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8996U -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8996U
CN205688996U CN201620663070.XU CN201620663070U CN205688996U CN 205688996 U CN205688996 U CN 205688996U CN 201620663070 U CN201620663070 U CN 201620663070U CN 205688996 U CN205688996 U CN 205688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lock
knob
convex
lock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630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ouff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Wisdo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Wisdo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an Wisdo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630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8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8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899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包括第一锁具和第二锁具,第一锁具包括第一旋钮和第一锁孔,第一锁孔位于下壳体边缘,第一旋钮转动连接于上壳体,第一旋钮旋置于第一锁孔内;第二锁具包括钩头、钩尾、锁座和第二旋钮,锁座螺固于上壳体,第二旋钮转动连接于锁座,钩尾固定连接于第二旋钮,钩头连接于钩尾,钩头钩置于下壳体的边缘。锁紧时,将上下壳体吻合后分别旋紧第一锁具和第二锁具,解锁的过程与锁紧的过程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保证上下壳体的可靠连接与释放,解决了上下壳体在使用或提起过程中容易从简易卡扣上脱出分离的问题,并具有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和锁紧牢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应用于经常开合箱体的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背景技术
许多容器类产品需要定期开合箱体,例如水下清洁机器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开启壳体以便清理机器内部的垃圾舱,传统会使用结构简单的卡扣式锁结构来连接锁定上下壳体,但多次使用后恢复力渐渐减弱,直至轻微提拉就会使上下壳体挣脱卡扣式锁具的限制。误将上下壳体分离。所以市场需要一种适用于上下可分离壳体的锁具,能保证上下壳体的可靠连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运行平稳且能保证上下壳体的可靠连接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包括第一锁具和第二锁具,第一锁具包括第一旋钮和第一锁孔,第一锁孔位于下壳体边缘,第一旋钮转动连接于上壳体,第一旋钮旋置于第一锁孔内;第二锁具包括钩头、钩尾、锁座和第二旋钮,锁座螺固于上壳体,第二旋钮转动连接于锁座,钩尾固定连接于第二旋钮,钩头连接于钩尾,钩头钩置于下壳体的边缘。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一锁孔包括卡缺,卡缺设于第一锁孔内壁且开口于第一锁孔的两端面;第一旋钮包括钮凸,钮凸设于第一旋钮的外周,钮凸间隙配合于卡缺,钮凸位于第一锁孔的下方;上壳体的边缘开有上通孔,下壳体边缘开有与上通孔相匹配的下通孔,锁钩置于上通孔与下通孔内。
上述的钮凸包括助力倒角,助力倒角设于钮凸旋紧方向的上边缘;钩尾包括防滑缺,防滑缺设于钩尾的端面,锁座包括防滑凸,防滑凸置于防滑缺内。
上述的锁座包括防滑片,防滑片一端连接于锁座,另一端为自由端,防滑片的自由端的朝向与第二锁具锁紧方向相同,防滑凸设于防滑片的表面。
上述的上壳体包括配装于边缘的承接环,锁座螺固于承接环,承接环包括连通上下的第一锁道,第一旋钮旋置于第一锁道内,第一锁道设有限位凸,第一旋钮外周设有钮限;钮限位于钮凸的正上方,钮限位于限位凸的一侧,限位凸和卡缺在第一锁孔上端面的投影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扇形上。
上述的第一旋钮包括第一钮尾,第一钮尾的形状为向下的锥形渐缩,第一锁道的内壁与第一钮尾的外壁相匹配。
上述的第一旋钮还包括第一钮身和第一钮头,第一钮尾同轴连接于第一钮身,第一钮身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第一钮头设有内孔,第一钮头套置于第一钮身的上端,第一钮头伸出于上壳体;螺钉座靠近上通孔一侧的螺钉孔数量为2个,另一侧螺钉孔数量为1个。
上述的第一钮头与第一钮身间隙配合,且预留有轴向的伸缩空间。
上述的第一钮身外壁和第一钮头内壁径向设有间隙配合的榫卯结构。
上述的第一钮头外周壁的形状为向上的锥形渐缩,第一钮头下端直径大于与上壳体配合的最大孔径。
上述的第一钮头和第二旋钮暴露于外的端面分别设有片状凸起。
