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36993U -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36993U
CN205736993U CN201620379647.4U CN201620379647U CN205736993U CN 205736993 U CN205736993 U CN 205736993U CN 201620379647 U CN201620379647 U CN 201620379647U CN 205736993 U CN205736993 U CN 205736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ow
automobile
cab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96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海洲
周晓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x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Zhongx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xi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ZT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xi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ZT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xi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96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36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36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36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智能立体车库。该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电缆底座和用于连接汽车与电缆底座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包括与汽车相连的充电接头和用于连接电缆底座的充电弓。电缆底座下设有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带动电缆底座移动到与充电弓相接触为汽车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立体车库中,在提供停车功能的同时,解决了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使用者仅需在存取车室将充电枪插入汽车充电口,后续,车库中的搬运装置自动将车搬运至指定位置,系统控制接触式充电装置的充电弓与电缆底座相连,为汽车充电。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应用该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的智能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消耗化石燃料提供能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其中电动汽车占了绝大部分。现有智能车库全部为无人值守,在汽车停放至存取车室后均由搬运装置搬运至指定位置,除非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否则人员不允许进入车库中。所以,由于人员不能进入车库中操作,同时存取车室和停车位之间距离远,所以无法直接利用电缆在停车位上或存取车室中与汽车相连为汽车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应用该装置的智能立体车库,以解决电动汽车在无人值守的立体车库的充电问题,将充电动作智能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电缆底座和用于连接汽车与电缆底座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包括用于与汽车相连的充电接头和用于连接电缆底座的充电弓,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接头活动的插设于汽车的充电接口上,所述电缆底座上设有用于提供电力的动力电缆和用于支撑所述动力电缆的绝缘支架,当所述充电弓与动力电缆相接触时动力电缆提供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电能。
优选的,所述充电弓包括充电弓底座、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所述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为弧形导体,所述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平行的固定于所述充电弓底座上,所述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与所述充电接头导电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缆底座通过位移装置设置于地面上,所述位移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使得所述电缆底座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在平移装置的带动下水平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装置,所述平移装置为丝杆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设置在丝杆装置上,丝杆装置固定于所述电缆底座下部。
优选的,所述位移装置上设有第一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用于确定汽车和充电枪的位置,并通过所述位移装置根据第一定位传感器的感测数据调整所述电缆底座的位置实现所述充电枪和动力电缆的连接与分离。
优选的,所述充电枪上设有第二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和第二定位传感器之间通过数据交换确定相对位置,所述位移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和第二定位传感器之间的定位数据调整所述电缆底座的位置实现所述充电枪和动力电缆的连接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车库主体框架、用于移动汽车的搬运器和用以存取汽车的存取车室,所述车库体框架内设有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上活动的设有车台板,搬运器用以搬运车台板和停放于所述车台板上的汽车在存取车室和停车位之间移动,所述停车位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为上述任一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使用者将充电枪连接至汽车的充电接口后,电缆底座移动至动力电缆与充电枪上的充电弓相接触,并开始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完成后,电缆底座移开,充电弓与动力电缆分离,停止为汽车充电。