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7034U -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7034U
CN205717034U CN201620654473.8U CN201620654473U CN205717034U CN 205717034 U CN205717034 U CN 205717034U CN 201620654473 U CN201620654473 U CN 201620654473U CN 205717034 U CN205717034 U CN 205717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luminous intensity
light source
distribu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544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博
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544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7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7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7034U/zh
Priority to US16/225,138 priority patent/US1079457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应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源模组和应用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设备,光学元件包括:配光部,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照射光并将该照射光配置后发出,所述配光部配置后发出的光线具有照射范围;遮光部,与所述配光部一体化设置并与所述配光部配合形成遮光收容腔,所述遮光收容腔位于所述照射范围之外。通过将光学元件内配光部和遮光部一体化设置,可以快速安装光学元件,降低了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的组装难度,节约了用户对照明设备的安装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照明设备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普及。当前的照明设备一般通过电力驱动的发光单元来发出照射光,再通过覆盖于发光单元出光方向上的、由可透光材料制备的配光部来接收发光单元所发出照射光,以利用配光部来调整这些发光单元所发出照射光,使得照射光达到用户需求。
当前照明设备一般还包括位于发光单元附近的待遮蔽部件,例如用于调整供给发光单元的电力的驱动组件等,这些待遮蔽部件一般会通过由不透光材料制备的遮光部来遮蔽,以避免待遮蔽部件暴露在用户视野内而降低照明设备的美观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遮光部与配光部一般是分离式的,二者需要独立设计和制造,用户在安装照明设备时,需要先将遮光部和配光部组装后再与照明设备内其他结构进行配接,增加了照明设备的组装难度,导致用户需要额外付出更多时间来组装照明设备,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应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能够降低照明设备的组装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用于照明设备内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用于发出照射光的发光单元,所述光学元件包括:
配光部,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照射光并将该照射光配置后发出,所述配光部配置后发出的光线具有照射范围;
遮光部,与所述配光部一体化设置并与所述配光部配合形成遮光收容腔,所述遮光收容腔位于所述照射范围之外。
优选的,所述配光部包括呈环形的第一光学部。
优选的,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呈环形的第一光学部的中心的第二光学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学部包括呈钻石型的透镜。
优选的,所述配光部包括接收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照射光的入光面和发出配置后照射光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曲面,所述出光面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配光部包括透光收容腔,所述透光收容腔用于收纳所述发光单元。
优选的,所述遮光部环绕设置于所述配光部的周侧。
优选的,所述遮光收容腔环绕设置于所述配光部的周侧。
优选的,所述遮光部包括自所述配光部延伸而出的基体以及覆盖于所述基体上的遮光涂层。
优选的,所述遮光涂层包括白漆。
优选的,所述遮光部包括与所述配光部连接的前面板以及与所述前面板交错连接的侧面板,所述前面板、侧面板与配光部配合形成所述遮光收容腔。
优选的,所述遮光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发光单元固定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包括覆盖于所述光学元件的面罩,所述面罩与光学元件内的遮光部卡扣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包括电源导线,所述遮光部包括侧面通孔,所述电源导线贯穿所述侧面通孔并与所述光源模组电性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包括:
发光单元;
基板,支撑所述发光单元;
