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9252U -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9252U
CN205689252U CN201620600467.4U CN201620600467U CN205689252U CN 205689252 U CN205689252 U CN 205689252U CN 201620600467 U CN201620600467 U CN 201620600467U CN 205689252 U CN205689252 U CN 205689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press
pipeline
steam
heat supply
exhaust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004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咸钗
曲恒
王宝库
李延国
贺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Rui 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Rui 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Rui 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on Rui 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004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9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9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92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利用节能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到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包括汽轮机、热压机、热网凝汽器、空冷岛、热井和设置于上述各设备之间的多个控制阀和管路,其以供热抽汽为动力蒸汽,通过热压机抽取汽轮机乏汽,热压机排出的汽体,进入热网凝汽器,加热热网水,凝结水通过管线回流到热井,返回热力系统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其采用热压机,利用汽轮机供热抽汽来抽取汽轮机乏汽,最大可以全部回收汽轮机乏汽中的热量,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同时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量。

Description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利用节能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到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容,每年的供热负荷都在增加,日益增加的供热负荷与供热机组的供热能力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也正困扰着供热电厂。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供热机组,主要使用汽轮机抽汽供热,供热机组的运行方式是以电定热,机组经常处于低负荷变工况的运行方式,汽轮机抽汽量随之变化,在严寒期经常无法保证用户的热负荷需求。而且,部分供热机组为保证供热负荷,不得不用参数远远高于供热抽汽的汽源来保证供热负荷,既增加运行成本,也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机组怎样能在低负荷状态下仍能保证供热负荷,是目前供热机组亟待解决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的冷端损失是热力系统的最大损失。汽轮机乏汽属于温度较低,但热值较高的蒸汽,乏汽中包含大量的潜热。为了完成热力循环乏汽必须被冷凝成水,重新进入热力系统,乏汽中的热量全部冷端损失。
供热机组采用以电定热的电网运行方式,导致供热能力不足。热力循环乏汽冷端损失,造成的热量白白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一个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采 用热压机,利用汽轮机供热抽汽来抽取汽轮机乏汽,最大可以全部回收汽轮机乏汽中的热量,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同时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量。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所述热压机采用可调喷嘴,在以电定热的运行方式下,可以满足用户热负荷需求,实现供热负荷与机组负荷的完美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无转动部件,无机械磨损,保证系统100%出力的状态长期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包括:
汽轮机;
空冷岛,其与所述汽轮机连接;
热压机,其分别与所述汽轮机和所述空冷岛连接;
热网凝汽器,其与所述热压机连接;
热井,其与所述空冷岛和所述热网凝汽器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采用所述热压机,利用所述汽轮机供热抽汽来抽取汽轮机乏汽,引射出满足供热参数要求的供热蒸汽,在所述热网凝汽器中加热热网水,回收乏汽中的热量,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同时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量。
以供热抽汽为动力蒸汽,通过所述热压机抽取汽轮机乏汽,所述热压机排出的汽体,进入所述热网凝汽器,加热热网水,凝结水通过管线回流到所述热井,返回热力系统循环利用。
优选的是,所述热压机开设有动力蒸汽入口和吸入口,所述动力蒸汽入口与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热压机与所述汽轮机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吸入口与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热压机与所述空冷岛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所述热压机的动力蒸汽入口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汽轮机里连接,并从所述汽轮机获取动力蒸汽,所述热压机的吸入口通过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冷空岛连接。