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简单,使用者仅需要将充电枪与汽车充电接口相连,其余充电过程可由充电装置自动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车库,用户在存取车室完成存车动作后,汽车通过搬运器被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可以由充电装置自动进行充电;需要取车时,搬运器将汽车移动至存取车室,用户在存取车室内完成取车动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库的智能化、自动化充电方案,实现了车库充电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车库充电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缆底座和充电枪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充电枪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电缆底座和位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车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电缆底座10和充电枪20。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充电枪20包括与汽车相连的充电接头21和用于连接电缆底座10的充电弓22。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头21为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汽车充电接口对应的充电接头21,所述充电接头21还可以是其他标准的充电接头21,以适应不同品牌的汽车,例如欧洲标准的Combo接头、日本标准的CHAdeMO接头等充电接头。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充电弓22包括充电弓底座221、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所述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为弧形导体。所述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互相平行,且从侧面看,所述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并不重叠。该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的内侧各通过两个圆柱形金属柱(未标识)固定于充电弓底座221下方的T形连接支架(未标识)上。所述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分别通过设于充电枪20内部的导电线缆(未标识)连接至充电接头21。
参照图2和图4所示,所属电缆底座10为一长方形面板。该电缆底座10上设有两组共四个绝缘支架12A、12B、12C、12D,优选的,用陶瓷制成。所述四个绝缘支架12A、12B、12C、12D分别设置于所述电缆底座10上方的的四角。电缆底座10上设有两根为汽车充电的动力电缆11A、11B,两根所述动力电缆11A、11B平行的固定于两组绝缘支架12A、12B、12C、12D上且位于绝缘支架12A、12B、12C、12D之间的部分为裸露的导体,使得充电弓22的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各与一根动力电缆11A、11B接触时形成闭合电路,为汽车充电。两根动力电缆11A、11B与供电电源相连,当需要进行直流充电时,两根动力电缆11A、11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需要进行交流充电时,则分别与电源的零线和火线相连。
参照图1和图4所示,所述电缆底座10下设有位移装置30。该位移装置30包括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采用液压装置31,所述平移装置采用丝杆装置32。其中,所述丝杆装置32固定于地面上,该丝杆装置32可以是公知的丝杆传动装置。所述液压装置31固定于所述丝杆装置32的平移结构321上,则丝杆322转动并带动平移结构321沿丝杆322方向在水平面内移动时,液压装置31也随平移结构321在丝杆322方向上移动。所述电缆底座10固定于所述液压装置31上,当液压装置31的高度上下调节时,所述电缆底座10也随之上下移动。所述电缆底座10可以在所述丝杆装置32和液压装置31的共同作用下调整其位置至所述充电弓22的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分别与两根动力电缆11A、11B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位移装置30上设有第一定位传感器(图未示)。该第一定位传感器设有图像识别模块(图未示),该图像识别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充电枪20或汽车实现对充电枪20和需要充电的汽车的定位,使得所述位移装置30可以将电缆底座10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确定汽车和充电枪20的位置,并通过所述控制所述位移装置调整所述电缆底座10的位置实现所述充电枪20和电缆底座10的连接与分离。
优选的,所述充电枪20上还设有第二定位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和第二定位传感器上分别设有可以进行数据交换的第一通讯模块(图未示)和第二通讯模块(图未示),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通过彼此的数据交换确定充电枪20和电缆底座10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利于提高电缆底座10定位的精确度。
车辆停放好后,将充电枪20的充电接头21与汽车的充电接口(未标识)连接好。由第一定位传感器感应所述充电枪20的位置及汽车的位置,并进一步分析确定电缆底座10停放的优选位置。还可以由第一定位传感器上的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定位传感器上的第二通讯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确定所述充电枪20和电缆底座10的相对位置,并据此分析电缆底座10的优选位置。在确定所述电缆底座10的优选位置后,将由丝杆装置32和液压装置31带动所述电缆底座10移动至该优选位置,使充电弓22的第一弓头222和第二弓头223分别与两根动力电缆11A、11B相接触,开始为汽车充电。接触良好后,车库电力供电为汽车充电。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仅需要将充电枪连接至汽车的充电接口,就可以实现汽车的自动充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的智能立体车库。
参照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车库主体框架51、用于移动汽车的搬运器52和用以存取汽车的存取车室53,所述车库主体框架51内设有多个停车位41,所述停车位41内侧中部设有电缆底座10。当汽车停放至存取车室53的车台板42上后,由使用者将充电枪20连接至汽车的充电接口上,所述充电枪20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充电枪20。当充电枪连接完成后,由搬运器52移动车台板42和停放于车台板42上的车辆至所述停车位41内。该车库的电缆底座10和充电枪20参照上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立体车库中,用户需要存车充电时,并按照要求进行刷卡或者缴费操作。在车库的智能系统分配停车位41之后,存取车室53的门打开,使用者将需要充电车辆开进存取车室53,并将充电枪20的充电接头21插入汽车的充电接口。优选的,多个充电枪20被悬挂于存取车室53内,以方便使用者操作。当上述操作完成以后,司机退出存取车室53,搬运器52将自动搬运汽车至已分配的停车位41。汽车在运送至指定停车位41之后,位移装置30带动电缆底座10移动至动力电缆11A、11B与充电枪20的充电弓22相接触,车库系统接通电能传输为汽车充电。当充电完成时,车库系统将停止为汽车充电,车辆仍停放于停车位41内。当接收到使用者的取车指令时,搬运器52将汽车搬运至存取车室53,使用者取下充电枪20并将充电枪20悬放到指定位置,即可开走汽车。存取车室53到停车位41的距离通常较远,所以若在存取车室53内将充电电缆与汽车相连,则充电电缆需要从存取车室53延长至停车位41,由于车辆搬运过程中可能绕行较远距离,所以直接用电缆连接是不可行的,同时人员不被允许进入无人值守的智能车库直接将电缆与停车位41上的汽车相连,所以传统智能车库无法为汽车充电。