如前述实用新型内容所述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基板配接,所述光学元件内配光部位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上以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照射光并配置后发出,所述基板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上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以用于调整供给所述发光单元的电流,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连接电源导线的电源接口,所述光学元件内遮光部包括侧面通孔,所述侧面通孔与所述电源接口对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基板收容于所述光学元件内。
优选的,所述遮光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
如前述实用新型内容所述的光源模组;
电源导线,与所述光源模组内发光单元电性连接,用于从电源模组获取电力并传输至所述光源模组内发光单元。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包括覆盖于所述光源模组内光学元件上的面罩。
优选的,所述面罩与所述光学元件内遮光部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面罩包括侧壁通孔,所述电源导线贯穿所述侧壁通孔。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包括活动连接所述面罩的卡簧组件。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元件、应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源模组和应用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设备,通过将光学元件内配光部和遮光部一体化设置,可以快速安装光学元件,降低了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的组装难度,节约了用户对照明设备的安装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照明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照明设备部分立体图,其中,照明设备隐藏了电源导线以及单侧的卡簧组件;
图3为图1所示的照明设备内光源模组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组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组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元件内配光部和遮光部分离设置,导致采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组装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照明设备100包括光源模组10、电源导线20、面罩30以及卡簧组件40。
光源模组10可以与电源导线20电性连接,再通过电源导线20与电源模组(未图示)电性连接,实现将电源模组所输出电力传输至光源模组。电源导线20可以是常见的漆包金属导线,电源导线20通过位于其末端的导电端子21与电源模组电性连接,导电端子21可以是常见的触点型端子、压铜接线端子等,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电源模组可以采用直流电源或例如市电的交流电源,电源模组可以被固定至墙面、天花板或地板等区域,相应的照明设备100可以是灯盘、花灯、吊灯、吸顶灯、壁灯或灯管等类型,电源模组也可以被设置成可移动式,照明设备100则可以是移动式台灯、落地灯等类型。
面罩30覆盖于光源模组10上,面罩30可以采用塑料、金属等硬质材料制备,以保护光源模组10。面罩30的形状可以根据光源模组10的形状进行设定,例如光源模组10设置成圆盘状,面罩30可以设置成圆环状,进而包覆于光源模组10的外围。
结合图2所示,面罩30还用于将光源模组10固定至天花板或墙壁等目标区域,面罩30包括侧壁31以及自侧壁31延伸而出的前壁32,侧壁31环绕设置并形成一个用于收容光源模组10的空腔(未标号),光源模组10可以通过卡扣、过盈、螺纹等多种方式安装至该空腔内并与侧壁31固定连接,以实现将光源模组10与面罩30固定连接。前壁32远离侧壁31延伸并与侧壁31交错,使得前壁32的最大宽度超过侧壁31的宽度。
面罩30的外围设置有卡簧组件40,卡簧组件40包括可转动的连接侧壁31的限位臂41以及连接于限位臂41与侧壁31之间的例如弹簧的弹性元件42,弹性元件42的弹性复位力使得限位臂41与前壁32的边沿贴紧。在实际应用中,侧壁31的边沿设置有相对的两个安装凸部311,安装凸部311相向延伸,限位臂41和弹性元件42均可以套持于这两个安装凸部311上,以实现将卡簧组件40安装至面罩30。
在实际安装照明设备100的过程中,可以在需要安装照明设备100的目标区域设置一个安装孔(未图示),安装孔的尺寸可以设置在前壁32与侧壁31的宽度之间,使得侧壁31可以进入安装孔,而前壁32会被安装孔的边沿阻挡。进而,拨动限位臂41来克服弹性元件42的弹性作用力,使得限位臂41与前壁32分离而与侧壁31平齐,进而将收容有光源组件10的侧壁31与限位臂41一起进入安装孔,待前壁32与安装孔的外边沿贴紧,限位臂41在弹性元件42作用下移动至与安装孔的内边沿贴紧,实现在弹性元件42的作用下,前壁32与限位臂41配合将照明设备100固定在目标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臂41中用于与安装孔的内边沿贴紧的端部还包覆有防滑层411,防滑层411可以通过塑胶等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制备,以提高限位部41与安装孔的内边沿的贴紧度,保证照明设备100安装的稳定性。
侧壁31还开设有侧壁通孔312,侧壁通孔312贯穿侧壁31并与光源模组10连通,电源导线20可以贯穿侧壁通孔312并与光源模组10电性连接,实现将电源模组的电力传输至光源模组10。侧壁通孔312的尺寸可以根据电源导线20进行设置,以保证电源导线20可以轻松贯穿侧壁通孔312来电性连接光源模组10。
结合图3至图5所示,光源模组10包括基板11以及覆盖于基板11上的光学元件12,基板11与光学元件12相对固定,以保证光源模组10结构的稳定性。
