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2398U - 平衡车电池 - Google Patents

平衡车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2398U
CN205752398U CN201620400593.5U CN201620400593U CN205752398U CN 205752398 U CN205752398 U CN 205752398U CN 201620400593 U CN201620400593 U CN 201620400593U CN 205752398 U CN205752398 U CN 205752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re
lug
semen avenae
avenae nuda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005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ianx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hua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hua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hua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005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2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2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23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车电池,包括外盖和电芯组,电芯组包括紧靠排列的多个电芯单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各电芯单体的第一、第二端面分别覆盖有第一、第二内青稞纸,多个电芯单体分成多个电芯单元,每个电芯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电芯单体,每个电芯单元中的电芯单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串并联联接,每个镍片在靠近电芯组边缘处延伸出极耳,外盖内壁对应于极耳位置设有走线槽。电芯单体能利用外盖内部空间,结构排列合理紧凑,各电芯单体的第一、第二端面分别覆盖有青稞纸,显著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另外,电芯单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联接,镍片从边缘处延伸出极耳,极耳与走线槽位置对应,方便与外部连接,结构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平衡车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车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器产品随处可见,例如家用电器、手机、儿童玩具、儿童车等等,这些电器产品都要用到电池产品,通常有干电池、可充电电池等等,这些电池寿命不足,只能用于小型电器如遥控器、玩具车等。对于一些较大的儿童车,如平衡车,则需要较大电容量的电池。这种电池通常采用多组电芯结合在一起供电,因此出现了专门用于这种对容量需求较大、耗电较大的电池产品,然而传统的平衡车电池组合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电芯单体安排不合理,既浪费空间,电池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安全可靠的平衡车电池。
一种平衡车电池,其包括外盖以及装于外盖内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单体,多个电芯单体紧靠排列在一起且两端对齐,分别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各电芯单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覆盖有第一内青稞纸和第二内青稞纸,多个电芯单体分成多个电芯单元,每个电芯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电芯单体,每个电芯单元中的电芯单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串并联联接,每个电芯单元的镍片在靠近电芯组边缘处延伸出极耳,所述外盖内壁对应于极耳位置设有走线槽,用于装设线路将极耳与外部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包括位于第一端面的第一极耳和位于第二端面的第二极耳,所述镍片包括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所述第一内青稞纸和第二内青稞纸分别具有与电芯单体数量相同的通孔,所述镍片与电芯单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连接处穿过通孔,所述第一内青稞纸夹于所述第一镍片和电芯单体的第一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内青稞纸夹于所述第二镍片和电芯单体的第二端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镍片和暴露于第一镍片外的第一内青稞纸表面覆盖有第一外青稞纸,所述第二镍片和暴露于第二镍片外的第二内青稞纸表面覆盖有第二外青稞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耳向第一外青稞纸边缘弯折或向第一内青稞纸边缘弯折,所述第二极耳向第二外青稞纸边缘弯折或向第二内青稞纸边缘弯折,在第一、第二极耳对应向第一、第二外青稞纸边缘弯折时,所述第一、第二外青稞纸对应于各极耳位置设有缺口,第一、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缺口并弯折,弯折部分折压于所述第一、第二外青稞纸外表面,在第一、第二极耳对应向第一、第二内青稞纸边缘弯折时,所述第一、第二内青稞纸对应于各极耳位置的边缘延伸有凸耳,所述第一、第二极耳与青稞纸凸耳一起弯折并贴在对应青稞纸凸耳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电芯单体之间间隔有侧面青稞纸,所述侧面青稞纸包覆电芯单体的纵向半周面以上的面积。
