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0505U -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0505U
CN205750505U CN201620504758.3U CN201620504758U CN205750505U CN 205750505 U CN205750505 U CN 205750505U CN 201620504758 U CN201620504758 U CN 201620504758U CN 205750505 U CN205750505 U CN 205750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applicable
door
water
build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47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NHENGL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NHENGL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NHENGL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NHENGL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047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0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0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0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所述智能建筑系统包括供水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服务器,其中,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安装支架板,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板平行设置的安装底板,以及与所述安装底板垂直设置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安装支架板、安装底板、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一侧安装在支撑墙壁上,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另一侧,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支撑墙壁之间设有集水箱,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集水箱内的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服务器相连,这样就极大的方便了人们通过智能建筑系统的对各项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整和监控。

Description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建筑越来越多的应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以搭建建筑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
然而,现有的智能建筑系统中往往都是单一的智能控制,缺少对多种系统的智能控制,不能统一管理导致在野外环境下不能及时响应,如不能及时供应水电等,导致智能建筑系统在使用时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和监控更加便捷的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所述智能建筑系统包括供水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服务器,其中,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安装支架板,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板平行设置的安装底板,以及与所述安装底板垂直设置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安装支架板、安装底板、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一侧安装在支撑墙壁上,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另一侧,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支撑墙壁之间设有集水箱,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集水箱内的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工频交流电电线、照明灯具和照明开关,以及延时控制器,所述照明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智能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各楼层对应的所述照明灯具连接,所述延时控制器与所述智能开关、各楼层的所述照明灯具和所述工频交流电电线分别连接,照明系统还包括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照明灯具和智能开关连接,所述监控装置还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安防系统包括监控建筑内电缆井的传感器和监控器,传感器和监控器分别通过总线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剩余电流传感器;所述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门窗框架和可在门窗框架上滑动的门窗主体,所述门窗框架上设有电机,门窗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转轴,两个转轴之间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连接门窗主体并控制门窗主体的滑动,所述门窗框架的两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于服务器,所述电机与所述服务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集水箱上设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支撑墙壁上设有可转动的检修盖板,所述水泵与所述服务器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服务器来控制水泵进行加水,第一水管可以用来进行加冷水,而第二水管可以用来释放集水箱里的热水,设置检修盖板可以方便修理集水箱等部件。