基板11可以常见的印刷电路板,其形状可以根据光源模组10的应用场景进行预设,例如设置成方形板材、圆形板材等。基板11用于支撑发光单元13,发光单元13可以采用LED光源、TL光源等多种类型,发光单元13的排列可以根据照明设备100的类型进行设定,例如可以排列成直线型、圆环型等。
光学元件12包括配光部121以及遮光部122,配光部121与遮光部122一体化设置,在实际应用中,遮光部122可以自配光部121延伸形成,当然配光部121与遮光部122也可以是相对独立,再经过固定连接以实现一体化的,在此不做赘述。
配光部121覆盖发光单元13,用于保护发光单元13免受外界碰损且实现将发光单元13所发出照射光配置后发出;配光部121可以采用可供发光单元13所发出照射光直接穿透的透镜形式,也可以采用可对发光单元所发出照射光进行均匀调整的混光罩形式,无论是透镜还是混光罩形式,配光部121的形状均可以根据照明环境或发光单元13的布置方式进行预设,例如可以设置成直线型、圆环型等;配光部121的数量可以与发光单元13一致或不一致,例如一个发光单元13配一个配光部121,也可以多个发光单元13配一个配光部1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多个发光单元13配一个配光部121,配光部121包括有接收发光单元13所发出照射光的入光面1211以及发出配置后照射光的出光面1212,入光面1211和出光面121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例如二者都设置成曲面、都设置成平面,或仅将入光面1211设置成曲面,将出光面1212设置成平面。
配光部121还包括凹设于其底部的透光收容腔1213,透光收容腔1213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以配光部121为呈环形的第一光学部为例,透光收容腔1213可以被设计为与配光部121延伸方向相同的环形收容腔。
入光面1211构成了透光收容腔1213的腔壁面,位于透光收容腔1213内的发光单元13所发出照射光会直接被入光面1211所接收,再通过配光部121内部配置后,抵达出光面1212而被发出。
在实际应用中,配光部121配置后发出的光线具有照射范围,这个照射范围应该是以出光面1212为起点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物体均可以被配光部121配置后发出的光线照射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发光单元13所发出照射光是辐射状为例,假设发光单元13所发出照射光能被入光面1211接收到的最外围的光线分别为L1和L2,位于L1和L2之间的光线均可以被入光面1211接收并发射出去,而位于L1和L2之外的光线无法被入光面1211接收到。因此,L1和L2在经过出光面1212后,形成了配光部121配光后发出的光线的照射范围的边沿,光线L1和L2之间的空间区域则为前述照射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配光部121的形状被设计为使得:配置后发出的光线的照射范围是一个以出光面1212为起点的截面为扇形的环形区域。
遮光部122通过非透光材料制备,遮光部122与配光部121配合形成遮光收容腔123,由于遮光部122的存在,位于遮光收容腔123的物体均会被遮挡而无法被用户眼睛观察到。
遮光收容腔123位于配光部121的照射范围之外,即遮光收容腔123以及构成该遮光收容腔123的遮光部122不会对配光部121发出的照射光产生干涉,保证了光源模组10的正常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遮光部122可以自配光部121延伸而出并且延伸方向与配光部121的出光面1212基本平齐,使得遮光部122不会延伸至配光部121的照射范围内,也保证后续遮光收容腔123位于照射范围之外。优选的,遮光部122可以环绕设置于配光部121的周侧,后续,遮光部122与配光部121配合形成的遮光收容腔123也可以环绕设置于配光部121的周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光部122包括与配光部121连接的前面板1221以及与前面板1221连接的侧面板1222,前面板1221可以自配光部121的出光面1212延伸而出并与出光面1212基本平齐,优选的,前面板1211可以是个自边沿倾斜的斜面并在斜面的最低点与出光面1212平齐,使得出光面1212与前面板1221可以形成一个内凹的端面,提高了光源模组10的美观度。同时侧面板1222与配光部121相对于出光面1212与前面板1221的高度基本一致,使得光学元件10的重量分布均匀。
在实际应用中,侧面板1222与前面板1221交错设置,使得前面板1221、侧面板1222与配光部121可以配合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遮光收容腔123。
在实际应用中,基板11的尺寸可以根据侧面板1222的尺寸进行设定,使得侧面板1222刚好可以收容基板11,使得光源模组10的整体性更强。由于前面板1221、侧面板1222与配光部121可以配合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遮光收容腔123,这个遮光收容腔123的开口正对基板11,使得基板11的部分区域可以被收容在遮光收容腔123内。
前面板1221与侧面板1222组成遮光部122的基体,通过在基体上覆盖遮光涂层(未标号),遮光涂层可以采用白漆等材料制备,从而使得遮光部122来遮挡位于遮光收容腔1223内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配光部121延伸而出并与配光部121材质相同的基体,提高基体的生成效率,后续在基体上涂覆遮光涂层,实现快速制备一体化的光学元件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面板1222与面罩30的侧壁31的尺寸设置的匹配,使得侧面板1222可以收容于侧壁31内,同时侧面板1222的外侧面12221与面罩30贴合。光学元件12与面罩30可以卡扣式固定,具体的,遮光部122还包括位于侧面板1222上的卡扣1223,侧壁31上开设有侧面卡孔313,卡扣1223可卡入侧面卡孔313内,以将侧面板1222与侧壁31相对固定。当然,还可以在遮光部122上设置侧面卡孔,面罩30的侧壁上设置卡扣,同样可以使得侧面板1222与侧壁31相对固定。
优选的,侧面卡孔313位于侧壁31上时,侧面卡孔313位于安装凸部311的上方,以通过安装在安装凸部311上的卡簧组件40来遮挡侧面卡孔313以及位于侧面卡孔313内的卡扣1223,提高照明设备100的美观性。
