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9371U -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9371U
CN205689371U CN201620588625.9U CN201620588625U CN205689371U CN 205689371 U CN205689371 U CN 205689371U CN 201620588625 U CN201620588625 U CN 201620588625U CN 205689371 U CN205689371 U CN 205689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furniture
gear
display
travell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886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天妍
張欣蕊
曹艺赢
郝骏逸
杨依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 Road
Original Assignee
Nova Roa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 Road filed Critical Nova Road
Priority to CN2016205886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9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9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93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包括支撑件、安装在支撑件上的能量采集器和将能量采集器采集的能量进行输出的能量输出机构;能量输出机构包括同轴安装于轮轴上的传动齿轮,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件上;能量采集器为布设在能量输出机构一侧的摆动式拨齿装置;摆动式拨齿装置包括摆动腔、在摆动腔内进行往复摆动的自由摆件和随自由摆件同步摆动且摆动过程中拨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齿轮拨动件,齿轮拨动件安装在自由摆件上;自由摆件包括摆杆和安装在摆杆外端的配重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入成本较低、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利用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采集器简便、有效进行能量采集,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度,绿色技术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有必要寻找并研究新的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来节省和再利用能源,因而能量采集技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能量采集技术是指将周围发生的微小能量(如光能、振动能、风能、热能、水能等外部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技术。能量采集技术所转换的能量来源非常丰富,有必要对上述实际发生且未被利用的外部能量进行转换以有效再利用。同时,所转换的电能可用来给其它电子设备供电,并且适用面广,能满足多种行业的供电需求。另外,所转换的电能不依赖于电池或电源插座,能直接为相应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使用操作简便,如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等;并且,能有效适用于诸如地下矿井、沙漠、边远地区等电力无法输送到达的场合。
目前,存在多种常规的能量采集系统,但上述常规的能量采集系统一般是将振动能等能量转换为电能且其工作原理是使用压电材料生成电能,压电材料由振动产生电荷,每1立方厘米的压电材料可产生最高为0.5毫瓦的电能,该电能可用来驱动小型设备,如起搏器、手表或无线传感器等。实际使用时,上述常规的能量采集系统中,压电材料可通过任意的非周期振动获得再生的电力,例如车辆行驶过程中在桥梁上产生的振动、工业领域的机械操作等,虽然上述基于压电材料的能量收集系统能为一个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但压电材料成本昂贵。因此,需要对常规基于压电材料的能量采集系统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入成本较低、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能简便、有效进行能量采集,经济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结构简单、投入成本较低、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利用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采集器简便、有效进行能量采集,经济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能量采集器和将所述能量采集器采集的能量进行输出的能量输出机构;
所述能量输出机构包括同轴安装于轮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能量采集器为布设在所述能量输出机构一侧的摆动式拨齿装置;所述摆动式拨齿装置包括摆动腔、在摆动腔内进行往复摆动的自由摆件和随自由摆件同步摆动且摆动过程中拨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齿轮拨动件,所述齿轮拨动件安装在自由摆件上;所述自由摆件包括摆杆和安装在摆杆外端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摆动腔外侧;所述摆动腔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壁板,所述摆杆以铰接方式安装于两个所述壁板之间。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齿轮拨动件包括拨齿杆,所述拨齿杆的内端设置有多个能与传动齿轮啮合的拨齿,多个所述拨齿均位于摆动腔外侧。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呈平行布设或呈垂直布设;
所述自由摆件和齿轮拨动件均与所述壁板呈平行布设。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齿轮拨动件上安装有滑移件,所述滑移件与所述壁板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壁板上均开有供所述滑移件进行往复滑移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呈对称布设,所述滑移件的两端分别卡装在两个所述滑槽内。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滑槽的一端为拨动端且其另一端为脱离端,所述拨动端与传动齿轮中心点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脱离端与传动齿轮中心点之间的间距;
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弧形、锯齿形或波纹形。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多个。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动齿轮为圆柱齿轮且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当传动齿轮的数量为一个时,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均与传动齿轮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当传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轮轴的数量为一根,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呈平行布设且其由前至后套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均为圆柱齿轮,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外侧,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为一个且其为圆柱齿轮或锥齿轮,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圆周方向布设在传动齿轮外侧。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均为圆柱齿轮且其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传动齿轮沿圆周方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且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外侧。
