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2541U - 一种吸音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音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2541U
CN205712541U CN201620491133.8U CN201620491133U CN205712541U CN 205712541 U CN205712541 U CN 205712541U CN 201620491133 U CN201620491133 U CN 201620491133U CN 205712541 U CN205712541 U CN 205712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bsorbing layer
sound absorbing
framework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911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昌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4911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2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2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254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墙,包括与基础墙体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卡骨、端部卡合件、中部卡合件、水平框架、竖直框架和框架插接件;所述卡骨与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端部卡合件和所述中部卡合件均与所述卡骨卡合连接,两个所述水平框架和两个所述竖直框架之间通过四个所述框架插接件组装成矩形框架,至少三个所述矩形框架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所述端部卡合件和所述中部卡合件与所述卡骨卡合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用于安装吸音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吸音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更详细地说是一种吸音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空间内声学和装饰效果要求的日益提高,大量具有不同吸音性能的新型吸音材料和多种具有不同制作安装结构和方式的吸音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然而吸音板的安装比较繁琐,常常需要使用常规连接件进行连接,同时还需要使用多种安装工具,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再者,现有的吸音结构吸音效果并不好,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音墙,包括与基础墙体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卡骨、端部卡合件、中部卡合件、水平框架、竖直框架和框架插接件;所述卡骨与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端部卡合件和所述中部卡合件均与所述卡骨卡合连接,两个所述水平框架和两个所述竖直框架之间通过四个所述框架插接件组装成矩形框架,至少三个所述矩形框架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所述端部卡合件和所述中部卡合件与所述卡骨卡合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用于安装吸音板。
进一步地,所述卡骨上设有至少四对第一卡槽,每个所述端部卡合件的一端和每个所述中部卡合件的一端均设有一对能够与所述卡骨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卡合连接的第一卡钩,每个所述端部卡合件的另一端上均设有一对第二卡钩,每个所述中部卡合件的另一端上均设有两对所述第二卡钩,每个所述水平框架上均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适配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框架上或者所述竖直框架上设有用于承托吸音板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框架是由方钢构成的,所述水平框架是由方钢的一侧面上设置所述第二卡槽构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插接件的一端能够插接到所述竖直框架的方钢内,所述框架插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接到所述水平框架的方钢内,用于连接所述竖直框架与所述水平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卡骨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穿设所述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到基础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板包括吸音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框架内的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吸音层的外侧;所述第一吸音层以及所述第二吸音层均是由多个水平放置的梯形条通过多根竖直放置的金属棒连接而成的,且所有的梯形条的上底面均背对着所述基础墙体,所述第一吸音层中和所述第二吸音层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梯形条的腰面之间形成八字形开口,所示八字形开口由外向内口径递减。
更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条的腰面为褶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板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吸音层和多个所述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和所述第二吸音层由外向内交错层叠设置,且每相邻的所述第一吸音层与所述第二吸音层之间留有缝隙。
需要说明的是,八字形开口由外向内递减,说明了朝向外侧的口大,加大了吸音板与噪声的接触面积,向内开口逐渐减小,噪声会不断地与梯形条的腰面碰撞,每次碰撞都使得声音衰减,达到了降噪的效果,而且由外向内设置了多个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因此能够达到完美的吸音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层的所有梯形条的尺寸均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吸音层的所有梯形条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吸音层的梯形条尺寸,所述第二吸音层的梯形条是所述第一吸音层的梯形条的等比例缩放后得到的,且所述第二吸音层的所有梯形条均大小一致。