在实际应用中,光源模组10还包括位于基板11上的驱动单元14,驱动单元14与发光单元13电性连接,驱动单元14包括有电源接口141,电源接口141用于与电源导线20连接,以从电源导线20获取电源模组的电力。后续,驱动单元14可以将电源模组所输出电流调整后传输至发光单元13,也可以将电源模组所输出电流不经调整直接传输至发光单元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4位于遮光收容腔123内,实现利用遮光部122来遮挡驱动单元14,提高光源模组10的美观性。
驱动单元14还可以包括常规的过流保护、过放保护等功能单元,例如过流保护单元可以获取供给发光单元13上电流,在电流过大时,断开供给光源组件10的电流,实现光源组件10的过流保护,在此不做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遮光部122还包括贯穿侧面板1222的侧面通孔1224,侧面通孔1224的尺寸与驱动单元14的电源接口141接近,将侧面通孔1224与电源接口141对齐后,电源导线20可以依次穿过侧面通孔1224与电源接口141来与驱动单元14电性连接。
优选的,面罩30的侧壁通孔312的尺寸与侧面通孔1224的尺寸接近,在面罩30安装至光源模组10时,侧壁通孔312与侧面通孔1224对齐,电源导线20从面罩30外可以依次穿过侧壁通孔312、侧面通孔1224与电源接口141来与驱动单元14电性连接
光源模组10还包括用于将光学元件12安装至基板11的安装部15,安装部15与光学元件12固定连接后安装至基板11上,实现将光学元件12与基板11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部15可以采用与光学元件12一体成型的凸柱,并在基板11上开设定位孔111,安装部15朝向基板11延伸并可被锁定在定位孔111内,以实现锁定光学元件12与基板11。至于安装部15与定位孔111的锁定结构,可以采用过盈、扣合等多种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部15设置于前面板1221或侧面板1222上,从而使得安装部15位于遮光收容腔123内,实现利用遮光部122来遮挡安装部15,提高光源模组10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配光部121采用呈环形的第一光学部时,光学元件12还包括位于呈环形的第一光学部的中心的第二光学部124,第二光学部124可以采用钻石型透镜,钻石型透镜的外表面有多个不共面的规则图形组成,使得钻石型透镜124难以一眼看透,从而遮挡呈环形的配光部121的中心的空白区域,提高光源模组10的美观性。由于第二光学部的存在,呈环形的配光部121远离光学元件12的中心并接近遮光部122。
在实际应用中,作为配光部121的第一光学部以及位于第一光学部中心的第二光学部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式设置在组装,二者材料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元件12、应用该光学元件12的光源模组10和应用该光源模组10的照明设备100,通过将光学元件内配光部121和遮光部122一体化设置,可以快速安装光学元件12,降低了光源模组10和照明设备100的组装难度,节约了用户对照明设备的安装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光学元件,用于匹配照明设备内光源模组中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括:
配光部,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照射光并将该照射光配置后发出,所述配光部配置后发出的光线具有照射范围;
遮光部,与所述配光部一体化设置并与所述配光部配合形成遮光收容腔,所述遮光收容腔位于所述照射范围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部包括呈环形的第一光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呈环形的第一光学部的中心的第二光学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部包括呈钻石型的透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部包括接收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照射光的入光面和发出配置后照射光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曲面,所述出光面为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部包括透光收容腔,所述透光收容腔用于收纳所述发光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环绕设置于所述配光部的周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收容腔环绕设置于所述配光部的周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包括自所述配光部延伸而出的基体以及覆盖于所述基体上的遮光涂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涂层包括白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包括与所述配光部连接的前面板以及与所述前面板交错连接的侧面板,所述前面板、侧面板与配光部配合形成所述遮光收容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发光单元固定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包括覆盖于所述光学元件的面罩,所述面罩与光学元件内的遮光部卡扣式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包括电源导线,所述遮光部包括侧面通孔,所述电源导线贯穿所述侧面通孔并与所述光源模组电性连接。
15.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单元;
