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8236U - 胸背部固定带 - Google Patents

胸背部固定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8236U
CN205698236U CN201620216561.XU CN201620216561U CN205698236U CN 205698236 U CN205698236 U CN 205698236U CN 201620216561 U CN201620216561 U CN 201620216561U CN 205698236 U CN205698236 U CN 205698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pad
chest
outer pad
fix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65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桂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02165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8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8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82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背部固定带,包括内垫、外垫、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内垫与外垫复合于一体,且内垫与外垫之间可拆卸的连接;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连接于外垫的左侧,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连接于外垫的上相对于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右侧;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设有第一间隔,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之间设有第二间隔,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与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错位设置,且第二绑带与第二间隔对齐设置,第三绑带和第一间隔对齐设置;第一绑带和第三绑带的端部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第二绑带和第四绑带的端部也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本实用新型非常方便实用,设计巧妙,能有效定位内垫以及外垫。

Description

胸背部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胸背部固定带。
背景技术
开胸手术或肺部手术后,患者身体上的创口通常有30至60公分,手术后需要患者早期活动。为了促进切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但是,由于胸部手术后时切口尺寸较大,通常采用纱布和绷带覆盖切口部位,这样没有牢固的依托,患者咳嗽,翻身,下床活动时会牵拉手术切口引起疼痛。或者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原因影响手术切口愈合,间接较长时间限制了患者咳嗽或下床活动。为了减少患者疼痛让其手术后早日活动,又能不影响患者咳嗽咳痰等活动,需要一种能牢固固定胸背部的固定装置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胸背部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背部固定带,包括内垫、外垫、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
所述内垫与外垫复合于一体,且内垫与外垫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连接于所述外垫的左侧,所述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连接于外垫的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右侧;
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设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之间设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与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二绑带与第二间隔对齐设置,所述第三绑带和第一间隔对齐设置;
所述第二绑带与外垫底部边缘之间设有第三间隔,所述第三绑带与外垫顶部边缘之间设有第四间隔,所述第一绑带与第四间隔对齐设置,所述第四绑带与第三间隔对齐设置;
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三绑带的端部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第二绑带和第四绑带的端部也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均采用弹性带制作。
优选的,所述内垫的两端沿所述内垫的轴线方向收缩,所述内垫的中部沿所述内垫的轴线外侧凸出设置,以使其整体呈两端小中部外凸的梭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的长度为人体胸围周长的至少1.5倍。
优选的,所述内垫和外垫均采用纯棉材质制作,且所述外垫的厚度厚于所述内垫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外垫上还设有第五绑带、第六绑带、第七绑带和第八绑带,所述第五绑带和第六绑带、第七绑带和第八绑带分别连接于外垫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五绑带和第六绑带为倾斜设置,且呈倒“八”字形,所述第七绑带和第八绑带为倾斜设置,且呈正“八”字形。
优选的,所述外垫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抗螨层,所述外层和内层均采用棉纤维编制而成,所述内层的棉纤维上设有纳米银镀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内垫和外垫,内垫与外垫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并在外垫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设有第一间隔,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之间设有第二间隔,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与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错位设置,且第二绑带与第二间隔对齐设置,第三绑带和第一间隔对齐设置,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第一绑带倾斜的环绕患者胸围并从第二间隔之间通过,使第三绑带倾斜的环绕患者胸围并从第一间隔之间通过,第一绑带和第三绑带形成交叉捆绑,第二绑带倾斜的环绕患者胸围并从第二间隔之间通过,第四绑带倾斜的环绕患者胸围并从第一间隔之间通过,第二绑带和第四绑带形成交叉捆绑,第二绑带与外垫底部边缘之间设有第三间隔,第三绑带与外垫顶部边缘之间设有第四间隔,第一绑带与第四间隔对齐设置,第四绑带与第三间隔对齐设置,在当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在绕行的时候经过第三间隔和第四间隔从而将内垫和外垫的每一个边角都能定位,由于设置了魔术贴因此可以在包扎的时候能方便的将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的端部都扎紧。因此能更好的避免患者移动身体的时候,内垫和外垫移动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价格便宜、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能有效定位内垫以及外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10、内垫;20、外垫;201、第一绑带;202、第二绑带;203、第三绑带;204、第四绑带;205、第一间隔;206、第二间隔;207、第三间隔;208、第四间隔;209、第五绑带;210、第六绑带;211、第七绑带;212、第八绑带;30、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胸背部固定带,包括内垫10、外垫20、第一绑带201、第二绑带202、第三绑带203和第四绑带204;所述内垫10与外垫20复合于一体,且内垫10与外垫20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绑带201和第二绑带202连接于所述外垫20的左侧,所述第三绑带203和第四绑带204连接于外垫20的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绑带201和第二绑带202的右侧;所述第一绑带201和第二绑带202之间设有第一间隔205,所述第三绑带203和第四绑带204之间设有第二间隔206,所述第一绑带201和第二绑带202与第三绑带203和第四绑带204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二绑带202与第二间隔206对齐设置,所述第三绑带203和第一间隔205对齐设置;所述第二绑带202与外垫20底部边缘之间设有第三间隔207,所述第三绑带203与外垫20顶部边缘之间设有第四间隔208,所述第一绑带201与第四间隔208对齐设置,所述第四绑带204与第三间隔207对齐设置;所述第一绑带201和第三绑带203的端部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30和母魔术贴30,所述第二绑带202和第四绑带204的端部也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30和母魔术贴30。