上述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能量输出机构还包括能量输出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布设在能量输出齿轮外侧,多个所述传动齿轮均与能量输出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投入成本较低。
2、结构设计合理,主要包括支撑件、安装在支撑件上的能量采集器和将能量采集器采集的能量进行输出的能量输出机构,拆装简便。
3、所采用的能量采集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该能量采集器为布设在能量输出机构一侧的摆动式拨齿装置,摆动式拨齿装置包括摆动腔、在摆动腔内进行往复摆动的自由摆件和随自由摆件同步摆动且摆动过程中拨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齿轮拨动件,齿轮拨动件安装在自由摆件上。实际使用时,自由摆件摆动过程中,相应带动齿轮拨动件进行同步摆动,并通过齿轮拨动件拨动能量输出机构中的传动齿轮转动,实现能量采集。
4、使用方式灵活,能量采集器和传动齿轮的数量和安装位置能简便、快速且灵活调整。实际使用时,只需能提供驱动至少一个能量采集器的自由摆件进行摆动,本实用新型即可工作。
5、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能对周围发生的微小能量进行简便、快速且有效采集,并能完成能量转换过程。所采集的能量通过能量输出机构输出,并将所输出能量简便、快速转换为电能,为相应的用电设备供电,经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入成本较低、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利用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采集器简便、有效进行能量采集,经济实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能量采集器的齿轮拨动件位于滑槽中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能量采集器的齿轮拨动件向滑槽拨动端摆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能量采集器的齿轮拨动件摆动至滑槽拨动端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能量采集器的齿轮拨动件摆动至滑槽脱离端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中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外壳; 1011—第一螺栓安装孔;
1012—第二螺栓安装孔; 102—摆动腔; 103—第一壁板;
1031—第一销孔; 1032—第一安装孔; 104—第二壁板;
1041—第二销孔; 1042—第二安装孔; 105—自由摆件;
106—摆杆; 107—配重块; 108—销轴;
109—齿轮拨动件; 110—拨齿杆; 111—拨齿;
112—滑移件; 113—第一滑槽; 114—第二滑槽;
115—传动齿轮; 116—销轴移动槽; 117—第三滑槽;
118—第三销孔; 119—第三安装孔; 120—紧固件;
1211—第一限位螺母; 1212—第二限位螺母;
1213—第三限位螺母; 122—直流发电机;
123—LED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能量采集器和将所述能量采集器采集的能量进行输出的能量输出机构;
所述能量输出机构包括同轴安装于轮轴上的传动齿轮115,所述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能量采集器为布设在所述能量输出机构一侧的摆动式拨齿装置;所述摆动式拨齿装置包括摆动腔102、在摆动腔102内进行往复摆动的自由摆件105和随自由摆件105同步摆动且摆动过程中拨动传动齿轮115进行转动的齿轮拨动件109,所述齿轮拨动件109安装在自由摆件105上;所述自由摆件105包括摆杆106和安装在摆杆106外端的配重块107,所述配重块107位于摆动腔102外侧;所述摆动腔102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壁板,所述摆杆106以铰接方式安装于两个所述壁板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
并且,所述传动齿轮115为圆柱齿轮且其数量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腔10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采集器和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均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
并且,所述支撑板为外壳101的拼装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轴和摆动腔102均固定在同一块所述拼装板上。
实际使用时,所述支撑件也可以为安装板、安装座等其它类型的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1为立方形壳体且其由六块所述拼装板组装而成。所述拼装板为矩形平板。并且,六块所述拼装板分别为顶板、位于所述顶板正下方的底板和四个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四个所述侧板,所述轮轴和摆动腔102均固定在外壳101的底板上。因而,所述外壳101的底板为所述支撑板。
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外壳101也可以为圆柱形、多棱柱状等其它形状的壳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115、自由摆件105、齿轮拨动件109和所述壁板均与所述底板呈平行布设。
实际加工时,所述自由摆件105为摆锤,其结构简单且加工制作简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摆杆106为长条形直板,所述配重块107为圆饼状。
并且,所述摆杆106与配重块107布设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摆杆106与配重块107布设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壁板分别为位于摆杆106两侧的第一壁板103和第二壁板104。
并且,所述第一壁板103和第二壁板104均与所述支撑板呈平行布设,所述第一壁板103、第二壁板104和所述支撑板由上至下进行布设。
实际安装时,所述第一壁板103和第二壁板104通过多个紧固件120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120为紧固螺栓。
并且,两个所述壁板和所述支撑件上均开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紧固螺栓安装的螺栓安装孔。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壁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壁板均为三角形平板。
实际使用时,两个所述壁板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平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紧固件120分别安装在所述壁板外侧的两个顶点上。
并且,两个所述壁板外侧的两个顶点上均开有供紧固件120安装的紧固件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壁板103上开设的所述紧固件安装孔为第一安装孔1032,所述第二壁板104上开设的所述紧固件安装孔为第二安装孔1042。
本实施例中,所述摆杆106通过销轴108两个所述壁板之间,所述摆杆106和两个所述壁板上均开有一个供销轴108安装的圆形销孔。其中,第一壁板103上开设的所述圆形销孔为第一销孔1031,第二壁板104上开设的所述圆形销孔为第二销孔1041,所述摆杆106上开设的所述圆形销孔为第三销孔118。
如图2所示,所述齿轮拨动件109包括拨齿杆110,所述拨齿杆110的内端设置有多个能与传动齿轮115啮合的拨齿111,多个所述拨齿111均位于摆动腔102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由摆件105和齿轮拨动件109均与所述壁板呈平行布设。
