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7760U -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7760U
CN205687760U CN201620633602.5U CN201620633602U CN205687760U CN 205687760 U CN205687760 U CN 205687760U CN 201620633602 U CN201620633602 U CN 201620633602U CN 205687760 U CN205687760 U CN 205687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erobic
water
anoxic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336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卓
刘胜军
易耀平
冯原节
杜小刚
谷运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336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7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7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7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除磷脱氮设备,包括进水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缺氧单元直接连通,所述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借助于管路依次连通,所述好氧单元与所述缺氧单元之间借助于从好氧单元到缺氧单元的回流硝化液形成内循环,所述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之间借助于从厌氧单元到缺氧单元的回流泥水混合液形成外循环,所述二沉池单元还包括污泥排放口和出水排放口。本实用新型的除磷脱氮设备,大幅降低了设备投资、供氧能耗和由此产生的噪声以及占地面积,从而实现了设备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的大幅度降低和运行环境的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排放标准日益提高,各国对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质要求,除了要求去除SS和BOD、COD外,还增加了除氮、除磷的要求。由此,城镇污水的处理基本上都采用具除磷脱氮功能的A2O原理,即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吸收快速降解有机物同时以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出其细胞内的磷,在好氧条件下释放出有机物,同时过量吸收水中的磷,从而完成除磷的过程;硝化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和硝酸盐代谢,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氮,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上述除磷脱氮原理采取的工艺形式主要有活性污泥法除磷脱氮工艺或以活性污泥法为主、辅以生物膜法的复合式除磷脱氮工艺。如图1所示,这些工艺一般是由厌氧池进水,在厌氧池中释磷和吸收快速降解有机物,再到缺氧池进行生物反硝化和初步生物除磷,再进入好氧池进行生物硝化和深度除磷反应,最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再将处理后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进行下一循环处理,这些工艺的主要特征有六:
一、好氧单元由鼓风机和各种空气扩散器组成供氧系统;
二、在厌氧池和缺氧池中,以机械搅拌为动力进行混合;
三、在厌氧池的释磷和缺氧池的生物反硝化过程中,仅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除磷脱氮碳源;
四、污泥回流量大,污泥回流比通常为所处理污水量的50%-100%;
五、大量的回流均用泵提升;
六、缺氧单元和好氧单元毗邻布置;
以上特征导致耗能高、噪声大、设备多、控制复杂,日常维护管理技术要求高,剩余污泥量大,占地面积大,且因碳源不足,使除磷脱氮的效果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开发和研究一种低能耗、无噪声、设备少、控制简单、日常维护管理技术要求低,剩余污泥量小,占地面积小,除磷脱氮效果稳定的新型处理设备和工艺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磷脱氮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除磷脱氮设备大幅降低了设备投资、供氧能耗和由此产生的噪声以及占地面积,从而实现了设备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的大幅度降低和运行环境的改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除磷脱氮设备,包括进水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缺氧单元直接连通;所述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借助于管路依次连通;所述好氧单元与所述缺氧单元之间借助于从好氧单元到缺氧单元的回流硝化液形成内循环;所述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之间借助于从厌氧单元到缺氧单元的回流泥水混合液形成外循环,所述二沉池单元还包括污泥排放口和出水排放口。
优选地,所述缺氧单元和所述好氧单元之间设置集水单元,用于使所述缺氧单元的出水在所述集水单元蓄积后进入所述好氧单元。
