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4253U -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4253U
CN205754253U CN201620500514.8U CN201620500514U CN205754253U CN 205754253 U CN205754253 U CN 205754253U CN 201620500514 U CN201620500514 U CN 201620500514U CN 205754253 U CN205754253 U CN 205754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resistance
amplifier
circuit
pola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05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tai Origi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tai Origi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tai Origi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tai Origi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005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4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4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42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处理芯片U,极性电容C8,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信号预处理电路,差分放大电路,N极与处理芯片U的FREP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16后与处理芯片U的R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与处理芯片U相连接的混频调谐电路,经电感L1后与处理芯片U的COMP管脚相连接的信号增益电路,以及串接在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与信号预处理电路之间的带通滤波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对图像信号中的高低信号频率进行稳平处理,并同时将信号中无用信号频率进行消除或衰减,使输入的信号能保持平稳的传输,从而本实用新型能确保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人脸识别系统作为人体密码因其的便利性已经被人们广范使用。加之现在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一座座智能化大厦拔地而起,适应信息的时代需要,作为高尚的建筑和办公环境,必须在功能上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地。所以人脸识别系统已经被应用于大夏的门禁识别系统中,但因目前的人脸识别系统的信号处理系统无法对图像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消除,同时存在对图像信号处理不准确,从而导致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不高,使人脸识别系统在识别时出现拒认情况,即无法识别出当事人,或者系统进行了错误识别,导致处来人员进入到室内,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提供一种能提高抗干扰能力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信号处理系统便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脸识别系统的信号处理系统抗干扰能力差,对接收的信号处理不准确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主要由处理芯片U,N极与处理芯片U的FREP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16后与处理芯片U的R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差分放大电路,正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差分放大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与处理芯片U相连接的混频调谐电路,经电感L1后与处理芯片U的COMP管脚相连接的信号增益电路,分别与信号增益电路和混频调谐电路相连接的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的信号预处理电路,以及串接在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与信号预处理电路之间的带通滤波电路组成;所述混频调谐电路分別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相连接。
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6,放大器P7,正极与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作为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预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P极顺次经电阻R36和电阻R35后与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37后与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1,正极与放大器P6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8,负极与放大器P7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8后与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0,负极经电阻R42后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9后与极性电容C20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9,N极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感L3后与极性电容C19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正极经可调电阻R41后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21,以及一端与放大器P7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40组成;所述放大器P7的输出端作为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
所述信号增益电路由放大器P2,三极管VT4,三极管VT3,正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增益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P极顺次经电阻R27和电阻R26后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经电阻R28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5,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0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31,以及P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33和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极性电容C16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经电感L1后与处理芯片U的COMP管脚相连接。
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2,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VT2,负极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P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感L2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7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22和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一端与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电阻R18,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9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以及负极经电阻R24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1后与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组成;所述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4的输出端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预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1,N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P极经电阻R5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负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4后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由三极管VT1,P极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极性电容C14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P极经电阻R7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8和电阻R9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6后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混频调谐电路相连接。
所述混频调谐电路由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THR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2,负极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可调电阻R15后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4,以及正极与处理芯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组成。
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处理芯片U优先采用了为LM331集成芯片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将图像信号中无用信号频率消除;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将信号中的谐波进行消除,使信号更平滑,且能准确的传输,从而确保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能对图像信号进行频率校正,使信号的每个频点的传输速度能保持一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极大的提高了信号频率的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能对图像信号中的混频进行有效的调谐,使信号的每个频点保持平稳、清晰,有效的确保了本实用新型能准确的对信号进行处理。
(4)本实用新型能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有效的放大后输出,从而确保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
(5)本实用新型能使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提高70%以上,能有效的防止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错误识别,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人脸识别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差分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增益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通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处理芯片U,电阻R16,极性电容C8,二极管D6,电感L1,带通滤波电路,信号增益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混频调谐电路,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以及信号预处理电路组成。
实施时,二极管D6的N极与处理芯片U的FREP管脚相连接、其P极经电阻R16后与处理芯片U的RC管脚相连接。差分放大电路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8的正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差分放大电路相连接。混频调谐电路与处理芯片U相连接。信号增益电路经电感L1后与处理芯片U的COMP管脚相连接。信号频率校正电路分别与信号增益电路和混频调谐电路相连接。其信号预处理电路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带通滤波电路串接在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与信号预处理电路之间。所述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与混频调谐电路相连接。所述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与人脸识别系统的控制器相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极性电容C1,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作为信号预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N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P极经电阻R1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经电阻R2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同时,二极管D2的P极经电阻R5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N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3的负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4后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由三极管VT1,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4的P极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其N极与极性电容C14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经电阻R7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N极顺次经电阻R8和电阻R9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经电阻R6后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
其中,极性电容C5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混频调谐电路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混频调谐电路由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可调电阻R15,极性电容C6,极性电容C7,二极管D5,以及电感L1组成。
连接时,电阻R12的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THR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6的负极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其N极经可调电阻R15后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7的正极与处理芯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其负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2,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VT2,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极性电容C11,极性电容C12,极性电容C13,二极管D7,二极管D8,以及电感L2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9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其正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7的P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N极经电感L2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0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17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8的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22和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
