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0798U - 饮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饮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0798U
CN205690798U CN201620055732.5U CN201620055732U CN205690798U CN 205690798 U CN205690798 U CN 205690798U CN 201620055732 U CN201620055732 U CN 201620055732U CN 205690798 U CN205690798 U CN 205690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ter
mouth
compressor
coo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57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
赵亨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557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0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0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0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水装置,该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储水器、水泵和控制器,其中,第一换热器分别与压缩机和节流部件相连;第二换热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对应第一容纳空间的壳体部分设置第一冷媒口和第二冷媒口,对应第二容纳空间的壳体部分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冷媒口与节流部件的另一端相连,第二冷媒口与压缩机的另一端相连;储水器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二出水口与水泵的一端相连,水泵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水口相连;控制器对压缩机进行控制以对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进行制冷。该装置可以循环制冷避免结冰,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饮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饮水装置例如具有制冷功能的饮水机,制冷能力较差,制取较低温度时,冷水易结成冰导致出水有困难,无法满足制取较低温度例如0℃以下冷水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出一种饮水装置,该饮水装置可以制取冷水,满足用户需求,可以避免结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饮水装置,该饮水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节流部件,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部件的一端相连;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对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壳体部分设置第一冷媒口和第二冷媒口,对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壳体部分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冷媒口与所述节流部件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相连;储水器和水泵,所述储水器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水泵使得所述储水器内的水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流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压缩机进行控制以使冷媒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对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进行制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水装置,通过采用压缩机将冷媒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和节流部件输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容纳空间内进行蒸发吸热,并通过水泵将储水器内的水在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容纳空间内循环流动,第二换热器吸热所需能量从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获得,从而实现循环制冷以使得储水器内的水逐渐冷,满足用户需求,并且水不断循环流动,换热效率提高,在制取较低温例如0℃以下温度的水时不会发生结冰的问题,避免结冰造成出水困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
具体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壳体内包括多个换热板片,并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壳体内的空间以构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饮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储水器和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水器内水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
另外,上述饮水装置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S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口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四通阀切换冷媒流向,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以使所述冷媒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对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进行制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饮水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部件的一端之间。
具体地,所述节流部件包括毛细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饮水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换热器吹风降温,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针对图2(1)中立体图的侧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针对图2(1)中立体图的侧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针对图2(1)中立体图的截面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饮水装置100;
压缩机10、第一换热器20、节流部件30、第二换热器40,储水器50、水泵60、温度传感器70,过滤器80和风机90,四通阀91;
壳体41,第一冷媒口1和第二冷媒口2,第一进水口3和第一出水口4,第二进水口5和第二出水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饮水装置。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饮水装置100包括压缩机10、第一换热器20、节流部件30、第二换热器40,储水器50、水泵60和控制器(图中未标示)。
其中,压缩机10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20的一端相连,第一换热器20的另一端与节流部件30的一端相连。
第二换热器40包括壳体41,在壳体41内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对应第一容纳空间的壳体外设置第一冷媒口1和第二冷媒口2,对应第二容纳空间的壳体外设置第一进水口3和第一出水口4,第一冷媒口1与节流部件30的另一端相连,第二冷媒口2与压缩机10的另一端相连。
储水器50包括第二进水口5和第二出水口6,第二进水口5与第一出水口4相连,第二出水口6与水泵60的一端相连,水泵60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水口3相连,水泵60使得储水器50内的水在第二容纳空间内流动。
控制器与压缩机10相连,控制器对压缩机10进行控制以使冷媒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20、节流部件30和第二换热器40对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进行制冷,由于储水器50内的水通过水泵60不断在第二容纳空间内循环,通过第二换热器40对水温度不断降低,由于水一直流动,第二换热器40的换热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对流动的水逐渐降温不会出现结冰的问题,从而避免结冰造成的出水困难。
具体地,类似于空调器制冷过程,在制取低温例如0℃及其以下的冷水时,控制器控制压缩机10启动,压缩机10泵出高温高压冷媒,进而冷媒通过第一换热器20进行冷凝放热成为低温高压的冷媒,并通过节流部件30例如毛细管进行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冷媒,冷媒流入第二换热器40的第一容纳空间进行蒸发吸热,所需热量吸收第二容纳空间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从而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逐渐降温,达到制取冷水的目的,并对流动的水逐渐降温不会造成结冰,满足用户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40包括板式换热器,具体地,如图2(1)所示,板式换热器的壳体41内包括多个换热板片01例如金属薄片,板式换热器为由多个相同矩形金属薄片01焊接而成的封闭整体,在壳体41的内部空间设置分隔板02,通过分隔板02分隔壳体41内的空间以构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如图2(4)所示,也就是通过分隔板02将水和冷媒隔开,形成两个密封的系统。另外,图2(2)和图2(3) 为该板式换热器的侧视图。压缩机10产生的冷量传输至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内的冷媒通过许多金属薄片对流经的水进行降温,冷水存储在储水器50内,水泵60不断的将储水器50内的冷水与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冷水温度降低。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装置100,采用压缩机10制冷技术,并将板式换热器应用于该饮水装置100上,可以满足连续制取超低温例如0℃以下冷水的要求。