优选地,所述好氧单元设置在所述缺氧单元的上方,所述好氧单元的出水分为两路,一路适于作为回流硝化液经硝化液回流管靠自重流入所述缺氧单元,另一路适于经好氧单元出水管靠自重进入所述二沉池单元。将好氧单元由在空间位置上与缺氧单元毗邻布置调整为位于缺氧单元之上、与缺氧单元垂直布置,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并实现了好氧单元流向缺氧单元的出水可靠自重流下,而无需外加泵送装置,减少了设备数量,节省能耗。
优选地,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所述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用于计量所述回流硝化液的量,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管上还设置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和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所述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用于计量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的量,所述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的量。
优选地,所述好氧单元包括好氧滤池、位于所述好氧滤池上部的旋转布水器以及位于所述好氧滤池中部的填料,所述旋转布水器用于好氧滤池布水,所述填料为生物膜提供生长载体。好氧单元顶部的旋转布水器不加电控,而是通过单侧开孔的对称的布水管(管侧出水孔倾斜一定角度),以及集水单元泵送的水压来实现旋转布水。
优选地,所述二沉池单元的沉淀污泥分为两路,一路适于经污泥排放口排出,另一路适于经厌氧单元底部进入厌氧单元;
所述厌氧单元中经水解消化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释放了磷的污泥经泥水混合液回流管进入缺氧单元。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厌氧单元中经水解消化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为缺氧单元中反硝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碳源。
优选地,所述泥水混合液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装置和回流泥水混合液控制阀,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装置用于计量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的量,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的量。根据系统处理水量的需求,匹配设置合理的回流泥水混合液的量,达到最优的处理效果。
优选地,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管上设置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泵,所述进水泵与所述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联动启停。保证好氧单元内有水循环,防止好氧单元内填料因缺水干燥而导致生物膜失活。
优选地,所述缺氧单元包括缺氧池和位于缺氧池下部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水力搅拌器,所述水力搅拌器为单侧开孔布水器,通过所述开孔布水器出水的水力作用实现对水的搅拌。水力搅拌器能够实现以缺氧单元的所有进水为动力来驱动搅拌,减少了驱动力设备,节省能耗。
优选地,所述进水单元包括水射器,所述水射器用于将原污水与所述回流硝化液和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进水位置由厌氧单元调整到缺氧单元,使原污水和厌氧出水中的有机物能够为缺氧单元的生物反硝化反应提供充足的碳源,保证了生物反硝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2)好氧单元在空间上设置在缺氧单元的上方,可以大大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可以实现好氧单元流向缺氧单元的回流硝化液能够只靠自重即可流下,无需外加泵送装置,减少了设备数量,节省了能耗;
(3)好氧单元采用旋转布水器、大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的填料系统,使好氧单元的供氧方式由常规的鼓风设备和空气扩散器调整为旋转布水器和利用填料大气自然复氧的方式,可比活性污泥法减少池容和占地面积,能够提高生物膜法的污水处理效率,并且不使用耗能的充氧设备,节能降耗;
(4)将缺氧单元的机械搅拌调整为以缺氧单元的所有进水为动力的水力搅拌,减少了驱动力设备,降低能耗;
(5)进水口的调整,使厌氧单元的进水由原污水和二沉池沉淀污泥,调整为只有3%-5%原污水量的二沉池污泥,使回流量减少,取消了回流泵的使用,降低了能耗,同时,回流污泥在厌氧单元能够充分水解,污泥水解后的有机物作为新的碳源补充到系统中,开发了内部碳源,并减少了剩余污泥量及处置量;
本实用新型的除磷脱氮设备中,大幅降低了设备投资、供氧能耗和由此产生的噪声以及占地面积,从而实现了设备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的大幅度降低和运行环境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A2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除磷脱氮设备示意图。
