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3920U - 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3920U
CN205753920U CN201620541703.XU CN201620541703U CN205753920U CN 205753920 U CN205753920 U CN 205753920U CN 201620541703 U CN201620541703 U CN 201620541703U CN 205753920 U CN205753920 U CN 205753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vibrating motor
connecting shaft
magnet
centr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17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417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3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3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39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该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定子、马达转子和壳体,马达定子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马达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的内部,马达定子包括线圈组件、用于产生磁场,马达转子包括中心轴和磁铁组件,磁铁组件用于在磁场中带动中心轴往复运动,壳体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和环形外壳,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环形外壳相对的两个开口端。该振动马达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组装牢固,且中心轴定位精准、噪音小、能耗低、部件磨损少、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振动马达是在中心轴的一端安装偏心轮,利用中心轴与偏心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得到激振力,从而达到振动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振动马达的外壳通常为组合式的塑料外壳,拆装很不方便、且很不牢固;外壳内部的中心轴,其中心定位的精准度较低,中心轴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会造成噪音大、能耗高、部件磨损严重以及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其能够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不牢固、噪音大、能耗高、部件磨损严重以及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定子、马达转子和壳体,所述马达定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马达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马达定子包括线圈组件、用于产生磁场,所述马达转子包括中心轴和磁铁组件,所述磁铁组件用于在磁场中带动所述中心轴往复运动,所述壳体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和环形外壳,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外壳相对的两个开口端。
进一步,所述马达转子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端部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后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所述马达转子还包括回位组件,所述回位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后端盖之间,用于使所述中心轴回位至中心位置。
进一步,所述回位组件包括回位部和固定部,所述回位部的一端端部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回位部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后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所述回位部为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为钢线、钢片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磁铁组件包括多个磁铁,所述磁铁围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均匀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磁铁组件还包括多个增磁铁片,所述增磁铁片围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均匀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且与所述磁铁错开分布。
进一步,所述马达定子还包括多个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围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线圈支架包括U型槽、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所述第一绕线支架与所述第二绕线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U型槽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所述马达转子位于所述U型槽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线圈,每一所述线圈缠绕在一个所述线圈支架上、且依次包围所述第一绕线支架、所述U型槽的底壁、所述第二绕线支架。
进一步,所述U型槽采用矽钢材料制成,所述环形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的振动马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马达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马达通过将马达定子和马达转子设置在环形外壳的内部,并将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环形外壳相对的两个开口端,结构简单、组装牢固且拆装方便;马达定子包括线圈组件、用于产生磁场,马达转子包括中心轴和磁铁组件,在磁场中,中心轴由磁铁组件带动往复运动,能够确保振动的振幅均匀、振动频率高;此外,将中心轴设置在环形外壳内部,并用前端盖和后端盖支撑中心轴,能够确保中心轴的中心定位精准,使中心轴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噪音小、能耗低、部件磨损较小以及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整体外形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振动马达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回位部为钢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回位部为钢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1、中心轴;2、前端盖;3、后端盖;4、环形外壳;
5、轴承;6、连接轴;7、磁铁;8、增磁铁片;
9、固定部;10a、钢线;10b、钢片;
11、U型槽;12、第一绕线支架;13、第二绕线支架;