优选地,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为梯形板,所述安装支架板的长度小于安装底板的长度;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倾斜边上,所述供水系统还设有支撑板,所述集水箱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这样设置可以将太阳能集热器方便的安装,并且固定的更加稳定,设置支撑板也可以将集水箱固定的更加稳定和牢固。
优选地,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通孔。设置通孔可以方便供水系统进行布线和安装。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水平面呈45度至65度。这样可以让装置固定的更加稳定和牢固,也方便太阳能集热器采集太阳能。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平板式集热器。平板式集热器产水量高、不爆管、可承压、耐高温、不结垢,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冷热水自由循环,无爆管现象。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位于各住户楼层,所述智能开关位于控制室,所述智能开关上设有标有楼层数的开关按钮。
优选地,所述监控器设有对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烟雾信号和剩余电流信号进行超标声光报警、存储。
优选地,所述门窗主体包括有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所述门窗框架上设有控制第一窗体滑动的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一传动带,所述门窗框架上设有控制第二窗体滑动的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第二传动带。
优选地,所述智能建筑系统包括电网系统,所述电网系统包括低压配电柜、过程信息采集器,所述低压配电柜正面设置有电柜控制开关,低压配电柜的侧面安装有监控显示屏,监控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报警处理器,过程信息采集器一侧设置有传输电线,传输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数据传输控制器,数据传输控制器通过传输电线连接有路由器,路由器正面设置有通信接口,通信接口通过传输电线连接到服务器,服务器内部安装有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上方设置有配电调度管理模块,服务器外侧面设置有应用软件接口。设置电网系统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监控,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与数据传输控制器连接,这样就可以采集到电网系统中的运行参数,从而在服务器端就进行监控和管理。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智能建筑系统包括供水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将这些系统集成在一起,通过服务器查看各个系统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服务器对各个系统进行控制,方便操作和监控,其中,供水系统在集水箱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并与服务器相连接,这样服务器就可以采集到集水箱中的状况,查看水温和水位,在水位较低需要加水时就可以通过服务器来控制加水,照明系统中设有监控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监控装置查看各个楼层的照明灯具的情况,照明灯具是否正常工作,在照明灯具异常时可以及时知晓并进行维修,安防系统中设置的监控器可以采集电缆井的各项参数,以便工作人员查看电缆井中的工作状况,门窗控制系统中设有压力传感器与服务器相连,这样就可以在服务器端了解到门窗的开关状态,电机与服务器相连还可以通过服务器端对门窗的开关进行调整,这样就极大的方便了人们通过智能建筑系统的对各项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整和监控,并且设置有供水系统、照明系统和安防系统,并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及时响应,供应水电等,可以适用于野外环境中,提高了智能建筑系统的适应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水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水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防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压配电柜的示意图。
其中:1、服务器,2、供水系统,3、照明系统,4、安防系统,5、门窗智能控制系统,20、太阳能集热器,21、安装支架板,22、安装底板,23、左安装板,24、右安装板,25、集水箱,26、水温传感器,27、水位传感器,31、工频交流电电线,32、照明灯具,33、延时控制器,34、第一开关,35、智能开关,36、监控装置,41、建筑,42、电缆井,43、监控器,44、总线,45、温度传感器,46、烟雾传感器,47、剩余电流传感器,51、门窗框架,52、门窗主体,53、电机,54、转轴,55、传动带,56、压力传感器,28、水泵,12、第一水管,13、第二水管,11、支撑墙壁,14、检修盖板,29、支撑板,15、通孔,57、第一窗体,58、第二窗体,59、第一电机,16、第一转轴,17、第一传动带,18、第二电机,19、第二转轴,30、第二传动带,6、电网系统,61、低压配电柜,62、过程信息采集器,63、电柜控制开关,64、监控显示屏,65、报警处理器,66、数据传输控制器,67、路由器,68、通信接口,71、数据处理器,72、配电调度管理模块,73、应用软件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在电学中理解的耦合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所述智能建筑系统包括供水系统2、照明系统3、安防系统4、门窗智能控制系统5和服务器1,其中,所述供水系统2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0和安装支架板21,所述供水系统2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板21平行设置的安装底板22,以及与所述安装底板垂直设置的左安装板23和右安装板24,所述安装支架板21、安装底板22、左安装板23和右安装板24一侧安装在支撑墙壁11上,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安装在另一侧,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