所有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1-进水管,2-进水泵,3-进水计量装置,4-水射器,5-缺氧单元,51-缺氧池,52-缺氧单元进水管,53-开孔布水器,6-集水单元,61-提升泵,62-集水单元出水管,7-好氧单元,71-好氧池,72-好氧池进水管,73-旋转布水器,74-填料,75-好氧单元总出水管,76-硝化液回流管,77-好氧单元出水管,781-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791-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782-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792-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8-二沉池单元,81-二沉池,82-二沉池单元进水管,83-污泥回流管,84-污泥排放口,85-水排放口,9-厌氧单元,91-厌氧池,92-泥水混合液回流管,93-回流泥水混合液控制阀,94-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借助附图中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除磷脱氮设备的结构构造及使用该设备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如图2和图3所示,除磷脱氮设备,包括进水单元、缺氧单元5、集水单元6、好氧单元7、二沉池单元8和厌氧单元9。进水单元的进水管1与缺氧单元5的进水管52直接连通;缺氧单元5的出水经过集水单元6中的提升泵61输入好氧单元7;好氧单元7优选设置于缺氧单元5的上方,好氧单元7的出水分为两路,一路回流进入缺氧单元5(此路出水在本实用新型中称为好氧单元回流硝化液),另一路进入二沉池单元8;由缺氧单元5经集水单元6泵入好氧单元7水中的氨氮在好氧单元7中进行好氧硝化反应转变为硝酸盐氮,在好氧单元7硝化后流入缺氧单元5的出水作为回流硝化液,参与缺氧单元5的反硝化反应,缺氧单元5与好氧单元7形成缺氧-好氧内循环单元;二沉池单元8的沉淀污泥输送进入厌氧单元9;厌氧单元9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进入缺氧单元5,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之间借助于从厌氧单元到缺氧单元的回流泥水混合液形成外循环。
如图3所示,进水单元包括并顺序设置进水管1、进水泵2、进水计量装置3和水射器4。进水泵2用于控制进水,优选进水泵为系统控制启闭,即当进水泵2所在池子(未示图)中的水位低于停泵液位(未示图)时,进水泵2停运,此时系统进水停止;当进水泵2所在池子中的水位没过起泵液位时,进水泵2启动,此时系统开始进水。也可设置进水泵2为人工控制启闭。进水计量装置3用于计量进入缺氧单元5的原污水的量,原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水泵2并经进水计量装置3计量后,与经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791计量后的好氧单元回流硝化液和来自经泥水混合液回流管92的厌氧单元回流泥水混合液在水射器4中混合,然后进入缺氧单元5中。水射器4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混合装置,能实现溶液的混合即可。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厌氧单元回流泥水混合液中的有机物可以为缺氧单元5的反硝化反应提供充足的碳源,保证反硝化反应充分进行,否则若如传统A2O工艺进水直接进厌氧池,那么原水中有机物首先被厌氧除磷菌吸收,导致缺氧反硝化作用碳源不足降低反硝化效率。
如图3所示,缺氧单元5包括缺氧池51、缺氧单元进水管52和位于缺氧池下部的搅拌器。待处理的污水通过缺氧单元进水管52流入缺氧池51中,缺氧池51用于容纳污水,使生物反硝化反应得以在缺氧池51内顺利进行。搅拌器用于搅拌缺氧池51内的污水,促进生物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搅拌器优选水力搅拌器,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搅拌器,能达到搅拌混合污水即可。水力搅拌器优选单侧开孔布水器53,通过开孔布水器出水53的水力作用实现对水的搅拌,水力搅拌器能够实现以缺氧单元5的所有进水为动力来驱动搅拌,减少了驱动力设备,节省能耗。在缺氧单元5中,在反硝化聚磷菌的作用下,原污水和厌氧单元回流泥水混合液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氨氮和水,回流硝化液中的硝酸盐氮被转化为氮气,进水磷酸盐被初步过量吸收进入污泥中,从而达到除磷脱氮和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如图3所示,好氧单元7优选设置在缺氧单元5的垂直上方。将好氧单元7在空间位置上调整为位于缺氧单元5之上、与缺氧单元5垂直布置,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并可实现好氧单元7出水中的一路适于作为回流硝化液经硝化液回流管76靠自重流入缺氧单元5,另一路适于经好氧单元出水管77靠自重进入二沉池单元8,而均无需外加泵送装置,减少了设备数量,节省能耗。
如图3所示,好氧单元7包括好氧池71、好氧池进水管72、位于好氧池71上部的旋转布水器73、位于好氧池71中部的填料74、好氧单元总出水管75、硝化液回流管76、位于硝化液回流管76上的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791、好氧单元出水管77、位于好氧单元出水管77上的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781、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782和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792。
如图3所示,好氧池进水管72与集水单元出水管77连通设置。以保证缺氧单元5的出水经集水单元6能顺利进入好氧单元7中。
如图3所示,旋转布水器73用于好氧池71布水,填料74用于好氧池71提供生物膜生长载体。好氧单元7顶部的旋转布水器73不加电控,而通过对称的单侧开孔布水管(管侧出水孔倾斜一定角度),以及集水单元6泵送的水压来实现旋转布水。填料74可用MBBR填料或其它比表面积在500m2/g以上,填料的孔隙率在90%以上的填料,可以很好地实现好氧单元的自然复氧且不易堵塞即可。当然,采用自然复氧是本实用新型最为优选的方案,占地小、能耗低,自然负担小。
当然可以想见的是,好氧单元7也可设置为传统方式,采用鼓风设备和空气扩散器来供氧。对于整个循环处理系统的原理来讲,也能满足硝化反应的进行,是另一种可替代的方式,其优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图3所示,好氧单元7有一个好氧单元总出水管75,通过三通连接,将好氧单元的出水分成两路。
