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2094U -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和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和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2094U
CN206162094U CN201621134994.7U CN201621134994U CN206162094U CN 206162094 U CN206162094 U CN 206162094U CN 201621134994 U CN201621134994 U CN 201621134994U CN 206162094 U CN206162094 U CN 206162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senser
data
wireless senser
concentrated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49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R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R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R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R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2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2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传感器技术。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包括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以及至少一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内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传感器包括一传感器件和无线通信机构,无线通信机构与无线通信模块匹配。无线传感器将感应信号,发送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和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家居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多。不管是电脑主机、手机主机,还是其他设备主机,所连接的传感器是数量越来越多。不但对主机的运行负担有所加重,而且系统的复杂性,使用时的复杂性,也都有所增加。
传感器技术在房间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报警系统中。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
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一传感器件,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匹配。
从而实现:无线传感器将感应信号,发送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
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或者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智能设备终端。
还包括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以实现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进行控制。
还包括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所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为一用于对家电实施控制的控制终端,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匹配;
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机构。
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集中处理,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输出控制指令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由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对家电实施控制。或者是,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输出控制数据信息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由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对数据信息分析后,生成控制指令。对家电实施控制。进而实现无人参与的闭环自动控制。可以将人从设备控制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从智能家居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
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为一个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集中的管理或获取大量无线传感器数据,并上传网络,提供了硬件基础。
优选为,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
优选为,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实现对受控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的家电设备的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可以是比如专利申请号:201420323844.5的《智能家居系统用遥控装置》。再比如海尔的空气盒子等。
再次通过服务器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便于梳理信号格式、避免因为操作系统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冲突,也便于进行附加数据处理。有利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允许进行更加复杂的软件数据运算处理。
或者,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由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存储,或者进行其他执行。
所述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包含有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
从而实现智能设备终端只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一个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便可以获得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甚至数十个、上百个无线传感器信息。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直接连接的互联网设备的数量,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系统设置的复杂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系统软件运行的复杂性,也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
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设有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一起通过wifi模块发送。
微型处理器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系统或者ARM系统。
进一步可以是,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wifi模块发送。
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主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的方式为间歇式发送,两次发送的时间间隔大于10秒钟。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在两次发送数据发送之间的时间内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wifi模块发送。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并保证传输的稳定性。
还可以包含有一种实时发送的设置: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或者进行自动处理。
或者,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或者进行自动处理。
还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所述动作执行系统设有一用于执行遥控动作的动作执行模块、微处理器系统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匹配;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机构;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动作执行模块。
通过上述设计,允许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对动作执行系统进行控制,进而使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不但具有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的功能,还具有了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自动响应动作的功能。
所述动作执行模块可以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晶闸管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对电器的控制。特别是通过红外发射模块,可以实现对众多使用红外遥控的家电的控制。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所述动作执行系统执行服务器发送回来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无人参与的闭环自动控制。可以将人从设备控制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从智能家居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服务器相对于手机等智能终端,更加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如服务器极少甚至不会出现关机、死机、系统故障等问题。在处理火灾、非法人人员侵入、漏水等紧急突发事件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服务器中运行有一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所述数据处理软件系统设有一账户系统,所述账户系统中设置有至少3个账户,至少3个账户中分别设有条件触发系统,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为一根据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的触发系统。
工作中,一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对应于一账户。
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中,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对应的控制指令,允许用户进行关联设置。
所述服务器允许便携式智能设备接入,并登陆所述账户。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中设有至少3个控制指令,登陆所述账户后,允许进行一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控制指令的设置。
比如,无线传感器为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检测到温度超过一阈值时,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设定为打开窗户、打开换气扇或者打开空调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在一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将所连接的其他至少一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信息一起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
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不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进一步降低能耗,和降低数据负担。
或者优化为,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间隔10秒以上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一次数据。以进行数据更新,避免数据信息漏传。并且,在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后的2秒内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
