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2353U - 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2353U
CN205722353U CN201620212188.0U CN201620212188U CN205722353U CN 205722353 U CN205722353 U CN 205722353U CN 201620212188 U CN201620212188 U CN 201620212188U CN 205722353 U CN205722353 U CN 205722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intelligent domestic
multiple wireless
interne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21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571934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5722353(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2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2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传感器技术。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一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包括一传感器件,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传感器件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甲醛浓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干簧管、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晃动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为一个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集中的管理或获取大量无线传感器数据,提供了硬件基础。

Description

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该分案申请的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9月30日,申请号为:2015207731686,名称为: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传感器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多。不管是电脑主机、手机主机,还是其他设备主机,所连接的传感器是数量越来越多。不但对主机的运行负担有所加重,而且系统的复杂性,使用时的复杂性,也都有所增加。
传感器技术在房间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报警系统中。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现有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传感器品种单一,无法实现多种不同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一传感器件,以及一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相匹配的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还包括一微处理器系统,所述传感器件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信号输入端,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连接所述微处 理器系统信号输出端;
所述传感器件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甲醛浓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干簧管、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晃动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种传感器件,以便于进行多样化的参数检测。为一个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集中的管理或获取大量无线传感器数据,提供了硬件基础。
还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所述动作执行系统设有一用于执行遥控动作的动作执行模块、微处理器系统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匹配;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动作执行模块。
通过上述设计,允许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对动作执行系统进行控制,进而使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不但具有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的功能,还具有了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自动响应动作的功能。
以无线传感器内的微处理器系统为第一微处理器系统,以无线传感器内的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为第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
以动作执行系统内的微处理器系统为第二微处理器系统,以动作执行系统内的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为第二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
所述动作执行模块可以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晶闸管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对电器的控制。特别是通过红外发射模块,可以实现对众多使用红外遥控的家电的控制。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一互联网通信模块。
便于将无线传感器的数据上传网络,提供硬件基础。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非互联网 无线通信模块。
为一个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集中的管理或获取大量无线传感器数据,并上传网络,提供了硬件基础。
从而实现:无线传感器将感应信号,发送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或者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智能设备终端。
优选为,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
优选为,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实现对受控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的家电设备的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可以是比如专利申请号:201420323844.5的《智能家居系统用遥控装置》。再比如海尔的空气盒子等。
再次通过服务器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便于梳理信号格式、避免因为操作系统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冲突,也便于进行附加数据处理。有利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允许进行更加复杂的软件数据运算处理。
或者,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由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进行存储,或者进行其他执行。
从而实现智能设备终端只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一个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便可以获得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甚至数十个、上百个无线传感器信息。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直接连接的互联网设备的数量,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系统设置的复杂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系统软件运行的复杂性,也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设有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一起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发送。
微型处理器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系统或者ARM系统。
进一步可以是,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发送。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主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的方式为间歇式发送,两次发送的时间间隔大于10秒钟。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在两次发送数据发送之间的时间内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发送。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并保证传输的稳定性。
还可以包含有一种实时发送的设置: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或者进行自动处理。
或者,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或者进行自动处理。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所述动作执行系统执行服务器发送回来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无人参与的闭环自动控制。可以将人从设备控制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从智能家居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服务器相对于手机等智能终端,更加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如服务器极少甚至不会出现关机、死机、系统故障等问题。在处理火灾、非法人人员侵入、漏水等紧急突发事件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服务器中运行有一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所述数据处理软件系统设有一账户系统,所述账户系统中设置有至少3个账户,至少3个账户中分别设有条 件触发系统,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为一根据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的触发系统。
工作中,一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对应于一账户。
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中,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对应的控制指令,允许用户进行关联设置。