上述的第一钮头垂直置于上壳体;第二旋钮横向置于上壳体,第一锁具与第二锁具成对设置于上下壳体的前后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包括第一锁具和第二锁具,第一锁具包括第一旋钮和第一锁孔,第一锁孔位于下壳体边缘,第一旋钮转动连接于上壳体,第一旋钮旋置于第一锁孔内;第二锁具包括钩头、钩尾、锁座和第二旋钮,锁座螺固于上壳体,第二旋钮转动连接于锁座,钩尾固定连接于第二旋钮,钩头连接于钩尾,钩头钩置于下壳体的边缘。锁紧时,将上下壳体吻合后分别旋紧第一锁具和第二锁具,解锁的过程与锁紧的过程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保证上下壳体的可靠连接与释放,解决了上下壳体在使用或提起过程中容易从简易卡扣上脱出分离的问题,并具有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和锁紧牢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第一扭转部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第二锁具全剖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二锁具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锁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下壳体、1b下通孔、2上壳体、3第一锁具、31第一旋钮、33第一锁孔、33a卡缺、311第一钮头、312第一钮身、313第一钮尾、313a钮限、314钮凸、314a助力倒角、4第二锁具、41a钩头、41b防滑缺、41d钩尾、42第二旋钮、44锁座、44a螺钉座、44c防滑凸、44d防滑片、5承接环、5d上通孔、51第一锁道、51a限位凸。
图1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包括第一锁具3和第二锁具4,第一锁具3包括第一旋钮31和第一锁孔33,第一锁孔33位于下壳体1边缘,第一旋钮31转动连接于上壳体2,第一旋钮31旋置于第一锁孔33内;第二锁具4包括钩头41a、钩尾41d、锁座44和第二旋钮42,锁座44螺固于上壳体2,第二旋钮42转动连接于锁座44,钩尾41d固定连接于第二旋钮42,钩头41a连接于钩尾41d,钩头41a钩置于下壳体1的边缘。第一锁具3通过第一旋钮31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连接在一起,第二锁具4通过钩头41a牢牢勾住下壳体1,如此第一锁具3和第二锁具4共同连接上下壳体,增强了上下壳体的锁紧,使上下壳体不易挣脱。
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锁孔33包括卡缺33a,卡缺33a设于第一锁孔33内壁且开口于第一锁孔33的两端面;第一旋钮31包括钮凸314,钮凸314设于第一旋钮31的外周,钮凸314间隙配合于卡缺33a,钮凸314位于第一锁孔33的下方;上壳体2的边缘开有上通孔5d,下壳体1边缘开有与上通孔5d相匹配的下通孔1b,锁钩置于上通孔5d与下通孔1b内。锁紧时先将钮凸314沿着卡缺33a的通道进入第一锁孔33的下端面,然后扭转第一旋钮31,这时钮凸314便勾住了第一锁孔33的下边缘,使得下壳体1与上壳体2抱合;锁钩穿过上通孔5d和下通孔1b后钩置于下通孔1b的边缘,使得下壳体1与上壳体2抱合。
实施例中,如图4、图9和图10所示,钮凸314包括助力倒角314a,助力倒角314a设于钮凸314旋紧方向的上边缘;钩尾41d包括防滑缺41b,防滑缺41b设于钩尾41d的端面,锁座44包括防滑凸44c,防滑凸44c置于防滑缺41b内。助力倒角314a有助于钮凸314从卡缺33a下方滑入第一锁孔33的下边缘,钮凸314在旋松方向的上边缘则为尖角,尖角能抵住第一锁孔33的下边缘,防止第一旋钮31因震动而松动;第二锁具4在锁紧时,防滑凸44c正好落入防滑缺41b内,防滑凸44c与防滑缺41b的配合能防止钩头41a因震动而从下壳体1上脱离。
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锁座44包括防滑片44d,防滑片44d一端连接于锁座44,另一端为自由端,防滑片44d的自由端的朝向与第二锁具4锁紧方向相同,防滑凸44c设于防滑片44d的表面。在第二锁具4锁紧的过程中,钮尾转动的同时会对防滑凸44c产生摩擦力和向外的推力,而防滑片44d为防滑凸44c提供了向外移动的空间,同时也保证防滑凸44c紧贴于钩尾41d上;当第二锁具4锁紧后,防滑凸44c正好落入防滑缺41b内,防滑片44d将防滑凸44c压在防滑缺41b内,防止钩尾41d因震动而逆向转动,从而防止了钩头41a因震动而从下壳体1上脱离。
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上壳体2包括配装于边缘的承接环5,锁座44螺固于承接环5,承接环5包括连通上下的第一锁道51,第一旋钮31旋置于第一锁道51内,第一锁道51设有限位凸51a,第一旋钮31外周设有钮限313a;钮限313a位于钮凸314的正上方,钮限313a位于限位凸51a的一侧,限位凸51a和卡缺33a在第一锁孔33上端面的投影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扇形上。当钮限313a与限位凸51a接触时钮凸314正好落入卡缺33a内,锁紧时只需将第一旋钮31扭到扭不动的位置,然后压下,最后旋转即能锁紧上下壳体,这样的设置能做到盲旋,即不必用眼睛对准,而只需凭感觉对准。
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一旋钮31包括第一钮尾313,第一钮尾313的形状为向下的锥形渐缩,第一锁道51的内壁与第一钮尾313的外壁相匹配。第一钮尾313无法通过第一锁道51,保证了第一旋钮31不会从上壳体2上掉落。