14、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整体外形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振动马达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定子、马达转子和壳体,马达定子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马达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的内部,马达定子包括线圈组件、用于产生磁场,马达转子包括中心轴1和磁铁组件,磁铁组件用于在磁场中带动中心轴1往复运动,壳体包括前端盖2、后端盖3和环形外壳4,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安装在环形外壳4相对的两个开口端。
中心轴1通过前端盖2和后端盖3支撑在环形外壳4的内部,并且中心轴1与前端盖2和后端盖3之间均通过轴承5连接,不仅使中心轴1能够相对壳体转动,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前端盖2、后端盖3以及环形外壳4形成一个中空的壳体,能够有效地将各个结构容纳在壳体的内部,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并且,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内嵌于环形外壳4相对的两个开口端,前端盖2、后端盖3与环形外壳4的连接方式有多种选择,例如:卡接、铆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环形外壳4能够使前端盖2的中轴线与后端盖3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轴承5分别位于前端盖2的中心位置和后端盖3的中心位置,这样,能够保证中心轴1的中轴线与环形外壳4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使中心轴1的中心定位精准。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轴1的一端设置在前端盖2的外部用于与其它构件连接,该其他构件是需要振动马达提供动力的构件,例如:牙刷、洗脸刷或者按摩器等。
此外,环形外壳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仅使振动马达组装牢固,而且使前端盖2和后端盖3的定位更加精准,有利于提高中心轴1的位置精准度。中心轴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强度大,能够减小中心轴1的弯曲变形,保证较高的同轴度,减小因高速旋转产生的噪音。
马达转子还包括连接轴6,连接轴6的一端端部与中心轴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连接轴6的另一端端部与后端盖3可转动地连接。
磁铁组件包括多个磁铁7,磁铁7围绕连接轴6的轴线均匀安装在连接轴6的表面,能够使连接轴6受力均匀,避免在长时间使用之后连接轴6的一侧出现疲劳损伤,而影响连接轴6的使用寿命。多个磁铁7能够与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场发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从而带动中心轴1做往复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磁铁组件和线圈组件的设置位置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只要能够使二者产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即可。
磁铁7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下面以磁铁7为两个举例说明,并将两个磁铁7分别命名为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以连接轴6的轴线为轴对称设置在连接轴6上,且第一磁铁的N级靠近第二磁铁的S级。磁铁7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铁氧体、钕铁硼、钐钴或者铝镍钴等。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选用钕铁硼磁铁,钕铁硼磁铁具有较高的磁性,即使外界磁场较小,也可以有灵敏的反应,能够提高连接轴6以及中心轴1往复转动的精度。
磁铁组件还包括多个增磁铁片8,增磁铁片8围绕连接轴6的轴线均匀安装在连接轴6的表面、且与磁铁7错开分布。在磁场的内部放置磁介质可以改变磁场的磁导率,本实施方式在磁场中放置增磁铁片8,能够增加磁场的磁导率。具体地,增磁铁片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增磁铁片8以连接轴6的轴线为轴对称分布在连接轴6上,且每个增磁铁片8均位于相邻设置的两个磁铁7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将磁铁7和增磁铁片8均安装在连接轴6的表面,而未直接安装在中心轴1的表面,能够育效地减轻中心轴1的负重,减少中心轴1的故障率,进而延长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
马达转子还包括回位组件,回位组件连接在连接轴6与后端盖3之间,用于使中心轴1回位至中心位置。当中心轴1转动一定角度后利用回位组件自身的塑性或者弹性可以将中心轴1回复到原来的中心位置。
回位组件包括回位部和固定部9,其中,回位部为弹性结构,弹性结构为钢线、钢片中的任一种。图3为回位部为钢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钢线用标记10a表示,图4为回位部为钢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钢片用标记10b表示。如图2~图4所示,回位部的一端端部与连接轴6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回位部的另一端端部与固定部9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固定部9的另一端端部与后端盖3可转动地连接。回位部自身具有一定的塑性,其可以利用这部分塑性使中心轴1在线圈组件未通电的情况下保持静止或者在线圈组件通电的情况下回位。
具体的,当中心轴1发生转动时,会使回位部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当磁场消失时,回位部的这部分塑性变形会逐渐恢复到自然状态,从而带动中心轴1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由于振动马达的中心轴1并不需要太大角度的偏转量,回位部本身所具有的韧性,就完全可以满足中心轴1转动角度的需要;而且,相比于弹簧或者中心定位针等回位部,钢线10a和钢片10b具有较强的韧性,即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其韧性也不会有过大的损失,可以解决弹簧等韧性较小、使用较长时间后会引起的疲劳损伤、韧性减小的技术问题,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使各结构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精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马达定子还包括多个线圈支架,线圈支架围绕连接轴6的轴线均匀分布,线圈支架包括U型槽11、第一绕线支架12和第二绕线支架13,第一绕线支架12与第二绕线支架13分别安装在U型槽11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马达转子位于U型槽11的内部。对应的,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线圈14,线圈14的数量与线圈支架的数量相等。每一线圈14缠绕在一个线圈支架上、且依次包围第一绕线支架12、U型槽11的底壁、第二绕线支架13。
当给线圈14充电时,在线圈14的周围可以产生磁场。改变线圈14内部电流的流向,可以改变磁场的方向,从而实现线圈14与磁铁7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使磁铁7带动中心轴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线圈14可以是漆包线。
线圈14依次包围第一绕线支架12、U型槽11的底壁、第二绕线支架13,能够将线圈14产生的磁感应线汇聚在U型槽11的内部,再由于马达转子设置在U型槽11的内部,汇聚的磁感应线能够对磁铁7产生较大的磁力,从而提高中心轴1转动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振动马达的工作效率。