所述服务器允许便携式智能设备接入,并登陆所述账户。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中设有至少3个控制指令,登陆所述账户后,允许进行一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控制指令的设置。
比如,无线传感器为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检测到温度超过一阈值时,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设定为打开窗户、打开换气扇或者打开空调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在一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将所连接的其他至少一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信息一起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不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进一步降低能耗,和降低数据负担。
或者优化为,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间隔10秒以上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一次数据。以进行数据更新,避免数据信息漏传。并且,在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后的2秒内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还设有一射频卡扫描机构,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以便于通过射频卡扫描接入所述无线传感器。
所述无线传感器设有射频卡标签。以便于便捷的连接到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
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优选为NFC扫描机构。
所述射频卡标签优选为NFC标签。
NFC标签中存储有所在的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射频卡扫描机构扫描NFC标签后,读取参数信息,完成无线传感器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来自互联网通信模块,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信息的指令时,启动射频卡扫描机构进行射频卡扫描,完成无线传感器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发送询问信号,在所述无线传感器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感应信号。从而避免因为发送时间间隔,而错过关键感应信号的响应。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发送询问信号,对于尚未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匹配的无线传感器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以便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与无线传感器完成匹配配对。
完成配对后,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则发送感应信号。实现正常工作。
或者,尚未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匹配的无线传感器上电后,向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以便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与无线传感器完成匹配配对。
或者,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来自互联网通信模块,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信息的指令时,进行指令识别,并且发送数据。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采用间歇式采集数据的方式工作。
无线传感器为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设有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装置,传感器件采用限位开关或者干簧管。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固定装置可以是粘合层、螺栓或者锁紧机构。
优选为,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包括一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以及一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热释电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以实现门窗检测、人体活动检测,以及自动对家电进行控制的基本功能。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 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最小系统。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还包括采用烟雾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失火问题,提供火灾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还包括采用煤气浓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煤气泄漏问题,提供煤气泄漏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
可以为,两次对传感器件进行数据采集的间隔大于0.4秒。一次数据采集时为了解决信号准确度问题,允许采用至少两次信号采样。
优选为,一次采集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小于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的十分之一。
在采集数据时微处理器系统处于唤醒状态,在两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期间微处理器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或者低功耗状态。以便于节能。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存储有上次数据采集的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与上次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次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次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系统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或者,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中存储有至少一参考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与至少一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系统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采用间歇式发送数据的方式工作。即使在无线传感器没有感应信号变化时也保持间歇式发送数据。以保证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或智能设备终端实时校正数据信息。
可以为,两次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向外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0.4秒。进一步优选为大于60秒。小于30分钟。
优选为,两次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发送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的十倍。
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可以为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能耗低等优点。
所述外壳采用一路由器外壳,所述路由器外壳内还设有路由器电路系统。以便于将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集成到传统的路由器中。所述路由器电路系统为一无线路由器系统。将系统集成到路由器中。
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还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还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以便于无线传感器与微型处理器系统进行交互式通信。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所述无线传感器所发送的数据后,发送确认信号;所述无线传感器完成至少一次发送数据后,查询是否收到所述确认信号,如果没有收到则再次进行数据发送,如果收到则不再再次进行数据发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磁力发电系统,所述磁力发电系统包括一动力输入活动部件。通过驱动动力输入活动部件活动运动,带动磁力发电系统发电,产生电能。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发电。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磁路切换电源,通过磁路切换电源发电。
所述磁路切换电源包括一软磁体,所述软磁体设有两端,两端之间绕制有一电感线圈;还包括一永磁体,永磁体N级接近软磁体两端中的一端,永磁体S级接近软磁体的另一端;还包括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永磁体的N级和S级在软磁体两端间切换。从而实现电感线圈中磁场的强烈变化,进而产生较大的电能。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线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发电机及采用车轮发电机的产品,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包括一外壳,外壳内设有一互联网通信模块13,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11,互联网通信模块13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11,微型处理器系统11连接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包括一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包括一外壳,外壳内设有一互联网通信模块13,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11,互联网通信模块13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11,微型处理器系统11连接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无线传感器2包括一传感器件21,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与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匹配。
从而实现:无线传感器2将感应信号,发送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者服务器中的至少一智能设备终端3。微型处理器系统11可以采用单片机系统或者ARM系统。
