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0022U -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00022U
CN205700022U CN201620558518.1U CN201620558518U CN205700022U CN 205700022 U CN205700022 U CN 205700022U CN 201620558518 U CN201620558518 U CN 201620558518U CN 205700022 U CN205700022 U CN 205700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oil gas
effusion
cargo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585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阳阳
朱发新
杨金超
卢金树
杨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6205585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00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00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000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3套制冷设备及3组热交换器。逸出油气从油气进口进入,通过第一套制冷设备后面的冷凝器后,到达三相分离器,将大部分的逸出油气分离。部分未分离的油气通过后面的第二套及第三套制冷设备后实现再分离,分离后的部分湿油气经过干燥器净化得到干燥油气,如排出废气还不达标,通过压缩膨胀机组和一、二级油气分离器组成的深冷机构,其回收效果更为理想,排出的废气更加干净。采用多级制冷设备冷却及其他设备的配合使用,使逸出油气的回收率大大提高,同时排出的废气达到国际排放的标准,该装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在各种海况下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吸收法主要分为贫油或专用溶剂吸收法,利用馏出轻组分汽油、煤油系溶剂,轻汽油、特制有机溶剂等易吸收油气的吸收液,在吸收塔内与混合气喷淋接触以溶解吸收其中的油气。但此法要求油气压力较高,装油结束后残存的带压油气会排入大气,排放的气体浓度较高且不能全部进入回收系统,需要向尾气中鼓风以稀释排放浓度,而且此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冷凝法是利用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冷凝,这样可以直接回收油品。冷凝过程为间接传热过程,而且制冷剂的温度要很低才可保证有较高的回收率,如此便造成投资成本剧增。
吸附法的吸附分离过程是利用各组分在吸附剂与流体之间分配不同的性质,使混合物中难吸附与易吸附组分分离。但也存在着吸附剂对油气成分的吸附有一定的选择性,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与不足。
本发明提及的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通过在多级冷凝前增加加压设备,从晃荡液货舱回收回来的油气首先进入预冷阶段,通过预冷压缩机和冷凝器冷凝液化出大部分污水和一小部分液态油,通过三相分离器后使得三相分离。
在机械制冷阶段中,通过制冷变频压缩机和冷凝器的一、二级机械制冷将大部分的油气转化为液态油回收,在第一级机械制冷时,使得大部分油气中的大部分油气冷凝成液态回收,通过油气分离器得到液态油和剩余油气。剩余的湿油气经干燥器净化得到干燥油气,此时一般已回收大部分油气为液态油,油气浓度能够降低到35mg/L,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而这其中的尾气则可以排放。
如相对要求比较高的国家而言,在进行了以上阶段之后可以进入深冷阶段,由压缩膨胀机组和一、二级油气分离器组成,其回收效果更为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包括:
制冷设备及热交换器,所述制冷设备及热交换器为3套,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制冷设备及热交换器,逸出油气通过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使所述逸出油气的温度下降;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后面的管路上,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冷凝器;
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后面管路上;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安装在所述第三冷凝器后面的管理上;
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安装在所述油分离器的后面;
深冷机构,所述深冷机构安装在所述油分离器的后面,所述深冷机构包括压缩膨胀机组和一级油气分离器、二级油气分离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相分离器为一卧式桶体,所述桶体侧面安装有油气混合物进口,所述油气混合物进口处连接进口分流器,除雾器安装在所述桶体的上部,所述除雾器连接油气出口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内部为预分离室,油池和水池,所述油池处安装挡油板,所述油池的下面连接油出口阀,所述水池处安装挡水板,所述水池的下面连接水出口阀(2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油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挡水板的高度,所述油池的高度大于所述水池的高度。
