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4471U - 液体泵 - Google Patents

液体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4471U
CN205744471U CN201620411469.9U CN201620411469U CN205744471U CN 205744471 U CN205744471 U CN 205744471U CN 201620411469 U CN201620411469 U CN 201620411469U CN 205744471 U CN205744471 U CN 205744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trough
pump case
face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14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矶野美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a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ba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ara Corp filed Critical Ebara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4114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4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4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44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泵,能够使磨损微粒等异物的循环顺畅并且防止泵效率降低。在循环流路(11)的吸入口侧的叶轮(6)的侧板(7)的外周面(7a)与同该外周面(7a)对置的泵外壳(5)的内周面(5a)之间,设置有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槽(22)的带槽衬环(21),因此通过改变该带槽衬环的高度、内径、槽深等,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侧板(7)的外周面(7a)与泵外壳(5)的内周面(5a)的间隙的长度以及大小(宽度)。由于能够像这样容易地调整上述间隙的长度以及大小,因而能够自由地调整液体的泄露量以及异物的循环量,因此能够使异物的循环顺畅并防止泵效率降低。

Description

液体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叶轮的离心式液体泵。
背景技术
对于处理含有多种异物的下水道等的液体泵,为了避免异物堵塞泵、配管而下了进行了各种研究。
作为这样的液体泵的一个例子,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该液体泵在泵轴2的导出端安装有闭式叶轮6,优选使该闭式叶轮6的侧板7的泵轴导出方向的端面7sf与形成有异物通过槽10的泵外壳5的吸入侧端面5sf经由0.3mm~0.8mm的狭小间隙G1而对置。
另外,如图4所示,在两端面5sf、7sf的内周设置有吸水用的吸入口12,并且形成有从该吸入口12延伸的吸入流路SP,来自该吸入流路SP的吸水经由闭式叶轮6内的通水路6p,而排出至泵外壳5内的排出流路5p,并从该排出流路5p的终端开口部亦即排出口5o排出。
另外,如图5所示,闭式叶轮6的侧板7的外周面与泵外壳5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优选以比泵外壳5的吸入侧端面5sf与闭式叶轮6的侧板7的泵轴导出方向的端面7sf之间的间隙G1宽的方式,形成为1mm~2mm的环状间隙G2。为了将从该环状间隙G2吸入的异物引导至在泵外壳5的吸入侧端面5sf形成有一处以上且以放射状、倾斜状或者曲线状排列的异物通过槽10,将该异物通过槽10的外周端向比闭式叶轮6的侧板7的泵轴导出方向的端面7sf的外周缘更向外侧处(图5中的左方)导延。
另外,侧板7的外侧面7o与泵外壳5的内侧壁5i之间的对置空间部(返回流路)构成为:通过形成为以向异物通过槽10的外周端诱导的方式而以下降坡度倾斜的循环流路11,从而将异物从循环流路11内经由异物通过槽10而向低压的吸入流路SP吸引排出。
而且,在这样构成的液体泵中,与处理液一起从吸入侧吸入到泵中的磨损微粒等异物,以不出现因无法被主流带走的异物的堆积而产生的叶轮锁塞(锁止)的方式,使从泵的吸入侧(吸入口12)吸入后的异物从返回流路(循环流路11)再次返回吸入侧并排出,并再次从吸入侧被主流携带而从排出口5o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3638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液体泵中,为了使欲堆积的异物返回泵吸入侧(吸入口12),推荐将最先进入的环状间隙G2设为1~2mm。
另外,从图5也可知,吸入侧的侧板7的外周面、与同该外周面对置的泵外壳5的内周面的间隙D2也较宽,具有较大空间,存在泄露较多的悬念。为了使异物的循环顺畅而最好使环状间隙G2、间隙D2较大,异物通过槽10的深度D1较深。
但是,即使异物的循环顺畅,如果液体的泄露量多,也会担心泵性能降低,处理液的排水量、移送量等泵效率降低的问题。