基板,支撑所述发光单元;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基板配接,所述光学元件内配光部位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上以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照射光并配置后发出,所述基板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上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以用于调整供给所述发光单元的电流,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连接电源导线的电源接口,所述光学元件内遮光部包括侧面通孔,所述侧面通孔与所述电源接口对齐设置。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收容于所述光学元件内。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遮光收容腔内。
20.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所示的光源模组;
电源导线,与所述光源模组内发光单元电性连接,用于从电源模组获取电力并传输至所述光源模组内发光单元。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包括覆盖于所述光源模组内光学元件上的面罩。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所述光学元件内遮光部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包括侧壁通孔,所述电源导线贯穿所述侧壁通孔。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包括活动连接所述面罩的卡簧组件。
CN201620654473.8U 2016-06-28 2016-06-28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Active CN205717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4473.8U CN205717034U (zh) 2016-06-28 2016-06-28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US16/225,138 US10794570B2 (en) 2016-06-28 2018-12-19 Optical element,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4473.8U CN205717034U (zh) 2016-06-28 2016-06-28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7034U true CN205717034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54473.8U Active CN205717034U (zh) 2016-06-28 2016-06-28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70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3179A (zh) * 2016-06-28 2016-09-2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CN107191852A (zh) * 2017-06-09 2017-09-22 黄世明 一种可折叠的led嵌灯
US10794570B2 (en) 2016-06-28 2020-10-06 Opple Lighting Co., Ltd. Optical element,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3179A (zh) * 2016-06-28 2016-09-2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US10794570B2 (en) 2016-06-28 2020-10-06 Opple Lighting Co., Ltd. Optical element,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07191852A (zh) * 2017-06-09 2017-09-22 黄世明 一种可折叠的led嵌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398B (zh) 分布式照明系统
CN205717034U (zh)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US10415809B2 (en) Directional accent luminaire with junction box
CN106287442B (zh) 安装底座、连接基座、光源模组及照明设备
CN108506821A (zh) 照明器具
CN105953179A (zh) 光学元件、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CN106461192B (zh) 用于照明设备的光学组件
CN206072892U (zh) 安装底座、连接基座、光源模组及照明设备
CN106287443B (zh) 安装底座、连接基座、光源模组及照明设备
US11781739B2 (en) Perimeter luminaire
CN106322244A (zh) 一种照明装置
EP1600691A1 (en) Lamps and lamp assemblies
CN106439616A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05757576A (zh) 一种工作灯
CN206330011U (zh) 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
CN205716843U (zh) 一种工作灯
CN207555219U (zh) Led模组及照明器具
CN206072893U (zh) 安装底座、连接基座、光源模组及照明设备
CN205859797U (zh) 照明器具
CN205807033U (zh) 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CN204372727U (zh) 照明器具
JP6739054B2 (ja) 照明器具
CN205244989U (zh) 一种带接线保护结构的筒灯
CN105202395B (zh) 照明装置
CN205716467U (zh) 一种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