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3955U -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3955U
CN205693955U CN201620526133.7U CN201620526133U CN205693955U CN 205693955 U CN205693955 U CN 205693955U CN 201620526133 U CN201620526133 U CN 201620526133U CN 205693955 U CN205693955 U CN 205693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chip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261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丽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an Ruix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an Ruix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an Ruix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261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3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3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39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包括由芯片U1,以及串接在芯片U1的CK管脚与VDD管脚之间的电阻R3组成的芯片判断电路;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TT6061;还包括分别与芯片判断电路相连接的驱动输入电路和输入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输入触发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照明电路和信号预处理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使得照明系统更加灵敏,提高了反应速度,使得人们在使用门禁时能够得到更加及时的照明,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禁照明领域,具体是指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本是用于保护住户安全的装置,用户在进入住宅前需要先通过门禁的认证,如此能够更好的提高住户居住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很好的避免不法分子以及各类社会人员混入住宅区内。为了提高门禁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在夜晚光照不足时的使用效果,人们时常会在门禁周边搭配相关联的照明装置,但是现有照明装置的使用效果并不如意,其灵敏度较低,不利于及时的提供照明,甚至有时候因为照明不足还会导致住户的误操作,轻则无法正常开启门禁,重则输入错误指令影响他人休息,甚至导致门禁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使得照明系统更加灵敏,提高了反应速度,使得人们在使用门禁时能够得到更加及时的照明,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包括由芯片U1,以及串接在芯片U1的CK管脚与VDD管脚之间的电阻R3组成的芯片判断电路;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TT6061;还包括分别与芯片判断电路相连接的驱动输入电路和输入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输入触发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照明电路和信号预处理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输入电路由MOS管Q1,正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CI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N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N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正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FI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以及正极与芯片U1的FI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其中,二极管D1的N极与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电容C3的负极组成该驱动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芯片U1的A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6,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7后与芯片U1的TI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3,N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4,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9组成;其中,二极管D4的N极作为该输入触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照明电路由双向晶闸管VS1,照明灯H,负极与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正极与电阻R6和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4,负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其中,双向晶闸管VS1的第一电极经照明灯H后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双向晶闸管VS1的第二电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三极管VT2,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6,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3,正极经电阻R1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5,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6,以及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9组成;其中,电容C7的负极接地,电阻R16和电阻R17的连接点接5V电源,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作为该信号预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容C9的负极作为该信号预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拥有快速反应的能力,相较于现有的照明装置的反应速率能够提升20~43%,使得系统对门禁进行照明的效果更加及时,且该系统的触发信号能够直接导入电路中,进一步提高了触发的反应速度;通过设置信号预处理电路,能够对触发信号进行增强与消除处理,提高信号的准确度与信号强度,避免信号误触发造成电能损耗,同时还能提高触发信号的强度,进而提升了系统的整体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预处理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包括由芯片U1,以及串接在芯片U1的CK管脚与VDD管脚之间的电阻R3组成的芯片判断电路;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TT6061;还包括分别与芯片判断电路相连接的驱动输入电路和输入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输入触发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照明电路和信号预处理电路。
驱动输入电路由MOS管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4,滑动变阻器RP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以及稳压二极管D组成。
连接时,电容C2的正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CI管脚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NC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1的N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N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FI管脚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芯片U1的FI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
其中,二极管D1的N极与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电容C3的负极组成该驱动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输入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组成。
连接时,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芯片U1的A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7后与芯片U1的TI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4的N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
其中,二极管D4的N极作为该输入触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触发照明电路由双向晶闸管VS1,照明灯H,电阻R10,电容C4,以及电容C5组成。
连接时,电容C4的负极与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正极与电阻R6和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接,电容C5的负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
其中,双向晶闸管VS1的第一电极经照明灯H后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双向晶闸管VS1的第二电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
如图2所示,信号预处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三极管VT2,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以及电阻R17组成。
连接时,电容C6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容C7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3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容C8的正极经电阻R1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9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
其中,电容C7的负极接地,电阻R16和电阻R17的连接点接5V电源,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作为该信号预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容C9的负极作为该信号预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
使用时,当信号由信号输入端导入后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将控制该双向晶闸管VS导通,从而使得照明灯H的两端均通电进行照明。该系统拥有快速反应的能力,相较于现有的照明装置的反应速率能够提升20~43%,使得系统对门禁进行照明的效果更加及时,且该系统的触发信号能够直接导入电路中,进一步提高了触发的反应速度;通过设置信号预处理电路,能够对触发信号进行增强与消除处理,提高信号的准确度与信号强度,避免信号误触发造成电能损耗,同时还能提高触发信号的强度,进而提升了系统的整体使用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6)

1.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芯片U1,以及串接在芯片U1的CK管脚与VDD管脚之间的电阻R3组成的芯片判断电路;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TT6061;还包括分别与芯片判断电路相连接的驱动输入电路和输入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输入触发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照明电路和信号预处理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三极管VT2,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6,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3,正极经电阻R1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5,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6,以及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9组成;其中,电容C7的负极接地,电阻R16和电阻R17的连接点接5V电源,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作为该信号预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容C9的负极作为该信号预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入电路由MOS管Q1,正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CI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滑动端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N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N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正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FI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以及正极与芯片U1的FI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其中,二极管D1的N极与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电容C3的负极组成该驱动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1的VD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芯片U1的A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6,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7后与芯片U1的TI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3,N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P极与芯片U1的VS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4,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9组成;其中,二极管D4的N极作为该输入触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照明电路由双向晶闸管VS1,照明灯H,负极与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正极与电阻R6和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4,负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其中,双向晶闸管VS1的第一电极经照明灯H后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双向晶闸管VS1的第二电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9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
CN201620526133.7U 2016-05-31 2016-05-31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3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6133.7U CN205693955U (zh) 2016-05-31 2016-05-31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6133.7U CN205693955U (zh) 2016-05-31 2016-05-31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3955U true CN205693955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5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261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3955U (zh) 2016-05-31 2016-05-31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3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1667B (zh) 一种基于声光控节能led灯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51661U (zh) 用于别墅智能门卫的灯控防护装置
CN203671387U (zh) 一种门控室内照明装置
CN201393326Y (zh) 带应急照明功能的镇流器
CN203757491U (zh) 一种自行车停车桩led灯光装置
CN205693955U (zh)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107660052A (zh) 基于输入缓冲电路的门禁智能电源照明驱动系统
CN203748049U (zh) 声光延时控制节能灯
CN107734768A (zh) 基于驱动保护电路的门禁智能电源照明驱动系统
CN205681673U (zh) 基于驱动保护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205670876U (zh) 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205681674U (zh) 缓冲保护型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107734767A (zh)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智能电源照明驱动系统
CN105873326A (zh) 基于驱动保护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201119071Y (zh) 能迷惑窃贼的灯光控制装置
CN105873324A (zh) 基于输入缓冲电路的预处理型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105873332A (zh) 基于输入缓冲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105873333A (zh) 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105873334A (zh) 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204480446U (zh) 煤气防爆报警器及其电源电路
CN207201050U (zh) 一种用于路灯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电路
CN107734807A (zh) 门禁智能电源照明驱动系统
CN205726622U (zh) 灯具控制系统中的dc故障检测电路
CN105960076A (zh) 缓冲保护型门禁照明驱动系统
CN107682973A (zh) 缓冲保护型门禁智能电源照明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Hongyu

Inventor after: He Liqi

Inventor before: Wu Liq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9

Address after: 264100 Yantai, Muping District, East oil District, building No. 16, south of th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300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Nanan City Fu Kang Mei Zhen iron industrial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anan Ruix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