因此为了使异物的循环顺畅并且防止泵效率降低,调整上述环状间隙G2、间隙D2、异物通过槽10的深度D1非常重要,但在潜水泵的构造上,难以调整环状间隙G2的间隔、异物通过槽10的深度D1。即,为了调整环状间隙G2以及异物通过槽10的深度D1,需要改变叶轮6的侧板7的形状、泵外壳5的形状,因而非常麻烦且花费成本,因此难以调整环状间隙G2以及异物通过槽10的深度D1。如果像这样难以调整,则担心泵性能降低,处理液的排水量、移送量等泵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磨损微粒等异物的循环顺畅,并且防止泵效率降低的液体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泵具有:向外周方向排出液体的叶轮、和收容该叶轮并且具有吸入口的泵外壳,所述液体泵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的侧板与所述泵外壳之间设置有循环流路,该循环流路使与所述液体一起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异物循环并返回所述吸入口侧,
在所述循环流路的所述吸入口侧的所述侧板的外周面与同该外周面对置的所述泵外壳的内周面之间,以与所述叶轮同轴的方式设置有带槽衬环,该带槽衬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循环流路的吸入口侧的叶轮的侧板的外周面、与同该外周面对置的泵外壳的内周面之间,以与所述述叶轮同轴的方式设置有带槽衬环,该带槽衬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槽,因此通过改变该带槽衬环的高度(轴向的长度)、内径、槽深等,能够容易地调整吸入侧的叶轮的侧板的外周面与同该外周面对置的泵外壳的内周面的间隙的长度以及大小(宽度)。
由于能够像这样容易地调整上述间隙的长度以及大小(宽度),因而能够自由地调整液体的泄露量以及异物的循环量,因此能够使异物的循环顺畅,并且防止泵效率降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泵外壳的内周面固定有所述带槽衬环。
根据这样的结构,带槽衬环不固定于旋转的叶轮的侧板的外周面,而是固定于静止的泵外壳的内周面,因此带槽衬环的脱落的可能性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泵外壳的内周面设置抵接部,所述带槽衬环的端面与该抵接部抵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带槽衬环的端面与抵接部抵接,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该带槽衬环的轴向的定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带槽衬环的内周侧,沿周向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槽。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变更槽的数量、配置状态,能够细微地调整液体的泄露量以及异物的循环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够借助带槽衬环容易地调整吸入侧的叶轮的侧板的外周面与同该外周面对置的泵外壳的内周面的间隙的长度以及大小(宽度),因而能够自由地调整液体的泄露量以及异物的循环量,因此能够使异物的循环顺畅并防止泵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液体泵,并且是表示其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液体泵,并且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a)、图3(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液体泵并且表示带槽衬环,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A-A线剖视图。
图4表示现有的液体泵的一个例子,并且是其剖视图。
图5表示现有的液体泵的一个例子,并且是表示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5…泵外壳;5a…泵外壳的内周面;5b…抵接部;6…叶轮;7…侧板;7a…侧板的外周面;11…循环流路;21…带槽衬环;22…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泵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a)、图3(b)表示带槽衬环,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A-A线剖视图。
这些图表示的液体泵的主要部分以外的结构与图4以及图5所示的现有的液体泵相同,因此省略该主要部分以外的结构的图示以及说明,并且对与图4以及图5所示的现有的液体泵的主要部分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以及简化其说明。
如图1所示,叶轮6的侧板7的内周面形成为剖面大致呈圆弧状,在比该内周面靠内侧处设置有叶轮6的通水路6p。另外,在叶轮6的侧板7的泵轴导出方向的端面7sf与泵外壳5的吸入侧端面5sf的内周设置有吸水用的吸入口12,并且形成有从该吸入口12延伸的吸入流路SP,来自该吸入流路SP的吸水经由通水路6p而排出至泵外壳5内的排出流路5p(参照图4),并从该排出流路5p的终端开口部亦即排出口5o(参照图4)排出。