U型槽11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U型槽11采用矽钢材料制成。矽钢材料能够增加磁场的磁导率,从而增加磁铁7受到的磁力,使中心轴1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指定的角度,缩短转动的时间,达到提高振动马达振动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14和线圈支架分别可以有多个,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设置多个线圈14,使多个磁场叠加,可以增加磁场的磁通量,增加磁铁7受到的磁力,缩短中心轴1转动的时间。当线圈14数量为多个时,线圈支架的数量也为多个,以线圈14的数量为两个为例,线圈支架的数量也为两个,此时,两个线圈14可以对称设置在连接轴6的两侧,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线圈14的绕线方向应该一致,从而确保两个磁场是叠加的。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振动马达通过将马达定子和马达转子设置在环形外壳的内部,并将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环形外壳相对的两个开口端,结构简单、组装牢固且拆装方便;马达定子产生的磁场强,马达转子的磁力大,中心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指定的角度,提高了振动马达的振动效率;中心轴的中心定位精准,产生的噪音小,能耗低,部件磨损较小,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使各结构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精度,保证了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定子、马达转子和壳体,所述马达定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马达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定子包括线圈组件、用于产生磁场,所述马达转子包括中心轴和磁铁组件,所述磁铁组件用于在磁场中带动所述中心轴往复运动,所述壳体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和环形外壳,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外壳相对的两个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转子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端部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后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转子还包括回位组件,所述回位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后端盖之间,用于使所述中心轴回位至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组件包括回位部和固定部,所述回位部的一端端部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回位部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后端盖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部为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为钢线、钢片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 包括多个磁铁,所述磁铁围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均匀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还包括多个增磁铁片,所述增磁铁片围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均匀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且与所述磁铁错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定子还包括多个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围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线圈支架包括U型槽、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所述第一绕线支架与所述第二绕线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U型槽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所述马达转子位于所述U型槽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线圈,每一所述线圈缠绕在一个所述线圈支架上、且依次包围所述第一绕线支架、所述U型槽的底壁、所述第二绕线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采用矽钢材料制成,所述环形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CN201620541703.XU 2016-06-03 2016-06-03 振动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3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1703.XU CN205753920U (zh) 2016-06-03 2016-06-03 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1703.XU CN205753920U (zh) 2016-06-03 2016-06-03 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3920U true CN205753920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5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170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3920U (zh) 2016-06-03 2016-06-03 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39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5000A (zh) * 2023-09-01 2023-12-01 杭州松下马达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5000A (zh) * 2023-09-01 2023-12-01 杭州松下马达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0227B (zh) 盘式无铁芯永磁电机
US20120169063A1 (en) Permanent magnet generator
CN205911933U (zh) 一种电动牙刷高频振动电机
CN204835882U (zh) 振动马达
DE102015108207A1 (de) Motor
CN104763592A (zh) 多发电机轴向设置电能量并联输出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CN106961175A (zh) 永磁发电机外转子及调整磁瓦形状的永磁发电机
CN207021788U (zh) 永磁发电机外转子及调整磁瓦形状的永磁发电机
CN205753920U (zh) 振动马达
CN205693521U (zh) 一种电机
CN204835883U (zh) 多应用振动马达
CN207588583U (zh)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用转子
CN204733001U (zh) 双线圈磁悬浮振动器及电动牙刷
CN209593238U (zh) 一种吊扇用的14极12槽低噪声变频电机
CN20908864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和轴向磁场电机
CN204511777U (zh) 多发电机轴向设置电能量并联输出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CN110323914A (zh) 一种无刷振动电机
CN110224569A (zh) 一种吊扇用的14极12槽低噪声变频电机
CN109951037A (zh) 电磁与隐形磁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CN202663266U (zh) 球型电机及应用该球型电机的电动车
CN206237220U (zh) 电机
CN110971069B (zh) 一种盘式拖动与发电一体式脉冲电源系统
CN209488284U (zh) 永磁直流电机
CN209516890U (zh) 往复摆动电机及电动牙刷
CN208835973U (zh) 一种小型化嵌入式永磁发电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