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30734U - 连续式吸附箱 - Google Patents

连续式吸附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30734U
CN205730734U CN201620452715.5U CN201620452715U CN205730734U CN 205730734 U CN205730734 U CN 205730734U CN 201620452715 U CN201620452715 U CN 201620452715U CN 205730734 U CN205730734 U CN 205730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absorption
valve
arm
adsor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527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东
徐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ma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ma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ma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ma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527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30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30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307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连续式吸附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吸附一室、吸附二室和吸附三室,吸附一室与入气管连接,吸附三室与出气管连接,入气管通过第一支管与吸附二室连接,吸附一室通过第二支管与吸附三室连接,第二支管通过第三支管与吸附二室连接,入气管上其与第一支管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支管上其与第三支管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五阀门,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吸附二室和吸附三室的底部通过第四阀门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符合活性炭吸附装置工作特性,设计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附效果不佳,活性炭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工作效率受影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连续式吸附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式吸附箱。
背景技术
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烟灰等固定颗粒,净化的第一步应该使用物理方法将其中的颗粒吸附,再考虑使用化学方法除去有毒气体。而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性很强的物质,常常被应用在净化气体领域。但一般的吸附箱结构较简单,吸附效果不佳,且活性炭利用率低,容易造成活性炭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同时,更换活性炭时,设备需停机等待,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式吸附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附效果不佳,活性炭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工作效率受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连续式吸附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吸附一室、吸附二室和吸附三室,所述吸附一室与入气管连接,所述吸附三室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入气管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吸附二室连接,所述吸附一室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吸附三室连接,所述第二支管通过第三支管与所述吸附二室连接,
所述入气管上其与所述第一支管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支管上其与所述第三支管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吸附二室和所述吸附三室的底部通过第四阀门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一室与布气一室连通,所述吸附二室与布气二室连通,所述布气一室设置在所述入气管与所述吸附一室之间,所述布气二室设置在所述吸附一室与所述吸附二室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布气一室与所述吸附一室之间的出气口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底部,
所述布气二室与所述吸附二室之间的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吸附三室与所述出气管之间的所述出气口均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一室、所述吸附二室和所述吸附三室均设有侧开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均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设计,保证了正常工作时废气经过箱体内所有吸附室,实现了活性炭的最大利用率;且在更换活性炭时,设备无需停机等待,仍可正常工作,进入箱体的废气仍将经过两次吸附,从而保证吸附效果,使其达到废气排放标准。与此同时,更换活性炭时,设备无需停机等待,仍可正常工作。这一设计省去了更换活性炭时停机等待的时间,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了吸附箱的内部空间,全方面利用了箱体内活性炭,保证了废气的吸附效果,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了气体净化的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布气一室与吸附一室连接板底部、布气二室与吸附二室连接板顶部和吸附三室与出气管连接板顶部均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位置的设置充分利用了箱体空间,使得废气在各吸附室流动时所经过的路程最长,确保了气体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有效提高了箱体内活性炭的利用率,保证了活性炭对废气的吸附效果,设计简单、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中吸附一室、吸附二室和吸附三室均设有侧开门,便于长期使用时各吸附室内活性炭的更换,设计简单、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布气一室,3-吸附一室,4-布气二室,5-吸附二室,6-吸附三室,7-入气管,8-出气管,9-第一支管,10-第二支管,11-第三支管,12-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5-第四阀门,16-第五阀门,17-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式吸附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吸附一室3、吸附二室5和吸附三室6,吸附一室3与入气管7连接,吸附三室6与出气管8连接,入气管7通过第一支管9与吸附二室5连接,吸附一室3通过第二支管10与吸附三室6连接,第二支管10通过第三支管11与吸附二室5连接,