另外,排出侧的叶轮6的侧板7的外周面与泵外壳5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优选以比泵外壳5的吸入侧端面5sf与侧板7的端面7sf的间隙G1宽的方式形成为1mm~2mm的环状间隙G2。
而且,为了将从该环状间隙G2吸入的异物引导至在泵外壳5的吸入侧端面5sf形成有一处以上且以放射状、倾斜状或者曲线状排列的异物通过槽10,将该异物通过槽10的外周端向比侧板7的泵轴导出方向的端面7sf的外周缘更向外侧处(图1以及图2中的左方)导延。
另外,侧板7的外侧面7o与泵外壳5的内侧壁5i之间的对置空间部(返回流路)构成为:通过形成为以向异物通过槽10的外周端的上方诱导的方式而以下降坡度倾斜的循环流路11,将异物从循环流路11内经由异物通过槽10向低压的吸入流路SP吸引排出。
另外,在循环流路11的吸入口12侧的侧板7的外周面7a与同该外周面7a对置的泵外壳5的内周面5a之间,以与叶轮6同轴的方式设置有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槽22的带槽衬环21。
即,首先,吸入口12侧的侧板7的外周面7a形成于与叶轮6的轴同轴的圆筒外周面,另一方面,与该外周面7a对置的泵外壳5的内周面5a形成于与叶轮6的轴同轴的圆筒内周面。
在泵外壳5的内周面5a,沿周向形成有向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抵接部5b。该抵接部5b与侧板7的端面7sf和泵外壳5的吸入侧端面5sf之间的间隙G1对置地设置,该抵接部5b的抵接面5c位于比侧板7的端面7sf靠内侧壁5i侧。
带槽衬环21在使其下端面与抵接部5b的抵接面5c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于泵外壳5的内周面5a。
如图3所示,带槽衬环21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内周面沿周向以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槽22(在图中以等间隔设置4个)。槽22形成为剖面呈矩形,从带槽衬环21的内周面至槽22的底面的深度被设定为h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将带槽衬环21固定于泵外壳5的内周面5a的状态下,以槽22的底面位于比抵接部5b的内周面靠外侧(在图2中为左侧)的方式设定槽22的深度。通过这样设定槽22的深度,在通过泵外壳5的内周面5a与侧板7的外周面7a之间的液体中,通过槽22的液体的一部分与抵接部5b的抵接面5c的一部分碰撞,液体的流动的方向变为上述间隙G1侧以及异物通过槽10侧,因此能够使液体以及其所包含的异物通过该间隙G1以及异物通过槽10而顺畅地流动。
另外,带槽衬环21的外径d2被设定为与泵外壳5的内周面5a亦即圆筒内周面的直径大致相等或略大。因此通过在泵外壳5的内周面5a压入带槽衬环21的外周面,能够容易地将该带槽衬环21固定于泵外壳5的内周面5a。
另外,带槽衬环21的内径d1被设定为大于吸入口12侧的侧板7的外周面7a亦即圆筒外周面的直径。因此在带槽衬环21的内周面与侧板7的外周面7a之间形成有规定宽度的间隙D3。因此通过调整带槽衬环21的内径d1,能够容易地调整间隙D3的大小(宽度)。
另外,带槽衬环21的高度(轴向的长度)H1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在将该带槽衬环21固定于泵外壳5的内周面5a时,带槽衬环21的上端部比上述内侧壁5i的下降坡度下侧的边缘向上方突出的长度。若带槽衬环21的上端部这样突出,则该突出的部分成为沿循环流路11流动的液体的阻力。因此通过调整带槽衬环21的高度(轴向的长度)H1,来改变槽22的长度,并且改变液体的阻力,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沿循环流路流动的液体的速度。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泵中,与处理液一起从吸入侧(吸入口12)吸入泵中的磨损微粒等异物,以不出现因无法被主流带走的异物的堆积所产生的叶轮锁塞(锁止)的方式,使从泵的吸入侧吸入后无法被主流带走的异物从间隙G1进入循环流路11,并从该循环流路11通过带槽衬环21与侧板7的外周面7a之间、异物通过槽10,再次返回吸入侧被排出,并再次从吸入侧被主流携带而从排出口5o被排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循环流路11的吸入口侧的叶轮6的侧板7的外周面7a与同该外周面7a对置的泵外壳5的内周面5a之间,以与叶轮6同轴的方式设置有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槽22的带槽衬环21,因此通过改变该带槽衬环21的高度(轴向的长度)H1、内径d1、槽深h1等,能够容易地调整吸入侧的叶轮6的侧板7的外周面7a与同该外周面7a对置的泵外壳5的内周面5a的间隙的长度以及大小(宽度)。
由于能够像这样容易地调整上述间隙的长度以及大小(宽度),因而能够自由地调整液体的泄露量以及异物的循环量,因此能够使异物的循环顺畅并防止泵效率的降低。
另外,带槽衬环21并不固定于旋转的叶轮6的侧板7的外周面7a,而是固定在静止的泵外壳5的内周面5a,因此带槽衬环21的脱落的可能性低。
并且,在泵外壳5的内周面5a设置有抵接部5b,带槽衬环21的端面与该抵接部5b的抵接面5c抵接,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该带槽衬环21的轴向的定位。