如图3所示,一路适于作为回流硝化液的出水顺序经硝化液回流管76和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791流向缺氧单元5,并与原污水和来自泥水混合液回流管92的厌氧单元污泥水解液在水射器4中混合,然后进入缺氧单元5中。通过设置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791来计量通过硝化液回流管76的好氧单元出水量,并根据好氧单元的进水问题,通过调节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781来控制好氧单元流向二沉池单元的出水量,间接控制达到设置的目标回流硝化液的量。
如图3所示,另一路出水顺序经好氧单元出水管77、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781、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782和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792流向二沉池单元8进行泥水分离。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781和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792用于分别控制和计量所述好氧单元的出水量,通过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791的计量结果,控制调整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781,以达到此路出水量的精准控制。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782设置在好氧单元7与二沉池单元8之间。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782可以为气动阀,也可以为电动阀,能实现阀门控制出水即可。优选进水泵2的启、停与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782的开、关同步,以确保好氧单元7内始终有水循环,防止好氧单元内填料74因缺水干燥而导致生物膜失活和脱落。
如图3所示,集水单元6包括提升泵61和集水单元出水管62。缺氧单元5的出水通过提升泵61和集水单元出水管62,经好氧池进水管72和旋转布水器73进入好氧单元7。提升泵61不仅实现了缺氧单元5到好氧单元7的送水,泵送的水压还能够驱动旋转布水器,使好氧单元7实现旋转布水。
如图3所示,二沉池单元8包括二沉池81、二沉池单元进水管82、污泥回流管83、污泥排放口84和出水排放口85。好氧单元7的部分出水经二沉池单元进水管82流入二沉池81中并在二沉池81通过重力沉降进行泥水分离后,水由出水排放口85排出,排出的去向可以为:进入后续深度处理单元处理或达标直接排放,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即可。沉淀污泥分为两路,一路适于经厌氧单元底部进入厌氧单元,根据厌氧单元9流回缺氧单元5的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来确定流入厌氧单元9底部的污泥量,并通过污泥回流管83将污泥输送进入厌氧单元;剩余的一路污泥通过污泥排放口84排入后续污泥浓缩脱水处理单元。优选二沉池81的液位高度高于厌氧池91的泥水混合液回流管92出口高度,以实现污泥借助高度差及自重的作用,通过污泥回流管83即可将污泥输入厌氧池91中。
如图3所示,厌氧单元9包括顺序设置的厌氧池91、泥水混合液回流管92、位于泥水混合液回流管92上的回流泥水混合液控制阀93和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装置94。回流泥水混合液控制阀93和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装置94分别用于控制和计量从二沉池单元8进入厌氧单元9的污泥量及厌氧单元9回流到缺氧单元5的泥水混合液量。污泥在厌氧单元9可以充分水解消化和磷释放,污泥水解后的有机物作为新的碳源补充到系统中,开发了内部碳源,使缺氧单元的反硝化进行更充分。优选厌氧池91的液位高度高于缺氧池51液位高度,以实现厌氧单元的回流泥水混合液借助液位高度差及自重的作用,通过泥水混合液回流管即可将泥水混合液回流进入缺氧池51中。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采用上述除磷脱氮设备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污水、好氧单元的回流硝化液和厌氧单元的回流泥水混合液混合后导入缺氧单元;
S2:污水在缺氧池底部水力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进行充分的混合,并进行生物反硝化反应脱氮。在反硝化聚磷菌的作用下,原污水和厌氧单元回流泥水混合液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氨氮和水,回流硝化液中的硝酸盐氮被转化为氮气,进水和厌氧单元回流泥水混合液中的磷酸盐被初步过量吸收进入污泥中,从而达到除磷脱氮和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S3:缺氧单元的出水经集水单元蓄积后由泵送至好氧单元:缺氧单元出水自缺氧池上部流出后,进入装有提升泵的集水单元,由其中的提升泵提升,经集水单元出水管、好氧池进水管和旋转布水器进入装有填料的好氧池中;
S4:污水在好氧单元进行生物硝化和吸磷:缺氧单元出水中携带的氨氮在大气复氧和填料上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硝酸盐氮,水中残余的磷酸盐在好氧条件下被聚磷菌进一步过量吸收,从而达到进一步除磷的目的;
S5:好氧单元的回流硝化液回流进入缺氧单元,并与原污水和来自厌氧单元的回流泥水混合液在水射器中混合,然后进入缺氧单元中参与生物反硝化脱氮;另一路出水依次经好氧单元出水管、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和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流向二沉池单元进行泥水分离处理;