进一步地,每个电芯单元中的镍片包括紧贴各电芯单体端面的镍盘以及连接相邻镍盘的镍带,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镍盘直径并压于镍盘下,所述极耳由靠近外侧的镍带边缘延伸出。
进一步地,每个电芯单元包括两个或四个电芯单体,每个电芯单元中的全部电芯单体为一字形靠边排列或四方形排列。
进一步地,全部电芯单体分成三排,第一排和第二排数量相同而第三排少一个电芯单体,第三排电芯单体中每个单元中的各电芯单体靠边一字形相连,第一排和第二排每四个电芯单体构成一个四方形电芯单元,第一排和第二排边缘不足四个时每两个电芯单体构成一个电芯单元。
进一步地,第一排和第二排各有7个电芯单体,第三排有6个电芯单体,第一排和第二排具有3个四方形电芯单元,第三排中每个电芯单元中各电芯单体呈一字形连接,第三排边缘的电芯单体与第一排和第二排边缘的电芯单体相连成一个电芯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外盖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对应结合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扣合结构,扣合结构包括凸扣和扣孔,凸扣和扣孔可选择地分设于上盖和下盖内壁上,每个凸扣对应地设于走线槽的位于盖边缘的末端,所述扣孔由外盖的内壁挖设。
上述平衡车电池中,全部电芯单体能充分利用外盖内部空间排列组合,结构合理紧凑,各电芯单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覆盖有青稞纸,显著提高平衡车电池的安全性。另外,电芯单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串并联联接,每个电芯单元的镍片从边缘处延伸出极耳,极耳与走线槽位置对应,方便与外部连接,结构安排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电池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电池的电芯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电池的电芯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电池的电芯组的仰视(第二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电池100,其包括外盖17以及装于外盖17内的电芯组10,所述电芯组10包括多个电芯单体12,多个电芯单体12紧靠排列在一起且两端对齐,分别形成第一端面121和第二端面122,在各电芯单体12的第一端面121和第二端面122分别覆盖有第一内青稞纸131和第二内青稞纸132,多个电芯单体12分成多个电芯单元,每个电芯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电芯单体12,每个电芯单元中的电芯单体12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串并联联接,每个电芯单元的镍片在靠近电芯组边缘处延伸出极耳,所述外盖17内壁对应于极耳位置设有走线槽175,用于装设线路将极耳与外部电路连接。
另外,外盖17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171和下盖172,扣合结构包括凸扣173和扣孔174,凸扣173和扣孔174可选择地分设于上盖171和下盖172内。上盖171和下盖172对应结合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扣合结构,扣合壁上。进一步地,外盖17的两端还具有安装结构,用于将平衡车电池100安装应用产品,如平衡车内,安装结构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凸耳孔176。上壳171和下壳172的边缘还具有保护孔柱178,电芯单体12的极耳引出到外部线路时,连接线可穿过保护孔柱178。保护孔柱178包括分别由上壳171和下壳172的边缘凸伸的挂耳合并形成。走线槽175、凸耳孔176、保护孔柱178都设于上壳171。
具体地,以作为示例,以图中朝上的面为第一端面121,两端面的镍片对应分为第一镍片141和第二镍片142。第一镍片141和第二镍片142的结构基本相同,连接每个电芯单元中的各个电芯单体12,呈一字形或多边形,如四边形等。图中以第一镍片141为示例,每个电芯单元中的第一镍片141包括紧贴各电芯单体12端面的镍盘143以及连接相邻镍盘143的镍带145,镍盘143的数量与单元中的电芯单体12的数量相同,镍带145的数量也与单元中的电芯单体12的数量相同。
同样地,所述极耳包括位于第一端面121的第一极耳151和位于第二端面122的第二极耳152,所述第一内青稞纸131和第二内青稞纸132分别具有与电芯单体12数量相同的通孔131a、132a,所述镍片141、142与电芯单体12的第一端面121和第二端面122连接处分别穿过通孔131a、132a,所述第一内青稞纸131夹于所述第一镍片141和电芯单体12的第一端面121之间,所述第二内青稞纸132夹于所述第二镍片142和电芯单体12的第二端面12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131a、132a的直径小于所述镍盘143直径并压于镍盘143下,所述第一极耳151由靠近外侧的镍带145边缘延伸出,例如,镍带145由边缘的第一极耳151中间伸出,所述镍盘143、镍带145、第一极耳151为一体的结构。第一内青稞纸131通孔131a孔缘部分与镍盘143边缘重叠。第二极耳152、第二内青稞纸132以及第二镍片142具有与第一端面121各部分基本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所示,第一镍片141和暴露于第一镍片141外的第一内青稞纸131表面覆盖有第一外青稞纸161,所述第二镍片142和暴露于第二镍片142外的第二内青稞纸132表面覆盖有第二外青稞纸162。第一内青稞纸131的外形轮廓与第一外青稞纸161的外形轮廓基本相同,并与平衡车电池的第一端面121的整个端面形状轮廓基本相同;第二内青稞纸132的外形轮廓与第二外青稞纸162的外形轮廓基本相同,这些青稞纸的外形轮廓,并与平衡车电池的第二端面122的整个端面形状轮廓基本相同。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第一极耳151向第一外青稞纸161边缘弯折或向第一内青稞纸131边缘弯折,所述第二极耳152向第二外青稞纸162边缘弯折或向第二内青稞纸132边缘弯折,在第一、第二极耳151、152对应向第一、第二外青稞纸161、162弯折时,所述第一、第二外青稞纸161、162对应于各极耳151、152位置设有缺口,第一、第二极耳151、152穿过所述缺口并弯折,弯折部分折压于所述第一、第二外青稞纸161、162外表面,在第一、第二极耳151、152对应向第一、第二内青稞纸131、132弯折时,所述第一、第二内青稞纸131、132对应于各极耳151、152位置的边缘延伸有凸耳,所述第一、第二极耳151、152与青稞纸凸耳一起弯折并贴在对应青稞纸凸耳的外表面。
