前端紧固件109对第一前端挡环110的挤压,从而使第一前端支撑片111与第一套管本体108牢牢固定,从而保持第一前端支撑片111的稳定。另外,第一前端支撑片111的第一前端支撑臂304与管体101的内壁接触,从而起到限制第一前端支撑片111的运动,进而限制第一护套管107的运动。相应地,第一后端接头204与第一后端紧固件201连接方也第一前端接头205相同。
如上所述,第一前端接头205依次穿过第一前端支撑孔、第一前端连接孔305与第一前端紧固件109可拆卸连接。第一前端接头205、第一前端挡环110、第一前端支撑片11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以第一前端挡环110(本实例中为螺母)为中间连接机构。例如,第一前端接头205穿过第一前端支撑片111的第一前端支撑孔,再伸入第一前端挡环110的第一前端连接孔305,与其螺纹连接。同时,第一前端紧固件109伸入第一前端挡环110的第一前端连接孔305,与其螺纹连接。
为进一步减小第一护套管107以第二护套管与管体101内壁之间的磨损,多功能流体处理器100还设置弹性部件进行缓冲和防摩擦。
具体地,第一前端支撑片111还包括:多个与管体101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一前端支撑臂304。第一后端支撑片203还包括:多个与管体101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一后端支撑臂。第二前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管体101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二前端支撑臂。第二后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管体101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多个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多个第二后端支撑臂。
本实施例中,第一前端支撑弹簧、第一后端支撑弹簧、第一前端支撑臂304、第一后端支撑臂的个数均为三个且一一对应,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其个数也可以是两个、四个等等,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对其具体数量作限定。
由于第一前端支撑弹簧、第一后端支撑弹簧、第二前端支撑弹簧、第二后端支撑弹簧的设置,第一护套管107、第二护套管可以近似悬空的方式设置于管体101的管腔内,从而降低第一护套管107、第二护套管与管体101之间的摩擦,同时减小对流体通道401的阻塞,保持流体的流动的畅通。
第一前端支撑弹簧与第一前端支撑臂304、第一后端支撑弹簧与第一后端支撑臂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会影响第一护套管107在管体101内的稳定性。基于该情况考虑,每个第一前端支撑臂304还具有第一前端弧形凹部302。第一前端连接部303通过第一前端弧形凹部302与第一前端连接部303连接。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一前端弧形凹部302。每个第一后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一后端弧形凹部。第一后端连接部通过第一后端弧形凹部与第一后端连接部连接,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一后端弧形凹部。
相应地,每个第二前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二前端弧形凹部。第二前端连接部通过第二前端弧形凹部与第二前端连接部连接。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二前端弧形凹部。每个第二后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二后端弧形凹部。第二后端连接部通过第二后端弧形凹部与第二后端连接部连接。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第二后端弧形凹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护套管107和第二护套管结构相同,为简化描述,以第一护套管107的连接、加固方式进行说明,第二护套管的连接、加固方式参见第一护套管10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100的使用方式如下:将管体101直接连接在流体的输送管路上,使流体经由管体101的一端流入,然后从而另一端流出。由于管体101内具有第一磁棒502、能量块501以及第二磁棒503,流体依次经过第一磁棒502、能量块501以及第二磁棒503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净化的目的。
首先,第一磁棒502产生的磁场对流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杀菌、杀菌作用,然后被稀土材质的能量块501将其中大分子团分解为小分子团,再经过第二磁棒503时,由第二磁棒503产生的磁场对流体进行第二次的杀菌、消毒,从而实现较好的净化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将其接在汽车油管上,可以作为节油器使用。对于行驶于高速路上的汽车,可以实现节油30%~40%,在城市内行驶的汽车可实现节油15%~20%。
2、将其接在水管上,可以作为水净化器使用。其能够将13个~19个的大分子团的水分解为1~6个的单分子团或小分子团,还能杀菌水中的细菌、藻类,同时使水形成稳定的双负电体系,从而得到质量较好的矿泉水。
3、将其接在空调上,可以作为负氧离子发生器使用。其可实现每立方米增加负氧离子10倍以上,同时在房间空气里杀菌、消毒。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不仅适用于上述的汽油、水以及空气等流体,也可以用作对其他流体的净化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第一磁棒、第二磁棒以及由稀土矿石制作而成多个能量块;
所述第一磁棒、所述第二磁棒以及所述多个能量块均位于所述管体的管腔内并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多个能量块均位于所述第一磁棒、所述第二磁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流体处理器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管腔内的第一护套管和第二护套管,所述第一磁棒设置于所述第一护套管内,所述第二磁棒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套管包括:第一套管本体、第一前端紧固件以及第一后端紧固件,所述第一磁棒设置于所述第一护套管本体;
所述第一套管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前端接头、第一后端接头,所述第一前端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前端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后端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后端接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套管包括:第二套管本体、第二前端紧固件以及第二后端紧固件,所述第二磁棒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管本体;
所述第二套管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前端接头、第二后端接头,所述第二前端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前端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后端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后端接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套管还包括:第一前端支撑片、第一后端支撑片、第一前端挡环以及第一后端挡环,所述第一前端支撑片具有第一前端支撑孔,所述第一后端支撑片具有第一后端支撑孔,所述第一前端挡环具有第一前端连接孔,所述第一后端挡环具有第一后端连接孔,所述第一前端接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前端支撑孔、所述第一前端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前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后端接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后端支撑孔、所述第一后端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后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护套管还包括:第二前端支撑片、第二后端支撑片、第二前端挡环以及第二后端挡环,所述第二前端支撑片具有第二前端支撑孔,所述第二后端支撑片具有第二后端支撑孔,所述第二前端挡环具有第二前端连接孔,所述第二后端挡环具有第二后端连接孔,所述第二前端接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前端支撑孔、所述第二前端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前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后端接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后端支撑孔、所述第二后端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后端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支撑片包括:第一前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一前端支撑臂,所述第一前端支撑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端环形部,每个所述第一前端支撑臂具有第一前端连接部和第一前端自由部,所述第一前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前端环形部连接,所述第一前端自由部远离所述第一前端环形部连接;