S6:二沉池单元分离出的水经由出水排放口排出,可以排入后续深度处理单元,也可达标直接排放;分离出的污泥中一部分排出,进入后续污泥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另一部分输送进入厌氧单元,进行水解消化和磷释放;
S7:将经厌氧单元处理的污泥(这部分厌氧单元的污泥在本实用新型中称为厌氧单元回流泥水混合液),经由泥水混合液回流管与原污水和好氧单元回流硝化液混合后导入缺氧单元,再次进入污水处理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污泥为本领域所称的生物活性污泥,主要成分是菌群。二沉池沉淀污泥在厌氧单元经过水解消化和磷释放之后,厌氧单元回流污泥的形态为泥水混合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进水位置由厌氧单元调整到缺氧单元,使原污水和厌氧水解后出水中的有机物能够为缺氧单元的生物反硝化反应提供充足的碳源,保证了生物反硝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2)好氧单元在空间上设置在缺氧单元的上方,可以大大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可以实现好氧单元流向缺氧单元的回流硝化液能够只靠自重即可流下,无需外加泵送装置,减少了设备数量,节省了能耗;
(3)好氧单元采用旋转布水器和大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的填料生物膜系统,使好氧单元的供氧方式由常规的鼓风设备和空气扩散器调整为旋转布水器和利用填料大气自然复氧的方式,可比活性污泥法减少池容和占地面积,能够提高生物膜法的污水处理效率,并且不使用耗能的充氧设备,节能降耗;
(4)将缺氧单元的机械搅拌调整为以缺氧单元的所有进水为动力的水力搅拌,减少了驱动力设备,降低能耗;
(5)进水口的调整,使厌氧单元的进水由原污水和二沉池沉淀污泥,调整为只有3%-5%原污水量的二沉池污泥,使回流减少,取消了回流泵的使用,降低了能耗,同时,回流污泥在厌氧单元能够充分水解,污泥水解后的有机物作为新的碳源补充到系统中,开发了内部碳源,并减少了剩余污泥量及处置量;
本实用新型的除磷脱氮设备中,大幅降低了设备投资、供氧能耗和由此产生的噪声以及占地面积,从而实现了设备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的大幅度降低和运行环境的改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除磷脱氮设备,包括进水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缺氧单元直接连通;
所述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借助于管路依次连通;
所述好氧单元与所述缺氧单元之间借助于从好氧单元到缺氧单元的回流硝化液形成内循环;
所述缺氧单元、好氧单元、二沉池单元和厌氧单元之间借助于从厌氧单元到缺氧单元的回流泥水混合液形成外循环;
所述二沉池单元还包括污泥排放口和出水排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单元和所述好氧单元之间设置集水单元,用于使所述缺氧单元的出水在所述集水单元蓄积后进入所述好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单元设置在所述缺氧单元的上方,所述好氧单元的出水分为两路,一路适于作为回流硝化液经硝化液回流管靠自重流入所述缺氧单元,另一路适于经好氧单元出水管靠自重进入所述二沉池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所述回流硝化液计量装置用于计量所述回流硝化液的量;
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管上还设置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和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所述好氧单元出水计量装置用于计量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的量,所述好氧单元出水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单元包括好氧滤池、位于所述好氧滤池上部的旋转布水器以及位于所述好氧滤池中部的填料,所述旋转布水器用于好氧滤池布水,所述填料为生物膜提供生长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单元的沉淀污泥分为两路,一路适于经污泥排放口排出,另一路适于经厌氧单元底部进入厌氧单元;
所述厌氧单元中经水解消化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释放了磷的污泥经泥水混合液回流管进入缺氧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混合液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装置和回流泥水混合液控制阀,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计量装置用于计量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的量,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单元出水管上设置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泵,所述进水泵与所述好氧单元出水联动阀联动启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单元包括缺氧池和位于缺氧池下部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水力搅拌器,所述水力搅拌器为单向开孔布水器,通过所述开孔布水器出水的水力作用实现对水的搅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包括水射器,所述水射器用于将原污水、所述回流硝化液和所述回流泥水混合液混合。