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极耳151向第一外青稞纸161边缘弯折,第一外青稞纸161边缘对应于各第一极耳151位置设有缺口161a,第一极耳151穿过所述缺口161a并弯折到第一外青稞纸161另一表面,即第一极耳151弯折包边于青稞纸161边缘,弯折部分折压于所述第一外青稞纸161外表面。第二极耳152向第二内青稞纸132边缘弯折,所述第二内青稞纸132对应于各第二极耳152位置的边缘延伸有凸耳132b,所述第二极耳152与青稞纸凸耳132b一起弯折并贴在对应青稞纸凸耳132b的外表面。第一内青稞纸131边缘也有内缺口131b,第一外青稞纸161对应于内缺口131b设有外缺口161b,该内缺口131b和外缺口161b的位置与第二极耳152的位置对应,以便外部引线或引脚等连接时嵌于内缺口131b和外缺口161b,结构更加紧凑,安全可靠。这样,就使得各镍片除中间部分外的各部分都用青稞纸与各电芯单体12隔离,各镍片除与电芯单体12第一、第二端面接触之外,其它部分几乎没有任何能够接触到电芯单体12的地方,更加安全可靠,而且,由于镍片易于发热,这种青稞纸的叠加包装设置方式更能使镍片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具体地,在每个电芯单元中直接联接到第一极耳151的一端为同一极性端,第二极耳152也是如此,即每个第一、第二极耳151、152作为并联联结点或引出点,例如,同为正极端,则为正极耳,也可以是负极端,则为负极耳。即,不同的第一极耳151可以是直接与电芯单体12的正极相连,也可以是直接与电芯单体12的负极相连, 第二极耳152也是如此。然而,每个电芯单元中的第一镍片141或第二镍片142为条形或四边形,每个镍片同时连接电芯单元中的同一端面,在该同一端面上可以有正极端,也可以有负极端,也可以是同一极性端。本实施例优选为,每个电芯单元中有四个电芯单体,每个电芯单元每一端面分别有两个正极端和两个负极端。两个同极性端通过极耳引出,另两个同极性端分别与通过极耳引出的极性端串联,如此即构成合理搭配的串并联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青稞纸13包覆电芯单体12的纵向半周面以上的面积,从而使得,各电芯单体12之间完全通过侧面青稞纸13隔离,同时起较好的散热效果。为节省侧面青稞纸13,每个电芯单体12包覆半圆周,而不必包覆整个电芯单体12。
具体地,每个电芯单元包括两个或四个电芯单体12,每个电芯单元中的全部电芯单体12为一字形靠边排列或四方形排列。进一步地,全部电芯单体12分成三排,第一排和第二排数量相同而第三排少一个电芯单体12,第三排电芯单体12中每个单元中的各电芯单体12靠边一字形相连,第一排和第二排每四个电芯单体12构成一个四方形电芯单元,第一排和第二排边缘不足四个时每两个电芯单体12构成一个电芯单元。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从第二端面看,第一排和第二排各有7个电芯单体12,第三排有6个电芯单体12,第一排和第二排具有3个四方形电芯单元,第三排中每个电芯单元中各电芯单体12呈一字形连接,第三排边缘的电芯单体12与第一排和第二排边缘的电芯单体12相连成一个电芯单元。每个电芯单元的第一、第二端面分别共用一个第一、第二极耳151、152。
上述平衡车电池100中,电芯单体12之间间隔有侧面青稞纸13,各电芯单体12的第一端面121面和第二端面122面分别覆盖有青稞纸131、132,显著提高平衡车电池的安全性。另外,电芯单体12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141、142串并联联接,每个电芯单元的镍片141、142从边缘处延伸出极耳151、152,方便外部连接,结构简洁紧凑,安排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上述平衡车电池中,全部电芯单体12能充分利用外盖17内部空间排列组合,结构合理紧凑,各电芯单体12的第一端面121和第二端面122分别覆盖有青稞纸,显著提高平衡车电池的安全性。另外,电芯单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141、142串并联联接,每个电芯单元的镍片141、142从边缘处延伸出极耳151、152,极耳151、152与走线槽175位置对应,方便与外部连接,结构安排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衡车电池,其包括外盖以及装于外盖内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电芯单体紧靠排列在一起且两端对齐,分别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各电芯单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覆盖有第一内青稞纸和第二内青稞纸,多个电芯单体分成多个电芯单元,每个电芯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电芯单体,每个电芯单元中的电芯单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镍片串并联联接,每个电芯单元的镍片在靠近电芯组边缘处延伸出极耳,所述外盖内壁对应于极耳位置设有走线槽,用于装设线路将极耳与外部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位于第一端面的第一极耳和位于第二端面的第二极耳,所述镍片包括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所述第一内青稞纸和第二内青稞纸分别具有与电芯单体数量相同的通孔,所述镍片与电芯单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连接处穿过通孔,所述第一内青稞纸夹于所述第一镍片和电芯单体的第一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内青稞纸夹于所述第二镍片和电芯单体的第二端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镍片和暴露于第一镍片外的第一内青稞纸表面覆盖有第一外青稞纸,所述第二镍片和暴露于第二镍片外的第二内青稞纸表面覆盖有第二外青稞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向第一外青稞纸边缘弯折或向第一内青稞纸边缘弯折,所述第二极耳向第二外青稞纸边缘弯折或向第二内青稞纸边缘弯折,在第一、第二极耳对应向第一、第二外青稞纸边缘弯折时,所述第一、第二外青稞纸对应于各极耳位置设有缺口,第一、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缺口并弯折,弯折部分折压于所述第一、第二外青稞纸外表面,在第一、第二极耳对应向第一、第二内青稞纸边缘弯折时,所述第一、第二内青稞纸对应于各极耳位置的边缘延伸有凸耳,所述第一、