并且,所述拨齿杆110为长条形直板,所述拨齿杆110上开有供销轴108移动的销轴移动槽116。本实施例中,所述销轴移动槽116为沿拨齿杆110长度方向布设的长条形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拨动件109上安装有滑移件112,所述滑移件112与所述壁板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壁板上均开有供所述滑移件112进行往复滑移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呈对称布设,所述滑移件112的两端分别卡装在两个所述滑槽内。
实际安装时,所述滑移件112与齿轮拨动件109呈垂直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拨动件109与传动齿轮115呈垂直布设。并且齿轮拨动件109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板103上开设的所述滑槽为第一滑槽113,所述第二壁板104上开设的所述滑槽为第二滑槽114,所述第一滑槽113和第二滑槽114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滑槽113位于第二滑槽114的正下方。
同时,所述摆杆106上开有供滑移件112进行滑移的第三滑槽11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销孔118位于摆杆106的内端。实际加工时,所述第三滑槽117布设在第三销孔118外侧且其为沿摆杆106长度方向布设的长条形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拨齿杆110上开有供滑移件112安装的第三安装孔119。所述第三安装孔119位于销轴移动槽116外侧。
其中,第一销孔1031、第二销孔1041、第三销孔118、第一安装孔1032、第二安装孔1042和第三安装孔119均为圆形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一端为拨动端且其另一端为脱离端,所述拨动端与传动齿轮115中心点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脱离端与传动齿轮115中心点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弧形。
实际使用时,所述滑槽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槽体,如波纹形、锯齿形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螺栓包括顶端带螺帽的第一螺栓杆和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栓杆底端的第一限位螺母1211,所述第一限位螺母1211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支撑板上装有两个分别供两个所述紧固螺栓安装的第一螺栓安装孔10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移件112为安装在齿轮拨动件109上的圆柱轴,所述圆柱轴的顶端带有限位端头,所述圆柱轴的底端装有外螺纹段,且所述圆柱轴的底端装有第二限位螺母1212,所述第二限位螺母1212位于第二壁板104下方且其卡装在第二滑槽114下方。
同时,所述销轴108的上端安装有限位端头且其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销轴108底端装有第三限位螺母1213,所述第三限位螺母1213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支撑板上装有两个分别供两个所述紧固螺栓安装的第二螺栓安装孔1012。
结合图3-1、图3-2、图3-3和图3-4,所述自由摆件105摆动过程中,相应带动齿轮拨动件109进行同步摆动,所述齿轮拨动件109摆动过程中,所述滑移件12同步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移;其中,当自由摆件105在外力作用下向靠近所述滑槽的拨动端一侧摆动时,所述齿轮拨动件109在自由摆件105的带动下同步向所述滑槽的拨动端一侧摆动,待齿轮拨动件109摆动至拨齿111与传动齿轮115啮合时,所述滑移件12滑移至所述滑槽的拨动端;之后,自由摆件105向靠近所述滑槽的脱离端一侧摆动,且带动齿轮拨动件109同步向靠近所述滑槽的脱离端一侧摆动,所述齿轮拨动件109向靠近所述滑槽的脱离端一侧摆动时,所述拨齿111拨动传动齿轮115进行转动,直至拨齿111与传动齿轮115脱离为止;待齿轮拨动件109向靠近所述滑槽的脱离端一侧摆动且滑移件12滑移至所述滑槽的脱离端时,自由摆件105再向靠近所述滑槽的脱离端一侧摆动,如此不断往复,从而实现拨动传动齿轮115进行旋转的目的。
由于所述齿轮拨动件109内端靠近传动齿轮115的一侧与传动齿轮115外边缘的间距较大,这样在齿轮拨动件109向所述滑槽的拨动端一侧摆动过程中,拨齿111不会与传动齿轮115接触,因而不会拨动传动齿轮115;待所述滑移件12滑移至所述滑槽的拨动端时,拨齿111才与传动齿轮115啮合;而当齿轮拨动件109向靠近所述滑槽的脱离端一侧摆动时,拨齿111拨动传动齿轮115进行转动。因而,能确保齿轮拨动件109仅能拨动传动齿轮115向一个方向进行转动。
实际使用时,所述外壳101可以直接固定在手机壳上,当手机用户手拿手机并摆动手臂行走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带动外壳101进行往复摆动,所述外壳101摆动过程中,所述自由摆件105同步进行往复摆动,并相应带动齿轮拨动件109进行同步摆动,并且通过齿轮拨动件109拨动传动齿轮115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该手机用户手臂运动产生的动能进行采集的目的。
并且,所述外壳101也可以固定在其它能摆动的物品上,实际安装非常简便。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将周围发生的微小能量(如动能)转换成传动齿轮115的旋转运动,完成能量采集;所述传动齿轮115与所述发电机进行传动连接,用以产生电能。
如图1-1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115与直流发电机122的驱动轴连接,并将直流发电机122分别与多个LED发光二极管123连接,这样能实现通过本实用新型为多个所述LED发光二极管123进行供电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115呈垂直布设,所述能量采集器位于传动齿轮115下方;所述轮轴和摆动腔102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两块所述拼装板上,并且两块所述拼装板呈垂直布设。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滑槽的形状为锯齿形。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圆周方向布设在传动齿轮115外侧。并且,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分别位于传动齿轮115的左右两侧下方。并且,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呈对称布设。
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旋转,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旋转的方向一致。这样,通过增加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能量采集效率。
实际加工时,通过对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上所述滑槽的布设位置和布设角度进行调整,能简便实现对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的时间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115为圆柱齿轮。实际使用时,所述传动齿轮115也可以为锥齿轮。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以及各能量采集器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实际安装时,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既可以均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也可以均与传动齿轮115呈一定夹角布设,如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均与传动齿轮115呈垂直布设。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均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并且,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115为圆柱齿轮,并且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一个。