以所述汽轮机供热抽汽引射乏汽作为供热蒸汽,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蒸 汽量,既解决了低负荷变工况运行时,消耗高品质蒸汽,增加煤耗,又解决了由于城市扩容,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以电定热运行方式带来的热负荷不足问题。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隔离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隔离阀。
所述第一隔离阀和所述第二隔离阀的使用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开闭。
优选的是,所述空冷岛与所述汽轮机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隔离阀;
其中,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三隔离阀和所述空冷岛之间。
热压机的吸入口连接凝结水汽轮机排汽管线,使得汽轮机乏汽不断被抽出,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热压机抽取所述汽轮机的乏汽,最大可以全部回收汽轮机乏汽中的热量。
优选的是,还包括排出口,其设置在所述热压机上,所述排出口与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热压机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热网凝汽器连接,且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隔离阀。
所述热压机排出的蒸汽,其通过所述第四管路进入到所述热网凝汽器里,在所述热网凝汽器里加热热网水,回收乏汽中的热量,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同时最大可以成倍增加供热量。所述第四隔离阀控制所述第四管路的开闭。
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可调喷嘴,其设置在所述热压机上。
所述可调喷嘴将由所述动力蒸汽入口进入到所述热压机的动力蒸汽,形成超音速气流建立内部真空环境,抽吸进入热压机的所述吸入口的蒸汽,热压机采用所述可调喷嘴,在机组低负荷变工况运行时,根据热网负荷,自动调整热压机供热节能系统,从而实现机组负荷与供热负荷联动,减小以电定热运行方式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
优选的是,所述热网凝汽器开设有一入口和一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热网凝汽器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热压机连接;所述出 口与第五管路连通,所述第五管路将所述热网凝汽器与所述热井连接。
所述热压机排出的蒸汽,其通过和所述入口连通的所述第四管路进入到所述热网凝汽器里,在所述热网凝汽器里加热热网水,通过和所述出口连通的所述第五管路后,形成冷凝液,然后所述冷凝液排到所述热井里,返回热力系统循环利用。
优选的是,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五隔离阀和视镜,所述视镜位于所述出口和所述第五隔离阀之间。
所述第五隔离阀控制所述第五管路的开闭,所述视镜可以观察水的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以汽轮机供热抽汽引射乏汽作为供热蒸汽,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蒸汽量,既解决了低负荷变工况运行时,消耗高品质蒸汽,增加煤耗的问题,又解决了由于城市扩容,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以电定热运行方式带来的热负荷不足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对乏汽中的热量回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降低了发电煤耗。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安全、免维护,整个系统无转动部件,无机械磨损,保证系统100%的出力的状态长期稳定运行。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以汽轮机供热抽汽引射乏汽作为供热蒸汽,解决了消耗高品质蒸汽,不节能环保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热压机采用可调喷嘴,在以电定热的运行方式下,可以满足用户热负荷需求,实现供热负荷与机组负荷的完美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包括:
汽轮机1;
空冷岛2,其与所述汽轮机1连接;
热压机3,其分别与所述汽轮机1和所述空冷岛2连接;
热网凝汽器4,其与所述热压机3连接;
热井5,其与所述空冷岛2和所述热网凝汽器4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采用所述热压机3,利用所述汽轮机1供热抽汽来抽取汽轮机乏汽,引射出满足供热参数要求的供热蒸汽,在所述热网凝汽器4中加热热网水,回收乏汽中的热量,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同时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量。
以供热抽汽为动力蒸汽,通过所述热压机3抽取汽轮机乏汽,所述热压机3排出的汽体,进入所述热网凝汽器4,加热热网水,凝结水通过管线回流到所述热井5,返回热力系统循环利用。
在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热压机3开设有动力蒸汽入口31和吸入口32,所述动力蒸汽入口31与第一管路6连通,所述热压机3与所述汽轮机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连接;所述吸入口32与第二管路7连通,所述热压机3与所述空冷岛2通过所述第二管路7连接。
所述热压机3的动力蒸汽入口31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管路6与所述汽轮机1连接,并从所述汽轮机1获取动力蒸汽,所述热压机3的吸入口32通过连通所述第二管路7与所述空冷岛2连接。
以所述汽轮机1供热抽汽引射乏汽作为供热蒸汽,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 蒸汽量,既解决了低负荷变工况运行时,消耗高品质蒸汽,增加煤耗,又解决了由于城市扩容,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以电定热运行方式带来的热负荷不足问题。
以供热抽汽引射汽轮机乏汽作为供热蒸汽,避免了消耗高品质蒸汽,不节能环保的弊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隔离阀61;所述第二管路7上设置有第二隔离阀71。