所述第一后端支撑片包括:第一后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一后端支撑臂,所述第一后端支撑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后端环形部,每个所述第一后端支撑臂具有第一后端连接部和第一后端自由部,所述第一后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后端环形部连接,所述第一后端自由部远离所述第一后端环形部连接;
所述第二前端支撑片包括:第二前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二前端支撑臂,所述第二前端支撑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前端环形部,每个所述第二前端支撑臂具有第二前端连接部和第二前端自由部,所述第二前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前端环形部连接,所述第二前端自由部远离所述第二前端环形部连接;
所述第二后端支撑片包括:第二后端环形部以及多个第二后端支撑臂,所述第二后端支撑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后端环形部,每个所述第二后端支撑臂具有第二后端连接部和第二后端自由部,所述第二后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后端环形部连接,所述第二后端自由部远离所述第二后端环形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前端支撑臂;所述第一后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后端支撑臂;
所述第二前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多个所述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二前端支撑臂;所述第二后端支撑片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管体的内壁挤压接触的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多个所述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分别套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二后端支撑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前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一前端弧形凹部,所述第一前端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前端弧形凹部与所述第一前端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前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端弧形凹部;每个所述第一后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一后端弧形凹部,所述第一后端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后端弧形凹部与所述第一后端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后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所述第一后端弧形凹部;
每个所述第二前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二前端弧形凹部,所述第二前端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前端弧形凹部与所述第二前端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前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所述第二前端弧形凹部;每个所述第二后端支撑臂还具有第二后端弧形凹部,所述第二后端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后端弧形凹部与所述第二后端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后端支撑弹簧套设置于所述第二后端弧形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304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作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多功能流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棒、所述第二磁棒均由永磁材料制作而成。
CN201620707583.6U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61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7583.6U CN205761106U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7583.6U CN205761106U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61106U true CN205761106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758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61106U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611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253A (zh) * 2016-07-06 2016-10-12 高德和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253A (zh) * 2016-07-06 2016-10-12 高德和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CN106000253B (zh) * 2016-07-06 2019-03-12 高德和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61106U (zh)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CN206398746U (zh) 一种多极磁燃气环保节能器
CN106000253B (zh) 一种多功能流体处理器
CN101638271A (zh) 强磁高效防垢、除垢装置
CN201132789Y (zh) 一种管道防垢除垢装置
CN207632573U (zh) 电磁水处理装置
CN201264933Y (zh) 中心引极式多层级磁水处理设备
CN203549278U (zh) 水垢处理装置
CN201440359U (zh) 高磁能磁化设备
CN202246194U (zh) 磁化净水除垢器
CN208526586U (zh) 一种活化共振燃气节能装置
CN208980392U (zh) 流体磁化器
CN208535985U (zh) 一种多芯型活化共振燃气节能器
CN102616976B (zh) 一种净水器
CN108331997A (zh) 一种石油行业专用电磁化的防蜡防垢处理装置
CN201129598Y (zh) 磁力抗垢除垢器
KR200412414Y1 (ko) 자화육각수 생성장치
CN2928828Y (zh) 一种磁力防垢除垢器
CN205151859U (zh) 一种液体净化处理设备
CN2835226Y (zh) 防腐除垢环保节能器
CN208487410U (zh) 一种沼气双膜气柜
CN201476678U (zh) 强磁高效防垢、除垢装置
KR101280209B1 (ko) 경량화 및 유로를 개선한 히트펌프용 이온화식 수처리 배관
CN215480002U (zh) 一种新型好氧系统
CN202529937U (zh) 一种多级强磁除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