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还设有一射频卡扫描机构,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以便于通过射频卡扫描接入所述无线传感器。
所述无线传感器设有射频卡标签。以便于便捷的连接到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
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优选为NFC扫描机构。
所述射频卡标签优选为NFC标签。
NFC标签中存储有所在的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射频卡扫描机构扫描NFC标签后,读取参数信息,完成无线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来自wifi模块,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信息的指令时,启动射频卡扫描机构进行射频卡扫描,完成无线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无线通信机构,发送询问信号,在所述无线传感器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感应信号。从而避免因为发送时间间隔,而错过关键感应信号的响应。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无线通信机构,发送询问信号,对于尚未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匹配的无线传感器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以便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与无线传感器完成匹配配对。
完成配对后,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则发送感应信号。实现正常工作。
或者,尚未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匹配的无线传感器上电后,向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以便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与无线传感器完成匹配配对。
或者,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来自wifi模块,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信息的指令时,进行指令识别,并且发送数据。
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一传感器件,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还包括一微处理器系统,所述传感器件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信号输入端,所述无线通信机构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信号输出端。
所述传感器件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甲醛浓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干簧管、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晃动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以便于进行多样化的参数检测。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采用间歇式采集数据的方式工作。
无线传感器为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设有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装置,传感器件采用限位开关或者干簧管。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固定装置可以是粘合层、螺栓或者锁紧机构。
还包括一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和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最小系统。几种产品同时包装在一个包装盒内,便于用户购买和使用,并且便于出厂前为用户进行事先匹配,降低用户使用难度,便于市场普及。实现基本的防盗,和人体感知。
再进一步,包装盒内还包括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以实现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进行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一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以及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最小系统。几种产品同时包装在一个包装盒内,便于用户购买和使用。
优选为,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包括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以及一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热释电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以实现门窗检测、人体活动检测,以及自动对家电进行控制的基本功能。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最小系统。
进一步,还包括一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几种产品同时包装在一个包装盒内,便于用户购买和使用。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还包括采用烟雾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失火问题,提供火灾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还包括采用煤气浓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煤气泄漏问题,提供煤气泄漏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
可以为,两次对传感器件进行数据采集的间隔大于0.4秒。一次数据采集时为了解决信号准确度问题,允许采用至少两次信号采样。
优选为,一次采集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小于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的十分之一。
在采集数据时微处理器系统处于唤醒状态,在两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期间微处理器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或者低功耗状态。以便于节能。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存储有上次数据采集的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与上次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次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次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系统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机构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或者,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中存储有至少一参考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与至少一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系统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机构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采用间歇式发送数据的方式工作。即使在无线传感器没有感应信号变化时也保持间歇式发送数据。以保证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或智能设备终端实时校正数据信息。
可以为,两次通过无线通信机构向外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0.4秒。进一步优选为大于60秒。小于30分钟。
优选为,两次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发送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的十倍。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所述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所述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所述无线通信机构可以为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能耗低等优点。
所述外壳采用一路由器外壳,所述路由器外壳内还设有路由器电路系统。以便于将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集成到传统的路由器中。所述路由器电路系统为一无线路由器系统。将系统集成到路由器中。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通信机构还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以便于无线传感器与微型处理器系统进行交互式通信。
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所述无线传感器所发送的数据后,发送确认信号;所述无线传感器完成至少一次发送数据后,查询是否收到所述确认信号,如果没有收到则再次进行数据发送,如果收到则不再再次进行数据发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磁力发电系统,所述磁力发电系统包括一动力输入活动部件。通过驱动动力输入活动部件活动运动,带动磁力发电系统发电,产生电能。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发电。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磁路切换电源,通过磁路切换电源发电。
所述磁路切换电源包括一软磁体,所述软磁体设有两端,两端之间绕制有一电感线圈;还包括一永磁体,永磁体N级接近软磁体两端中的一端,永磁体S级接近软磁体的另一端;还包括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永磁体的N级和S级在软磁体两端间切换。从而实现电感线圈中磁场的强烈变化,进而产生较大的电能。
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线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发电机及采用车轮发电机的产品,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图2,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包括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包括一wifi模块13,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12;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11,wifi模块13 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11,微型处理器系统11连接无线通信模块12;无线传感器2包括一传感器件21,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22,无线通信机构22与无线通信模块12匹配。还包括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以实现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进行控制。
还包括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所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为一用于对家电实施控制的控制终端,包括一控制终端外壳,所述控制终端外壳内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匹配;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机构。
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集中处理,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输出控制指令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由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对家电实施控制。或者是,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输出控制数据信息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由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对数据信息分析后,生成控制指令。对家电实施控制。进而实现无人参与的闭环自动控制。可以将人从设备控制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从智能家居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参照图1,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包括一外壳,外壳内设有一wifi模块13,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12;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11,wifi模块13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11,微型处理器系统11连接无线通信模块12。