第一旋钮31还包括第一钮身312和第一钮头311,第一钮尾313同轴连接于第一钮身312,第一钮身31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第一钮头311设有内孔,第一钮头311套置于第一钮身312的上端,第一钮头311伸出于上壳体2;螺钉座44a靠近上通孔5d一侧的螺钉孔数量为2个,另一侧螺钉孔数量为1个。螺钉孔数量为2个的一侧稳定性比螺钉孔数量为1个的一侧强,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第二锁具4做出锁紧动作时,锁座44会向上通孔5d一侧做出轻微的偏斜,以便于钩头41a扣入下壳体1;当第二锁具4锁紧后,靠近上通孔5d一侧的2枚螺钉会将锁座44推回原位,从而使钩头41a牢牢勾住下壳体1。
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钮头311与第一钮身312间隙配合,且预留有轴向的伸缩空间。第一旋钮31的旋紧和解锁过程中,第一钮身312会上下移动,预留的伸缩空间能使第一钮头311相对于上壳体2不动,而第一旋钮31的其余部分能上下移动。
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钮身312外壁和第一钮头311内壁径向设有间隙配合的榫卯结构。榫卯结构能引导第一钮身312在第一钮头311内的伸缩,防止第一钮头311与第一钮身312歪斜,另一方面榫卯结构能增加第一钮头311与第一钮身312的接触面积。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钮头311外周壁的形状为向上的锥形渐缩,第一钮头311下端直径大于与上壳体2配合的最大孔径。第一钮头311不会从上壳体2中弹出。
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8所示,第一钮头311和第二旋钮42暴露于外的端面分别设有片状凸起。片状凸起方便手指的拿捏,便于旋紧和松开。
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第一钮头311垂直置于上壳体2;第二旋钮42横向置于上壳体2,第一锁具3与第二锁具4成对设置于上下壳体的前后位置。通常第一锁具3设置于上下壳体的前方,第二锁具4设置于上下壳体的后方,第一锁具3和第二锁具4分别锁紧上下壳体的前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上锁时,先将上下壳体边缘吻合,然后捏住第一锁具3上的第一钮头311,将第一钮头311扭到无法继续拧的位置然后按下,随即反向扭动第一钮头311就完成了第一锁具3上锁,再捏住第二锁具4上的第二旋钮42,直到听到清脆的扣合声,就完成了第二锁具4的上锁。
解锁的过程与上锁的过程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包括第一锁具(3)和第二锁具(4),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锁具(3)包括第一旋钮(31)和第一锁孔(33),所述的第一锁孔(33)位于下壳体(1)边缘,所述的第一旋钮(31)转动连接于上壳体(2),所述的第一旋钮(31)旋置于所述的第一锁孔(33)内;所述的第二锁具(4)包括钩头(41a)、钩尾(41d)、锁座(44)和第二旋钮(42),所述的锁座(44)螺固于所述的上壳体(2),所述的第二旋钮(42)转动连接于所述的锁座(44),所述的钩尾(41d)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二旋钮(42),所述的钩头(41a)连接于所述的钩尾(41d),所述的钩头(41a)钩置于所述的下壳体(1)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锁孔(33)包括卡缺(33a),所述的卡缺(33a)设于所述的第一锁孔(33)内壁且开口于第一锁孔(33)的两端面;所述的第一旋钮(31)包括钮凸(314),所述的钮凸(314)设于所述的第一旋钮(31)的外周,所述的钮凸(314)间隙配合于所述的卡缺(33a),所述的钮凸(314)位于所述的第一锁孔(33)的下方;所述的上壳体(2)的边缘开有上通孔(5d),所述的下壳体(1)边缘开有与所述的上通孔(5d)相匹配的下通孔(1b),所述的锁钩置于所述的上通孔(5d)与所述的下通孔(1b)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钮凸(314)包括助力倒角(314a),所述的助力倒角(314a)设于所述的钮凸(314)旋紧方向的上边缘;所述的钩尾(41d)包括防滑缺(41b),所述的防滑缺(41b)设于所述的钩尾(41d)的端面,所述的锁座(44)包括防滑凸(44c),所述的防滑凸(44c)置于所述的防滑缺(41b)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锁座(44)包括防滑片(44d),所述的防滑片(44d)一端连接于所述的锁座(44),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防滑片(44d)的自由端的朝向与第二锁具(4)锁紧方向相同,所述的防滑凸(44c)设于所述的防滑片(44d)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壳体(2)包括配装于边缘的承接环(5),所述的锁座(44)螺固于承接环(5),所述的承接环(5)包括连通上下的第一锁道(51),所述的第一旋钮(31)旋置于所述的第一锁道(51)内,所述的第一锁道(51)设有限位凸(51a),所述的第一旋钮(31)外周设有钮限(313a);所述的钮限(313a)位于所述的钮凸(314)的正上方,所述的钮限(313a)位于所述的限位凸(51a)的一侧,所述的限位凸(51a)和所述的卡缺(33a)在第一锁孔(33)上端面的投影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扇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旋钮(31)包括第一钮尾(313),所述的第一钮尾(313)的形状为向下的锥形渐缩,所述的