入气管7上其与第一支管9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一阀门12,第一支管9上设有第二阀门13,第二支管10上其与第三支管11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五阀门16,第三支管11上设有第三阀门14,吸附二室5和吸附三室6的底部通过第四阀门15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床活性炭吸附除臭工艺,工作时,废气从入气管7进入箱体1,通过第一阀门12(开)进入布气一室2,然后从布气一室2底部的出气口进入吸附一室3,经活性炭进行第一次吸附后,经第二支管10上的第三阀门14(开)进入吸附二室5,进行第二次吸附,吸附完后,经第四阀门15(开)进入吸附三室6,进行第三次吸附,三次吸附作业完成后通过出气管8排出。
当吸附一室3需要更换活性炭时,关闭第一阀门12,废气经第一支管9上的第二阀门13(开)进入布气二室4,从布气二室4上部出气口进入吸附二室5,经活性炭吸附后,通过第四阀门15(开)进入吸附三室6,进行第二次吸附,两次吸附作业完成后通过出气管8排出。
当吸附二室5需要更换活性炭时,关闭第四阀门15,废气从入气管7进入箱体1,经第一阀门12(开)进入布气一室2和吸附一室3,经活性炭吸附后,通过第三支管11上的第五阀门16(开)进入吸附三室6,进行第二次吸附,两次吸附作业完成后通过出气管8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设计,保证了正常工作时废气经过箱体内所有吸附室,实现了活性炭的最大利用率;且在更换活性炭时,设备无需停机等待,仍可正常工作,进入箱体的废气仍将经过两次吸附,从而保证吸附效果,使其达到废气排放标准。与此同时,更换活性炭时,设备无需停机等待,仍可正常工作。这一设计省去了更换活性炭时停机等待的时间,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充分利用了吸附箱的内部空间,全方面利用了箱体内活性炭,保证了废气的吸附效果,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了气体净化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吸附一室3与布气一室2连通,吸附二室5与布气二室4连通,布气一室2设置在入气管7与吸附一室3之间,布气二室4设置在吸附一室3与吸附二室5之间。
进一步,布气一室2与吸附一室3之间的出气口17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底部,布气二室4与吸附二室5之间的出气口17,和吸附三室6与出气管8之间的出气口17均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顶部。
布气一室2与吸附一室3之间的出气口17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底部,布气二室4与吸附二室5之间的出气口17,和吸附三室6与出气管8之间的出气口17均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顶部。出气口17位置的设置充分利用了箱体1空间,使得废气在各吸附室流动时所经过的路程最长,确保了气体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有效提高了箱体1内活性炭的利用率,保证了活性炭对废气的吸附效果,设计简单、科学合理。
进一步,吸附一室3、吸附二室5和吸附三室6均设有侧开门。
吸附一室3、吸附二室5和吸附三室6均设有侧开门(图中未示出),便于长期使用时各吸附室内活性炭的更换,设计简单、科学合理。
进一步,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和第五阀门16均为电磁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连续式吸附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吸附一室(3)、吸附二室(5)和吸附三室(6),所述吸附一室(3)与入气管(7)连接,所述吸附三室(6)与出气管(8)连接,所述入气管(7)通过第一支管(9)与所述吸附二室(5)连接,所述吸附一室(3)通过第二支管(10)与所述吸附三室(6)连接,所述第二支管(10)通过第三支管(11)与所述吸附二室(5)连接,
所述入气管(7)上其与所述第一支管(9)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一阀门(12),所述第一支管(9)上设有第二阀门(13),所述第二支管(10)上其与所述第三支管(11)连接处的后方设有第五阀门(16),所述第三支管(11)上设有第三阀门(14),所述吸附二室(5)和所述吸附三室(6)的底部通过第四阀门(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一室(3)与布气一室(2)连通,所述吸附二室(5)与布气二室(4)连通,所述布气一室(2)设置在所述入气管(7)与所述吸附一室(3)之间,所述布气二室(4)设置在所述吸附一室(3)与所述吸附二室(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一室(2)与所述吸附一室(3)之间的出气口(17)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底部,
所述布气二室(4)与所述吸附二室(5)之间的所述出气口(17),和所述吸附三室(6)与所述出气管(8)之间的所述出气口(17)均设置在两者间连接板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一室(3)、所述吸附二室(5)和所述吸附三室(6)均设有侧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2)、所述第二阀门(13)、所述第三阀门(14)、所述第四阀门(15)和所述第五阀门(16)均为电磁阀。
CN201620452715.5U 2016-05-18 2016-05-18 连续式吸附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30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2715.5U CN205730734U (zh) 2016-05-18 2016-05-18 连续式吸附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52715.5U CN205730734U (zh) 2016-05-18 2016-05-18 连续式吸附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30734U true CN205730734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4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5271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30734U (zh) 2016-05-18 2016-05-18 连续式吸附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30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630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3877807B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103933682B (zh) 便携式除尘装置
CN109442608A (zh) 一种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
CN203240733U (zh) 活性炭空气滤网
CN207527727U (zh) 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7238139A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05730734U (zh) 连续式吸附箱
CN108413509A (zh) 一种除甲醛粉尘空气净化器
CN206142990U (zh) 一种家庭用水净化设备
CN209672499U (zh) 一种空气过滤组件
CN210097212U (zh) 一种制氧机用过滤器
CN103933683A (zh) 电动便携式除尘装置
CN208742257U (zh) 抗菌除甲醛除异味空气过滤网装置
CN207430025U (zh) 一种环保型化工废气处理装置
CN207569995U (zh) 一种带新风功能吊顶式空气净化器
CN105937790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6604379U (zh) 一种风道式光触媒空气净化器
CN210645580U (zh) 一种化工废气用处理装置
CN204880420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设备
CN207786259U (zh) 一种自带喷淋的吸附voc的设备
CN205700027U (zh) 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
CN205825263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5269262U (zh) 空气过滤器
CN209405897U (zh) 一种用于油漆生产的局部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