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0648U -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0648U
CN205740648U CN201620106716.4U CN201620106716U CN205740648U CN 205740648 U CN205740648 U CN 205740648U CN 201620106716 U CN201620106716 U CN 201620106716U CN 205740648 U CN205740648 U CN 205740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on space
container
water hole
hole
rainwater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67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生
张春伟
简炜
麻军
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uan Qingyua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huan Qing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huan Qingyua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huan Qing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67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0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0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06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属于雨水净化及再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固定穿设于通孔中;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过滤带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应用时,雨水经过集雨管首先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当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液面高于第一过水孔后,雨水通过该第一过水孔进入到该过滤带,经过该过滤带进一步过滤后,通过该第二过水孔进入第三容置空间,备用。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净化及再利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开发中的硬质地表迅速增加,如各种广场、屋顶、露天地面停车场等,往往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水污染的增加,并造成建成地区地表径流增加,给河流下游造成更大的防洪压力等。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往往又遭受着缺水的窘境。因此,雨水的收集、利用问题在近年来受到很大的关注。要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尽可能采取生态、自然的方式,建立系统的雨水资源收集、利用方案。
目前,雨水收集系统是一种靠收集雨水经过简单沉淀、过滤处理后加以重复利用的技术,处理后的雨水可以作为中水使用,如冲厕、浇灌绿地、喷洒路面或回灌地下,实现雨水的零排放。对于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可以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缓解缺水状况,同时避免雨水与污水混合,从而减小了污水处理的压力和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并储存备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
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积;
所述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容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中,使得,所述第二容器利用其与所述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所述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
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集雨管固定穿设于所述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集雨管与外界连通;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通孔的最低点;
所述过滤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沉淀池,所述格栅通过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格栅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集雨管的最低点,所述格栅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格栅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带包括多个净化层,所述第二过水孔的最低点处于所述最底下的净化层的上表面之下。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带包括3个净化层,自上至下依次为炉渣层、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尺寸<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尺寸。
作为优选,
设置于所述炉渣层的炉渣粒径的取值范围是4mm~8mm,厚度的取值范围为200mm~500mm;
设置于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16mm~32mm;
设置于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32mm~64mm。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净化回用装置还包括生态植物,所述生态植物种植于所述炉渣层。
作为优选,所述生态植物选自美人蕉,和/或,芦苇草坪。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或,所述第二过水孔中设有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孔壁,和/或,所述第二过水孔的孔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容器仅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深度相同;
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和第二侧壁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宽度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第一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使得,第二容器利用其与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固定穿设于通孔中,使得第一容置空间通过集雨管与外界连通;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过水孔的最低点低于通孔的最低点;过滤带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应用时,雨水经过集雨管首先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当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液面高于第一过水孔后,雨水通过该第一过水孔进入到该过滤带,经过该过滤带进一步过滤后,通过该第二过水孔进入第三容置空间,备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的俯视示意简图,其中,集雨管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并储存备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包括侧壁13a和侧壁13b)、第二容器(包括侧壁8a和侧壁8b)、集雨管1、过滤带5,第一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使得,第二容器利用其与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1固定穿设于通孔中,使得第一容置空间通过集雨管1与外界连通;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8a上设有第一过水孔4a,第一过水孔4a的最低点低于通孔的最低点;过滤带5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8b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4b。本实施例中,第二容器仅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8a,和,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8b,第一侧壁8a和第二侧壁8b的高度与第一容器的深度相同;第一侧壁8a和第二侧壁8b的长度与第一容器宽度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包括侧壁13a和侧壁13b)、第二容器(包括侧壁8a和侧壁8b)、集雨管1、过滤带5,第一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使得,第二容器利用其与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1固定穿设于通孔中,使得第一容置空间通过集雨管1与外界连通;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8a上设有第一过水孔4a,第一过水孔4a的最低点低于通孔的最低点;过滤带5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8b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4b。应用时,雨水经过集雨管1首先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当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液面高于第一过水孔4a后,雨水通过该第一过水孔4a进入到该过滤带5,经过该过滤带5进一步过滤后,通过该第二过水孔4b进入第三容置空间(标号6表示处于第三容置空间被收集到的雨水),备用。