与所述支撑墙壁11之间设有集水箱25,所述供水系统2还包括设置在集水箱25内的水温传感器26和水位传感器27,所述水温传感器23和水位传感器27与所述服务器1相连;所述照明系统3包括工频交流电电线31、照明灯具32和照明开关,以及延时控制器33,所述照明开关包括第一开关34和智能开关35,所述第一开关34与各楼层对应的所述照明灯具32连接,所述延时控制器33与所述智能开关35、各楼层的所述照明灯具32和所述工频交流电电线31分别连接,照明系统3还包括监控装置36,所述监控装置36分别与所述照明灯具32和智能开关35连接,所述监控装置36还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所述安防系统4包括监控建筑41内电缆井42的传感器和监控器43,传感器和监控器43分别通过总线44与服务器1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45、烟雾传感器46和剩余电流传感器47;所述门窗智能控制系统5包括门窗框架51和可在门窗框架上滑动的门窗主体52,所述门窗框架51上设有电机53,门窗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转轴54,两个转轴之间设有传动带55,所述传动带55连接门窗主体52并控制门窗主体52的滑动,所述门窗框架51的两端设有压力传感器56,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于服务器,所述电机与所述服务器相连。
由于智能建筑系统包括供水系统2、照明系统3、安防系统4、门窗智能控制系统5和服务器1,这样就可以将这些系统集成在一起,通过服务器查看各个系统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服务器对各个系统进行控制,方便操作和监控,其中,供水系统2在集水箱25设置有水温传感器26和水位传感器27,并与服务器1相连接,这样服务器就可以采集到集水箱25中的状况,查看水温和水位,在水位较低需要加水时就可以通过服务器1来控制加水,照明系统3中设有监控装置36,这样就可以通过监控装置36查看各个楼层的照明灯具32的情况,照明灯具32是否正常工作,在照明灯具32异常时可以及时知晓并进行维修,安防系统4中设置的监控器43可以采集电缆井42的各项参数,以便工作人员查看电缆井42中的工作状况,门窗控制系统5中设有压力传感器56与服务器1相连,这样就可以在服务器端了解到门窗的开关状态,电机53与服务器1相连还可以通过服务器端对门窗的开关进行调整,这样就极大的方便了人们通过智能建筑系统的对各项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整和监控。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路相关的都是认为是电性的连接,并且设置有供水系统,可以适用于野外环境中,提高了智能建筑系统的适应范围。
智能建筑系统包括电网系统6,所述电网系统6包括低压配电柜61、过程信息采集器62,所述低压配电柜61正面设置有电柜控制开关63,低压配电柜的侧面安装有监控显示屏64,监控显示屏64下方设置有报警处理器65,过程信息采集器62一侧设置有传输电线,传输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数据传输控制器66,数据传输控制器66通过传输电线连接有路由器67,路由器67正面设置有通信接口68,通信接口68通过传输电线连接到服务器1,服务器1内部安装有数据处理器71,数据处理器71上方设置有配电调度管理模块72,服务器1外侧面设置有应用软件接口73。设置电网系统6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监控,服务器1通过路由器67与数据传输控制器66连接,这样就可以采集到电网系统中的运行参数,从而在服务器端就进行监控和管理。
供水系统2还包括水泵28,所述集水箱25上设有第一水管12和第二水管13,所述支撑墙壁11上设有可转动的检修盖板14,所述水泵28与所述服务器1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服务器1来控制水泵28进行加水,第一水管12可以用来进行加冷水,而第二水管13可以用来释放集水箱里的热水,设置检修盖板14可以方便修理集水箱25等部件。
左安装板23和右安装板24为梯形板,所述安装支架板21的长度小于安装底板22的长度;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0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板23和右安装板24的倾斜边上,所述供水系统2还设有支撑板29,所述集水箱25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9下方,所述水泵28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9上。这样设置可以将太阳能集热器20方便的安装,并且固定的更加稳定,设置支撑板29也可以将集水箱25固定的更加稳定和牢固。
安装底板22上设有通孔15。设置通孔15可以方便供水系统2进行布线和安装。
太阳能集热器20与水平面呈45度至65度。这样可以让装置固定的更加稳定和牢固,也方便太阳能集热器20采集太阳能。
太阳能集热器20为平板式集热器。平板式集热器产水量高、不爆管、可承压、耐高温、不结垢,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冷热水自由循环,无爆管现象。
第一开关34位于各住户楼层,所述智能开关35位于控制室,所述智能开关35上设有标有楼层数的开关按钮。
监控器43设有对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烟雾信号和剩余电流信号进行超标声光报警、存储。
门窗主体52包括有第一窗体57和第二窗体58,所述门窗框架51上设有控制第一窗体57滑动的第一电机59、第一转轴16和第一传动带17,所述门窗框架51上设有控制第二窗体58滑动的第二电机18、第二转轴19和第二传动带30。这样就可以控制至少两个门窗的运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建筑系统包括供水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服务器,其中,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安装支架板,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板平行设置的安装底板,以及与所述安装底板垂直设置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安装支架板、安装底板、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一侧安装在支撑墙壁上,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另一侧,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支撑墙壁之间设有集水箱,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集水箱内的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工频交流电电线、照明灯具和照明开关,以及延时控制器,所述照明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