同时,极性电容C12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其负极与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与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极性电容C11的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19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经电阻R24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1后与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4的输出端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如图3所示,所述信号增益电路由放大器P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可调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极性电容C14,极性电容C15,极性电容C16,二极管D9,以及二极管D10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作为信号增益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二极管D9的P极顺次经电阻R27和电阻R26后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其N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
同时,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经电阻R28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30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可调电阻R31的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10的P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其N极顺次经电阻R33和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极性电容C16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经电感L1后与处理芯片U的COMP管脚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6,放大器P7,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可调电阻R41,电阻R42,极性电容C17,极性电容C18,极性电容C19,极性电容C20,极性电容C21,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以及电感L3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17的正极与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作为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预处理电路相连接。二极管D11的P极顺次经电阻R36和电阻R35后与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N极经电阻R37后与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8的正极与放大器P6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20的负极与放大器P7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38后与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
其中,极性电容C19的负极经电阻R42后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39后与极性电容C20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2的N极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其P极经电感L3后与极性电容C19的正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1的正极经可调电阻R41后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负极接地。电阻R40的一端与放大器P7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7的输出端作为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
运行时,本实用新型对图像信号中的高低信号频率进行稳平处理,并同时将信号中无用信号频率进行消除或衰减;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图像信号中的谐波进行消除,使信号更平滑,使输入的信号能保持平稳的传输。本实用新型并对传输中的信号频率进行校正,使信号的每个频点的传输速度能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还将校正后的信号频率的强度进行了的提高,有效的确保了图像信号传输的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对图像信号中的混频进行有效的调谐,使信号的每个频点保持平稳、清晰,经调谐后信号通过处理芯片U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准确的图像信息。本实用新型将处理芯片U处理后得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放大后传输给人脸识别系统的控制器,从而确保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
本实用新型能使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提高70%以上,能有效的防止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错误识别,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人脸识别系统的实用性。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处理芯片U优先采用了为LM331集成芯片来实现。
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8)

1.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处理芯片U,N极与处理芯片U的FREP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16后与处理芯片U的R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差分放大电路,正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差分放大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与处理芯片U相连接的混频调谐电路,经电感L1后与处理芯片U的COMP管脚相连接的信号增益电路,分别与信号增益电路和混频调谐电路相连接的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的信号预处理电路,以及串接在信号频率校正电路与信号预处理电路之间的带通滤波电路组成;所述混频调谐电路分別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6,放大器P7,正极与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作为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预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P极顺次经电阻R36和电阻R35后与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37后与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1,正极与放大器P6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8,负极与放大器P7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8后与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0,负极经电阻R42后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9后与极性电容C20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9,N极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感L3后与极性电容C19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正极经可调电阻R41后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21,以及一端与放大器P7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40组成;所述放大器P7的输出端作为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增益电路由放大器P2,三极管VT4,三极管VT3,正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增益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P极顺次经电阻R27和电阻R26后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经电阻R28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5,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0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31,以及P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33和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极性电容C16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经电感L1后与处理芯片U的COMP管脚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2,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VT2,负极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P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感L2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7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22和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一端与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电阻R18,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9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以及负极经电阻R24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1后与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组成;所述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4的输出端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预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1,N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P极经电阻R5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负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4后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由三极管VT1,P极与放大器P7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极性电容C14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P极经电阻R7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8和电阻R9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6后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混频调谐电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调谐电路由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THR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2,负极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可调电阻R15后与处理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CMIN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4,以及正极与处理芯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U为LM331集成芯片。
CN201620500514.8U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4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0514.8U CN205754253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0514.8U CN205754253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4253U true CN205754253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2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051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4253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42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9749A (zh) * 2017-10-17 2018-03-0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调幅信号处理实验电路
CN110146297A (zh) * 2019-04-30 2019-08-20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传感器供电及数据采集电路、燃气涡轮发电机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9749A (zh) * 2017-10-17 2018-03-0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调幅信号处理实验电路
CN107749749B (zh) * 2017-10-17 2020-12-25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调幅信号处理实验电路
CN110146297A (zh) * 2019-04-30 2019-08-20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传感器供电及数据采集电路、燃气涡轮发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4253U (zh)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CN105979655A (zh) 一种基于低通滤波电路的光控led用信号处理系统
CN105846796A (zh) 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校正电路的混频调谐式信号处理系统
CN205792474U (zh) 一种基于差分放大电路的频率增益式信号处理系统
CN205750815U (zh) 一种基于信号增益电路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信号处理系统
CN205750816U (zh) 一种基于差分放大电路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信号处理系统
CN205750814U (zh) 一种基于带通滤波电路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信号处理系统
CN106254056A (zh) 基于物联网的频率误差校正型无线信号处理系统
CN106026958A (zh) 一种基于差分放大电路的频率增益式信号处理系统
CN106056065A (zh) 一种基于差分放大电路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信号处理系统
CN105893991A (zh) 一种基于信号增益电路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信号处理系统
CN106245062A (zh) 一种铝电解阳极电流测量仪用电平调节型信号处理系统
CN106100376A (zh) 一种多电路处理型人脸检测系统用电源
CN106056066A (zh) 一种基于带通滤波电路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信号处理系统
CN104700351A (zh) 一种基于图像编码处理的高精度图像处理系统
CN106301414A (zh) 基于物联网的采样保持型无线信号处理系统
CN105915759A (zh) 一种基于信号同步解调电路的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CN106066618A (zh) 一种基于低通滤波电路的信号增益型燃气泄漏监控系统
CN106199157A (zh) 一种基于偏置电路的信号放大式电网过零检测系统
CN105974959A (zh) 一种基于低通滤波电路的电子式温控器用信号处理系统
CN105872412A (zh) 一种基于电磁降噪电路的恒流高清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CN105979654A (zh) 一种基于差分放大电路的光控led用信号处理系统
CN106066999A (zh) 一种人脸识别系统用抗干扰信号处理系统
CN106357344A (zh) 一种焙烧炉室号红外光识别装置用信号抗干扰处理系统
CN106028510A (zh) 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led恒流输出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