本实施例提供了应用上述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的智能立体车库,克服了传统无人值守智能车库无法在停车的同时为汽车充电的缺陷,实现了在停车时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操作为汽车补充电量,同时,由于本智能立体车库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还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底座和用于连接汽车与电缆底座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包括用于与汽车相连的充电接头和用于连接电缆底座的充电弓,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接头活动的插设于汽车的充电接口上,所述电缆底座上设有用于提供电力的动力电缆和用于支撑所述动力电缆的绝缘支架,当所述充电弓与动力电缆相接触时动力电缆提供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弓包括充电弓底座、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所述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为弧形导体,所述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平行的固定于所述充电弓底座上,所述第一弓头和第二弓头与所述充电接头导电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底座通过位移装置设置于地面上,所述位移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使得所述电缆底座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在平移装置的带动下水平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装置,所述平移装置为丝杆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设置在丝杆装置上,丝杆装置固定于所述电缆底座下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上设有第一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用于确定汽车和充电枪的位置,并通过所述位移装置根据第一定位传感器的感测数据调整所述电缆底座的位置实现所述充电枪和动力电缆的连接与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上设有第二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和第二定位传感器之间 通过数据交换确定相对位置,所述位移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和第二定位传感器之间的定位数据调整所述电缆底座的位置实现所述充电枪和动力电缆的连接与分离。
7.一种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主体框架、用于移动汽车的搬运器和用以存取汽车的存取车室,所述车库主体框架内设有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上活动的设有车台板,搬运器用以搬运车台板和停放于所述车台板上的汽车在存取车室和停车位之间移动,所述停车位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
CN201620379647.4U 2016-04-28 2016-04-28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Active CN205736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9647.4U CN205736993U (zh) 2016-04-28 2016-04-28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9647.4U CN205736993U (zh) 2016-04-28 2016-04-28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36993U true CN205736993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7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9647.4U Active CN205736993U (zh) 2016-04-28 2016-04-28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36993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5993A (zh) * 2017-12-11 2018-03-23 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停车车库中电动汽车泊车充电接通装置及接通方法
CN108049681A (zh) * 2017-12-18 2018-05-18 重庆家本家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停车架
CN108316729A (zh) * 2018-02-08 2018-07-24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车盘式立体车库的ev充电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8944545A (zh) * 2018-08-13 2018-12-07 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机械车库的自动插接充电装置
CN109515226A (zh) * 2018-12-12 2019-03-26 电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智能直流充电系统
CN110364867A (zh) * 2019-07-02 2019-10-22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连接器循环系统
CN110667430A (zh) * 2019-08-23 2020-01-10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1186318A (zh) * 2020-03-18 2020-05-22 邬志卿 停车场移动充电系统、充电机器人
CN112895936A (zh) * 2021-03-01 2021-06-04 韩慈恩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换位式充电车库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5993A (zh) * 2017-12-11 2018-03-23 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停车车库中电动汽车泊车充电接通装置及接通方法
CN108049681A (zh) * 2017-12-18 2018-05-18 重庆家本家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停车架
CN108316729A (zh) * 2018-02-08 2018-07-24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车盘式立体车库的ev充电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8944545A (zh) * 2018-08-13 2018-12-07 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机械车库的自动插接充电装置
CN108944545B (zh) * 2018-08-13 2024-02-09 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机械车库的自动插接充电装置