第二极耳与青稞纸凸耳一起弯折并贴在对应青稞纸凸耳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电芯单体之间间隔有侧面青稞纸,所述侧面青稞纸包覆电芯单体的纵向半周面以上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电芯单元中的镍片包括紧贴各电芯单体端面的镍盘以及连接相邻镍盘的镍带,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镍盘直径并压于镍盘下,所述极耳由靠近外侧的镍带边缘延伸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电芯单元包括两个或四个电芯单体,每个电芯单元中的全部电芯单体为一字形靠边排列或四方形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全部电芯单体分成三排,第一排和第二排数量相同而第三排少一个电芯单体,第三排电芯单体中每个单元中的各电芯单体靠边一字形相连,第一排和第二排每四个电芯单体构成一个四方形电芯单元,第一排和第二排边缘不足四个时每两个电芯单体构成一个电芯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排和第二排各有7个电芯单体,第三排有6个电芯单体,第一排和第二排具有3个四方形电芯单元,第三排中每个电芯单元中各电芯单体呈一字形连接,第三排边缘的电芯单体与第一排和第二排边缘的电芯单体相连成一个电芯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对应结合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扣合结构,扣合结构包括凸扣和扣孔,凸扣和扣孔可选择地分设于上盖和下盖内壁上,每个凸扣对应地设于走线槽的位于盖边缘的末端,所述扣孔由外盖的内壁挖设。
CN201620400593.5U 2016-05-05 2016-05-05 平衡车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2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0593.5U CN205752398U (zh) 2016-05-05 2016-05-05 平衡车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0593.5U CN205752398U (zh) 2016-05-05 2016-05-05 平衡车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2398U true CN205752398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73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0059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2398U (zh) 2016-05-05 2016-05-05 平衡车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2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657A (zh) * 2017-07-04 2017-10-10 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芯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657A (zh) * 2017-07-04 2017-10-10 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芯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6038B (zh) 汇流条模块和供电单元
CN102969582A (zh) 一种按压式导线连接器
CN205752398U (zh) 平衡车电池
CN202259796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电源分配器
CN215220933U (zh) 一种集成化汇流排
CN205790105U (zh) 一种平衡车用电池外壳及电池装置
CN106254583A (zh) 移动终端
CN204144624U (zh) 可变换不同制式插头的充电器
CN205752340U (zh) 电芯组
CN206274558U (zh) 一种模块式无限延长智能插排
CN206893696U (zh) 汇流板及含其的电池模组
CN206060677U (zh) 组合式光伏接线盒
CN205882049U (zh) 铝制电连接片
CN203850482U (zh) 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
CN204740440U (zh) 智能手表
CN205692885U (zh) 电池卡板及电池
CN208873904U (zh) 栅板式端子台
CN206195071U (zh) Ffc连接装置的插接对位结构
CN201478627U (zh) 接线板绕线器
CN201690085U (zh)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万能充电接头
CN205488269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电池仓
CN105390851B (zh) 一种组合转换端子及汽车继电器
CN209544680U (zh) 一体式接插件及电压转换器
CN208767499U (zh) 插头端子及插头插座端子组件
CN108173049A (zh) 一种二孔德式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30

Address after: 341000 west of Baofu road and north of Weier Road, G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Tianx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lan street of Longhua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Guangdong District 518000 Ring Road No. 117 View Industrial Park B building, third floor the whole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 HUA XIN POWER &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