为了使得吸音降噪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金属棒采用金属铜材质制成,所述梯形条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金属铜传递声波更快速,将噪声很迅速地向内层传递,而聚氨酯材质具有多孔结构能够很好地吸音,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材质制成的吸音板具有快速和消声彻底的双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有的连接结构(除了固定螺栓和吸音板外)均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连接,操作简单,无需另外准备工具,节省了安装的时间,而且定位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部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端部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矩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板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板由外向内看的侧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基础墙体;2-固定螺栓;3-卡骨;4-端部卡合件;5-中部卡合件;6-水平框架;7-竖直框架;8-框架插接件;9-矩形框架;10-第一卡槽;11-第一卡钩;12-第二卡钩;13-第二卡槽;14-承托板;15-吸音框架;16-第一吸音层;17-第二吸音层;18-梯形条;19-金属棒;181-上底面;182-腰面;20-八字形开口;21-聚氨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音墙,包括与基础墙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2、卡骨3、端部卡合件4、中部卡合件5、水平框架6、竖直框架7、框架插接件8和吸音板;卡骨3与固定螺栓2固定连接,端部卡合件4和中部卡合件5均与卡骨3卡合连接,两个水平框架6和两个竖直框架7之间通过四个框架插接件8组装成矩形框架9(如图8和图9所示),至少三个矩形框架9由上至下依次通过端部卡合件4和中部卡合件5与卡骨3卡合连接,矩形框架9用于安装吸音板。
卡骨3的一面穿过固定螺栓2与基础墙体1固定连接,卡骨3的另一面具有凹凸的起伏状结构,具有凹凸结构状的一面上设有至少四对第一卡槽10,每对第一卡槽10位于相邻的两个凹处,且每个第一卡槽10均是由一个位于卡骨3上的大的圆弧凹槽的端部上向内收回形成沟槽而成的;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每个端部卡合件4的一端和每个中部卡合件5的一端均设有一对能够与卡骨3上设置的第一卡槽10相适配卡合连接的第一卡钩11,每个端部卡合件4的另一端上均设有一对第二卡钩12,每个中部卡合件5的另一端上均设有两对第二卡钩12,每个水平框架6上均设有能够与第二卡钩12相适配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槽13。第一卡钩11与卡骨3连接,从而端部卡合件4和中部卡合件5均与卡骨3连接好,端部卡合件4的第二卡钩12和中部卡合件5的第二卡钩12均与水平框架6上的第二卡槽13卡合连接,从而将每个矩形框架9均与卡骨3连接好。
卡骨3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穿设固定螺栓2,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到基础墙体1上。
如图2、图3所示,水平框架6上设有用于承托吸音板的承托板14,承托板14位于矩形框架9的内侧。吸音板可以采用粘接、铆接或者插接的方式与承托板14固定连接,优选为可拆卸式固定的连接方式。竖直框架7是由方钢构成的,水平框架6是由方钢的一侧面上设置第二卡槽13构成的。
如图8和图9所示,框架插接件8的一端能够插接到竖直框架7的方钢内,框架插接件8的另一端能够插接到水平框架6的方钢内,用于连接竖直框架7与水平框架6。
如图10和图11所示,吸音板包括吸音框架15以及设置在吸音框架15内的第一吸音层16和第二吸音层17,第一吸音层16设置在第二吸音层17的外侧;第一吸音层16以及第二吸音层17均是由多个水平放置的梯形条18通过多根竖直放置的金属棒19连接而成的,且所有的梯形条18的上底面181均背对着基础墙体1,第一吸音层16中和第二吸音层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梯形条18的腰面182之间形成八字形开口20,所示八字形开口20由外向内口径递减。吸音板包括多个第一吸音层16和多个第二吸音层17,第一吸音层16和第二吸音层17由外向内交错层叠设置,且每相邻的第一吸音层16与第二吸音层17之间留有缝隙。第一吸音层16的所有梯形条18的尺寸均大小一致,第二吸音层17的所有梯形条18尺寸小于第一吸音层16的梯形条18尺寸,第二吸音层17的梯形条18是第一吸音层16的梯形条18的等比例缩放后得到的,且第二吸音层17的所有梯形条18均大小一致。
实施例一
首先通过固定螺栓2将卡骨3固定到基础墙体1上,其中固定螺栓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胀锚螺栓,连接好卡骨3后,只需要轻轻地将中部卡合件5的一端以及端部卡合件4的一端推向第一卡槽10,当听到卡合的声音后,中部卡合件5的一端以及端部卡合件4的一端就都与卡骨3连接好了;然后通过框架插接件8将两根水平框架6和两根竖直框架7组装成如图8所示的矩形框架9;由于中部卡合件5的另一端以及端部卡合件4的另一端均具有第二卡钩12,将三个如图8所示的矩形框架9依靠水平框架6上设置的第二卡槽13分别与中部卡合件5的第二卡钩12和端部卡河间的第二卡钩12卡合连接,最后将吸音板粘接到承托板14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重新布置吸音板的一种实施方式。