从而实现:无线传感器2将感应信号,发送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wifi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者服务器中的至少一智能设备终端3。微型处理器系统11可以采用单片机系统或者ARM系统。
优选为,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wifi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
优选为,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实现对受控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的家电设备的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可以是比如专利申请号:201420323844.5的《智能家居系统用遥控装置》。再比如海尔的空气盒子等。
再次通过服务器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便于梳理信号格式、避免因为操作系统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冲突,也便于进行附加数据处理。有利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允许进行更加复杂的软件数据运算处理。
或者,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wifi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由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进行存储,或者进行其他执行。
外壳采用一路由器外壳,路由器外壳内还设有路由器电路系统。以便于将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集成到传统的路由器中。路由器电路系统为一无线路由器系统。以便于将系统集成到路由器中。
无线通信模块12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通信机构22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或者,无线通信模块12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通信机构22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通信模块12可以为蓝牙模块。无线通信机构22可以为蓝牙模块。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优选为包含有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从而实现智能设备终端3只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一个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便可以获得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甚至数十个、上百个无线传感器2信息。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3直接连接的互联网设备的数量,将大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3系统设置的复杂性、降低智能设备终端3系统软件运行的复杂性,也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设有一微型处理器系统11,微型处理器系统11将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一起通过wifi模块13发送。进一步可以是,微型处理器系统11将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wifi模块13发送。
通过wifi模块13发送方式一: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wifi模块13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主动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的方式为间歇式发送,两次发送的时间间隔大于10秒钟。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
微型处理器系统11将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2,在两次发送数据发送之间的时间内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wifi模块13发送。以便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系统数据负担。并保证传输的稳定性。
通过wifi模块13发送方式二:
还可以包含有一种实时发送的设置: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在一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将所连接的其他至少一个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信息一起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
通过wifi模块13发送方式三: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不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进一步降低能耗,和降低数据负担。
通过wifi模块13发送方式四:
或者优化为,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间隔10秒以上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一次数据。以进行数据更新,避免数据信息漏传。并且,在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后的2秒内向智能设备终端3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
或者,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变化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以便于尽快提醒用户。或者进行自动处理。
还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动作执行系统设有一用于执行遥控动作的动作执行模块、微处理器系统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22,无线通信机构22与无线通信模块12匹配;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线通信机构22;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作执行模块。
通过上述设计,允许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对动作执行系统进行控制,进而使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不但具有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的功能,还具有了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自动响应动作的功能。
动作执行模块可以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晶闸管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对电器的控制。特别是通过红外发射模块,可以实现对众多使用红外遥控的家电的控制。
动作执行系统也可以是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遥控插座、遥控音响、遥控窗帘、遥控灯等系统。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wifi模块13,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动作执行系统执行服务器发送回来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无人参与的闭环自动控制。可以将人从设备控制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从智能家居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服务器相对于手机等智能终端,更加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如服务器极少甚至不会出现关机、死机、系统故障等问题。在处理火灾、非法人人员侵入、漏水等紧急突发事件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服务器中运行有一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设有一账户系统,账户系统中设置有至少3个账户,至少3个账户中分别设有条件触发系统,条件触发系统为一根据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的触发系统。工作中,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对应于一账户。条件触发系统中,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对应的控制指令,允许用户进行关联设置。
服务器允许便携式智能设备接入,并登陆账户。条件触发系统中设有至少3个控制指令,登陆账户后,允许进行一无线传感器2的感应信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控制指令的设置。比如,无线传感器2为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检测到温度超过一阈值时,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设定为打开窗户、打开换气扇或者打开空调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还设有一射频卡扫描机构,射频卡扫描机构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11。以便于通过射频卡扫描接入传感器。无线传感器2 设有射频卡标签。以便于便捷的连接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射频卡扫描机构优选为NFC扫描机构。射频卡标签优选为NFC标签。
NFC标签中存储有所在的无线传感器2的参数信息,射频卡扫描机构扫描NFC标签后,读取参数信息,完成无线传感器2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的匹配。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收到来自wifi模块13,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2信息的指令时,启动射频卡扫描机构进行射频卡扫描,完成无线传感器2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的匹配。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2向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询问信号,在无线传感器2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发送感应信号。从而避免因为发送时间间隔,而错过关键感应信号的响应。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2向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询问信号,对于尚未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匹配的无线传感器2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发送无线传感器2的参数信息。以便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与无线传感器2完成匹配配对。
完成配对后,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则发送感应信号。实现正常工作。
或者,尚未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匹配的无线传感器2上电后,向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发送无线传感器2的参数信息。以便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与无线传感器2完成匹配配对。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收到智能设备终端3通过wifi模块13发送的,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2信息的指令时,进行指令识别,并且发送数据。以实现数据主动索取。
参照图2,无线传感器2包括一传感器件21,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22,还包括一微处理器系统20,传感器件21连接微处理器系统20信号输入端,无线通信机构22连接微处理器系统20信号输出端。
传感器件21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甲醛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限位开关、干簧管、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晃动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以便于进行多样化的参数检测。