第一锁道(51)的内壁与所述的第一钮尾(313)的外壁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旋钮(31)还包括第一钮身(312)和第一钮头(311),所述的第一钮尾(313)同轴连接于第一钮身(312),所述的第一钮身(31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的第一钮头(311)设有内孔,所述的第一钮头(311)套置于所述的第一钮身(312)的上端,所述的第一钮头(311)伸出于所述的上壳体(2);螺钉座(44a)靠近上通孔(5d)一侧的螺钉孔数量为2个,另一侧螺钉孔数量为1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钮头(311)与所述的第一钮身(312)间隙配合,且预留有轴向的伸缩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钮身(312)外壁和所述的第一钮头(311)内壁径向设有间隙配合的榫卯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钮头(311)外周壁的形状为向上的锥形渐缩,所述的第一钮头(311)下端直径大于与所述的上壳体(2)配合的最大孔径。
CN201620663070.XU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8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3070.XU CN205688996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3070.XU CN205688996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8996U true CN205688996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2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6307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8996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89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315A (zh) * 2016-06-29 2017-02-15 淮安普乐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315A (zh) * 2016-06-29 2017-02-15 淮安普乐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CN106401315B (zh) * 2016-06-29 2018-06-26 宁波普乐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7524A (zh) 一种具有防猫眼开锁功能的门锁
CN205688996U (zh)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CN104975755B (zh) 门锁内把手防盗构造
CN203559648U (zh) 一种多维防盗锁芯及专用钥匙
CN201090084Y (zh) 带钩防撞防盗锁
CN106836975B (zh) 一种陷阱式防拨弹子锁芯
CN207212063U (zh) 防止幼儿开启的锁具
CN208633676U (zh) 一种具有防猫眼开锁功能的门锁
CN106401315B (zh) 一种用于连接上下壳体的安全锁
CN104631980B (zh) 便携式安全门锁
CN106088843B (zh) 自动锁的斜舌触碰装置
CN203308240U (zh) 一种密码钥匙两用锁
CN104863425B (zh) 一种被动式软联动边柱锁
CN206267637U (zh) 电子锁的把手快速换向结构
CN209288762U (zh) 一种多轴钻床上用于固定轮辐的快拆固定杆
CN206352428U (zh) 一种防技术开启的锁机构
CN210948068U (zh) 一种双功能挂锁
CN210003042U (zh) 隐藏钥匙插口的智能锁
CN211081276U (zh) 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
CN208137638U (zh) 一种带指纹防猫眼安全锁
CN108193948B (zh) 多层转盘单触发机械密码锁
CN204590828U (zh) 同时具有防撞击和挑拨技术开启功能的锁芯
CN107401341B (zh) 防止幼儿开启的锁具
CN110485813A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CN108798239A (zh) 一种电子锁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2

Address after: 315193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Yinzhou District Jiang Shan Zhen Tang Hamura

Patentee after: Ningbo Pouff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3300 Huaihe East Road, Huaiyin District,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No. 226

Patentee before: Huaian wisdo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