对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时所采用的材质做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绑带201、第二绑带202、第三绑带203和第四绑带204均采用弹性带制作。这样避免压迫患者的胸腔,能自行调节松紧。
更为具体的,所述内垫10的两端沿所述内垫10的轴线方向收缩,所述内垫10的中部沿所述内垫10的轴线外侧凸出设置,以使其整体呈两端小中部外凸的梭形。这样在包扎的时候,当创口的高度高于人体腋窝处时,内垫10的四个角位不会干扰患者身体的活动,并且由于内垫10中部外凸,这样可以在保证不影响患者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的将纵向的创口完全覆盖住。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绑带201、第二绑带202、第三绑带203和第四绑带204的长度为人体胸围周长的至少1.5倍。这样可以使绑带环绕患者胸围至少一周,从而使其能捆绑的更加牢靠。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垫10和外垫20均采用纯棉材质制作,且所述外垫20的厚度厚于所述内垫10的厚度。可以加强其保护作用,减少外界对于创口处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垫20上还设有第五绑带209、第六绑带210、第七绑带211和第八绑带212,所述第五绑带209和第六绑带210、第七绑带211和第八绑带212分别连接于外垫20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五绑带209和第六绑带210为倾斜设置,且呈倒“八”字形,所述第七绑带211和第八绑带212为倾斜设置,且呈正“八”字形。这样可以将绑带环绕患者的肩部进行捆绑定位,从而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定位的稳定,进一步加强了内垫10和外定的固定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垫20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抗螨层,所述外层和内层均采用棉纤维编制而成,所述内层的棉纤维上设有纳米银镀层。这样可以在长时间佩戴时,降低细菌和螨虫感染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扣胸背部固定带,非常方便实用,特别适合刚刚做完开胸手术的患者的创口处内垫10以及外垫20的定位使用。
且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的改进上,也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胸背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垫、外垫、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
所述内垫与外垫复合于一体,且内垫与外垫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连接于所述外垫的左侧,所述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连接于外垫的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右侧;
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设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之间设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与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二绑带与第二间隔对齐设置,所述第三绑带和第一间隔对齐设置;
所述第二绑带与外垫底部边缘之间设有第三间隔,所述第三绑带与外垫顶部边缘之间设有第四间隔,所述第一绑带与第四间隔对齐设置,所述第四绑带与第三间隔对齐设置;
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三绑带的端部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第二绑带和第四绑带的端部也分别设有配合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背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均采用弹性带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背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的两端沿所述内垫的轴线方向收缩,所述内垫的中部沿所述内垫的轴线外侧凸出设置,以使其整体呈两端小中部外凸的梭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背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的长度为人体胸围周长的至少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背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和外垫均采用纯棉材质制作,且所述外垫的厚度厚于所述内垫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背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垫上还设有第五绑带、第六绑带、第七绑带和第八绑带,所述第五绑带和第六绑带、第七绑带和第八绑带分别连接于外垫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五绑带和第六绑带为倾斜设置,且呈倒“八”字形,所述第七绑带和第八绑带为倾斜设置,且呈正“八”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背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垫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抗螨层,所述外层和内层均采用棉纤维编制而成,所述内层的棉纤维上设有纳米银镀层。
CN201620216561.XU 2016-03-21 2016-03-21 胸背部固定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8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6561.XU CN205698236U (zh) 2016-03-21 2016-03-21 胸背部固定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6561.XU CN205698236U (zh) 2016-03-21 2016-03-21 胸背部固定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8236U true CN205698236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656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8236U (zh) 2016-03-21 2016-03-21 胸背部固定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82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0039A (zh) * 2015-12-31 2016-05-1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施救使用的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0039A (zh) * 2015-12-31 2016-05-1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施救使用的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98236U (zh) 胸背部固定带
CN209075838U (zh) 一种中药封包
CN201260737Y (zh) 医用伸缩式防护指套
CN206659981U (zh) 一种手臂骨折护理装置
CN202263103U (zh) 一种头部伤口敷料固定网套
CN203873965U (zh) 术后腋部包扎用护腋套
CN204363011U (zh) 增高护踝
CN205885595U (zh) 一种收腹带
CN209392214U (zh) 热敷带
CN209490323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便携式头皮针固定装置
CN201316465Y (zh) 一种小儿输液固定器
CN203790110U (zh) 一种骨外科用固定夹具
CN201978261U (zh) 静脉留置针固定带
CN203564393U (zh) 病人卧姿固定衣
CN208823637U (zh) 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套
CN207384258U (zh) 一种磁共振检查床
CN207837984U (zh) 一种无创通气固定帽
CN202207240U (zh) 乳癌术后切口加压固定带
CN202682149U (zh) 医用防护眼罩
CN207041614U (zh) 一种手指式可抽拉手部固定套
CN203000989U (zh) 新型b超检查床
CN209827167U (zh) 新型皮肤病人锌糊固定衣
CN208447881U (zh) 一种开放式拉带手腕固定支具
CN209529717U (zh) 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弹力带
CN204709113U (zh) 医用约束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