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旋转,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旋转的方向一致。这样,通过增加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能量采集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均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分别位于传动齿轮115的左右两侧下方。
并且,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转动。实际加工时,通过对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上所述滑槽的布设位置和布设角度进行调整,能简便实现对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的时间进行调整。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以及各能量采集器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轮轴的数量为一根,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呈平行布设且其由前至后套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为圆柱齿轮,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相配合,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外侧,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并且,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旋转方向均相同。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旋转的方向一致。
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拨动多个传动齿轮115旋转,由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带动所述轮轴进行旋转。这样,通过增加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能量采集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两个,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均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位于传动齿轮115的左右两侧下方。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的结构和尺寸均相筒且其均为圆柱齿轮,并且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的结构和尺寸轮相同。
并且,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转动。实际加工时,通过对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上所述滑槽的布设位置和布设角度进行调整,能简便实现对两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的时间进行调整。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以及各能量采集器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为圆柱齿轮且其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沿圆周方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相啮合;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相配合,且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外侧。
实际使用时,每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与其相配合的能量采集器组成一个能量采集装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沿圆周方向进行布设。多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呈平行布设,且多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布设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即所述能量采集器和传动齿轮115的数量均为四个。
实际使用过程中,四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旋转的方向一致。这样,通过增加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能量采集效率。
并且,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转动。实际加工时,通过对四个所述能量采集器上所述滑槽的布设位置和布设角度进行调整,能简便实现对四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的时间进行调整。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能量采集装置的数量以及各能量采集装置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能量输出机构还包括能量输出齿轮124;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布设在能量输出齿轮124外侧,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与能量输出齿轮124相啮合。并且,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外侧。
实际使用时,每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与其相配合的能量采集器组成一个能量采集装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沿圆周方向进行布设。多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呈平行布设,且多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布设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即所述能量采集器和传动齿轮115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布设于能量输出齿轮124的半个圆周外侧。
实际使用过程中,四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旋转的方向一致。这样,通过增加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能量采集效率。
实际加工时,通过对四个所述能量采集器上所述滑槽的布设位置和布设角度进行调整,能简便实现对四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拨动传动齿轮115的时间进行调整。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能量采集装置的数量以及各能量采集装置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8不同的是:四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位于能量输出齿轮124的四周外侧。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0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8不同的是:所述能量采集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能量采集装置呈平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8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能量采集器和将所述能量采集器采集的能量进行输出的能量输出机构;