优选为,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
优选为,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实现对受控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的家电设备的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可以是比如专利申请号:201420323844.5的《智能家居系统用遥控装置》。再比如海尔的空气盒子等。
再次通过服务器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便于梳理信号格式、避免因为操作系统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冲突,也便于进行附加数据处理。有利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允许进行更加复杂的软件数据运算处理。
或者,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由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进行存储,或者进行其他执行。
外壳采用一路由器外壳,路由器外壳内还设有路由器电路系统。以便于将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集成到传统的路由器中。路由器电路系统为一无线路由器系统。以便于将系统集成到路由器中。
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或者,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可以为蓝牙模块。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可以为蓝牙模块。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优选为包含有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从而实现智能设备终端3只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一个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便可以获得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甚至数十个、上百个无线传感器2信息。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3直接连接的互联网设备的数量,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3系统设置的复杂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3系统软件运行的复杂性,也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设有一微型处理器系统11,微型处理器系统11将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一起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进一步可以是,微型处理器系统11将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
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方式一: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主动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的方式为间歇式发送,两次发送的 时间间隔大于10秒钟。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
微型处理器系统11将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在两次发送数据发送之间的时间内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并保证传输的稳定性。
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方式二:
还可以包含有一种实时发送的设置: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在一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将所连接的其他至少一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信息一起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
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方式三: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不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进一步降低能耗,和降低数据负担。
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方式四:
或者优化为,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间隔10秒以上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一次数据。以进行数据更新,避免数据信息漏传。并且,在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后的2秒内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
或者,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或者进行自动处理。
还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动作执行系统设有一用于执行遥控动作的动作执行模块、微处理器系统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与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匹配;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作执行模块。
通过上述设计,允许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对动作执行系统进行控制,进而使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不但具有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的功能, 还具有了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自动响应动作的功能。
动作执行模块可以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晶闸管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对电器的控制。特别是通过红外发射模块,可以实现对众多使用红外遥控的家电的控制。
动作执行系统也可以是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遥控插座、遥控音响、遥控窗帘、遥控灯等系统。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动作执行系统执行服务器发送回来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无人参与的闭环自动控制。可以将人从设备控制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从智能家居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服务器相对于手机等智能终端,更加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如服务器极少甚至不会出现关机、死机、系统故障等问题。在处理火灾、非法人人员侵入、漏水等紧急突发事件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服务器中运行有一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设有一账户系统,账户系统中设置有至少3个账户,至少3个账户中分别设有条件触发系统,条件触发系统为一根据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的触发系统。工作中,一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对应于一账户。条件触发系统中,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对应的控制指令,允许用户进行关联设置。
服务器允许便携式智能设备接入,并登陆账户。条件触发系统中设有至少3个控制指令,登陆账户后,允许进行一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控制指令的设置。比如,无线传感器2为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检测到温度超过一阈值时,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设定为打开窗户、打开换气扇或者打开空调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还设有一射频卡扫描机构,射频卡扫描机构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11。以便于通过射频卡扫描接入传感器。无线传感器2设有射频卡标签。以便于便捷的连接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射频卡扫 描机构优选为NFC扫描机构。射频卡标签优选为NFC标签。
NFC标签中存储有所在的无线传感器2的参数信息,射频卡扫描机构扫描NFC标签后,读取参数信息,完成无线传感器2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的匹配。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收到来自互联网通信模块13,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2信息的指令时,启动射频卡扫描机构进行射频卡扫描,完成无线传感器2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的匹配。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向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询问信号,在无线传感器2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发送感应信号。从而避免因为发送时间间隔,而错过关键感应信号的响应。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向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询问信号,对于尚未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匹配的无线传感器2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发送无线传感器2的参数信息。以便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与无线传感器2完成匹配配对。
完成配对后,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则发送感应信号。实现正常工作。
或者,尚未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匹配的无线传感器2上电后,向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发送无线传感器2的参数信息。以便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与无线传感器2完成匹配配对。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收到智能设备终端3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13发送的,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2信息的指令时,进行指令识别,并且发送数据。以实现数据主动索取。