无线传感器2为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设有一用于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装置,传感器件21采用限位开关或者干簧管。用于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固定装置可以是粘合层、螺栓或者锁紧机构。
还包括一包装盒,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和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最小系统。几种产品同时包装在一个包装盒内,便于用户购买和使用。
再进一步,还包括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以实现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进行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一包装盒,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以及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最小系统。几种产品同时包装在一个包装盒内,便于用户购买和使用。
优选为,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包括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以及一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热释电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以实现门窗检测、人体活动检测,以及自动对家电进行控制的基本功能。实践证明,这一结构可以在低成本、结构简单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一种理想的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最小系统。
进一步,还包括一包装盒,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几种产品同时包装在一个包装盒内,便于用户购买和使用。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还包括采用烟雾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失火问题,提供火灾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是保证生命财产的最小系统。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还包括采用煤气浓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煤气泄漏问题,提供煤气泄漏报警这一事关生命财产的技术保障。是对生命的必要保障。
微处理器系统20采用间歇式采集数据的方式工作。可以为,两次对传感器件21进行数据采集的间隔大于0.4秒。一次数据采集时为了解决信号准确度问题,允许采用至少两次信号采样。优选为,一次采集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小于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的十分之一。
在采集数据时微处理器系统20处于唤醒状态,在两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期间微处理器系统20处于休眠状态或者低功耗状态。以便于节能。
微处理器系统20存储有上次数据采集的数据;微处理器系统20将采集的数据与上次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次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次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通过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或者,微处理器系统20中存储有至少一参考数据;微处理器系统20将采集的数据与至少一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存在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通过无线通信机构22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另外,无线传感器2还采用间歇式发送数据的方式工作。即使在无线传感器2没有感应信号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系统20也保持间歇式发送数据。以保证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或智能设备终端3实时校正数据信息。
可以为,两次通过无线通信机构22向外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0.4秒。进一步优选为大于60秒。小于30分钟。优选为,两次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发送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的十倍。
无线通信模块12还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通信机构22还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以便于无线传感器2与微型处理器系统11进行交互式通信。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1在收到无线传感器2所发送的数据后,发送确认信号;无线传感器2完成至少一次发送数据后,查询是否收到确认信号,如果没有收到则再次进行数据发送,如果收到则不再再次进行数据发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无线传感器2的电源模块方案:
(1)无线传感器2还设有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2)无线传感器2还设有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一磁力发电系统,磁力发电系统包括一动力输入活动部件。通过驱动动力输入活动部件活动运动,带动磁力发电系统发电,产生电能。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3)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发电。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4)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5)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磁路切换电源,通过磁路切换电源发电。磁路切换电源包括一软磁体,软磁体设有两端,两端之间绕制有一电感线圈;还包括一永磁体,永磁体N级接近软磁体两端中的一端,永磁体S级接近软磁体的另一端;还包括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驱动永磁体的N级和S级在软磁体两端间切换。从而实现电感线圈中磁场的强烈变化,进而产生较大的电能。磁力发电系统连接一蓄电池系统。储存所产生的电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使用方法的限制,上述使用方法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6)

1.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
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一传感器件,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所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为一用于对家电实施控制的控制终端,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匹配;
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以及一固定在门窗上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热释电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烟雾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煤气浓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的无线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次对所述传感器件进行数据采集的间隔大于0.4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次数据采集时为了解决信号准确度问题,允许采用至少两次信号采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次采集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小于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的十分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采集数据时微处理器系统处于唤醒状态,在两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期间微处理器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或者低功耗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存储有上次数据采集的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与上次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次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次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系统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件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甲醛浓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干簧管、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晃动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中存储有至少一参考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与至少一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系统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采用间歇式发送数据的方式工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次通过无线通信机构向外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0.4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次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发送数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的十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机构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为蓝牙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机构还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蓄电池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还设有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磁力发电系统,所述磁力发电系统包括一动力输入活动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发电。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设有一磁路切换电源,通过磁路切换电源发电。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切换电源包括一软磁体,所述软磁体设有两端,两端之间绕制有一电感线圈;还包括一永磁体,永磁体N级接近软磁体两端中的一端,永磁体S级接近软磁体的另一端;还包括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永磁体的N级和S级在软磁体两端间切换。
29.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发电系统连接一蓄电池系统。
30.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wifi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
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所述动作执行系统设有一用于执行遥控动作的动作执行模块、微处理器系统以及一无线通信机构,所述无线通信机构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匹配;