所述油气出口阀的后面连接油气出口,所述油出口阀的后面连接液态油出口,所述水出口阀的后面连接水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器处连接尾气管和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在多级冷凝前增加加压设备,从晃荡液货舱回收回来的油气首先进入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使油气的温度下降,液化出大部分污水和一小部分液态油,通过三相分离器后使得三相分离。
2.小部分的油气混合物通过第二及第三热交换器的冷凝及干燥器净化得到干燥油气,基本达到排放标准。
3.在装置的后面安装深冷机构,使油气进一步冷却液化,使分离率更高,排放的废气更加干净。
4.三相分离器通过气、油及水的比重不同进行分离,装置简单,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部件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制冷设备;2、热交换器;3、油气进口;4、冷凝器;5、液态油出口;6、水出口;7、油气出口;8、三相分离器;9、油气分离器;10、干燥器;11、尾气管;12、尾气处理装置;13、压缩膨胀机组;14、一级油气分离器;15、二级油气分离器;16、油气混合物进口;17、进口分流器;18、除雾器;19、油气出口阀;20、挡油板;21、油池;22、油出口阀;23、挡水板;24、水池;25、水出口阀;26、预分离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包括:3套制冷设备1及热交换器2,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制冷设备1及热交换器2,逸出油气通过与,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使逸出油气的温度下降;冷凝器4安装在热交换器2后面的管路上,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冷凝器;三相分离器8安装在第一冷凝器后面管路上;三相分离器9为一卧式桶体,桶体侧面安装有油气混合物进口16,油气混合物进口16处连接进口分流器17,除雾器18安装在桶体的上部,除雾器18连接油气出口阀19。桶体的内部为预分离室26,油池21和水池24,油池21处安装挡油板20,油池21的下面连接油出口阀22,水池24处安装挡水板23,水池24的下面连接水出口阀25。挡油板20的高度大于挡水板23的高度,油池21的高度大于水池21的高度。油气出口阀19的后面连接油气出口7,油出口阀22的后面连接液态油出口5,水出口阀25的后面连接水出口6。油分离器9安装在第三冷凝器后面的管理上;干燥器10安装在油分离器9的后面,干燥器10处连接尾气管11和尾气处理装置12。深冷机构安装在油分离器9的后面,深冷机构包括压缩膨胀机组13和一级油气分离器14、二级油气分离器15。
采用在多级冷凝前增加加压设备,从晃荡液货舱回收回来的油气首先进入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使油气的温度下降,液化出大部分污水和一小部分液态油,通过三相分离器后使得三相分离。小部分的油气混合物通过第二及第三热交换器的冷凝及干燥器净化得到干燥油气,基本达到排放标准。在装置的后面安装深冷机构,使油气进一步冷却液化,使分离率更高,排放的废气更加干净。三相分离器通过气、油及水的比重不同进行分离,装置简单,分离效果好。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首先采用加压冷凝法,在多级冷凝前增加加压设备,使从晃荡液货舱回收回来的油气进入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此时温度将达到4℃,大部分的油气冷凝液化,气液混合物通过第一冷凝器后进入三相分离器,通过油气混合物进口进入预分离室,这其中的油水气液混合物由于重力及旋流分离逐渐分层,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而油的密度又大于油气的密度,所以,预分离室中沉降分离分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油气、油、水,大部分的油气经除雾器过滤后由油气出口阀排出至油气出口,进入到第二、第三热交换器处进行热交换,部分的油与水混合形成油状乳浊液,经过三相分离器中的挡油板,使得液态油逐渐流进油池,然后由油出口阀经过液态油出口5回收,而底层的水经过三相分离器中的挡水板,靠压力平衡进入水室,最终由水出口阀经过连接水出口排出。
第二、第三制冷环节
在第二、第三制冷环节中,通过热交换后将大部分的油气转化为液态油回收,在第二级机械制冷时,能使温度达到约-40℃,而到第三级机械制冷时,能够达到约-73℃,使得大部分油气冷凝成液态回收,通过油气分离器得到液态油和剩余油气。剩余的湿油气经干燥器净化得到干燥油气,此时一般已回收大部分油气为液态油,油气5浓度能够降低到35mg/L,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而这其中的尾气则可以通过尾气管及尾气处理装置排出。
深冷环节
小部分混合油气到达深冷机构处,通过深冷机构与一级油气分离器和二级油气分离器的循环冷却分离,使油气进一步冷却液化,使分离率更高,排放的废气更加干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设备(1)及热交换器(2),所述制冷设备(1)及热交换器(2)为3套,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制冷设备(1)及热交换器(2),逸出油气通过与所述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使所述逸出油气的温度下降;
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2)后面的管路上,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冷凝器;