参照图2,无线传感器2包括一传感器件21,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还包括一微处理器系统20,传感器件21连接微处理器系统20信号输入端,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连接微处理器系统20信号输出端。
传感器件21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甲醛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限位开关、干簧管、煤 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晃动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以便于进行多样化的参数检测。
无线传感器2为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设有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装置,传感器件21采用限位开关或者干簧管。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固定装置可以是粘合层、螺栓或者锁紧机构。
优选为,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包括一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以及一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热释电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以实现门窗检测、人体活动检测,以及自动对家电进行控制的基本功能。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最小系统。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还包括采用烟雾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失火问题,提供火灾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是保证生命财产的最小系统。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还包括采用煤气浓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煤气泄漏问题,提供煤气泄漏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是对生命的必要保障。
微处理器系统20采用间歇式采集数据的方式工作。可以为,两次对传感器件21进行数据采集的间隔大于0.4秒。一次数据采集时为了解决信号准确度问题,允许采用至少两次信号采样。优选为,一次采集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小于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的十分之一。
在采集数据时微处理器系统20处于唤醒状态,在两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期间微处理器系统20处于休眠状态或者低功耗状态。以便于节能。
微处理器系统20存储有上次数据采集的数据;微处理器系统20将采集的数据与上次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次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次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或者,微处理器系统20中存储有至少一参考数据;微处理器系统20将采集的数据与至少一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数据的差 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另外,无线传感器2还采用间歇式发送数据的方式工作。即使在无线传感器2没有感应信号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也保持间歇式发送数据。以保证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或智能设备终端3实时校正数据信息。
可以为,两次通过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向外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0.4秒。进一步优选为大于60秒。小于30分钟。优选为,两次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发送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的十倍。
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12还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22还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以便于无线传感器2与微型处理器系统11进行交互式通信。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在收到无线传感器2所发送的数据后,发送确认信号;无线传感器2完成至少一次发送数据后,查询是否收到确认信号,如果没有收到则再次进行数据发送,如果收到则不再再次进行数据发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无线传感器2的电源模块方案:
(1)无线传感器2还设有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2)无线传感器2还设有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一磁力发电系统,磁力发电系统包括一动力输入活动部件。通过驱动动力输入活动部件活动运动,带动磁力发电系统发电,产生电能。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3)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发电。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4)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5)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磁路切换电源,通过磁路切换电源发电。磁路切换电源包括一软磁体,软磁体设有两端,两端之间绕制有一电感线圈;还 包括一永磁体,永磁体N级接近软磁体两端中的一端,永磁体S级接近软磁体的另一端;还包括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驱动永磁体的N级和S级在软磁体两端间切换。从而实现电感线圈中磁场的强烈变化,进而产生较大的电能。磁力发电系统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使用方法的限制,上述使用方法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7)

1.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一传感器件,以及一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相匹配的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还包括一微处理器系统,所述传感器件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信号输入端,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信号输出端;
所述传感器件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甲醛浓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干簧管、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晃动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一互联网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或者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智能设备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 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壳采用一路由器外壳,路由器外壳内还设有路由器电路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路由器电路系统为一无线路由器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动作执行系统设有一用于执行遥控动作的动作执行模块、微处理器系统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与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匹配;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作执行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晶闸管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执行系统是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遥控插座、遥控音响、遥控窗帘或遥控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和晶闸管;
动作执行系统是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遥控插座、遥控音响、遥控窗帘或遥控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三极管、晶闸管中的至少一种;
动作执行系统是遥控音响、遥控窗帘或遥控灯。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动作执行系统设有一用于执行遥控动作的动作执行模块、微处理器系统以及一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与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匹配;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作执行模块;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所述动作执行系统执行服务器发送回来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控制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将感应信号,发送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一起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发送。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无线发射模块。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红外发射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三极管。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晶闸管。
2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和无线发射模块。
2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三极管和晶闸管。
2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红外发射模块和三极管。
2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和晶闸管。
3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红外发射模块和晶闸管。