如图1所示,该饮水装置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0,温度传感器70分别与储水器50和控制器相连,用于检测储水器50内水的温度,进而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温度控制压缩机10。例如,通过温度传感器70检测储水器50内冷水的温度T,当T>T1时,控制压缩机10开启,当T≤T2时,控制压缩机停机,实现智能化控制,其中,T1可以为温度传感器70测温上限,T2可以为温度传感器70测温下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饮水装置100除了可以实现低温大冷量的液体冷却,还可以实现对液体加热,热水温度可达60℃。如图3所示,该饮水装置100还包括四通阀91,四通阀91的D口与压缩机10的排气口连接,四通阀91的S口与压缩机10的回气口连接,四通阀91的C口与第一换热器20的一端连接,四通阀91的E口与第二冷媒口2连接,从制冷水切换至对液体进行加热时,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四通阀91切换冷媒流向,以及控制压缩机10以使冷媒依次通过第二换热器40、节流部件30和第一换热器20对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进行制热。
具体地,类似于空调器的制热过程,控制器控制压缩机10启动,压缩机10泵出高温高压的冷媒,冷媒通过四通阀91的E口先进入第二换热器40例如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释放的热量对第二容纳空间内循环流经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制取热水,进而低温高压的冷媒通过节流部件30变为低温低压的冷媒,进一步通过第一换热器20进行蒸发吸热成为气态,通过四通阀91的C口回流至压缩机10,依次循环。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装置100只实现对液体进行制冷或者制热,则无需增设四通阀91,而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时,可以通过四通阀91改变冷媒的流向,实现制冷和制热的切换。
如图1中所示,上述饮水装置100还包括过滤器80和风机90,过滤器8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0的另一端与节流部件30的一端之间。风机90与控制器相连,用于对第一换热器20吹风降温,增加换热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压缩机10、第一换热器20、过滤器80、节流部件30例如毛细管和板式换热器焊接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节流部件,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部件的一端相连;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对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壳体部分设置第一冷媒口和第二冷媒口,对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壳体部分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冷媒口与所述节流部件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媒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相连;
储水器和水泵,所述储水器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水泵使得所述储水器内的水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流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压缩机进行控制以使冷媒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对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进行制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壳体内包括多个换热板片,并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壳体内的空间以构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储水器和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水器内水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S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口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四通阀切换冷媒流向,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以使所述冷媒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对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水进行制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部件的一端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件包括毛细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换热器吹风降温。
CN201620055732.5U 2016-01-20 2016-01-20 饮水装置 Active CN205690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5732.5U CN205690798U (zh) 2016-01-20 2016-01-20 饮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5732.5U CN205690798U (zh) 2016-01-20 2016-01-20 饮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0798U true CN205690798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3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5732.5U Active CN205690798U (zh) 2016-01-20 2016-01-20 饮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07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911A (zh) * 2016-11-30 2017-02-01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储水器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WO2020244584A1 (zh) * 2019-06-06 2020-12-10 付军 一种饮用水的即冷系统及一种分区制冷系统
CN113929251A (zh) * 2020-06-29 2022-01-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处理装置和净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911A (zh) * 2016-11-30 2017-02-01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储水器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CN106369911B (zh) * 2016-11-30 2019-03-29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储水器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WO2020244584A1 (zh) * 2019-06-06 2020-12-10 付军 一种饮用水的即冷系统及一种分区制冷系统
CN113929251A (zh) * 2020-06-29 2022-01-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处理装置和净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0907B (zh) 单冷型空调器和冷暖型空调器
US8516847B2 (en) Thermal storage air conditioner
CN207335020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恒温水空调
CN102345949A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换热器冷媒流量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205690798U (zh) 饮水装置
CN106152840B (zh) 热管系统、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16541A (zh) 自然冷机房空调及其过冷度控制方法
CN104896793A (zh) 空调热水机系统
CN105509354B (zh) 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
WO2008044807A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06114983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9744842U (zh) 双工况可高低温运行的制冷系统
CN206171116U (zh) Co2热泵空调系统
CN102788447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饮水机
CN105864972A (zh) 变频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9119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81976U (zh) 制冷水装置
CN205119552U (zh) 空调器
CN104634001A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空调器
JP2004053055A (ja) 冷蔵庫
CN102109246A (zh) 制冷循环设备、热泵式热水供应空调及其室外单元
CN104697245A (zh) 耦合热泵系统
CN105674614A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CN105402920A (zh) 冷水机组
CN201383349Y (zh) 分流式的双温冷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