所述能量输出机构包括同轴安装于轮轴上的传动齿轮(115),所述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能量采集器为布设在所述能量输出机构一侧的摆动式拨齿装置;所述摆动式拨齿装置包括摆动腔(102)、在摆动腔(102)内进行往复摆动的自由摆件(105)和随自由摆件(105)同步摆动且摆动过程中拨动传动齿轮(115)进行转动的齿轮拨动件(109),所述齿轮拨动件(109)安装在自由摆件(105)上;所述自由摆件(105)包括摆杆(106)和安装在摆杆(106)外端的配重块(107),所述配重块(107)位于摆动腔(102)外侧;所述摆动腔(102)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壁板,所述摆杆(106)以铰接方式安装于两个所述壁板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拨动件(109)包括拨齿杆(110),所述拨齿杆(110)的内端设置有多个能与传动齿轮(115)啮合的拨齿(111),多个所述拨齿(111)均位于摆动腔(102)外侧。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采集器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或呈垂直布设;
所述自由摆件(105)和齿轮拨动件(109)均与所述壁板呈平行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拨动件(109)上安装有滑移件(112),所述滑移件(112)与所述壁板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壁板上均开有供所述滑移件(112)进行往复滑移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呈对称布设,所述滑移件(112)的两端分别卡装在两个所述滑槽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一端为拨动端且其另一端为脱离端,所述拨动端与传动齿轮(115)中心点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脱离端与传动齿轮(115)中心点之间的间距;
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弧形、锯齿形或波纹形。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为多个。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15)为圆柱齿轮且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当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一个时,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均与传动齿轮(115)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当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轮轴的数量为一根,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呈平行布设且其由前至后套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为圆柱齿轮,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相配合,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外侧,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所述轮轴的中心轴线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一个且其为圆柱齿轮或锥齿轮,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沿圆周方向布设在传动齿轮(115)外侧。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为圆柱齿轮且其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沿圆周方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相啮合;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相配合,且多个所述能量采集器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外侧。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机构还包括能量输出齿轮(124);所述传动齿轮(115)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所述能量采集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布设在能量输出齿轮(124)外侧,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15)均与能量输出齿轮(124)相啮合。
CN201620588625.9U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9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8625.9U CN205689371U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8625.9U CN205689371U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9371U true CN205689371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2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886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9371U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9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919A (zh) * 2018-05-23 2018-10-19 安徽大学 一种便携式行走发电挂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919A (zh) * 2018-05-23 2018-10-19 安徽大学 一种便携式行走发电挂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2246U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发电装置
CN205101167U (zh) 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发电材料的新型海洋能发电机
CN205689371U (zh) 一种基于自由摆件的能量回收系统
CN105228942A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10834744A (zh) 一种用于生产猪饲料的饲料抖平机
CN201078311Y (zh) 健身车发电供能装置
CN2860541Y (zh) 能发电的跑步机
CN204408216U (zh) 一种采集风能的压电发电装置
CN106224184A (zh) 一种手动发电器
CN110165869A (zh) 一种低耗能自循环发电机
CN202895409U (zh) 一种砌块成型机振动装置
CN202137110U (zh) 两轴多轨迹变振幅振动器
CN201708679U (zh) 能源转换再生动力机
CN204637566U (zh) 一种玩具车
CN108723122A (zh)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轴生产装置
CN205578197U (zh) 一种能量采集系统
CN102536713A (zh) 振动能量利用装置
CN202938717U (zh) 鞭炮安全装硝机
CN103157595B (zh) 双缸偏心振动装置
CN205552805U (zh) 振动成型压机
CN216841934U (zh) 一种组装式柴油发电机
TWM481546U (zh) 循環發電裝置
CN203822561U (zh) 家用供电器
CN204493628U (zh) 重能增效发动旋转装置
CN215171482U (zh) 一种曲轴加能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