CN201620633602.5U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Active CN205687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3602.5U CN205687760U (zh)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3602.5U CN205687760U (zh)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7760U true CN205687760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2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33602.5U Active CN205687760U (zh) 2016-06-23 2016-06-23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77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7793A (zh) * 2020-07-20 2020-11-2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流工艺营养物去除同步实现污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装置与方法
CN112125398A (zh) * 2020-07-20 2020-12-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流侧流污泥发酵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12174317A (zh) * 2020-07-20 2021-01-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剩余污泥内碳源开发的侧流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7793A (zh) * 2020-07-20 2020-11-2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流工艺营养物去除同步实现污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装置与方法
CN112125398A (zh) * 2020-07-20 2020-12-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流侧流污泥发酵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12174317A (zh) * 2020-07-20 2021-01-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剩余污泥内碳源开发的侧流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装置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6229B (zh)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5948251A (zh) 一种多级a/o生物膜污泥活化耦合脱氮除磷装置及应用
CN106186315A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连续流aoa深度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04512963B (zh) 一种一体式多级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膜系统脱氮方法及装置
CN110436704A (zh) 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艺
CN110171906A (zh) 一种流域性稀土矿山尾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7285463A (zh) 一种基于mbbr的msbr脱氮除磷工艺
CN102180543A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106365375A (zh) 一种基于mbbr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系统及工艺
CN205687760U (zh) 一种除磷脱氮设备
CN105923906A (zh) 一种多点进水生物膜耦合磷吸附装置处理污水的结构及方法
CN107585974A (zh)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5084637B (zh) 一种折流反硝化除磷及cod降解集成装置
CN102491521A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0683658B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生物脱氮工艺
CN206940554U (zh) 一种基于mbbr的msbr脱氮除磷系统
CN207986809U (zh) 处理污水的aao生化处理池
CN108585199A (zh) 一种通过引入amx(厌氧氨氧化)菌强化a/o工艺深度脱氮的一体化装置和方法
CN206970300U (zh) 用于生物反应池的硝化液回流装置及生物反应池
CN114349276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方法
CN110171904A (zh) 基于连续流aao除磷及部分脱氮串联复合式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自养脱氮装置和方法
CN105967333A (zh) 一种处理乡镇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CN205999129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9507736U (zh) 一种亚硝态氮制备装置
CN205258129U (zh) 一种小流量污水深度脱氮除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