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机构;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动作执行模块。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所述动作执行系统执行服务器发送回来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控制指令。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装有一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和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装有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检测门窗开关的无线传感器、一传感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和一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37.根据权利要求30-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智能设备终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wifi模块,将包含有感应信号信息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重新发送给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存储或其他执行。
4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一起通过wifi模块发送。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采用单片机系统或ARM系统。
44.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wifi模块发送。
4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4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主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的方式为间歇式发送,两次发送的时间间隔大于10秒钟。
4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至少两个所述无线传感器,在两次发送数据发送之间的时间内的感应信号,放置在一个数据包中,通过wifi模块发送。
4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种实时发送的设置: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大于一设定阈值时,启动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50.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执行模块是继电器、无线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晶闸管中的至少一种。
51.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服务器中运行有一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所述数据处理软件系统设有一账户系统,所述账户系统中设置有至少3个账户,至少3个账户中分别设有条件触发系统,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为一根据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的触发系统。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中,一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对应于一账户。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触发系统中,所述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对应的控制指令,允许用户进行关联设置。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或者超过一设定阈值时,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将所连接的其他至少一个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信息一起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不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信息时,间隔10秒以上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一次数据。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所连接的无线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变化后的2秒内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58.根据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还设有一射频卡扫描机构,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设有射频卡标签。
6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卡扫描机构为NFC扫描机构。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卡标签为NFC标签。
62.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来自wifi模块,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信息的指令时,启动射频卡扫描机构进行射频卡扫描,完成无线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的匹配。
6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无线通信机构,发送询问信号,在所述无线传感器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感应信号。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无线通信机构,发送询问信号,对于尚未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匹配的无线传感器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向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完成配对后,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则发送感应信号。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尚未与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匹配的无线传感器上电后,向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发送无线传感器的参数信息。
67.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在收到来自wifi模块,要求获取无线传感器信息的指令时,进行指令识别,并且发送数据。
6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采用间歇式采集数据的方式工作。
69.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内还包括一对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进行遥控的无线遥控器。
7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系统中存储有至少一参考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与至少一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在两数据不同时,或者两数据的差值大于一设定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系统视为存在感应信号变化。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机构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7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315M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7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工作频率2.4GHZ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7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一路由器外壳,所述路由器外壳内还设有路由器电路系统。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电路系统为一无线路由器系统。
7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
CN201621134994.7U 2015-10-19 2016-10-18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和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 Active CN2061620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110616 2015-10-19
CN201520811061 2015-10-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2094U true CN206162094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3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4994.7U Active CN206162094U (zh) 2015-10-19 2016-10-18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和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20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046A (zh) * 2017-12-21 2018-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3871A (zh) * 2019-08-13 2019-12-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烟雾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046A (zh) * 2017-12-21 2018-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19922A1 (zh) * 2017-12-21 2019-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49046B (zh) * 2017-12-21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3871A (zh) * 2019-08-13 2019-12-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烟雾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33871B (zh) * 2019-08-13 2023-12-1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烟雾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5359U (zh) 智能家居传感器数据集中处理系统
CN205644143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监控家庭安防系统
CN202397449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社区老人无线监护系统
CN104766456A (zh) 以便携式智能设备为控制中枢的智能交互系统
CN107450332A (zh) 信息传输方法、系统、智能家电、控制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01013A (zh) 一种智能家居物联网通讯装置
CN10440751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方法
CN204069011U (zh) 基于智能传感器和语音控制终端的ZigBee智能家居系统
CN107018435A (zh) 一种搜寻遥控器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电视
CN204759188U (zh) 一种智能家居睡眠系统
CN104765276A (zh) 便携式智能设备身份识别交互系统
CN206162094U (zh) 无线传感器集中管理装置和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
CN201681475U (zh)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CN207926642U (zh) 传感器数据集中管理装置及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CN106817494A (zh) 基于开关门状态的蓝牙设备监测系统
CN106444407A (zh) 一种新型室内环境一体化智能解决系统
CN109976184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6946252U (zh) 一种基于人体通信的智能家居交互系统
CN106652382A (zh) 未处于通讯范围的电子设备唤醒系统
CN207765167U (zh) 自带距离感应以及识别的智能控制面板
CN207232650U (zh) 室内环境与人员行为监测网关
CN206946296U (zh) 一种智能家居交互终端
CN105659301A (zh) 基于互联网的云可视门铃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646449A (zh) 新型遥控门锁系统
CN106559294A (zh) 智能家居传感器互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