智能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各楼层对应的所述照明灯具连接,所述延时控制器与所述智能开关、各楼层的所述照明灯具和所述工频交流电电线分别连接,照明系统还包括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灯具和智能开关连接,所述监控装置还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安防系统包括监控建筑内电缆井的传感器和监控模块,传感器和监控模块分别通过总线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或和剩余电流传感器,所述监控模块分别与消防联动设备和计算机相连;所述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门窗框架和可在门窗框架上滑动的门窗主体,所述门窗框架上设有电机,门窗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转轴,两个转轴之间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连接门窗主体并控制门窗主体的滑动,所述门窗框架的两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于服务器,所述电机与所述服务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集水箱上设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支撑墙壁上设有可转动的检修盖板,所述水泵与所述服务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为梯形板,所述安装支架板的长度小于安装底板的长度;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倾斜边上,所述供水系统还设有支撑板,所述集水箱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水平面呈45度至6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平板式集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位于各住户楼层,所述智能开关位于控制室,所述智能开关上设有标有楼层数的开关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设有对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烟雾信号或和剩余电流信号进行超标声光报警、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主体包括有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所述门窗框架上设有控制第一窗体滑动的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一传动带,所述门窗框架上设有控制第二窗体滑动的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第二传动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建筑系统包括电网系统,所述电网系统包括低压配电柜、过程信息采集器,所述低压配电柜正面设置有电柜控制开关,低压配电柜的侧面安装有监控显示屏,监控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报警处理器,低压配电柜的另一侧面安装有过程信息采集器,过程信息采集器一侧设置有传输电线,传输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数据传输控制器,数据传输控制器通过传输电线连接到路由器,路由器正面设置有通信接口,通信接口通过传输电线连接到服务器,服务器内部安装有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上方设置有配电调度管理模块,服务器外侧面设置有应用软件接口。
CN201620504758.3U 2016-05-30 2016-05-30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Active CN205750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4758.3U CN205750505U (zh) 2016-05-30 2016-05-30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4758.3U CN205750505U (zh) 2016-05-30 2016-05-30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0505U true CN205750505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4758.3U Active CN205750505U (zh) 2016-05-30 2016-05-30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0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0192U (zh) 新型电气控制柜
CN206602282U (zh) 一种用于供水装置的多功能便捷式智能电气控制柜
CN110533892A (zh) 家用电器设备分类识别系统
CN205750505U (zh) 可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智能建筑系统
CN207182049U (zh) 一种换热站智能化测控系统
CN205450059U (zh) 一种散热型电力计量电表箱
CN206060560U (zh) 一种家用光伏逆变箱
CN210468392U (zh) 一种变电站使用的安全管理控制系统
CN216146537U (zh) 智能视频运维终端
CN205657324U (zh) 防水电力设备箱
CN206132820U (zh) 一种电力计量箱
CN219737664U (zh) 一种智慧楼宇电力监控系统
CN209993066U (zh) 无线家用火灾报警器
CN204203738U (zh) 一种楼宇通讯机柜自控装置
CN208782258U (zh) 一种户外防晒配电柜
CN202713821U (zh) 视频监控智能集控机箱
CN214958104U (zh) 一种集成式带人机交互屏的智能型直接接地箱
CN220913226U (zh) 一种配电线路的低压告警装置
CN213869107U (zh) 智慧工地一体化安全集装箱
CN216312656U (zh) 一种集成式带人机交互屏的智能型交叉互联接地箱
CN213178976U (zh) 大型冷库机组的小型监测系统
CN215860137U (zh) 一种抽油机用远程监控装置
CN205485538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安全工器具柜在线监测系统
CN217789543U (zh) 一种智能化工程安全电源装置
CN205452812U (zh) 一种新型ups电源模块插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