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4078U -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4078U
CN205724078U CN201620347981.1U CN201620347981U CN205724078U CN 205724078 U CN205724078 U CN 205724078U CN 201620347981 U CN201620347981 U CN 201620347981U CN 205724078 U CN205724078 U CN 205724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line
assembly welding
leg
assembly
rectilinear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79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479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4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4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4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多组焊线,所述多组焊线至少包括第一组焊线、第二组焊线及第三组焊线,通过将第二组焊线的焊接端部通过弯折结构延伸至第一组焊线或第二组焊线上,在第二组焊线中各所述焊脚的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之间所在的连接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焊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焊脚的厚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组焊线与第一组焊线或第三组焊线保持一致,以便于实现自动焊接,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 D-SUB 接口联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接口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来说,特别是涉及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D-SUB接口联接器中,其尾部具有三排焊脚,在进行加工时对该三排焊脚中的中间一排只能采用手工焊接的方式,加工时十分地不方便,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对数据接口的尾部焊脚加工过程中效率不高以及不便于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多组焊线,所述多组焊线至少包括第一组焊线、第二组焊线及第三组焊线,各组焊线中包括若干焊脚,各组焊线中所述若干焊脚均沿第一直线方向成间隔设置,且各组焊线在第二直线方向上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组焊线位于所述第一组焊线和第二组焊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组焊线中各所述焊脚的一端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部,并继续沿第三直线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部,所述第二组焊线中各所述焊脚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来延伸至所述第一组焊线/第三组焊线中各焊脚之间的所述间隔上;在第二组焊线中各所述焊脚的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之间所在的连接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焊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焊脚的厚度;,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垂直,第三直线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
优选地,所述凹槽上设有用于固定焊脚的恰位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组焊线通过弯折延伸至第一组焊线或第三组焊线所在间隔上,从而与第一组焊线或第三组焊线保持一致,以便于实现自动焊接,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的原理图。
图2显示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请参考图1和2,其包括连接器壳体1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壳体1上的三组焊线2,三组焊线2包括第一组焊线21、第二组焊线22及第三组焊线23,各组焊线中包括若干焊脚3,各组焊线中所述若干焊脚3均沿第一直线方向X成间隔设置,且各组焊线在第二直线方向Y上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组焊线22位于所述第一组焊线21和第二组焊线2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组焊线22中各所述焊脚3的一端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直线方向Y弯折形成第一弯部31,并继续沿第三直线方向Z弯折形成第二弯部32,所述第二组焊线22中各所述焊脚3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弯部31和第二弯部32来延伸至所述第一组焊线21/第三组焊线23中各焊脚3之间的所述间隔上,其中,在第二组焊线22中各所述焊脚3的第一弯部31和第二弯部32之间所在的连接器壳体1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焊脚3的凹槽4,所述凹槽4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焊脚3的厚度;此外,所述第二直线方向Y与第一直线方向X垂直,第三直线方向Z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X和第二直线方向Y。
在具体实施中,在所述凹槽4内还设有用于固定焊脚3的恰位部5,这样可以防止焊脚3由于延伸的缘故而松动。
在具体实施中,再结合图1,在第二组焊线22中具有5个焊脚3,如图,该5各焊脚3依次为焊脚1#、焊脚2#、焊脚3#、焊脚4#、焊脚5#,其中,焊脚1#、焊脚2#、焊脚5#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弯部结构来形成移位至第一组焊线21/第三组焊线23所在间隔中,而焊脚3#和焊脚4#之间通过所在间隔进行连接,焊脚4#同样依据其和焊脚5#之间的间隔来进行连接。通过这种连接结构可以节约焊线的用料从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组焊线22通过弯折延伸至第一组焊线21或第三组焊线23所在间隔上,从而与第一组焊线21或第三组焊线23保持一致,以便于实现自动焊接,提高加工效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Claims (2)

1.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多组焊线,所述多组焊线至少包括第一组焊线、第二组焊线及第三组焊线,各组焊线中包括若干焊脚,各组焊线中所述若干焊脚均沿第一直线方向成间隔设置,且各组焊线在第二直线方向上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组焊线位于所述第一组焊线和第二组焊线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焊线中各所述焊脚的一端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部,并继续沿第三直线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部,所述第二组焊线中各所述焊脚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来延伸至所述第一组焊线/第三组焊线中各焊脚之间的所述间隔上,在第二组焊线中各所述焊脚的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之间所在的连接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焊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焊脚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垂直,第三直线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UB接口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设有用于固定焊脚的恰位部。
CN201620347981.1U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Active CN205724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7981.1U CN205724078U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7981.1U CN205724078U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4078U true CN205724078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6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7981.1U Active CN205724078U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4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4078U (zh) 一种d-sub接口联接器
CN103552087A (zh) 一种新型机械手
CN205723965U (zh) 一种数据接口联接器
CN202917779U (zh) 一种导电连接件
CN204524665U (zh) 一种自行车车把组装焊接装置
CN203541887U (zh) 船用横板与竖板的焊接结构
CN205841443U (zh) 一种螺母连接的新型钣金件
CN206397887U (zh) 一种螺栓螺母连接结构
CN203924688U (zh) 铝合金模板
CN204424249U (zh) 一种大功率三极管用管脚
CN211362638U (zh) 一种塔型链块
CN205571966U (zh) 一种弯管加工工装
CN104696018B (zh) 一种高效汽轮机叶片
CN204459739U (zh) 一种折弯件的改良结构
CN203541888U (zh) 船用横板与竖板焊接固定板
CN204615026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
CN202772289U (zh) 线夹
CN204646325U (zh) 一种高效汽轮机叶片
CN204328444U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易成型角铝结构
CN204356430U (zh) 一种新式飞巴提钩
CN203956292U (zh) 一种电感器电感体焊锡支撑装置
CN202514546U (zh) 一种粮食蒸煮机的连接叉杆
CN205363604U (zh) 导轨磨床延伸护罩
CN202633272U (zh) 二极管芯片跳线
CN208894908U (zh) 一种快速脱料式折弯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0000, A, 18, Longshan Road, Pu Lu Industrial Park,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2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Jiaj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0000, A, 18, Longshan Road, Pu Lu Industrial Park,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2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JIAJI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