3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晶闸管。
3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执行系统是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3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执行系统是遥控插座。
3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执行系统是遥控音响。
3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执行系统是遥控窗帘。
3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执行系统是遥控灯。
3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所述动作执行系统执行服务器发送回来的数据中所包 含的控制指令。
38.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还设有一射频卡扫描机构,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设有射频卡标签。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为NFC扫描机构。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卡标签为NFC标签。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NFC标签中存储有所在的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射频卡扫描机构扫描NFC标签后,读取参数信息,完成无线传感器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一互联网通信模块;
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来自互联网通信模块,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信息的指令时,启动射频卡扫描机构进行射频卡扫描,完成无线传感器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44.根据权利要求1-37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为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
45.根据权利要求44的所述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设有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装置,传感器件采用限位开关或者干簧管。
46.根据权利要求45的所述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是粘合层。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是螺栓。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是锁紧机构。
49.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包括一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和一热释电传感器。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烟雾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煤气浓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
52.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型处理器系统采用单片机系统。
53.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型处理器系统采用ARM系统。
54.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还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
55.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57.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一磁力发电系统,磁力发电系统包括一动力输入活动部件。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连接一蓄电池系统。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发电。
6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
6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磁路切换电源,磁路切换电源包括一软磁体,软磁体设有两端,两端之间绕制有一电感线圈;还包括一永磁体,永磁体N级接近软磁体两端中的一端,永磁体S级接近软磁体的另一端;还包括一动力机构, 动力机构驱动永磁体的N级和S级在软磁体两端间切换。
62.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热释电传感器。
63.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热释电传感器。
64.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声音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晃动传感器。
65.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和晃动传感器。
66.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声音传感器和摄像头。
67.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限位开关、热释电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
68.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和晃动传感器。
69.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声音传感器。
70.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摄像头。
71.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限位开关。
72.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甲醛浓度传感器。
73.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干簧管。
74.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热释电传感器。
75.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煤气浓度传感器。
76.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陀螺仪传感器。
77.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晃动传感器。
78.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角度传感器。
79.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80.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81.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还设有一射频卡扫描机构,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
所述无线传感器设有射频卡标签,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为NFC扫描机构,所述射频卡标签为NFC标签;
NFC标签中存储有所在的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射频卡扫描机构扫描NFC标签后,读取参数信息,完成无线传感器与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82.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还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
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一磁力发电系统,磁力发电系统包括一动力输入活动部件;
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磁路切换电源,磁路切换电源包括一软磁体,软磁体设有两端,两端之间绕制有一电感线圈;还包括一永磁体,永磁体N级接 近软磁体两端中的一端,永磁体S级接近软磁体的另一端;还包括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驱动永磁体的N级和S级在软磁体两端间切换。
83.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84.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85.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86.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87.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网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CN201620212188.0U 2014-10-08 2015-09-30 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Active CN20572235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44854 2014-10-08
CN201410524485 2014-10-08
CN201520773168.6U CN205177126U (zh) 2014-10-08 2015-09-30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3168.6U Division CN205177126U (zh) 2014-10-08 2015-09-30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2353U true CN205722353U (zh) 2016-11-23

Family

ID=5571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2756.7U Active CN214154544U (zh) 2014-10-08 2015-09-30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CN201620212745.9U Active CN205787663U (zh) 2014-10-08 2015-09-30 智能家居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
CN201520773168.6U Active CN205177126U (zh) 2014-10-08 2015-09-30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
CN201520773982.8U Active CN205304843U (zh) 2014-10-08 2015-09-30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路由器
CN201520771974.XU Active CN205485359U (zh) 2014-10-08 2015-09-30 智能家居传感器数据集中处理系统
CN201510643007.XA Pending CN105517204A (zh) 2014-10-08 2015-09-30 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集中处理系统