三相分离器(8),所述三相分离器(8)安装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后面管路上;
油分离器(9),所述油分离器(9)安装在所述第三冷凝器后面的管理上;
干燥器(10),所述干燥器(10)安装在所述油分离器(9)的后面;
深冷机构,所述深冷机构安装在所述油分离器(9)的后面,所述深冷机构包括压缩膨胀机组(13)和一级油气分离器(14)、二级油气分离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9)为一卧式桶体,所述桶体侧面安装有油气混合物进口(16),所述油气混合物进口(16)处连接进口分流器(17),除雾器(18)安装在所述桶体的上部,所述除雾器(18)连接油气出口阀(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内部为预分离室(26),油池(21)和水池(24),所述油池(21)处安装挡油板(20),所述油池(21)的下面连接油出口阀(22),所述水池(24)处安装挡水板(23),所述水池(24)的下面连接水出口阀(2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20)的高度大于所述挡水板(23)的高度,所述油池(21)的高度大于所述水池(24)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出口阀(19)的后面连接油气出口(7),所述油出口阀(22)的后面连接液态油出口(5),所述水出口阀(25)的后面连接水出口(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10)处连接尾气管(11)和尾气处理装置(12)。
CN201620558518.1U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00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8518.1U CN205700022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8518.1U CN205700022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00022U true CN205700022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5851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00022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000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132A (zh) * 2017-05-12 2017-09-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液货船舶循环降露回气调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132A (zh) * 2017-05-12 2017-09-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液货船舶循环降露回气调整装置
CN107140132B (zh) * 2017-05-12 2023-06-2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液货船舶循环降露回气调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7629B (zh) 一种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捕集方法
CN201537401U (zh) 利用冷凝和吸收集成回收油气的装置
CN103394267A (zh) 一种结合冷凝和吸附的油气回收装置
CN101852504B (zh) 用于油气回收的双级复叠制冷方法
CN105854529A (zh) 一种非水溶剂二氧化碳捕集液、方法以及系统
CN106178807A (zh) 一种“双冷凝—吸附”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CN104857810B (zh) 气体冷凝工艺及设备
CN206008358U (zh) 一种冷凝法油气回收系统
CN205933758U (zh) 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
CN106281476A (zh) 一种低温甲醇洗装置及一种脱除合成气中酸性气的方法
CN101703841B (zh) 利用冷凝和吸收集成回收油气的装置
CN106955569A (zh) 一种水合物法连续捕集水泥窑烟气中co2的方法
CN108404612A (zh) 一种富液多级换热型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工艺
CN207243827U (zh) C8以下烷烃生产用冷凝吸附回收装置
CN205700022U (zh) 一种油船晃荡液货舱逸出油气的处理装置
CN204710058U (zh) 一种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回收装置
CN102441290A (zh) 基于透平膨胀机制冷的油气冷凝回收方法及装置
CN207533016U (zh) 一种二氯甲烷尾气资源化回收装置
CN203763888U (zh) 一种双通道蒸发工艺油气回收系统
CN103215060A (zh) 挥发石油气吸附冷凝综合回收装置
CN202246576U (zh) 一种油气低温冷凝吸收回收装置
CN102911704B (zh) 综合油气回收方法
CN105771300B (zh)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CN208395104U (zh) 一种冷凝吸附式油气回收装置
CN206996187U (zh) 一种废气加压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