所述第一隔离阀61和所述第二隔离阀71的使用控制所述第一管路6和所述第二管路7的开闭,其中,所述第一隔离阀61为动力蒸汽入口隔离阀,所述第二隔离阀71为吸入口隔离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空冷岛2与所述汽轮机1通过第三管路8连接,所述第三管路8上设置有第三隔离阀81;
其中,所述第二管路7与所述第三管路8连通,所述第二管路7和所述第三管路8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三隔离阀81和所述空冷岛2之间。
热压机的吸入口32连接凝结水汽轮机排汽管线,使得汽轮机乏汽不断被抽出,通过所述第二管路7和所述第三管路8,所述热压机3抽取所述汽轮机1的乏汽,最大可以全部回收汽轮机乏汽中的热量。其中,所述第三隔离阀81控制所述第三管路8的开闭,所述第三隔离阀81为空冷到岛入口隔离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又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还包括排出口33,其设置在所述热压机3上,所述排出口33与第四管路9连通,所述热压机3通过所述第四管路9与所述热网凝汽器4连接,且所述第四管路9上设置有第四隔离阀91。
所述热压机3排出的蒸汽,其通过所述第四管路9进入到所述热网凝汽器4里,在所述热网凝汽器4里加热热网水,回收乏汽中的热量,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同时最大可以成倍增加供热量。所述第四隔离阀91控制所述第四管路9的开闭。其中,所述第四隔离阀91为排气口隔离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可调喷嘴,其设置在 所述热压机3上。
所述可调喷嘴将由所述动力蒸汽入口进入到所述热压机的动力蒸汽,形成超音速气流建立内部真空环境,抽吸进入热压机的所述吸入口的蒸汽,热压机采用所述可调喷嘴,在机组低负荷变工况运行时,根据热网负荷,自动调整热压机供热节能系统,从而实现机组负荷与供热负荷联动,减小以电定热运行方式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
热压机3采用可调喷嘴,在以电定热的运行方式下,可以满足用户热负荷需求,实现供热负荷与机组负荷的完美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网凝汽器开设有一入口41和一出口42,所述入口41与所述第四管路9连通,所述热网凝汽器4通过所述第四管路9与所述热压机3连接;所述出口42与第五管路10连通,所述第五管路10将所述热网凝汽器4与所述热井5连接。
所述热压机3排出的蒸汽,其通过和所述入口41连通的所述第四管路9进入到所述热网凝汽器4里,在所述热网凝汽器4里加热热网水,通过和所述出口42连通的所述第五管路10后,形成冷凝液,然后所述冷凝液通过所述第五管路10回流到所述热井5里,返回热力系统循环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管路10上设置有第五隔离阀102和视镜101,所述视镜101位于所述出口42和所述第五隔离阀102之间。
所述第五隔离阀102控制所述第五管路10的开闭,所述视镜101可以观察水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五隔离阀102为热网凝汽器出口隔离阀。
在本系统中,所述汽轮机1将做功后的蒸汽通过所述第三管路8并经所述空冷岛2冷却,设置空冷岛入口隔离阀;然后,依次打开所述第四隔离阀91(热压机排气口隔离阀),所述第一隔离阀61(动力蒸汽入口隔离阀),所述第二隔离阀71(吸入口隔离阀),使所述热压机3投入运行;然后,动力蒸汽经由所述第一管路6从所述蒸汽入口31进入到所述热压机3,通过热压机3的内部可调喷嘴形成超音速气流建立内部真空环境,抽吸通过所述第二管路7和所述第三管路8进入热压机3所述吸入口32的乏汽,所述热压机3采用所述可调喷嘴,在机组低负荷变工况运行时,根据热网负荷,自动调 整热压机供热节能系统,从而实现机组负荷与供热负荷联动,减小以电定热运行方式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所述热压机3的所述吸入口32连接凝结水汽轮机排汽管线,使得汽轮机乏汽不断被抽出。引射后的供热蒸汽通过所述第四管路9从所述排出口33排出,然后通过所述热网凝汽器4的入口41进入所述热网凝汽器4,在所述热网凝汽器4中,加热热网水后,形成冷凝液通过所述第五管路10排到所述热井5回收重新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采用热压机,利用汽轮机供热抽汽来抽取汽轮机乏汽,引射出满足供热参数要求的供热蒸汽,以供热抽汽为动力蒸汽,通过热压机抽取汽轮机乏汽,热压机排出的汽体,进入热网凝汽器,加热热网水,回收乏汽中的热量,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电厂的冷端损失,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降低了发电煤耗,同时最大可成倍增加供热量,既解决了低负荷变工况运行时,消耗高品质蒸汽,增加煤耗,又解决了由于城市扩容,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以电定热运行方式带来的热负荷不足问题。
其中,本节能系统安全、免维护。整个系统无转动部件,无机械磨损,保证系统100%的出力的状态长期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供选择的实施例,这里就不再做详细说明。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轮机;
空冷岛,其与所述汽轮机连接;
热压机,其分别与所述汽轮机和所述空冷岛连接;
热网凝汽器,其与所述热压机连接;
热井,其与所述空冷岛和所述热网凝汽器分别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设有动力蒸汽入口和吸入口,所述动力蒸汽入口与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热压机与所述汽轮机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吸入口与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热压机与所述空冷岛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隔离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隔离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岛与所述汽轮机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隔离阀;