此外,通过对设置于带槽衬环21的内周侧的槽22的数量、配置状态进行变更,能够细微地调整液体的泄露量以及异物的循环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带槽衬环21固定于泵外壳5的内周面,但是也可以将其取代或者在此基础上,将带槽衬环固定在叶轮6的侧板7的外周面7a。在该情况下,固定于侧板7的外周面的带槽衬环的槽设置于该带槽衬环的外周面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槽衬环2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4个槽22,但并不限定于此,槽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地增减,相邻槽间的间隔也可以并非等间隔。

Claims (4)

1.一种液体泵,具有:向外周方向排出液体的叶轮、和收容该叶轮并且具有吸入口的泵外壳,所述液体泵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的侧板与所述泵外壳之间设置有循环流路,该循环流路使与所述液体一起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异物循环并返回所述吸入口侧,
在所述循环流路的所述吸入口侧的所述侧板的外周面与同该外周面对置的所述泵外壳的内周面之间,以与所述叶轮同轴的方式设置有带槽衬环,该带槽衬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泵外壳的内周面固定有所述带槽衬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泵外壳的内周面设置抵接部,所述带槽衬环的端面与该抵接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槽衬环的内周侧,沿周向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槽。
CN201620411469.9U 2016-05-09 2016-05-09 液体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4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1469.9U CN205744471U (zh) 2016-05-09 2016-05-09 液体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1469.9U CN205744471U (zh) 2016-05-09 2016-05-09 液体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4471U true CN205744471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146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4471U (zh) 2016-05-09 2016-05-09 液体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4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5808B (zh) 涡轮机械
US4676718A (en) Impeller for a pump, especially a vortex pump
CN105814346B (zh) 滑动部件
CN204493725U (zh) 机械密封装置
SE444969B (sv) Centrifugalpump avseddd for pumpning av vetskor innehallande fasta partiklar
ES2896450T3 (es) Bomba de flujo libre
CN205744471U (zh) 液体泵
US8469654B2 (en) Fluid machine
US9500204B2 (en) Waste water pump
BR112013022590B1 (pt) bomba de fluxo livre
KR20200044472A (ko) 경사면이 형성된 날개를 구비한 스프르트 펌프
CN202833318U (zh) 一种多级旋涡泵
FI73501C (fi) Loephjul vid en pump.
JP2006132432A (ja) 液体ポンプ
US5915921A (en) Wearing ring for volute pump
US6746219B1 (en) Water pump motor
EP0345258A4 (en) Centrifugal pump
KR101784561B1 (ko) 단일 유로 펌프 벌류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원심 펌프
KR102668812B1 (ko) 수중펌프의 이물질 막힘 방지용 흡입커버 구조
CN205823649U (zh) 液体泵
CN109964043A (zh) 螺旋叶轮
US7066711B2 (en) Delivery pump
CN111577654B (zh) 流体加压结构及其风扇
CN209294031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泵装置的输入口结构
RU2442909C2 (ru)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ый высокооборотный погружной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насо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