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0668U -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0668U
CN205750668U CN201620552298.1U CN201620552298U CN205750668U CN 205750668 U CN205750668 U CN 205750668U CN 201620552298 U CN201620552298 U CN 201620552298U CN 205750668 U CN205750668 U CN 205750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ring
mobile terminal
moving part
held device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522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522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0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0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06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包括基板和指环,所述基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指环,所述基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移动部,所述指环与移动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实现单手操作、提高使用安全性和操作舒适性、灵活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基因突变,移动智能终端几乎在一瞬之间转变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随着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和应用的普遍性,逐步出现使用者单手操作困难、设备易滑落等问题。因此,如何对移动终端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与使用者的手部能够协调配合,是一项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实现单手操作、提高使用安全性和操作舒适性、灵活度高、实用性强的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包括基板和指环,所述基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指环,所述基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移动部,所述指环与移动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背面或侧面连接。
进一步,所述移动部包括相匹配的滑槽和滑块,所述指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槽设置为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图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移动部包括滑槽、滑块和移动件,所述滑槽与滑块匹配,所述移动件的一端与滑块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连接,所述滑槽设置为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图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座与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一端与移动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连接,所述移动座与基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其另一端活动设置有辅助件,所述基板上对应连接耳处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耳位于凹槽内部,所述辅助件与指环连接。
进一步,所述移动部与指环一一对应连接,相邻指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或相邻指环之间相互独立。
进一步,所述移动部与多个指环连接,多个指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或多个指环之间相互独立。
进一步,多个指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多个指环包括与移动部连接的指环、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且所述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沿着所述轮廓边缘滑动。
进一步,所述指环上贯穿设置有指环座,所述指环座代替指环和原与指环连接的结构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移动部,通过移动部带动指环实现滑动、旋转或翻转操作,促使移动终端在使用者手部上下移动,同时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实现单手操作,同时又能防止移动终端滑落,有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和操作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多样,具有灵活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移动终端1、基板2、指环3、与移动部连接的指环31、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32、指环座4、滑槽5、滑块6、移动件7、连接件8、移动座9、连接耳10、凹槽11、辅助件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包括基板2和指环3,所述基板2与移动终端1的背面或侧面连接,所述基板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指环3,所述指环3可以套在使用者手指上,或作为移动终端1的支架,所述基板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移动部,所述指环3与移动部连接,所述移动部带动指环3产生位移,促使移动终端1在使用者手部上下移动,同时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实现单手操作。
所述指环3可以替代为背带、环扣、可调整长度的绳圈及其他易于手持的结构,所述指环3套在使用者手指上,可以保证移动终端1不脱离使用者的手部,避免滑落。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部包括相匹配的滑槽5和滑块6,所述滑块6能够在滑槽5内滑动,所述滑块6与指环3连接,所述指环3可以贯穿滑块6内部,指环3可以围绕滑块6实现展开、折叠操作,展开后可以套在使用者手指上,折叠后易于放入口袋中,所述滑块6沿着滑槽5滑动过程中,进而带动指环3产生位移,促使移动终端1在使用者手部上下移动,同时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实现单手操作。
所述指环3与滑块6亦可固定连接,所述两者融为一体,结构简单,作为优选,所述指环3与滑块6平行设置,既能实现指环3的位置变化,又便于放入口袋中,所述滑槽5设置为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图形结构,优选为直线型、工型、方型、X型、U型、直线型与U型结合。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如图2所示,所述指环3上贯穿设置有指环座4,所述指环座4代替指环3与滑块6转动连接,促使所述指环3既能实现展开、折叠操作,又能相对滑块6旋转,有助于使用者多角度手持移动终端1,灵活度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三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部设置为多个,且移动部与指环3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移动部优选为两个,以适应左右手的使用,作为优选,所述滑槽5紧贴基板2的左、右边框设置,有助于指环3能够套在使用者手指根部,提高使用安全性,所述两个指环3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实现同步移动。
所述指环3可以直接贯穿滑块6内部,所述指环3与滑块6亦可直接固定连接,另外,所述指环3上亦可贯穿设置指环座4,所述滑块6与指环座4转动连接。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如图12所示,所述滑槽5设置为直线型与U型结合,所述滑槽5内分别设置滑块6和指环3,两个指环3通过连接件8进行连接,实现同步移动。另外,两个指环3也可以相互独立。
所述指环3可以直接贯穿滑块6内部,所述指环3与滑块6亦可直接固定连接,另外,参照图2所示结构,所述指环3上亦可贯穿设置指环座4,所述滑块6与指环座4转动连接。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三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部与多个指环3连接,多个指环3分别套在不同手指上,提高使用安全性,所述指环3优选为两个,所述两个指环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的两端分别与指环3连接,其中部与滑块6连接,所述指环3可以直接贯穿连接件8内部,所述指环3与连接件8亦可直接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带动连接件8、指环3沿着滑槽5移动,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所述连接件8与滑块6亦可转动连接,连接件8能够带动指环3相对滑槽5旋转,有助于使用者多角度手持移动终端1,另外,所述两个指环3也可以相互独立,并分别与移动部连接。
所述指环3上亦可贯穿设置指环座4,所述连接件8与指环座4转动连接,所述指环3可以相对连接件8旋转,提高旋转灵活性。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如图13所示,多个指环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多个指环3优选为两个,所述指环3包括与移动部连接的指环31、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32,且所述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32沿着所述轮廓边缘滑动,所述基板2的轮廓设置为任意一种图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基板2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与移动部连接的指环31、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32实现同步滑动,以适应左右手的使用,并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另外,参照图2所示结构,所述与移动部连接的指环31、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32上亦可贯穿设置指环座4,所述滑块6与指环座4转动连接。