首先由外向内依次相隔等距离地交错层叠地设置第一吸音层16和第二吸音层17于吸音框架15内,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吸音层16或者第二吸音层17(由于层数不一定,故最内侧的可以是第一吸音层16也可以是第二吸音层17)与一块由不锈钢板包裹的聚氨酯层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将由不锈钢板包裹的聚氨酯层21铆接在承托板14上,完成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基础墙体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卡骨、端部卡合件、中部卡合件、水平框架、竖直框架、框架插接件和吸音板;所述卡骨与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端部卡合件和所述中部卡合件均与所述卡骨卡合连接,两个所述水平框架和两个所述竖直框架之间通过四个所述框架插接件组装成矩形框架,至少三个所述矩形框架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所述端部卡合件和所述中部卡合件与所述卡骨卡合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用于安装所述吸音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骨上设有至少四对第一卡槽,每个所述端部卡合件的一端和每个所述中部卡合件的一端均设有一对能够与所述卡骨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卡合连接的第一卡钩,每个所述端部卡合件的另一端上均设有一对第二卡钩,每个所述中部卡合件的另一端上均设有两对所述第二卡钩,每个所述水平框架上均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适配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框架上或者所述竖直框架上设有用于承托吸音板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框架是由方钢构成的,所述水平框架是由方钢的一侧面上设置所述第二卡槽构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插接件的一端能够插接到所述竖直框架的方钢内,所述框架插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接到所述水平框架的方钢内,用于连接所述竖直框架与所述水平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骨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穿设所述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到基础墙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板包括吸音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框架内的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吸音层的外侧;所述第一吸音层以及所述第二吸音层均是由多个水平放置的梯形条通过多根竖直放置的金属棒连接而成的,且所有的梯形条的上底面均背对着所述基础墙体,所述第一吸音层中和所述第二吸音层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梯形条的腰面之间形成八字形开口,所示八字形开口由外向内口径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条的腰面为褶皱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板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吸音层和多个所述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和所述第二吸音层由外向内交错层叠设置,且每相邻的所述第一吸音层与所述第二吸音层之间留有缝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层的所有梯形条的尺寸均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吸音层的所有梯形条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吸音层的梯形条尺寸,所述第二吸音层的梯形条是所述第一吸音层的梯形条的等比例缩放后得到的,且所述第二吸音层的所有梯形条均大小一致。
CN201620491133.8U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吸音墙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12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91133.8U CN205712541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吸音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91133.8U CN205712541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吸音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2541U true CN205712541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91133.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12541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吸音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2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9805A (zh) * 2016-05-26 2016-08-10 俞昌书 一种吸音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9805A (zh) * 2016-05-26 2016-08-10 俞昌书 一种吸音墙
CN105839805B (zh) * 2016-05-26 2018-05-29 俞昌书 一种吸音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2941U (zh) 一种陶瓷薄板幕墙结构
CN109930735A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大块板吊顶
CN205712541U (zh) 一种吸音墙
CN205100486U (zh) 用于板材的安装系统及其扣件、龙骨、嵌缝条、弹性垫圈
CN105839805B (zh) 一种吸音墙
CN202214884U (zh) 高低错落型集成吊顶
CN204091635U (zh) 一种窗帘箱的结构
CN111779168B (zh) 一种高层建筑环保玻璃幕墙
CN204081179U (zh) 横明竖隐玻璃幕墙用横梁
CN208594662U (zh) 可以任意角相交的方通龙骨节点连接件
CN204715588U (zh) 新型幕墙用铝单板
CN210134565U (zh) 一种易安装铝板幕墙
CN209587647U (zh) 一种扇形型材
CN208402630U (zh) 一种铝网花栏结构
CN103343585B (zh) 中空玻璃内置附框安装系统
CN207700471U (zh) 一种玻璃和金属板幕墙的连接结构
CN206844457U (zh) 一种洁净室模块顶板组件
CN206448405U (zh) 具有波浪腹板的与玻璃幕墙一体化的铝合金主体装置
CN205243292U (zh) 一种框架结构
CN208310592U (zh) 一种玻璃压条
CN107740663A (zh) 一种新型角码
CN206297398U (zh) 新型发动机悬置连接板
CN205214834U (zh) 改进型组装玻璃画铝合金框架
CN208310572U (zh) 内开窗
CN206927447U (zh) 一种新型门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