其中,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三隔离阀和所述空冷岛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出口,其设置在所述热压机上,所述排出口与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热压机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热网凝汽器连接,且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隔离阀。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调喷嘴,其设置在所述热压机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凝汽器开设有一入口和一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热网凝汽器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热压机连接;所述出口与第五管路连通,所述第五管路将所述热网凝汽器与所述热井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五隔离阀和视镜,所述视镜位于所述出口和所述第五隔离阀之间。
CN201620600467.4U 2016-06-17 2016-06-17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9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00467.4U CN205689252U (zh) 2016-06-17 2016-06-17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00467.4U CN205689252U (zh) 2016-06-17 2016-06-17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9252U true CN205689252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14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0046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9252U (zh) 2016-06-17 2016-06-17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92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3808A (zh) * 2017-08-30 2017-12-22 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增汽机乏汽回收利用系统
CN114135927A (zh) * 2021-11-05 2022-03-04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一种热压机抽汽供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3808A (zh) * 2017-08-30 2017-12-22 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增汽机乏汽回收利用系统
CN114135927A (zh) * 2021-11-05 2022-03-04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一种热压机抽汽供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135927B (zh) * 2021-11-05 2023-06-27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一种热压机抽汽供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0303U (zh) 一种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的12mw小型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系统
CN106765455A (zh) 一种节能型储热供热系统
CN206397550U (zh) 汽轮机光轴供热改造后低压缸冷却系统
CN205957280U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06091074A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205689252U (zh) 热压机乏汽供热节能系统
CN207350955U (zh) 一种蓄热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
CN210511852U (zh)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机组的高背压耦合大温差供热系统
CN206094021U (zh) 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CN104807245A (zh) 一种低温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
CN204612228U (zh) 一种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208000039U (zh) 一种太阳能蓄热的直接接触蒸发高温干燥系统
CN107131545A (zh) 一种火电厂节能减排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121751A (zh) 一种热压机供热节能系统
CN106087357B (zh) 一种船用干衣机及控制方法
CN207795313U (zh) 一种可调式增汽机乏汽回收利用系统
CN209470274U (zh) 一种复合热源形式的低环境温度耦合热泵供暖系统
CN107143391A (zh) 一种新型中间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
CN207674551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凝抽背供热的冷却塔防冻系统
CN207004587U (zh) 汽动给水泵双背压系统
CN205783234U (zh) 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
CN205532886U (zh) 可平抑压气机高/低进气温度的联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CN107503808A (zh) 一种可调式增汽机乏汽回收利用系统
CN203756246U (zh) 用于间接空冷机组的新型辅机冷却水系统
CN204691834U (zh) 一种利用低品位抽汽供热的节能减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Prayson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rocedur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