CN201620212188.0U Active CN205722353U (zh) 2014-10-08 2015-09-30 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1520776966.4U Active CN205388698U (zh) 2014-10-08 2015-10-08 借助于服务器的自动交互智能家居系统
CN201520776924.0U Active CN205301968U (zh) 2014-10-08 2015-10-08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智能家居终端及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CN201510646680.9A Pending CN105513313A (zh) 2014-10-08 2015-10-08 传感器自动交互智能家居系统
CN201510646678.1A Pending CN105511271A (zh) 2014-10-08 2015-10-08 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2756.7U Active CN214154544U (zh) 2014-10-08 2015-09-30 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CN201620212745.9U Active CN205787663U (zh) 2014-10-08 2015-09-30 智能家居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
CN201520773168.6U Active CN205177126U (zh) 2014-10-08 2015-09-30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
CN201520773982.8U Active CN205304843U (zh) 2014-10-08 2015-09-30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路由器
CN201520771974.XU Active CN205485359U (zh) 2014-10-08 2015-09-30 智能家居传感器数据集中处理系统
CN201510643007.XA Pending CN105517204A (zh) 2014-10-08 2015-09-30 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集中处理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6966.4U Active CN205388698U (zh) 2014-10-08 2015-10-08 借助于服务器的自动交互智能家居系统
CN201520776924.0U Active CN205301968U (zh) 2014-10-08 2015-10-08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智能家居终端及无线传感器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CN201510646680.9A Pending CN105513313A (zh) 2014-10-08 2015-10-08 传感器自动交互智能家居系统
CN201510646678.1A Pending CN105511271A (zh) 2014-10-08 2015-10-08 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1) CN214154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9755A (zh) * 2022-05-27 2022-07-1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氧炔动火作业安全综保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925A (zh) * 2015-12-18 2017-06-27 阿基米德自动控制公司 电池供电的无线长寿命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模块
CN105825616A (zh) * 2016-05-24 2016-08-03 东莞市兴中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无线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CN106052642A (zh) * 2016-07-16 2016-10-26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的新型无线水平测量仪
CN106225989A (zh) * 2016-08-17 2016-12-14 成都润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型数字式无线压力测控系统
CN106534298B (zh) * 2016-11-09 2020-01-14 深圳华远云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商店系统
TWI610181B (zh) * 2016-11-18 2018-01-0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台模組擴充系統
EP3496060B1 (en) * 2017-12-08 2023-01-11 Netatmo Multi-state device having communication links with a remote control with identifying capabilities
CN108562018B (zh) * 2018-03-02 2019-1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983929B (zh) * 2019-05-23 2024-03-12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7873B (zh) * 2019-08-30 2021-07-1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水墨元素的交互灯具
CN111123791A (zh) * 2019-12-28 2020-05-08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家电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711684B (zh) * 2020-06-12 2023-04-18 武汉市公安局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物联网信息获取系统及方法
CN111665734A (zh) * 2020-06-18 2020-09-15 肖贻富 智能家居中数据集中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917845A (zh) * 2021-09-22 2022-01-11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5015A (ja) * 2012-02-24 2013-09-05 Sharp Corp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CN203340098U (zh) * 2013-01-21 2013-12-11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中转智能家居系统
CN103312387B (zh) * 2013-05-08 2015-07-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体域网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203416432U (zh) * 2013-08-19 2014-01-2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关
CN203721007U (zh) * 2014-01-04 2014-07-16 广州卡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家居消防联动报警系统
CN103745581A (zh) * 2014-01-04 2014-04-23 广州卡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家居消防联动报警系统
CN203657839U (zh) * 2014-01-14 2014-06-18 上海匡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ZigBee通信的智能家居传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9755A (zh) * 2022-05-27 2022-07-1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氧炔动火作业安全综保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3313A (zh) 2016-04-20
CN214154544U (zh) 2021-09-07
CN205177126U (zh) 2016-04-20
CN205787663U (zh) 2016-12-07
CN205485359U (zh) 2016-08-17
CN105511271A (zh) 2016-04-20
CN105517204A (zh) 2016-04-20
CN205388698U (zh) 2016-07-20
CN205301968U (zh) 2016-06-08
CN205304843U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2353U (zh) 多重无线传感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0517408C (zh) 使用自行机器人的家庭网络系统
CN10440751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方法
CN104766456A (zh) 以便携式智能设备为控制中枢的智能交互系统
CN106302049A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8401013A (zh) 一种智能家居物联网通讯装置
CN203490530U (zh) 一种基于Zigbee智能家居系统
CN110045629A (zh) 一种智能安防家居控制系统
CN105681181A (zh) 适用于智能家居的家庭网关系统
CN104577544A (zh) 一种基于远程网络控制系统的多功能智能插座及控制方法
CN203338106U (zh) 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
CN206162094U (zh)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和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
CN207926642U (zh)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及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CN202889380U (zh) 一种触摸屏空调网关系统
CN106227049A (zh) 物联网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CN10520597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家庭智能监控系统
CN101958039A (zh) 基于arm芯片的具有报警功能的gprs监控终端
CN211906467U (zh) 一种基于stm32f103的指纹识别安防系统
CN105659301A (zh) 基于互联网的云可视门铃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869798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包间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6559294A (zh) 智能家居传感器互动系统
CN111583571A (zh) 一种基于stm32f103的指纹识别安防系统
CN206671878U (zh) 家庭智能监控系统
CN203086749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庭安全系统
CN216595935U (zh) 一种智能家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