其中,第一容置空间内设有格栅2和沉淀池3,格栅2通过周向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格栅2的最低点低于集雨管1的最低点,格栅2的最低点高于第一过水孔4a的最低点,沉淀池3设置于格栅2底部。从而,进入沉淀池3的雨水都是经过格栅2过滤过的,以免在长时间应用之后,沉淀池3中堆积过多的杂物,减小其有效容积。
其中,过滤带5包括多个净化层,第二过水孔4b的最低点处于最底下的净化层的上表面之下。从而,保证雨水能够顺利地从第二容置空间进入到第三容置空间内。
其中,过滤带包括3个净化层,自上至下依次为炉渣层10、第一砾石层11、第二砾石层12,第一砾石层11的砾石尺寸<第二砾石层12的砾石尺寸。其中,炉渣层10可用于种植生态景观植被,第一砾石层11可用于进一步过滤雨水,第二砾石层12的砾石尺寸较大,其主要作用是为雨水建立迷宫通路,使雨水能够顺利地通过第二过水孔4b进入到第三容置空间,并被第二砾石层12截留一部分杂质。
本实施例中,设置于炉渣层10的炉渣粒径的取值范围是4mm~8mm,厚度的取值范围为200mm~500mm;设置于第一砾石层11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16mm~32mm;设置于第二砾石层12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32mm~64mm。
其中,雨水净化回用装置还包括生态植物9,生态植物9种植于炉渣层10。
其中,生态植物9选自美人蕉,和/或,芦苇草坪。从而,既满足生态要求,又满足景观要求。
实施例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中,第一过水孔4a,和/或,第二过水孔4b中设有滤网(图中未示出)。从而,通过滤网(图中未示出)进一步对经过其的雨水进行过滤。
其中,滤网(图中未示出)与第一过水孔4a的孔壁,和/或,第二过水孔4b的孔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由于滤网(图中未示出)在长时间应用的过程中,污物容易挂在滤网(图中未示出)的网格上,导致滤网(图中未示出)的网格被堵住,将滤网(图中未示出)设置成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过水孔4a的孔壁,和/或第二过水孔4b的孔壁,便于对滤网(图中未示出)进行拆卸、清洗、更换。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
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积;
所述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容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中,使得,所述第二容器利用其与所述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所述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
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集雨管固定穿设于所述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集雨管与外界连通;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通孔的最低点;
所述过滤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中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孔壁,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孔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沉淀池,所述格栅通过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格栅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集雨管的最低点,所述格栅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格栅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带包括多个净化层,所述第二过水孔的最低点处于最底下的净化层的上表面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带包括3个净化层,自上至下依次为炉渣层、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尺寸<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炉渣层的炉渣粒径的取值范围是4mm~8mm,厚度的取值范围为200mm~500mm;
设置于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16mm~32mm;
设置于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32mm~64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态植物,所述生态植物种植于所述炉渣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植物选自美人蕉,和/或,芦苇草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仅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深度相同;
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和第二侧壁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宽度相同。
CN201620106716.4U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0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6716.4U CN205740648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6716.4U CN205740648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0648U true CN205740648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74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671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0648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06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7367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国环清源控股有限公司 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及雨水净化回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7367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国环清源控股有限公司 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及雨水净化回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0387A (zh) 一种建筑小区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735405B (zh) 一种楼宇屋顶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2430056U (zh) 一种处理公路降雨径流污染的绿化带排水沟人工湿地装置
CN206233333U (zh)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沉淀、弃流及收集处理系统
CN207047997U (zh) 蓄水型生态树池
CN105201068B (zh) 雨水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4944688B (zh) 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
CN205153075U (zh) 一种农村住宅雨水收集装置
CN110145014A (zh) 一种具有市政分流导水功能的生态路面
CN208791411U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外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截污系统
CN207919696U (zh) 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
CN106193186A (zh) 一种居民区复合雨水管理系统
CN203347000U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雨水花园系统
CN207645999U (zh) 一种居民生活区初期雨水径流拦截、净化装备
CN205740648U (zh)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CN213114892U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功能型雨水花园
CN112343162A (zh) 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
CN105293706B (zh) 城市下沉廊道式景观湿地
CN201520997U (zh) 边沟式雨水收集装置
CN104264773A (zh) 一种用于处理停车场雨水及调节小气候的蓄流湿地系统
CN209670011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结构
CN209443513U (zh) 一种家用雨水收集及净化一体式装置
CN204385867U (zh) 一种假雨水口储水池手压井灌溉绿地系统
CN205975789U (zh) 城市房屋建筑雨水集储利用装置
CN206667418U (zh) 一种建筑小区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Ke B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