实施例八:
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部包括滑槽5、滑块6和移动件7,所述滑槽5与滑块6匹配,所述移动件7的一端与滑块6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3连接,所述指环3可以直接贯穿移动件7内部,所述指环3与移动件7亦可直接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带动移动件7、指环3实现上下移动,同时,所述移动件7带动指环3围绕滑块6旋转,实现移动终端1的上、下操作区切换,以及各操作角度切换。
如图6所示,所述指环3上亦可贯穿设置指环座4,所述移动件7的一端与滑块6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座4转动连接,促使指环3与移动件7之间可以反向旋转,保证移动终端1的屏幕角度不发生反转。
另外,参照图3所示结构,移动部可以设置多个,且移动部与指环3一一对应连接,相邻指环3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实现同步移动,参照图4所示结构,也可以将一个移动件7与多个指环3结合,所述多个指环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也可以相互独立,并分别与移动部连接。
实施例九:
如图7所示,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座9与移动件7,所述移动件7的一端与移动座9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3连接,所述移动座9与基板2连接,所述指环3可以直接贯穿移动件7内部,所述指环3与移动件7亦可直接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7带动指环3围绕移动座9旋转。
如图8所示,所述指环3上亦可贯穿设置指环座4,所述移动件7的一端与移动座9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座4转动连接,促使指环3与移动件7之间可以反向旋转,保证移动终端1的屏幕角度不发生反转。
另外,参照图3所示结构,移动部可以设置多个,且移动部与指环3一一对应连接,相邻指环3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实现同步移动,参照图4所示结构,也可以将一个移动件7与多个指环3结合,所述多个指环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也可以相互独立,并分别与移动部连接。
实施例十:
如图9-10所示,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件7,所述移动件7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10,其另一端活动设置有辅助件12,所述基板2上对应连接耳10处设置有凹槽11,所述连接耳10位于凹槽11内部,所述辅助件12与指环3连接,所述指环3可以直接贯穿辅助件12内部,所述指环3与辅助件12亦可直接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7围绕连接耳10翻转过程中,所述辅助件12带动指环3做反向翻转,保证使用者手部在翻转完成后依然能够正常操作屏幕。
如图11所示,所述指环3上亦可贯穿设置指环座4,所述辅助件12与指环座4转动连接,另外,参照图3所示结构,移动部可以设置多个,且移动部与指环3一一对应连接,相邻指环3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实现同步移动,参照图4所示结构,也可以将一个移动件7与多个指环3结合,所述多个指环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也可以相互独立,并分别与移动部连接。
所述移动部带动指环3实现滑动、旋转或翻转操作,保证使用者的手指能够达到屏幕上、下操作区的最远点,同时兼顾屏幕的上、下操作区,实现单手操作,另外,在各部件的配合作用下,保证指环3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套在使用者手指上,有效防止移动终端1滑落,有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和操作舒适性,结构多样,具有灵活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包括基板和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指环,所述基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移动部,所述指环与移动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移动终端的背面或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相匹配的滑槽和滑块,所述指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槽设置为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图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滑槽、滑块和移动件,所述滑槽与滑块匹配,所述移动件的一端与滑块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连接,所述滑槽设置为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图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座与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一端与移动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指环连接,所述移动座与基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其另一端活动设置有辅助件,所述基板上对应连接耳处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耳位于凹槽内部,所述辅助件与指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与指环一一对应连接,相邻指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或相邻指环之间相互独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与多个指环连接,多个指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或多个指环之间相互独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指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多个指环包括与移动部连接的指环、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且所述位于基板轮廓边缘处的指环沿着所述轮廓边缘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上贯穿设置有指环座,所述指环座代替指环和原与指环连接的结构转动连接。
CN201620552298.1U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0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2298.1U CN205750668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2298.1U CN205750668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0668U true CN205750668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0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5229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0668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06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898A (zh) * 2018-03-23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898A (zh) * 2018-03-23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支架
CN108449898B (zh) * 2018-03-23 2021-01-05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0668U (zh) 一种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CN207782885U (zh) 电子设备
CN203945870U (zh)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折叠式黑板
CN204425421U (zh) 一种双屏手机连接结构
CN206147392U (zh) 一种旋转升降式笔记本电脑
CN203933713U (zh) 一种分屏手机组件
CN202959750U (zh) 一种新型手套被子
CN202069161U (zh) 便携式人机工程电脑桌
CN205750670U (zh) 一种限位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CN203232358U (zh) 全触控屏幕笔记本电脑
CN202788151U (zh) 一种六角式运动帐篷
CN209982529U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CN208519422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支架
CN203560283U (zh) 大角度多段式扭力及双锁定枢轴器
CN208676720U (zh) 转动调节机构及具有该转动调节机构的扶手机构
CN208752848U (zh) 一种ar沙盘体验控制系统
CN203082501U (zh) 指环支架
CN203111239U (zh)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小车雨棚
CN102595819B (zh) 稳定开合的电子装置
CN206146363U (zh) 一种斜度架
CN206147563U (zh) 一种移动触摸显示器
CN105955409A (zh) 一种限位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CN204698088U (zh) 一种模块化移动房屋的收放式餐桌
CN208848169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计算机键盘
CN206773580U (zh) 一种限位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移动终端手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