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4084U -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 Google Patents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4084U
CN205744084U CN201620047806.0U CN201620047806U CN205744084U CN 205744084 U CN205744084 U CN 205744084U CN 201620047806 U CN201620047806 U CN 201620047806U CN 205744084 U CN205744084 U CN 205744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air inlet
opposed
air
exhaust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78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业振
何建祥
韩桂林
李传友
刘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DI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DI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DI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DI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78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4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4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40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排气总管,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和所述第二排气歧管均设有一个排气口和两个进气口,所述排气总管设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排气口,所述排气总管的两个所述进气口分别与设于两个排气歧管的两个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总管的所述排气口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排气管路结构避免了两缸排气之间的相互干涉,且左右两缸排气均匀性较好。

Description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冲程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背景技术
水平对置发动机,以其独特的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获得比传统发动机更高的机械效率和燃烧效率。特别是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因其主体结构紧凑,且其升功率≥90kW/L,功率重量比≥1.9kW/kg,因而为行业所瞩目。
传统增压直列发动机各气缸相邻平行分布,每缸排气出口相邻分布,因此采用单个排气歧管便可以实现将各缸排气集中起来输送至涡轮增压器涡轮机。
相对应的是,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因其独特的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其左右气缸排气道出口对称分布于发动机的左右两侧,由于左右两侧排气出口距离较远,采用传统排气管路布置方式是不可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排气管路布置方式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旨在满足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 对置气缸发动机排气系统和增压系统需求。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和排气总管,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均设有排气口Ⅰ和排气口Ⅱ,排气总管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呈左右对称结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与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的排气口Ⅰ和排气口Ⅱ法兰连接。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排气总管还设有一个排气口,排气口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法兰连接。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排气歧管还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设于第一排气道的第一排气口卡箍连接,第二进气口与设于第一排气道的第二排气口卡箍连接。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排气歧管还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设于第二排气道的第一排气口卡箍连接,第二进气口与设于第二排气道的第二排气口卡箍连接。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的结构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可以减少两缸排气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由于排气管路呈对称结构,因此可以保证左右两缸排气的均匀性,可以满足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排气系统和增压系统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排气道;11.第一排气口;12.第二排气口;2.第二排气道;21.第一排气口;22.第二排气口;3.第一排气歧管;31.第一进气口;32.第二进气口;33.排气口;4.第二排气歧管;41.第一进气口;42.第二进气口;43.排气口;5.排气总管;51.第一进气口;52.第二进气口;53.排气口;6.涡轮增压器;6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包括:第一排气歧管3、第二排气歧管4和排气总管5,第一排气歧管3和第二排气歧管4分别设有排气口Ⅰ33和排气口Ⅱ43,排气总管5设有第一进气口51和第二进气口52,第一进气口51和第二进气口52呈左右对称结构,第一进气口51和第二进气口52分别与排气口Ⅰ33和排气口Ⅱ43法兰连接。
其中,排气总管5还设有排气口53,排气口53与涡轮增压器6的进气口61法兰连接。
其中,第一排气歧管3还设有第一进气口31和第二进气口32,第一进气口31与设于第一排气道1的第一排气口11卡箍连接,第二进气口32与设于第一排气道1的第二排气口12卡箍连接。
其中,第二排气歧管4还设有第一进气口41和第二进气口42,第一进气口41与设于第二排气道2的第一排气口21卡箍连接,第二进气口42与设于第二排气道2的第二排气口22卡箍连接。
其中,第一排气歧管3和第二排气歧管4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左缸内的一部分排气经过第一排气道1上的第一排气口11和第一排气歧管3上的第一进气口31进入第一排气歧管3,另一部分排气经过第一排气道1上的第二排气口12和第一排气歧管3上的第二进气口32进入排气歧管3。两部分排气在所述排气歧管3内汇合后,再由排气歧管3上的排气口Ⅰ33,经排气总管5上的进气 口51进入排气总管5,并最终经排气口53和进气口61进入涡轮增压器,推动涡轮做功。
同时,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右缸内的一部分排气经过第二排气道2上的第一排气口21和第二排气歧管4上的第一进气口41进入第二排气歧管4,另一部分排气经过第二排气道2上的第二排气口22和第二排气歧管4上的第二进气口42进入第二排气歧管4,两部分排气在第二排气歧管4内汇合后,再由第二排气歧管4上的排气口Ⅱ43,经排气总管5上的进气口52进入排气总管5,并最终经排气口53和进气口61进入涡轮增压器,推动涡轮做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可以将左右缸产生的排气顺畅地导入涡轮增压器,避免了两缸排气之间的相互干涉,同时由于该排气管路左右方向呈对称结构分布,左右两缸排气流通均匀性较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气歧管(3)、第二排气歧管(4)和排气总管(5),所述第一排气歧管(3)和第二排气歧管(4)分别设有排气口Ⅰ(33)和排气口Ⅱ(43),所述排气总管(5)设有第一进气口(51)和第二进气口(52),所述第一进气口(5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52)呈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进气口(5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52)分别与所述排气口Ⅰ(33)和所述排气口Ⅱ(43)法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总管(5)还设有排气口(53),所述排气口(53)与涡轮增压器(6)的进气口(61)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歧管(3)还设有第一进气口(31)和第二进气口(32),所述第一进气口(31)与设于第一排气道(1)的第一排气口(11)卡箍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口(32)与设于第一排气道(1)的第二排气口(12)卡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歧管(4)还设有第一进气口(41)和第二进气口(42),所述第一进气口(41)与设于第二排气道(2)的第一排气口(21)卡箍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口(42)与设于第二排气道(2)的第二排气口(22)卡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歧管(3)和所述第二排气歧管(4)的结构相同。
CN201620047806.0U 2016-01-18 2016-01-18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4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7806.0U CN205744084U (zh) 2016-01-18 2016-01-18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7806.0U CN205744084U (zh) 2016-01-18 2016-01-18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4084U true CN205744084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8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78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4084U (zh) 2016-01-18 2016-01-18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40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7933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两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7933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两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43409A1 (zh) 排气歧管
CN205744084U (zh)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路
CN203476553U (zh) 一种进气歧管结构
CN103807057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egr系统
CN104727898A (zh) 一种循环气体燃烧效率高的进气歧管
CN202970956U (zh) 一种双废气通道egr系统
CN104863763A (zh) 发动机增压中冷结构
CN206830279U (zh) 脉冲排气管及安装有该脉冲排气管的柴油发动机
CN103912366A (zh) 涡轮增压器系统
CN203035338U (zh) 具有补气功能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结构
CN204200406U (zh) 六缸发动机egr系统的排气歧管
CN202081948U (zh) 汽车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CN210289965U (zh) 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的单通道取egr废气系统
CN205532818U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管
CN20394819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egr系统
CN203640804U (zh) 循环气体燃烧效率高的进气歧管
CN204755138U (zh) 发动机增压中冷结构
CN216306074U (zh) 一种压燃式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及其气道
CN203009031U (zh) 一种模件式二级排气管系涡轮增压系统
CN201843679U (zh) 一种八缸柴油机脉冲增压排气管
CN202905874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用气路分配管
CN202628246U (zh) 一种分体式二级排气管系涡轮增压系统
CN205260171U (zh) 带导流结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4804944U (zh)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双级增压进气结构
CN105041513B (zh) 用于柴油机的专用egr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