CN109515226A (zh) * 2018-12-12 2019-03-26 电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智能直流充电系统
CN110364867A (zh) * 2019-07-02 2019-10-22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连接器循环系统
CN110667430A (zh) * 2019-08-23 2020-01-10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1186318A (zh) * 2020-03-18 2020-05-22 邬志卿 停车场移动充电系统、充电机器人
CN111186318B (zh) * 2020-03-18 2023-11-24 邬志卿 停车场移动充电系统、充电机器人
CN112895936A (zh) * 2021-03-01 2021-06-04 韩慈恩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换位式充电车库
CN112895936B (zh) * 2021-03-01 2022-04-05 伟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换位式充电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36993U (zh) 电动汽车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和智能立体车库
CN108725405B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自动充换系统
CN107302155A (zh) 一种充电连接器、车辆充电终端及充电系统
CN205945178U (zh) 无线充电桩及充电智能立体车库
US20190054832A1 (en) Automatic parking system with charging function and parking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TW202005229A (zh) 電動車輛停車能源供應系統
CN206884780U (zh) 顶置自动充电系统
CN107627879A (zh) 一种为多辆静止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6836902A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立体车库
CN106088738A (zh) 一种移车装置及立体车库
CN107757413A (zh) 一种电动汽车运动式充电站
CN108944545A (zh) 一种用于智能机械车库的自动插接充电装置
WO2019006813A1 (zh) 一种智能全自动停取车系统
CN208827632U (zh) 一种用于智能机械车库的自动插接充电装置
CN107237527B (zh) 一种带有快捷充电式二层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
CN111497656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源自适配系统和方法
CN205135045U (zh) 一种能够给汽车充电的立体车库
CN105162221A (zh)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电动无人自动导航载运车自动充电车载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10774915B (zh) 立体停车设备、车库系统及自动停车充电方法
CN113682187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新能源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208359944U (zh) 移动自充电装置
CN207859976U (zh) 一种电动汽车自助式换电站
CN115520058B (zh) 一种能源补给站、补给方法及电能调配方法
CN209159460U (zh) 一种带有可调节电压的太阳能充电桩
CN208264009U (zh) 一种机械车库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1

Address after: 441000 Building No. 6,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dustry Base, 49 Dengcheng Avenue, Xiangyang High-tech Zone, Xiangf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TEV Corp.

Address before: 441000 Building No. 6,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dustry Base, 49 Dengcheng Avenue, Xiangyang High-tech Zone, Xiangfan City, Hubei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ITY ZHONGXI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TEV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3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 building B8, ZTE Industrial Park, No. 2, Xili Chuangyan Road, Xili community,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ngx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TEV Corp.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 six,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base, 49 Deng Cheng Avenue, hi tech Zone, Xiangfan, Hubei, Xiangyang

Patentee before: ZTEV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01, No.2 factory building, Honghui Industrial Zone, No.2 liuxiansan Road, 68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Zhongx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ngx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B8, ZTE Industrial Park, 2 Xili Chuangyan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TEV Corp.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x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8

Address after: NO.901, No.2 factory building, Honghui Industrial Zone, No.2 liuxiansan Road, 68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Zhongx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01, No.2 factory building, Honghui Industrial Zone, No.2 liuxiansan Road, 68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Zhongx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x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